袁丽艳;邓君;宓淑芳
目的介绍38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早期:肌腱愈合期.术后制动24h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活动,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1周后增到每次3~5min.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指导病人行患指轻度主动活动,每日10~15次,每次5min.后期:抗阻力的功能锻炼期.即主动屈手指活动.结果 38例中优良率达87%,有效率为95%.结论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同期进行康复护理,是加速和大限度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平;邹鸿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临床上少见,自1998年以来,我院共诊治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45岁,无诱因于阴茎背侧冠状沟处出现条索状肿物1年而就诊,勃起时感疼痛,自服消炎药并热敷等治疗不见好转,患者思想负担重,要求手术治疗.查:肿物长约4cm,呈分枝状,质硬如软骨,光滑,可移动,有压痛.局麻下于肿物处切开包皮内板,仔细剥除肿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阴茎疼痛等不适消失.病理报告:淋巴管扩张,内积淋巴液,周围纤维组织增生.随访1年,局部无异常,未见肿物复发.
作者:张俊强;曹虹;曹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规手术之一,但腔道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故特殊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国内外人工流产数目的逐渐增加,人们也逐渐关心手术的远期及近期并发症,我院自1992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1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梅;孙美红;李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它极易发生再出血.SAH病人发生再出血死亡率高,恰当的护理措施是减少SAH再出血、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席彩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其他胸肺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压增高,造成右室肥大,后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病.
作者:沈淑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慢性胃炎临床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型;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围.笔者自1998年6月~2002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文高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2年来,笔者在从事中医推拿工作中,发现6例误诊为肩关节周围炎的肺肿瘤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48~83岁,发病时间1~4月不等,临床表现均有颈肩部疼痛,肩峰、冈上肌局部压痛、肩胛区疼痛、一侧肩关节活动障碍.
作者:陈述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塞随着CT广泛应用后发现的例数渐多,因发生脑梗塞后伤情加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所以如何防治外伤后脑梗塞成为临床护理颅脑损伤的一个新课题.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该类15例患者的临床防治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1号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即刻灌胃给胃肠术后1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小肠病理变化及存活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动物血浆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48、72和120h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术后1号具有明显的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能提高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动物的存活率.
作者:谷俊朝;王宇;薛建国;王康里;张忠涛;李建设;周延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哮喘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有上升趋势[1].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防止哮喘发生已成为中西医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对哮喘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已突破哮喘病机专主于痰的局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瘀血是哮喘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2],治疗除习用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外,多配合活血化瘀法,从相关临床报道反映确能增强疗效.由于哮喘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瘀血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改变过程,如何从诸多活血化瘀药物中合理选用,必须结合血瘀产生的病理机制,兼顾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并与其他治法协调配合,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
作者:唐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卫生防疫工作是一项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以及千家万户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农村卫生防疫工作究竟处在什么样的境地?它的前景如何?根据我镇卫生防疫现状,结合几年来工作中的切身体会,现就此谈一下笔者的个人看法.
作者:宋梅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普外腹部手术,术后肠粘连肠梗阻问题一直是西医治疗非常棘手问题,每次开腹都增加一次粘连机会,笔者1991年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肠梗阻6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疗效.方法将160例哮喘性疾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滴,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有迅速平喘作用.
作者:吴升华;章晔;丁蓉;张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指经雾化装置的液体变成微小雾粒或雾滴,悬浮于吸入气中,使气道湿化和药液吸入呼吸道,以达到呼吸道粘膜湿润、消炎、祛痰、平喘等治疗目的.因此,这种疗法适用于各种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和哮喘等疾病治疗.
作者:罗小毛;杨春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盐酸布比卡因(bupivacaine)是酰胺类局麻药,镇痛效果明显,其作用强度约为利多卡因的4倍,普鲁卡因的8倍,因此是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1].本文通过观察120例外科手术患者对盐酸布比卡因的镇痛持续时间,以及患者血压变化、肌肉震颤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庆维;吴自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应用笑气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导乐陪伴加笑气吸入镇痛组(研究组)38例与单纯导乐组(对照组)78例,比较其对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及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效果研究组有效率94.74%,对照组15.3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分娩方式研究组难产率7.89%,对照组25.6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分娩中提倡导乐陪伴服务模式,配合安全、有效、简便的笑气分娩镇痛技术,将是一种全方位的分娩服务模式,对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安全,降低难产率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2年,我院用放腹水加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肝硬化活动型患者的顽固性腹水,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从临床研究探讨其机制.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春英;董敏玲;宋进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自身气道高反应性存在,一直成为制约纤支镜检查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个难题,我科在2002年3月开始,对9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病人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后进行纤支镜检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栋;萧国材;王小文;邓少英;张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整体护理中护士素质的重要性.方法自行设计了调查评价表,以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及中专学历护士为对照组,对其职业素质、知识结构、智能水平三方面共24项内容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各科管理人员及病人对责任护士的评价,得出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搞好整体护理,要对护士进行高学历培养,使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赵琳燕;赵秀文;郝兵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