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自安;王西平;韦建瑞;黄丽萍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及B超检查结果确诊为盆腔炎性包块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岁20例,>30岁10例,平均年龄35.8岁;病变范围<6cm×7cm 18例,>6cm×7cm 12例.对照组<30岁22例,>30岁8例,平均年龄34.3岁;病变范围<6cm×7cm 16例,>6cm×7cm 14例.两组病例治疗前的基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作者:孟灵芝;冯晓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及其对TIA的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并与阿斯匹林对比.方法将120例TIA病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和阿斯匹林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其初步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比浊法多诱导剂检测两组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功能.结果 (1)比较TIA的再发生率、脑缺血卒中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作用方面,阿斯匹林的副作用较复方丹参滴丸大,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2)复方丹参滴丸组对AA、ADP、EPI诱导的血小板大聚集率与阿斯匹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证明了复方丹参滴丸在TIA的预防治疗中与阿斯匹林有同样的作用,并且无明显副作用,口服依从性好,较阿斯匹林优(P<0.05).(2)初步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有肯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尤其是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更明显.考虑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与阿斯匹林相同.
作者:范卫明;王洪新;许春胜;陈金波;苏长海;李爱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人类社会向老龄化推进,除心脑血管疾病外,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被认为是主要危害人类健康的老年病之一.该病是一种进行性脑萎缩,主要表现为学习和记忆障碍,智力减退等临床特征[1].
作者:穆敬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老年病人护理不同于年轻病人,老年病人的康复需要更多的良好护理.老年病人护理的重点应放在让老年人尽快的康复,早日起床,尽量保持或改善机体的功能,让老年人能生活自理和保持身心健康.对于某些不可恢复的晚期病人,护理工作则可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痛苦.以上为老年病人护理工作总的指导原则.现对一些实际工作中护理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路彩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我院应用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6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红;刘亚琴;王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用活血化瘀中药制成软肝胶囊口服,治疗肝纤维化病人120例,3个月为一个疗程,以对照组100例进行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Acd、PCⅢ、HA对比,综合分析,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5%,有效55%,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5%,有效40%,总有效率55%.两组治疗后肝功恢复正常、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软肝胶囊组方特点,活血化瘀与通络并重,滋阴益气与扶正并举,具有抑制胶原合成,增加胶原酶活性,促进胶原蛋白降解,减少肝内胶原蛋白沉积的作用.
作者:安铁军;张学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治疗以湿、热、瘀邪互结滞下为患的妇科疾病疗效.方法对84例妇科疾病患者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结果盆腔炎21例(痊愈20例,占95.23%,好转1例,占4.77%);输卵管炎18例(痊愈14例,占77.78%,好转4例,占22.22%);卵巢囊肿12例(痊愈9例,占75%,好转3例,占25%);子宫肌瘤9例(痊愈5例,占55.56%,好转4例,占44.44%);痛经24例(痊愈20例,占83.33%,好转4例,占16.67%).结论当归芍药散治疗湿郁日久化热、瘀热壅积、气血失调而致的妇科疾患疗效满意.
作者:秦雪屏;秦秋屏;张晋云;付文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哮喘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有上升趋势[1].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防止哮喘发生已成为中西医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对哮喘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已突破哮喘病机专主于痰的局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瘀血是哮喘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2],治疗除习用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外,多配合活血化瘀法,从相关临床报道反映确能增强疗效.由于哮喘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瘀血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改变过程,如何从诸多活血化瘀药物中合理选用,必须结合血瘀产生的病理机制,兼顾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并与其他治法协调配合,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
作者:唐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蛴螬提取物体外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检测蛴螬提取物对MGC-803胃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血清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灌服蛴螬的含药血清组对MGC-803胃癌细胞株生长抑制率达28.9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蛴螬提取物在体外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有显著抗增殖作用.
作者:金哲;孙抒;李基俊;杨万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2年,我院用放腹水加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肝硬化活动型患者的顽固性腹水,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从临床研究探讨其机制.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春英;董敏玲;宋进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指经雾化装置的液体变成微小雾粒或雾滴,悬浮于吸入气中,使气道湿化和药液吸入呼吸道,以达到呼吸道粘膜湿润、消炎、祛痰、平喘等治疗目的.因此,这种疗法适用于各种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和哮喘等疾病治疗.
作者:罗小毛;杨春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糖尿病肾衰进行维持性透析的患者有所增加,且其并发症多,存活率低,大多数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故其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晔;俞铭儿;马逸萍;钟慧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病历摘要孕妇,24岁,汉族.G1P0,孕32周.因外院超声诊断胎儿脑积水来我院复查.夫妇非近亲结婚,双方家族中无双胎、畸胎及遗传病史.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孕妇孕期中未发现患其他疾患.
作者:张广俊;杨帼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胃肠镜检查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胃肠镜检查容易刺激咽部,引起恶心,特别是有慢性咽炎,长期吸烟以及咽部敏感的人,反应更明显,肠镜检查在通过弯曲部位时,容易引起肠痉挛、疼痛、腹胀,特别是体质瘦小以及做过腹部手术的病人更严重,个别人因难以忍受而不得不中止检查.
作者:吴淑兰;叶青;张力;吴玉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整体护理中护士素质的重要性.方法自行设计了调查评价表,以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及中专学历护士为对照组,对其职业素质、知识结构、智能水平三方面共24项内容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各科管理人员及病人对责任护士的评价,得出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搞好整体护理,要对护士进行高学历培养,使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赵琳燕;赵秀文;郝兵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总结我院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Betaloc)治疗冠心病(CHD)所致慢性充血性心衰(CHF)8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文举;刘光艳;许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1月~2000年12月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之比1∶5.5,49例(57.6%)是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或术后发现的,74例(87.1%)为单发癌结节.平均随访6.5年,仅2例病人术后出现对侧叶复发,无手术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为主,多数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术后偶然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作者:李圆;陈小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Bcl-2、survivin表达的关系及其对预后意义.方法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survivin和PCNA,实验数据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 Bcl-2表达的加权计分和AI之间呈明显负线性相关(r=-0.346,P=0.001).survivin表达的加权计分和AI之间呈明显负线性相关(r=-0.377,P<0.001),survivin阳性组的AI较survivin阴性组显著降低(P<0.01).低AI(<0.96)组与高AI(>0.96)组的术后1年生存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的AI差异无显著性(P=0.24),而两组的AI/PI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理、Bcl-2、survivin、AI、AI/PI及手术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的网络式调控.AI的高低与其相关基因Bcl-2、survivin的表达有关.AI可作提示预后的指标,对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分级有指导意义.肿瘤级别较低、survivin阴性、AI<0.96%、AI/PI较大、手术全切的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焦保华;耿少梅;郭二坤;卢胜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治疗消化道肿瘤食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8例晚期消化道肿瘤食管狭窄患者实行支架植入.结果 17例患者一次放置支架成功,术后能进食少渣普食,1例置入失败.结论消化道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狭窄简单,易操作,疗效好.
作者:沈夏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自2002年5月~2003年5月,我院应用路路通与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1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瑞娜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