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PFP、DHS与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

刘云;陈爱琴;梁明娟;黄广昌;陈华荣;徐荣华;杨志勇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微创理念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微创理念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86例62~9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锁定钢板(LPFP)、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Ⅲ型(PFNA)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对骨折类型、术前原发病、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入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2年,骨折均获愈合,无死亡病例.LPFP、DHS、PFNA各种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充分评估并治疗术前痰病,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采用微创理念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取得良好疗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广东省人民医院危重病监护二区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使用利奈唑胺治疗MRSAVAP42例,根据患者确诊MRSA VAP前是否已经验性选用利奈唑胺分为经验治疗组及目标治疗组,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利奈唑胺治疗的痊愈率为33.3%(14/42)、有效率为59.5%(25/42);细菌清除率为57.1%(24/42);生存率为85.7%(36/42);影像学吸收8例(占19.0%)、大部分吸收11例(占26.2%).其中目标治疗组病死率为33.3%,经验治疗组病死率为3.7%,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42),不良反应轻且不影响治疗.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 VAP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重症患者治疗MRSA VAP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李辉;孙诚;叶珩;解迪;张一臣;詹伟锋;陈淼;陈纯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EPCs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关系及其治疗展望

    肝硬化形成后,肝脏组织形态学发生了一系列病理改变,这些变化从不同层面造成了门静脉压力的升高,这种高压状态必然损伤血管内皮.肝硬化早期,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数量及功能良好,尚能修复这些损伤,延缓门脉高压的发展;随肝硬化病程进展,肝功能障碍,凝血因子消耗过多,大量有毒物质进入血液,均加重了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损害,继而无法有效代偿门静脉高压带来的损伤,终导致了门脉高压的恶性进展.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是血管内皮祖细胞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EPC能够迁移并定向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生成和内皮修复中起重要作用[1].同时,多项研究表明,肝硬化所继发的一些病理生理改变会影响EPCs,现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临沂市2012年上半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调查临沂市2012年上半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更好地认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特征,并为早期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方法:对临沂市人民医院2012年上半年收治的400例手足病患儿进行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结果:该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仍以1-3岁为主,发病高峰以5、6月份为主,病情严重程度较以往减轻.农村散居儿童较多,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发热为主症,以口腔疱疹居多,且单纯口腔疱疹与手足口均有疱疹患儿比较其发热程度明显增高(P<0.0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者较多,CK及CKMB升高者较多见.病原学检测以COXA16为主.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上发热和皮疹常见,且发热多与皮疹同时出现者较多,单纯口腔疱疹者较手足口均有疱疹者病情严重;心肌损伤者较多,应加强心肌损伤的预防;根据历年的病原学结果分析临沂市下半年手足口患儿EV71病毒可能会增多,症状和病情有加重趋势.

    作者:杨朝晖;王成宝;王新丽;秦承志;李喜栋;徐耀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基因诊断技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与评价

    结直肠腺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逐年上升,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结直肠癌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临床诊断方面,传统的检查方法有非入侵的光学检查和入侵性的形态学检查,有排泄物潜血检查(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FOBT)、排泄物免疫学检查(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钡剂双重对照检查(double contrast barium enema,DCBE)、弹性乙状结肠镜检查(flexible sigmoidoscopy,FSIG)和结肠镜检查[1].

    作者:邢荣春;郑军;刘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LPFP、DHS与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微创理念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86例62~9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锁定钢板(LPFP)、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Ⅲ型(PFNA)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对骨折类型、术前原发病、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入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2年,骨折均获愈合,无死亡病例.LPFP、DHS、PFNA各种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充分评估并治疗术前痰病,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采用微创理念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云;陈爱琴;梁明娟;黄广昌;陈华荣;徐荣华;杨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培菲康联合茵桅黄颗粒口服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新生儿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在临床较为常见,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比例较高,但临床工作中,很多家属不愿意暂停母乳,医从性相对差,同时母乳性黄疸为一排除性诊断,有一部分初诊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后来被诊断为其他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以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外麻用于剖宫产的观察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外麻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以评价其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拟在腰麻联合硬外麻下行割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患者30例,入手术室后万汶500 mL扩容.选择L2-3间隙行椎管内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外针置入腰麻针,向头端注射0.5%罗哌卡因2.2 mL(0.1 mL/s),记录麻醉前后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记录麻醉平面、肌松效果、舒适程度、并发症、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30例麻醉效果均为优,肌松均为1级,产妇舒适度评分为3分的有26例.新生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发生低血压4例,恶心3例,寒战2例.结论:0.5%罗哌卡因2.2 mL腰麻联合硬外麻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麻醉效果满意,肌松条件好,并发症较少.

    作者:田京灵;李飞;靳三庆;赵阳;陈郡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生长激素缺乏儿童心理行为研究

    目的:了解生长激素缺乏(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儿童心理行为的状况,探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对GHD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62例GHD儿童均予国产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0.1IU/(kg·d),睡前皮下注射,疗程均达12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测试并观察他们的身高变化,并与5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结果:(1)GHD儿童予国产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身高增长明显;(2)CBCL测试:GHD儿童治疗前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及心理行为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男孩主要表现为抑郁、交往不良、社会退缩、多动方面,女孩主要表现为抑郁、社会退缩、违纪方面.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后12个月测试,男、女治疗组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及心理行为粗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生长激素缺乏儿童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应引起重视;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改善GHD儿童不良的心理行为.

    作者:谢理玲;李守明;杨玉;郑淑华;杨利;周斌;吴限;邹海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PAD)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T2DM患者,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PAD组(49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PAD)组(5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C(HbA1c)、C反应蛋白(CRP)等血液生化指标,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3的浓度,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血管检查.结果:T2DM组患者血清25(OH)D3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T2DM患者中PAD组25(OH)D3浓度明显低于Non-P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AD与年龄、吸烟、糖尿病病程、BMI、HbA1c、CRP、LDL-C呈正相关(r=0.56=0.16,均P< 0.05),与25(OH)D3呈负相关(r=-0.4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血管病变与25(OH)D3浓度具有独立相关性(β=-0.37,P<0.01).结论:血清25(OH)D3浓度与T2DM患者PAD发生有关.

    作者:刘金霞;张才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手术处理

    十二指肠是结肠肝曲癌易受侵器官,原来普遍认为结肠肝曲癌侵润十二指肠即失去根治机会,因而多给予姑息处理.通过对结肠肝曲癌浸润十二指肠患者根据不同临床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处理方式,我们发现部分患者仍能达到根治效果,预后良好.现就2003年8月至2011年7月21例住院手术的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赫永金;余国庆;王建锋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成人急性白血病中p7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并分析p73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p73与p53的相关性以及p73和细胞抗原表达的相关性,从而分析p73在A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L组和对照组BMMNC p73与p53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对AL BMMNC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检测,分析p73与细胞抗原的相关性.结果:ALL初诊组p73阳性表达率低于ALL-CR组和对照组(P<0.05),AML初诊组p7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ML-CR组和对照组(P<0.05).30例AML初诊组中p73与p53、CD2呈正相关,与MPO(髓过氧化物酶)呈负相关(r=0.481,P<0.01;r=0.447,P<0.05;r=-0.492,P<0.01).20例ALL初诊组中,p73与p53无相关性(P>0.05),p73与细胞抗原表达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p73在AL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潘少君;王俊和;张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环肺静脉隔离导管消融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在窦性节律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射血力(LA-AEF)、管道容积(LACV)、储村容积(LATEV)、主动排空容积(LAAEV)、二尖瓣环处舒张晚期心肌运动速度峰值Va和左心房各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肺静脉隔离术后1个月LAAEF、LAAEV、Va降低,术后3个月明显增高.LACV术后1个月显著升高,术后3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变化.LATEV术后1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术后3个月时增高.LAD、LADI、LAVI于术后1个月、3个月均明显减低.术后1个月SRa在左心房各壁均减低,以后壁减低明显,术后3个月均增高.术后1个月时左心房后壁SRs较术前减低,平均SRs及其余各壁无变化,术后3个月均增高.左心房后壁SRe于术后1个月时较术前减低,余各壁及平均SRe均升高,术后3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环肺静脉隔离术对左心房功能短期内有一定不利影响,但远期较术前明显改善.

    作者:程文波;沃金善;马江伟;杨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子宫腺肌症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中HLA-G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AM)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 (HLA-G)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择36例AM患者的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为研究对象,以35例非AM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各组内膜HLA-G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HLA-G的阳性表达率均较对照组高(P=0.000 60.05,0.005 9),在位与异位内膜间HLA-G的阳性表达率以及阳性表达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457 7,P<0.05),且HLA-G的表达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M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中均可见HLA-G的异常表达,HLA-G可能在A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谭金凤;王宁宁;吴艳欣;谢洪哲;廖悦华;刘泳冬;钟苗;梁莉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氧分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患者手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对氧分压的影响.方法:择年龄65岁以上股骨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入院后患者吸氧、抗炎、肺功能锻炼、骨折制动及消肿等治疗.对照组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组以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吸入时监测BP、HR、ECG和SpO2.分别于入院时、吸入治疗后行血气分析,观察氧分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氧分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硝酸甘油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可以更好地改善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前的氧分压.

    作者:顾正峰;辛莲;高宏;路通;王志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影响闭合性肝外伤患者处理方法的因素

    目的:研究对闭合性肝外伤患者处理的影响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6例成人单纯闭合性肝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并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O)组(n=50)与非手术(NO)组(n=36),以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红蛋白(Hb)及腹腔积液量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比.结果:NO组入院时CVP、HR、MAP、HB及腹腔积液量与O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肝外伤分级治疗Ⅰ级非手术成功率为100%;Ⅱ级非手术成功率为83.3%;Ⅲ级非手术成功率为66.7%;Ⅱ、Ⅲ、Ⅳ级手术成功率为100%;Ⅴ级手术成功率为60%.结论:闭合性肝外伤处理方法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对血流动力学、腹腔积液量的密切观察,尤其是CVP的监测,结合CT损伤分级,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作者:朱燕辉;丘敏梅;阳生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完全脱套离断手指的再植

    手指脱套离断伤,又称环形撕脱离断伤,手指皮肤撕脱而骨关节、肌腱常完整,其治疗是创伤领域的难题[1-8].多数文献报告带蒂皮瓣[1-2]、游离皮瓣或足趾甲皮瓣[3-4]覆盖,但难以替代手指特有组织结构,常有臃肿、僵硬等外观与功能障碍,疗效不甚理想.再植被认为是恢复功能和外观的优办法[6-8],但近年来报道甚少.我们自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对5例6指完全脱套伤在显微镜下对血管进行清创后行再植,4指获成功,并较好地恢复了手指的功能和外观.

    作者:王迅;张平;朱春平;丁永斌;徐克孝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普通肝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间质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肝素组雾化吸入肝素25 mg,每日3次;对照组吸入生理盐水.疗程14d.治疗前及结束后检测血气分析、肺功能及临床指数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素组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由治疗前(42±3)%上升到(52±5)%;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由治疗前(45±4)%上升到(58±2)%;血氧分压由治疗前(61±4)%上升到(78±3)%;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减低明显(3.45±0.14 vs.6.85±0.20,P<0.05),D-二聚体转阴率(15/21)和(7/21);临床指数由治疗前5.2±1.1下降到2.6±0.2,P<0.05.结论:普通肝素雾化吸入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纤维化和抗凝,可用于治疗间质肺疾病.

    作者:王红阳;禹江涛;李立群;刘信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环吡酮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环吡酮胺阴道乳膏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RVVC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7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环吡酮胺软膏阴道给药,5 g/d,连用7d;对照组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给药,200 mg/d,连用7d.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用药24h内症状缓解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0.27%(26/37)和44.12%(1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停药后1周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59%,对照组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在停药后的1、3、6个月有显著降低复发率,分别为0%、0%、5.71%,而对照组停药后的1、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7.85%、25.00%、4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P< 0.01).结论:吡酮胺阴道乳膏治疗RVVC的疗效明显,且能显著降低复发率,优于传统治疗药物硝酸咪康唑栓.

    作者:何叶;曾定元;李晶晶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10例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观察技巧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资料,通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咳嗽、咳痰情况,掌握本病的重要特征在痰液中出现条索状管型痰栓,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出现窒息的先兆症状,可能为管型脱落,要配合医师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支气管镜检取出管型的准备.注意观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10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抢救窒息是关键.

    作者:彭湘粤;赵斯君;周娟;李曦;黄敏;黎晓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阿那曲唑和他莫昔芬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脂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阿那曲唑(ANA)和他莫昔芬(TAM)对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血脂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ANA)和对照组(TAM).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服药不同时间段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rG).结果:A组服药后12个月时TC升高明显,但是各时间段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服药前后TG、HDLC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6、12个月TC、LDLC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M对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血脂的影响优于ANA,故对于长期使用ANA患者应监测血脂变化,并TAM可能是临床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乳腺癌患者的更佳选择.

    作者:谢瑞莲;王茂源;赖政洪;管晓翔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