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节育器腹腔移位1例

宋金凤

关键词:节育器, 腹腔, 阴道流血, 子宫, 服务站, 月经量, 异常体征, 阳性, 生命体征, 社区, 行人流, 取环术, 内回声, 活动度, 主诉, 已婚, 液型, 心肺, 无压, 外阴
摘要:勉某,女,28岁,回族,以人流术后17 d要求取环为主诉入院.患者于3月1日在社区服务站行放环术(当时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与3月4日出现阴道流血如月经量未予重视,之后1个月月经未来潮,查尿孕试阳性,再次去原社区服务站行人流加取环术,但取环不顺利.与3月26日来我院要求取环.入院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查无异常体征.妇查示: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见少量暗红色血迹,宫颈:肥大,I度糜烂,触血阳性,子宫:后位稍大质软,活动度好,无压痛,无包块,双附件:未及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子宫6.9 cm×4.5 cm×4.9 cm大小,外形规整,宫腔内回声均质,未见节育器反射,子宫后方见少量液型暗区.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634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6.94%(44/634);其好发高危因素包括: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史、前次分娩有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2)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组子宫切除率为31.82%(14/44),未植入组子宫切除率为1.19%(7/590),有显著性差异(x2=119.97,P<0.005).其中剖宫产史、子宫颈部位膨大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3)保守治疗采取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成功率达100%.结论:(1)有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或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应高度怀疑胎盘植入,术前评估及准备充分;有利于减少母儿危害.(2)子宫下段环形连续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填塞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而对有割宫产史,术中发现子宫颈部位膨大者,如有短时间无法控制的出血,应果断地采取子宫切除手术,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凌芝;郑九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香菇多糖注射液提高胃肠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注射液对胃肠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将17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为香菇多糖注射液+全身化疗,对照组仅行全身化疗,2周期后评定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问卷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香菇多糖组在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指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乏、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可改善胃肠癌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及毒副反应,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王达;潘春球;韩述岭;余壁湘;曾灿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肺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时血浆脂联素与B型利钠肽前体及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心病房颤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时,其血浆脂联素(APN)与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方法:肺心病伴房颤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4组:心功能1级组(对照组)、心功能2级组、心功能3级组、心功能4级组.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BNP和APN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LVEF值.结果:肺心病房颤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时其APN、NT-proBNP及LVEF均有显著差异.与心功能1级组比较,心功能不全2级、3级、4级组血浆APN、NT-proBNP均显著升高(P<0.05),并随NYHA分级增加而逐级显著升高(P<0.05);而LVEF明显降低(P<0.05),随NYHA分级增加而逐级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APN与NT-proBNP正相关(r=0.51,P< 0.05),与LVEF负相关(r=-0.42,P<0.05),NT-proBNP与LVEF负相关(r=-0.38,P<0.05).结论:肺心病房颤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浆APN升高可能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危险分层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蔡静;李洁琪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广东省人民医院危重病监护二区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使用利奈唑胺治疗MRSAVAP42例,根据患者确诊MRSA VAP前是否已经验性选用利奈唑胺分为经验治疗组及目标治疗组,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利奈唑胺治疗的痊愈率为33.3%(14/42)、有效率为59.5%(25/42);细菌清除率为57.1%(24/42);生存率为85.7%(36/42);影像学吸收8例(占19.0%)、大部分吸收11例(占26.2%).其中目标治疗组病死率为33.3%,经验治疗组病死率为3.7%,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42),不良反应轻且不影响治疗.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 VAP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重症患者治疗MRSA VAP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李辉;孙诚;叶珩;解迪;张一臣;詹伟锋;陈淼;陈纯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阿那曲唑和他莫昔芬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脂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阿那曲唑(ANA)和他莫昔芬(TAM)对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血脂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ANA)和对照组(TAM).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服药不同时间段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rG).结果:A组服药后12个月时TC升高明显,但是各时间段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服药前后TG、HDLC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6、12个月TC、LDLC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M对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血脂的影响优于ANA,故对于长期使用ANA患者应监测血脂变化,并TAM可能是临床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乳腺癌患者的更佳选择.

    作者:谢瑞莲;王茂源;赖政洪;管晓翔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007-2011年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SAU血流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为SAU血流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和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67株SAU广泛分布于全院各科室,分离率高为ICU占16.17%,其次为儿科病区和心内病区分离率分别为10.78%和10.18%;167株SAU中,70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1.9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普遍耐药,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99.10%,利福平的耐药 率< 15.00%,未分离到对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MRSA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P< 0.01).结论:血流感染的SAU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多药耐药,没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MRSA耐药性比MSSA严重,医院应大力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力度,根据药敏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积极做好各项防治措施,防止MRSA的暴发流行.

    作者:陈柳勤;孙诚;陈晓丽;凌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流程管理在病区护士采集血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病区护士采集血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调查分析我院病区护士采集血标本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流程优化和改造,将流程改造前后护士采集血标本差错发生率及血标本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行流程管理后护士采集血标本错误发生率明显降低,血标本质量明显提高,差距有显著意义.结论:流程管理在病区护士采集血标本管理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能提高护士采集血标本的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依据.

    作者:孙红;兰丽梅;隋洪;欧永芳;张莉红;杨芳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EGCG对雨蛙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EGCG对雨蛙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组又分为造模后8、12、24h(各6只).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素(50 μg/kg),7次,建立小鼠AP型.治疗组在造模后1、3、6h腹腔注射EGCG(25 mg/kg).造模成功后8、12、24 h处死小鼠,切取胰腺,测定血清中AMY、TNF-α、IL-6、MDA的含量,测定胰腺组织NF-κB水平及胰腺组织学观察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小鼠血清淀粉酶、IL-6、TNF-α、MDA、胰腺组织NF-κB表达、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的结果,模型组相应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应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相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EGCG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下调TNF-a、IL6表达和提高对氧自由基清除,从而减轻实验室小鼠胰腺炎胰腺组织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杨卫振;脱红芳;彭彦辉;张万星;暴雷;杨月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将98例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8例行常规护理,护理组50例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缓解情况.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得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护理组SAS分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且护理组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1),而对照组护理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极大改善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毛;黎春常;蓝惠兰;李冬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股四头肌失衡程度评估及其与Q角的相关分析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对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股四头肌失衡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其与Q角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PFPS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各30人,分别进行Q角测量,同时在双足半蹲动作时检测股外侧肌(VL)及股内斜肌(VMO)表面肌电图(sEMG),分析股内、外侧肌时域指标,对Q角与VL/VMO肌电比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VL、VMP时域指标ZCR、RMS、IE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L较VMO高.Q角与VL/VMO肌电比值之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为0.149(P> 0.05).结论:PFPS患者VL运动单位募集数量、活化程度要高于VMO.股四头肌失衡程度与Q角大小无明显相关.

    作者:缪萍;王楚怀;潘翠环;于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连接蛋白43、Vimentin联合检测与乳腺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 (CX43)、波形蛋白(Viment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乳腺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X43、Vimentin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1)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组织中CX4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6.7%和40.2%,而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0.0%和72.3%,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X43与Vimentin的表达差异成负相关性(x2=17.014,P=0.000< 0.05,r=-0.226,P=0.017< 0.05).(2) CX43(-)/Vimentin(+)组与CX43 (+)/Vimentin(-)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率较高(x2=9.391,P=0.002< 0.05).(3) CX43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和转移成负相关(P<0.05),而Vimentin的表达与三者成正相关(P<0.05).Western Blot:CX43、Vimentin在正常、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X43的表达量低而Vimentin的表达量高.结论:CX43表达量的降低与Vimentin表达量的升高可能与乳腺癌转移有关,CX43、Vimentin联合检测可能对筛选乳腺癌高转移患者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立英;周风华;李文通;冯洁;吕世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反向添加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应用GnRH-a预防复发以及小剂量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6例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的Ⅲ~Ⅳ期EM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一用药组为术后单独给予GnRH-a(达菲林)治疗患者68例,联合用药组为术后给予GnRH-a(达菲林)联合小剂量雌激素制剂(利维爱)治疗患者6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E2、FSH、LH水平变化、副反应及严重程度(以改良Kupperman评分表示)和复发率.结果:用药3个月后,单一用药组血清E2:(40.6±18.9)pmol/L,联合用药组血清E2:(80.8±21.8)p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表现为潮热出汗、性生活障碍等,其中单一用药组发生潮热出汗症状患者60例(88.2%),联合用药组发生22例(3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的改良Kupperman评分总分分别为(14.2±3.1)分和(6.6±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3%(7/68)和8.8 %(6/6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住症保守性手术后应用达菲林和小剂量利维爱作为反向添加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清E2水平、改善达菲林的副反应,并且不增加复发的风险.

    作者:纪霞;张松灵;于美玲;张晓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鼻内镜鼻窦开放后两种鼻腔填塞材料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鼻腔填塞材料的应用效果,指导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后选择合适的填塞物.方法:应用凡士林纱条和胶原蛋白海绵分别作为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后术腔的填塞物,记录填塞期间鼻腔胀痛,止血效果,拔出时出血情况,取出鼻腔填塞物后鼻腔黏膜情况及术后两周鼻腔粘连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填塞期间舒适度胶原蛋白海绵优于凡士林纱条,拔出胶原蛋白海绵时伤口渗血情况明显小于凡士林纱条组,胶原蛋白海绵填塞后的鼻腔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凡士林纱条填塞后的鼻腔黏膜.术后两周鼻内镜下检查鼻腔黏膜发现胶原蛋白海绵组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凡士林纱条组.结论: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后填塞止血以胶原蛋白海绵为佳,患者不适感轻,鼻腔黏膜损伤轻.

    作者:谷李欣;丁小军;邓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环肺静脉隔离导管消融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在窦性节律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射血力(LA-AEF)、管道容积(LACV)、储村容积(LATEV)、主动排空容积(LAAEV)、二尖瓣环处舒张晚期心肌运动速度峰值Va和左心房各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肺静脉隔离术后1个月LAAEF、LAAEV、Va降低,术后3个月明显增高.LACV术后1个月显著升高,术后3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变化.LATEV术后1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术后3个月时增高.LAD、LADI、LAVI于术后1个月、3个月均明显减低.术后1个月SRa在左心房各壁均减低,以后壁减低明显,术后3个月均增高.术后1个月时左心房后壁SRs较术前减低,平均SRs及其余各壁无变化,术后3个月均增高.左心房后壁SRe于术后1个月时较术前减低,余各壁及平均SRe均升高,术后3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环肺静脉隔离术对左心房功能短期内有一定不利影响,但远期较术前明显改善.

    作者:程文波;沃金善;马江伟;杨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成人急性白血病中p7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并分析p73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p73与p53的相关性以及p73和细胞抗原表达的相关性,从而分析p73在A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L组和对照组BMMNC p73与p53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对AL BMMNC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检测,分析p73与细胞抗原的相关性.结果:ALL初诊组p73阳性表达率低于ALL-CR组和对照组(P<0.05),AML初诊组p7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ML-CR组和对照组(P<0.05).30例AML初诊组中p73与p53、CD2呈正相关,与MPO(髓过氧化物酶)呈负相关(r=0.481,P<0.01;r=0.447,P<0.05;r=-0.492,P<0.01).20例ALL初诊组中,p73与p53无相关性(P>0.05),p73与细胞抗原表达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p73在AL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潘少君;王俊和;张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氧分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患者手术前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对氧分压的影响.方法:择年龄65岁以上股骨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入院后患者吸氧、抗炎、肺功能锻炼、骨折制动及消肿等治疗.对照组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组以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吸入时监测BP、HR、ECG和SpO2.分别于入院时、吸入治疗后行血气分析,观察氧分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氧分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硝酸甘油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可以更好地改善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前的氧分压.

    作者:顾正峰;辛莲;高宏;路通;王志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E-cad、α-cat、β-cat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癌中E钙黏蛋白(E-cad)、α-环连蛋白(α-cat)、β-环连蛋白(β-cat)的表达,了解其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α-cat、β-cat在1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32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临床病理指标.结果:E-cad在卵巢上皮癌组织的细胞膜中均有表达,并随着分期越高、分化越低表达强阳性率越低,在黏液性囊腺癌中强阳性率表达比浆液性囊腺癌高.65.6%的卵巢上皮癌组织中α-cat表达为弱阳性,并随着分期越高、分化越低,其弱阳性率越高,在黏液性囊腺癌中的弱阳性表达率比浆液性囊腺癌高.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细胞质及细胞核的β-cat异质性表达占75%,且与分期、分化成正相关.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E-cad、α-cat、β-cat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相关,并与肿瘤的分化、分期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温如玉;曾蕾;郑巧灵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普通肝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间质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肝素组雾化吸入肝素25 mg,每日3次;对照组吸入生理盐水.疗程14d.治疗前及结束后检测血气分析、肺功能及临床指数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素组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由治疗前(42±3)%上升到(52±5)%;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由治疗前(45±4)%上升到(58±2)%;血氧分压由治疗前(61±4)%上升到(78±3)%;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减低明显(3.45±0.14 vs.6.85±0.20,P<0.05),D-二聚体转阴率(15/21)和(7/21);临床指数由治疗前5.2±1.1下降到2.6±0.2,P<0.05.结论:普通肝素雾化吸入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纤维化和抗凝,可用于治疗间质肺疾病.

    作者:王红阳;禹江涛;李立群;刘信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子宫腺肌症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中HLA-G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AM)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 (HLA-G)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择36例AM患者的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为研究对象,以35例非AM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各组内膜HLA-G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HLA-G的阳性表达率均较对照组高(P=0.000 60.05,0.005 9),在位与异位内膜间HLA-G的阳性表达率以及阳性表达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457 7,P<0.05),且HLA-G的表达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M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中均可见HLA-G的异常表达,HLA-G可能在A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谭金凤;王宁宁;吴艳欣;谢洪哲;廖悦华;刘泳冬;钟苗;梁莉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一侧肺动脉起源异常的手术指征、方式以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从2003年8月至2011年5月间16例手术治疗一侧肺动脉起源异常的患儿,男12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4个月(13 d~17岁),中位体重为5 kg(3.6~50 kg).其中右肺动脉异位起源15例,大多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卵圆孔未闭,左肺动脉起源异常合并法乐四联症1例,手术同期矫治.手术方式多为异常肺动脉与主肺动脉直接吻合,2例年龄偏大的患儿存在严重肺动脉高压,术前进行肺活检手术,根据肺活检估计肺血管发育情况.结果:无手术及住院死亡,术后复查均未提示有肺高压表现,1例合并肺动脉残余梗阻,术后3个月后肺动脉压差明显降低至30 mmHg,余病例无明显吻合口狭窄,2例大龄患儿手术效果符合肺活检结果.结论:16例患儿手术效果良好.年龄小患儿一般手术效果好,年龄大的患儿往往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行肺活检评估有无手术指征,简单有效.

    作者:滕云;陈寄梅;岑坚正;丁以群;许刚;温树生;庄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