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颅脑损伤26例治疗分析

陈家焱;赵林瑞

关键词:
摘要:我院自2000~2002年收治老年颅脑损伤病人26例,本文就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导诊工作

    导诊工作的质量能充分体现出医院的形象、管理水平.导诊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尽善尽美,还需要护理人员的辛勤努力,不断探索,才能为患者营造出亲切和谐的就医环境.我院自1997年设立导诊服务工作以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作者:翟翼;刘明霞;刘晨;刘明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癌的肺外表现

    肺癌的肺部表现已有许多临床报道,然而肺癌的肺外表现报道较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许多国内外临床报道,总结如下.

    作者:菅兰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刺五加对老年人高血压及自主神经调节治疗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卒中危险因素之一,自主神经与血压波动有着密切关系.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能维持正常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1].

    作者:方顺寿;饶常红;黄赟;欧阳杰;刘长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婴儿腹泻的饮食护理

    腹泻是婴儿的常见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病时多表现为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或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如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严重者带脓血.其发病原因除胃肠道受细菌感染外,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造成.天气太热突然转凉,未按时添加辅食或喂养不定时定量,食物数量变化较多,而小儿肠道不能适应从而使正常消化机能发生障碍,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充分消化吸收,代谢不全,代谢产物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而发生腹泻.

    作者:石继巧;张丽;徐晓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弥漫性改变伴急性呼吸衰竭32例临床分析

    本文总结近5年来32例肺弥漫性改变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青;李青;张艳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补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

    钙与维生素D不仅是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要素,而且与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例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手足抽搐、骨质疏松症等.目前我国有6千多万人口患有骨质疏松,有1亿多人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补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是常见的药物.

    作者:丁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运用中医原理改进化疗发热护理

    化疗病人的发热除了有确切的或不明原因的感染外,也有内伤发热.内伤发热[1]属中医范畴,是肝脏功能的失调,由气血、阴阳两虚、情志、饮食、劳累、久病等原因引起,一般为低热,少数可呈高热,或患者自觉发热,但体温不高.

    作者:孙敏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如何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护士职业素质的基础,也是护士成才的根本动力.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就应充分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职业素质.

    作者:高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肝硬化病人的健康教育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为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进行性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常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酗酒、血吸虫病、胆汁淤积、药物或化学毒物损害肝脏等.早期症状轻,病人无自觉不适;失代偿期表现为纳差、乏力、腹胀、下肢浮肿、出血倾向及贫血,内分泌失调等.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常见的并发症.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是严重肝病引起的肝脏功能衰竭而导致代谢紊乱、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作者:黎顺芝;陈晓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卒中420例死亡因素分析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世界第二.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新发病例约130~150万,每年死于卒中者近100万.为研究脑卒中死亡相关因素,现将我院1990~2002年420例脑卒中患者死亡率以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曹原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脐绕颈5周死胎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2岁,G3P1,因停经39(1)/(7)周,自觉胎动消失3天,于2003年4月27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15(5)/(30)天,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日期2002年7月26日,预产期:2003年5月3日,停经40天感恶心、呕吐,停经4+月感胎动至今,孕期定期检查.

    作者:李爱红;史磊;张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激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功率激光联合低功率He-Ne激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方法将在门诊收治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变化.结果经激光治疗的150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皮肤形态和色泽基本正常,有效率达100%.结论采用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低功率He-Ne激光照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姚惜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急救护理

    临床上应用碘制剂过程中,个别病例可出现过敏现象.其发生时间通常在注入碘造影剂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偶见数小时至数日后出现的迟发反应.轻者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重者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是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

    作者:刘炜;王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胁痛的中医辨证施护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病人多数由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而发病.对胁痛病人采取以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为主的辨证施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霞;张金梅;孙凤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超声测量流行性出血热胆囊壁厚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在流行性出血热中,胆囊壁增厚(GBWT)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已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共42例(男30例,女12例),在急性期做B超检查,测量胆囊壁的厚度,分为胆囊壁增厚组与无胆囊壁增厚组,观察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临床其它指标与这两组之间关系.结果有18例胆囊壁增厚(42.9%),其血小板计数平均值及血浆白蛋白平均值明显低于无胆囊壁增厚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浆乳酸脱氢酶平均值明显高于无胆囊壁增厚组.此外,腹腔积液、胸腹膜渗出和由肾衰所致血液透析出现比率明显高于无胆囊壁增厚组.有3例患者死亡,这3例患者均为胆囊壁增厚者.结论结果表明超声测量流行性出血热急性期胆囊壁厚度对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多慧;屈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自我形象改变的心理护理

    我科2002年1~12月对20例直肠癌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减少病人抑郁,恐惧心理,从而顺利度过手术后自我形象改变心理障碍期.

    作者:吴惠文;陈晓兵;黎顺芝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病因、诊断及其在鼻内窥镜下的手术治疗.方法 20例非侵袭型真菌鼻窦炎患者仅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3例行鼻内窥镜和Callwell-Luc手术联合进路鼻窦手术,所有患者均未用抗真菌治疗.结果 23例患者均治愈,随访6月~6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术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彻底清除病灶,纠正鼻腔结构异常及恢复鼻窦纤毛清除功能为其治疗原则.

    作者:张学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大出血3例报告

    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甚为罕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曾遇到3例十二指肠Dieulafoy致大出血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邬家如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灭害灵中毒致呼吸停止1例

    灭害灵为一种杀虫剂,口服中毒极为罕见.笔者于2001年12月成功抢救护理了1例灭害灵中毒致呼吸停止2次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怡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4例报告

    吡喹酮是20世纪70年代末问世的一种抗寄生虫药,多用于治疗血吸虫病,也用于治疗脑囊虫病,近几年笔者用此药治疗4例脑囊虫病,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日发;王和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