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重症肝炎52例合并腹痛原因分析

黄丽丽;刘守春

关键词:
摘要:慢性重症肝炎是慢性肝炎中凶险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抢救难度很大,并发症繁多,病程中常出现各种腹痛症状.我院3年来收治的慢性重症肝炎中有52例出现腹痛的病例,现就其病因分析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为治疗组,18例慢性HCV感染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苦参素注射液每日600mg或400mg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类一般护肝药物,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9例中血清HCV-RNA转阴4例(44.4%),对照组18例中血清HCV-RNA转阴1例(5.6%),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每个月末血清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苦参素有抑制HCV增殖的作用,有望成为抗HCV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梁红岩;顾伟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自我形象改变的心理护理

    我科2002年1~12月对20例直肠癌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减少病人抑郁,恐惧心理,从而顺利度过手术后自我形象改变心理障碍期.

    作者:吴惠文;陈晓兵;黎顺芝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如何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护士职业素质的基础,也是护士成才的根本动力.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就应充分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职业素质.

    作者:高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选择性臂丛加颈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锁骨骨折内固定是骨科的常见手术,该手术的麻醉方式已被广泛探讨,各有优缺点[1].我们根据臂丛神经的解剖特点和手外科臂丛阻滞的临床观察,进行选择性臂丛阻滞加颈丛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简志刚;王立勋;李建宾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16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应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64例,分为A组(n=70)为常规治疗+硝普钠组;B组(n=94)为常规治疗组.结果 A组显效62例(88.6%),有效8例(11.4%),总有效率(100%),B组显效66例(70.2%),有效12例(12.8%),总有效率(83.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硝普钠对急性左心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玉蓉;李稳慧;陈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硬膜外麻醉广泛阻滞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8岁,ASA Ⅰ级.诊断L4~5腰椎间盘突出症.侧卧位下行L1~2椎间隙穿刺,穿刺置管成功后,向尾端置管3cm.

    作者:马新民;樊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补脾益肾、解毒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补脾益肾,解毒活血利水法为主治疗慢性肾炎36例,疗效较好,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平;刘金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

    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占41.4%,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其多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故只能做到肉眼全切,术后易复发,因此现在手术切除后辅以放疗、化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张中考;张永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运用中医原理改进化疗发热护理

    化疗病人的发热除了有确切的或不明原因的感染外,也有内伤发热.内伤发热[1]属中医范畴,是肝脏功能的失调,由气血、阴阳两虚、情志、饮食、劳累、久病等原因引起,一般为低热,少数可呈高热,或患者自觉发热,但体温不高.

    作者:孙敏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麻黄汤对哮喘小鼠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麻黄汤对哮喘小鼠的作用.方法 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治疗组,用卵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肺组织IFN-γ和IL-4阳性表达情况.结果麻黄汤治疗组小鼠炎症比哮喘组明显减轻,支气管内及其周围炎症细胞明显减少(P<0.01),IFN-γ阳性细胞表达比哮喘组明显增加(P<0.01),而IL-4阳性细胞表达则比哮喘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麻黄汤能够改善哮喘小鼠的支气管炎症,通过调节Th1/Th2比例,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黄建明;田伟;张在其;陈东波;刘思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笔者几年来治疗66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针灸治疗,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梦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骨脂肪瘤误诊为骨囊肿1例报告

    脂肪瘤多见于颈肩背部皮下组织,发生于骨髓腔内者极少见[1].我院于2003年2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车琪;赵海波;李绍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烧伤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实施

    近年来,我们重视做好烧伤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导致.我院中西结合科于1998年3月~2002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50例,与单用西药血管扩张剂治疗的46例患者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寇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多见于老年人,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为棘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殿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黄连依法炮制法及其合理应用

    黄连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此药为清热、泻火、燥湿之要药.

    作者:孙秀英;朱凤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激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功率激光联合低功率He-Ne激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方法将在门诊收治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变化.结果经激光治疗的150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皮肤形态和色泽基本正常,有效率达100%.结论采用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低功率He-Ne激光照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姚惜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再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病,在脑血管病中仅次于脑梗塞和脑出血居第三位.再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近期再发病死率41%~46%,明显高于SAH的死亡率.

    作者:孔祥瑞;魏爱宣;王永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分析与治疗

    变异型心绞痛是Prinjmetal于1959年首先提出的[1],它属于自发性心绞痛,此病例一般年龄较轻,男性嗜烟者多,发作时症状严重,可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昏厥,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2].本文对此作一简要报告和临床分析.

    作者: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眼底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透患者眼底病变状况,分析其发生率高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0例为正常对照组;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例为高血压组;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36例(剔除糖尿病病人)为血透组.测量三组血压,检查眼底,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含量.结果三组中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高,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透组与正常组比较,P<0.01.眼底检查中血透组病变发生率高且重,占三组眼底病变的63.3%,占全部血透组检查病例数的94.4%.血脂检测中,血透组TG与LDL-ch明显增高,属高脂血症Ⅳ型,HDL-ch则较低.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眼底病变显著.代谢产物的堆积,脂质代谢紊乱,动脉血管硬化等是其变化因素,重点是脂质代谢紊乱治疗.

    作者:刘立;宋静;沈正;孟菊凤;高中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