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插管患者镇静的效果比较

彭沛华;陈燕;曾毅

关键词:气管插管术,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镇静
摘要: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患者清醒气管插管镇静的效果.方法:口腔外科颌面部骨折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M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08 mg/kg,均用生理盐水10 mL稀释,10 min输注完毕.在2%丁卡因表面麻醉下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指标的变化,以及患者对插管的耐受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清醒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MAP、HR和SpO2、PETCO2稳定(P > 0.05).咪达唑仑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MAP和HR升高(P < 0.05),插管耐受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行钻孔减压并干细胞移植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行钻孔减压并干细胞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21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并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观察,分析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21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加强术中无菌技术管理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郭月友;毕晔;李立茵;叶少珊;邵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胃肠道术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胃肠道术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及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间20例胃肠道手术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确诊后均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处理,治愈17例,死亡3例;其中7例经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6例需再次开腹手术探查进行腹腔减压.结论:胃肠道术后常规监测腹腔内压,不但可及时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且能协助指导早期治疗.胃肠道术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早期诊治侧重于及时做出诊断,采取积极的以腹腔减压为主的综合措施,必要时可再次手术探查.

    作者:刘振邦;胡石奇;曹杰;梁立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肾癌并重复输尿管畸形1例

    患者男,49岁,因排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余,超声提示右肾巨大占位来诊.查体:右中腹部可触及包块,质中,无明显压痛.入院后完善尿常规检查提示尿潜血(+++),血沉明显升高,血红蛋白95 g/L,超声未发现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CT及三维成像提示右肾实质占位(12 cm × 8 cm × 11 cm),累及肾皮质、髓质及右肾盂、肾盏,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减退;右肾动脉三支主要分支动脉,考虑右肾动脉变异;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右肾不规则充盈缺损,右肾中盏及右肾盂受压,远端输尿管显影欠清.

    作者:张源锋;张永海;徐庆春;黄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循证治疗

    目的:为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网络版1990-2010年)、PubMed(2000-2010年)、万方数据库(2000-2010年12月)检索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根据证据结果及患者的意愿为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共检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25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53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期目标:完全切除肿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经过半年的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诊中年男性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确定了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控制了患者的症状,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谭小平;董卫国;吕晓光;吴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类风湿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总T3 (TT3)、总T4 (TT4)、游离T3 (FT3)、游离T4 (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RF.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病情各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组FT4升高(P < 0.01),中度组TT3、FT4升高(P < 0.01,P < 0.05),重度组TT3、FT3、TSH降低(P < 0.01),重型组TT3、TT4、FT3、TSH降低(P < 0.01),肝硬化组TT3、TT4、FT3降低(P < 0.01);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各分组血清RF水平都增高(P < 0.01).结论:随着病情变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甲状腺功能及血清RF水平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联合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与RF对评估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陈忠城;朱远航;罗敏琪;陈敬杭;尹小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收集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患者47例和未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者48例.分别检测各患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TNF-α、hs-CRP血浆水平.结果:(1)冠心病CHF的轻重程度与NT-pro-BNP、hs-CRP血浆水平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2与0.012),而与年龄、TNF-α、糖化血红蛋白未见明显相关性.(2)与未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相比,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P值为0.019);TNF-α的血浆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虽无显著性,但在合并T2DM组中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CH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体内NT-pro-BNP和hs-CRP的血浆水平呈正相关.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CHF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可见合并T2DM的CHF患者体内具有更高水平的炎性活动,早期抗炎治疗及平稳调控血糖对改善冠心病CHF患者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家梅;徐卿;周敏杰;格日勒;封启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及不同载体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beagle犬8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1磨牙.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骨缺损,分别置入两种不同浓度rhBMP-2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造骨(CHA)或可吸收胶原海绵(ACS).种植体植入后2、4、8、12周,各处死2只实验犬,获取含种植体骨标本,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随时间延长,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新生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不断增加.CHA空白和ACS空白组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低.而4个rhBMP-2组所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空白组与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rhBMP-2组之间以及两个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BMP-2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的骨组织再生并与种植体表面较好地结合.ACS和CHA都能作为rhBMP-2的载体材料.

    作者:黄元瑾;章锦才;刘曙光;蔡德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5-2010年期间长时间机械通气全麻患者50例[排除术前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的患者].手术时间均在6 h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K组),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K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术毕分别将前列地尔1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后静脉缓慢泵注(30 min内泵完);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24 h检测以下项目:(1)VT、PAWpeam、PEEP、呼吸次数等,并计算肺有效动态顺应性(Cdyn);(2)桡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O2、P(A-a)O2、HCT,并计算氧合指数(OI);(3)以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人肺泡表面活性特异蛋白D(SP-D);(4)记录术后7 d内患者出现ARDS/ALI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和预后.结果:与C组比较:(1)K组术中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气道阻力下降,肺顺应性增高;(2)PO2和OI升高,而P(A-a)O2降低;(3)TNF-α和SP-D降低;(4)术后ALI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具有肺保护作用.

    作者:陈立新;刘德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TLR2、TLR4、TLR5和TLR9在小鼠Hp感染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BALB/c小鼠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前后和用抗生素治疗后胃黏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2、TLR4、TLR5、TLR9、IL-1β的表达,探讨Toll样受体家族在Hp感染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不予处理(正常组),第2组予感染Hp(Hp感染组),第3组感染Hp后予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半定量检测小鼠胃内TLR2、TLR4、TLR5、TLR9、IL-1β的表达,Giemsa染色切片计数Hp定植数量,HE染色切片判断黏膜炎症水平.结果:(1)TLR5、TLR9在各组小鼠胃黏膜组织中均无表达.(2)TLR2在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中表达(PCR:0.13 ± 0.025;Western:1.32 ± 0.27)高于抗生素治疗组(PCR:0.04 ± 0.011;Western:0.43 ± 0.08),正常组无表达.(3)TLR4在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中表达(PCR:0.22 ± 0.051;Western:0.72 ± 0.17)高于抗生素治疗组(PCR:0.06 ± 0.009;Western:0.21 ± 0.04),正常组无表达.(4)IL-1β在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中有表达(PCR:0.27 ± 0.038;Western:0.58 ± 0.14),抗生素治疗组和正常组无表达.结论:TLR2、TLR4可能参与了Hp的致病机制,TLR5、TLR9可能未参与Hp的致病机制.

    作者:刘翔;林漫鹏;吕建忠;林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插管患者镇静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患者清醒气管插管镇静的效果.方法:口腔外科颌面部骨折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M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08 mg/kg,均用生理盐水10 mL稀释,10 min输注完毕.在2%丁卡因表面麻醉下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指标的变化,以及患者对插管的耐受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清醒气管插管,插管过程中MAP、HR和SpO2、PETCO2稳定(P > 0.05).咪达唑仑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MAP和HR升高(P < 0.05),插管耐受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药.

    作者:彭沛华;陈燕;曾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行内窥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7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的1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行修补术,观察并记录放疗结束后1 h、放疗后6个月及行修补术后1 h双侧颈内动脉(ICA )、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值.结果:行放疗术的575例鼻咽癌患者,经统计有11例(1.91%)为脑脊液鼻漏.1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 3年,取材部位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嗅觉减退及鼻腔干燥病例,鼻腔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其中一次性修复成功者10例,二次修复成功者1例.结论:脑脊液鼻漏在鼻咽癌并发症中并不多见,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对其进行治疗,直视下操作,准确定位,损伤小,不损伤脑组织,避免开颅手术易致颅内并发症的危险,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裕茂;张乃崇;赖廷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寻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行的811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及钬激光碎石手术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结石位置以及大小、是否嵌顿和所用碎石方法等.分析手术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86.3%(700例)的患者手术成功.结石未完全清除,或需要其他碎石方法为5.55%(45例).66例(8.14%)出现并发症.单因素分析中结石嵌顿 (P < 0.001)、用气压弹道碎石 (P = 0.03)和病程大于3个月 (P = 0.047)是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与手术失败显著相关的因素有:输尿管结石嵌顿和用气压弹道碎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02和1.59.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结石嵌顿以及用气压弹道碎石是影响手术成功的相关因素.

    作者:章璟;赵玉隆;王国增;贺伟;石泉;姜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卡介苗所致卡介苗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82例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炎,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清除脓液、坏死物、窦道、脓腔壁及肿大淋巴结,术后应用3个月的雷米封及利福平超短程抗结核治疗.结果:82例结核性淋巴结炎中,增殖型26例,干酪坏死型56例(16例脓液抗酸杆菌涂片阳性);78例切口甲级愈合,无窦道发生,痊愈出院;4例伤口未愈,换药1 ~ 2周伤口愈合出院.随访0.5 ~ 3年,无复发;发生药物性肝炎1例,停药后即改善.结论:手术切除加用3个月的雷米封及利福平的超短程抗结核治疗,对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许俊;倪正义;周密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0.9%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治疗结核性胸膜炎19例

    目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实验组在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时,在抽出允许量的胸腔积液后,再用预热后的0.9%生理盐水推注入胸腔后再等量抽出,反复冲洗胸腔,其他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效率分别为94.7%、69.6%,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另外,对照组中引起胸膜增厚3例,胸膜粘连2例,实验组中仅有轻度胸膜增厚1例.结论:采用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胸水吸收、缩短病程及防止胸膜肥厚、粘连.

    作者:李海军;葛丽萍;白美玲;张林西;赵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网瘾青年颈椎X线平片分析

    目的:分析网瘾青年颈椎X线平片资料,为社区网瘾青年颈椎病提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社区167名网瘾青年到我院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网瘾青年中5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X线平片改变,其中曲度改变39例(66.1%)、颈椎失稳21例(35.6%)、椎小关节退变12例(20.3%)、韧带钙化8例(13.6%)、椎间孔改变6例(10.2%)、椎体退变5例(8.5%),部分青年已经产生临床症状.结论:网瘾青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盯视电脑屏幕,缺少必要运动和休息,易产生颈椎病,当其X线平片上有曲度变直、反张、侧弯、椎体旋转不良(双边征)、椎体滑移等特征性征象时,应结合临床表现,早期做出诊断.

    作者:黎坤境;黄勇;蓝健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靶向抗原递呈细胞激活gB的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靶向抗原递呈细胞激活表达gB的重组DNA疫苗对树突状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含gB与靶向BAK siRNA共表达的重组质粒载体pgB-U6BAK,将重组质粒pgB-U6BAK及pgB分别转染经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树突状细胞BAK和gB基因表达变化,MTT法检测转染后树突状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成功构建含gB和靶向BAK siRNA共表达的重组质粒载体pgB-U6BAK.重组质粒pgB-U6BAK转染树突状细胞后在gB稳定表达的同时,其BA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重组质粒pgB-U6BAK转染后树突状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重组DNA疫苗pgB-U6BA能够在稳定表达gB的同时通过抑制凋亡基因BAK而抑制树突状细胞发生凋亡,有望成为较为有效的抗巨细胞病毒疫苗.

    作者:刘继晓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简易的直肠肛管测压技术,以研究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肛管直肠测压装置对2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和2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查.结果:FC组力排时肛管剩余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FC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初始便意感容量、排便窘迫容量、大耐受容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FC组直肠初始感觉压力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而直肠初始便意感压力、排便窘迫压力、大耐受压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学异常.该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可准确、重复地测量成人的肛管直肠压力.

    作者:周立平;郭丽;何敏静;刘瑶;王丽;蔡文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正视人群夜间近视与高阶像差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正视人群夜间近视转换与高阶像差的相互关系,探讨夜间近视转换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正视受试者60名,在明、暗状态自然瞳孔下利用Tracey波前像差仪测量各组像差及客观验光,并比较高阶像差和客观验光等效球镜值的变化,分析高阶像差与夜间近视的相互关系.结果:正视人群暗视条件下会出现大约-0.22D的近视.暗视条件下人眼高阶像差随着瞳孔的增大而成倍增高,其中球差增加3.5倍,彗差增加约1.3倍,高阶像差均方根增加约1.3倍.暗视条件下出现的近视与球差、彗差、高阶像差均方根的增大成正相关.结论:正视人眼暗视条件下会出现大约-0.22D的近视,而解决这种问题的本质在于消除暗视条件下增加的高阶像差.

    作者:孙金涛;王勤美;陈世豪;安萌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结肠癌患者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结肠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30例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含量,用放射免疫法分析CEA含量,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 含量并用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结肠癌组患者VEGF、CEA和CR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良性病变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CRP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肠癌组VEGF和CEA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 < 0.05).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6%、66.8%和93.2%.结论: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可提高结肠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为结肠癌患者术前临床诊治和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伍尚标;陈戎;苏榕;李志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单纯牵引组和综合康复组,单纯牵引组予单纯牵引治疗,综合康复组在牵引基础上加用调制中频电、推拿手法、运动疗法、微波治疗等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JOA颈椎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并作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3.12,P < 0.05).治愈率单纯牵引组24%,综合康复组70%,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牵引组、综合康复组治疗后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膀胱功能及JOA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 < 0.05),以上各项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牵引组、综合康复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 < 0.05),Barthel指数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牵引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在牵引疗法基础上加用调制中频电、推拿手法、运动疗法、微波治疗等措施,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可提高治愈率,更好地全面改善患者颈椎各项功能,更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作者:乔君;宛远君;傅声波;胡韬;吴罡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