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的调查分析

霍丹;刘勇

关键词:肿瘤, 症状群, 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的发生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对158例晚期癌症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调查.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全部症状进行检验,同时对每两个症状闻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自2008年7月至2010牟7月,总计158例患者完成了症状调查.PCA分析显示存在3个症状群,3个症状群均有较高的内部信度(Cronbach's α0.67、0.76及0.7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DASI-C各症状间均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存在着不同的症状群,对其认识有助于理解症状的病理生理学特征.而以症状群而非单个症状为目标的治疗将产生更多的临床获益,从而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在不同气温条件下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急性期血压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在不同气温条件下,合并有高血压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与其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260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痛患者按照起病前7 d的平均气温分3组,(1)低温组(平均气温<15℃)(n=99).(2)常温组(平均气温15~28℃)(n=70)中.(3)高温组(平均气温>28℃)(n=91).入院后每8小时监测血压1次共10 d.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用病程第14天的NIHSS评估.SBP、DBP、MAP与其近期预后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低温组和常温组患者病程第2天到第5天的MAP、SBP、DBP与其近期预后负相关,其中第3天MAP、SBP、DBP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为显著(均P<0.01).而高温组患者急性期血压与近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在低温和常温条件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急性期第2天到第5天的血压与近期预后明显相关.

    作者:刘诗英;张昆南;俞慧强;曹文峰;屈新辉;谢旭芳;高幼奇;吴凌峰;吴晓牧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按二阶段设计,比较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溶质的清除情况.结果: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种治疗均能有效清除K、BUN、PO4及β2-M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较普通血液透析较好地清除BUN、PO4及β2-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P=0.010),但两种治疗对白蛋白的影响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较好的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率,可以改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锐钊;梁馨苓;陈源汉;章斌;胡鹏华;许德珍;史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DNA甲基转移酶1、3a和3b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PCOS妇女35例.根据有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ee,IR)分为IR组17例和非IR组18例.选择10例非PCOS妇女为对照组.测量人体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测定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催乳素、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取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测定DNMTl、DNMT3a和DNMT3b的蛋白表达.结果:PCOS-IR组、PCOS-NIR组和非PCOS组DNMTI的免疫印迹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172±0.127,0.165±0.195和0.097±0.074:DNMT3a的免疫印迹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054±0.071,0.058±0.118和0.041±0.087;DNMT3b的免疫印迹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766±0.603,0.408±0.395和0.291±0.218.PCOS-IR组和PCOS-NIR组,PCOS-IR组和非PCOS,PCOS-NIR组和非PCOS组子宫内膜的DNMTI、DNMT3a免疫印迹相对表达量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IR组子宫内膜DNMT3b免疫印迹相对表达量高于PCOS-N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IR组子宫内膜DNMT3b免疫印迹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非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NIR组和非PCOS之间的DNMT3b免疫印迹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3b在子宫内膜癌等多种肿瘤早期表达升高,提示有IR的PCOS患者有发生子宫内膜癌的表观遗传学发病基础.

    作者:林芸;梁洁玲;刘彩霞;闻安民;陈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牙周韧带无痛局部麻醉注射技术在拔牙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牙周韧带(PDL)麻醉开展拔牙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拔牙病例共224例,以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PDL麻醉开展拔牙手术,了解麻醉效果,并比较上、下颌拔牙PDL麻醉效果的差异以及在炎症、非炎症状态下拔牙PDL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全部224例拔牙病例PDL麻醉总有效率达到83.48%.上颌拔牙的PDL麻醉有效率89.47%,下颌拔牙的PDL麻醉有效率82.26%,统计学x2检验(x2=1.262 7,P>0.25)显示两者PDL麻醉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炎症拔牙的PDL麻醉有效率76.92%,非炎症拔牙的PDL有效率84.91%,统计学x2检验(x2=1.084 7,P>0.25)显示两者PDL麻醉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以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PDL麻醉拔牙,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具体操作时,在注射技巧方面需要加以改进提高,以克服由于病患牙病变导致的非理想性注射条件而所造成的麻醉不全.

    作者:许竞;巫燕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硬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迁延性肺炎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硬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迁延性肺炎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住院的48例儿童迁延性肺炎并接受硬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分泌物堵塞,予吸出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罐洗,13例患者经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并取出外源性异物,全部经纤支镜取出.2例患者经硬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1例患者经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干酪样物,考虑支气管内膜结核.结论:迁延性肺炎患者,病因复杂.容易被误诊和漏诊,硬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迁延性肺炎病因的重要手段,可提供直接的诊断依据.同时硬支气管镜检查对迁延性肺炎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作者:龙松良;赵斯君;贺定华;李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NF-κB p65与ICAM-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 p65与ICAM-1蛋白在49例食管鳞癌、3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NF-κB p65及ICAM-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两者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NF-κBp65和ICAM-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均>0.05).NF-κBp65和ICAM-1蛋白表达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NF-κBp65及ICAM-1在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永霞;李道明;李海梅;高冬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布地奈德预防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咽喉部并发症的应用

    由于手术与麻醉共用同一气道及小儿特有的呼吸道生理特点,全麻气管捕管下经鼻内镜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易并发咽喉部并发症.本文将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因腺样体肥大实施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预防咽喉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小凤;张文强;梁郁;郑艳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贝前列素钠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用贝前列素钠片替代PGE1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口服贝那普利10mg,1次/d.试验组另口服贝前列素钠40μg/次,3次/d.疗程为15 d.观察药物副作用,检测用药前后的24 h尿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Cys C、ALT、PLT等指标.结果:24 h尿蛋白:试验组治疗前(1935±810)mg/d,治疗后(1 010±790)mg/d,对照组治疗前(1 920±780)mg/d,治疗后(1575±808)mg/d.24 h尿微量白蛋白:试验组治疗前(201±175)mg/d,治疗后(110±86)mg/d,对照组治疗前(215±188)mg/d,治疗后(172±112)mg/d.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有下降,和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下降的更为明显,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T、GGT、PLT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率也较低.结论:贝前列素钠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

    作者:齐志华;吴冬云;朱贵忠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结节性多动脉炎2例

    例1男,38岁,于2008年10月中旬搬家具时出现右下肢间断性麻木,未重视及处理,1个月后感症状加重,伴有右下肢胀痛及行走困难,患侧皮温较对侧低,就诊当地医院,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史:10年前因横结肠坏死行横结肠切除术,术后2个月出现肺栓塞及左下肢静脉血栓,当地医院治愈,2000年患脉管炎.内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腓肠肌压痛(+).神经系统查体:右下肢肌力近端肌力5级,远端0级,足背屈、跖曲不能,余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小腿外侧针刺觉减退,右侧足底痛觉过敏,右手尺侧远端针刺觉减退,右侧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

    作者:林浩;傅求真;王磊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肾功能对随意尿蛋白/尿肌酐判断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对随意尿蛋白/尿肌酐(P/C)值判断24 h尿蛋白定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测定200例肾脏病患者身高、体重、肾功能,留取上午的随意尿测定P/C,并留取当日至次日的24 h尿送检蛋白定量.GFR计算公式:175×(SCr)-1.234×年龄-0.179×0.79(女).对P/C和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GFR越低,P/C尿蛋白定量较24 h尿蛋白定量越高.(2)P/C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相关系数0.799,P=0.000.Y (24h尿蛋白定量)=0.288+0.740x(P/C).(3)GFR<45 mL/min·(1.73 m2)]-1组,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以回归方程求得的尿蛋白量较实测的P/C值更准确.结论:P/C值是判断24 h尿蛋白定量有效简单的指标.肾功能损害严重者,P/C值会偏高,应作必要的修正.

    作者:余海峰;赵梅霖;余妙;杨再娇;陈军斌;李春胜;聂艳芳;施慧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慢性心衰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贫血的可能联系.方法:设立对照组、心衰组、心衰并贫血组,分别测红细胞参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慢性心衰患者221例(男性占52.5%),对照组45例(男性占55%),慢性心衰患者血红蛋白浓度(123.8±1.98)g/L,对照组(135.543±1.64)g/L(P<0.000 1).有40例患者(18%)有慢性心衰和贫血.慢性心衰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为(4.10±1.2)g/L,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浓度为(3.45±143)g/L,P=0.013.慢性心衰及贫血患者Fib浓度(5.56±0.82)g/L,无贫血患者Fib浓度为(4.1±1.2)g/L,P=0.005 9.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贫血的独立因素.结论:贫血是慢性心衰患者常见的疾病,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慢性心衰患者中Fib浓度的增加可能与贫血中慢性炎症有关.

    作者:朱红玉;游小兰;谢雄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超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血镁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年龄≥90岁的超高龄老人血镁及脑梗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超高龄患者的血清镁水平,比较脑梗死及非脑梗死患者血镁水平,并比较不同血镁水平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总血清镁浓度为(0.973±0.544)mmol/L,不同年龄、性别组患者组间血镁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非脑梗死组患者血清镁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镁血症组、血镁正常组及高镁血症组患者脑梗死患病率分别为81.82%、35.71%、23.08%,低镁血症组脑梗死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超高龄患者中低镁血症者脑梗死患病率较非低血镁者高.因此,超高龄患者适当补充镁可能对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俞宙;赖添顺;郭振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细胞核形态定量在小细胞肺癌的纤支镜细胞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涂片中,多参数的细胞核形态定量分析对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HMIAS-2000医学图文分析测量系统,对组织学确诊的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核进行形态定量研究(腺癌48例、鳞癌28例、小细胞癌22例,阴性对照组40例).结果:在22个形态定量参数中,小细胞肺癌与良性对照20项参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16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的多参数的形态计量揭示了纤支镜刷片细胞学的细胞核形态学计量特征,对辅助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文清;郭华雄;龚平;赵廷宽;李春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影像三维重建在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直肠肿瘤患者进行直肠肿瘤数字解剖模型构建及三维图像构建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直肠癌和直肠息肉患者36例,行肠道准备后使用CT进行薄层扫描及数字模型构建;手术后取患者病理标本,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变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突起、凹陷及肠管狭窄,可用于分析肿痛与周围结构的相互有关系,重建的三维图像与直肠肿瘤大体标本一致性较高.结论:此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肿瘤的整体形态,更好地分析其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指导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俞金龙;黄宗海;崔春晖;黄淑馨;史福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醋酸钙联合生理钙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醋酸钙联合生理钙透析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60例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透治疗伴有高磷血症的患者分为试验组(醋酸钙)和对照组(碳酸钙)各30例,分别接受8周治疗.治疗4周和8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第4周和第8周,与试验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磷及钙磷乘积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血钙、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时的校正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及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醋酸钙联合生理钙透析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高磷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陶一鸣;梁馨苓;王文健;刘双信;夏运风;李志莲;史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替若非班治疗无血运重建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若非班注射液治疗无血运重建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病例为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共105例,其中常规治疗组56例.替若非班组49例.两组均按治疗原则进行,给予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替若非班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替若非班注射液加强抗血小板治疗.观察急性期(1周内)两组主要心血管终点、转归及出血风险的发生,同时,抽血检测血清CK-MB和cTNI.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替若非班组在主要心血管终点(心源性猝死/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均有所降低(P<0.05),7 d后转归情况也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出血风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发病24 h和72 h心肌坏死标志物CK-MB和cTNI比较,替若非班组心肌坏死标志物下降明显(P<0.05).结论:替若非班注射液治疗无血运重建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肯定,出血的风险与常规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显示其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余浩;陈苏;胡晓军;孙跃玲;李峰;晏凯利;彭慧;刘汉华;涂远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的预防

    子宫内膜息肉(EMP)指局部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以及伴随的血管过度生长,有时还具有平滑肌突入至子宫腔内,是异常子宫出血与不孕症的常见原因[1-3].笔者探讨了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的预防,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碧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Med19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含Med19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方法:用PCR技术获得Med19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入酶切后的线性慢病毒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进行PCR及测序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包装成慢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滴度.结果:成功获取Med19基因,测序证实所获取基因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均证实pGC-FU-Med19携有正确的Med19基因,并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滴度为2×109 TU/mL.结论:成功构建Med19基因慢病毒表达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晓艳;李莉华;郭子健;饶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喉罩通气复合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患者下肢血管血栓超声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复合Narcotrend监测应用于下肢血管血栓超声消融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拟行下肢股动、静脉血栓超声消融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S组,n=40)和气管插管组(T组,n=40).两组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药物相同,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罩)前(T1)、插管(罩)后1 min(T2)、插管(罩)后3 min(T3)、拔管(罩)前即刻(T4)、拔管(罩)后1min(T5)、拔管(罩)后3 min(T6)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NarcotrendI指数(NI),同时记录围术期呛咳、喉痉挛等呼吸道并发症情况及术中知晓例数.结果:在T2、T3、T4、T5各时点,T组的SBP、DBP、HR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NI指数明显下降,在T2、T4、T5、T6时点S、T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呛咳、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疼痛,T组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喉罩较气管插管可明显降低老年患者插管期和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及呼吸道并发症,Narcotrencl监测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量化指标,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下肢股动、静脉血栓超声消融术的麻醉质量.

    作者:邓龙姣;康茵;孙柯;徐金东;王越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固定正畸中两种结扎方式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固定正畸中橡皮圈结扎和金属结扎丝结扎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固定正畸患者,在每位患者左右牙弓分别使用橡皮圈和金属丝结扎,测定矫治开始和6个月时中切牙、尖牙和第二双尖牙的菌斑指数(PDI)、牙龈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和牙周附着丧失程度(AL),并进行对比.结果:金属结扎丝组矫治后的PU、SBI和PD值明显小于橡皮圈组,矫治前后的差值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L在矫治前后无变化.结论:选择金属结扎丝结扎对接受正畸治疗患者的牙周健康更为有利.

    作者:张志伟;张月兰;赵红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