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蔚;翁婷;孟文书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分娩镇痛的合适时机.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于孕14~27周在我院行分娩镇痛的中期妊娠引产初产孕妇共313例,按给予分娩镇痛的不同时机随机分为宫口未开组97例、宫口开大1 cm组132例和宫17开大2 cm组84例.并选择同期拒绝分娩镇痛的中期妊娠引产孕妇15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孕妇的疼痛、总产程、出血量、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所有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疼痛均有明显缓解(P<0.05),分娩时疼痛感,宫口未开组较宫口开大1cm组和宫口开大2cm组明显,但低于对照组(P<0.05).宫口未开组总产程长于宫口开大1cm组、宫口开大2 cm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口开大1cm组、宫口开大2 cm组和对照组之间总产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量、产后出血比例宫口未开组大于宫口开大1 cm组、宫口开大2 cm组,但小于对照组(P<0.05),宫口开大1cm组、宫口开大2 cm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宫口开大1cm时给予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且不影响产程,产时出血量减少,是中孕引产的一个合适时机.
作者:任为;肖梅;谭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强噪声条件下,磷酸二酯-3A(phosphodiasterase-3A,PDE3A)特异性抑制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对豚鼠耳蜗血流及听阈偏移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无噪声给药组、强噪声不给药组,强噪声给药组.强噪声组给予4 KHz的倍频窄带噪声(105 dB SPL)处理13 h.处理后立即腹腔注射西洛他唑(10mg/kg),分别测定处理后各组动物的耳蜗血流速度及ABR阈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强噪声不给药组的血流速度在处理后60、90、120 min时均显著性下降(P<0.01):与强噪声不给药组比较,强噪声给药组的血流速度在处理后30、60、90、120 min时均显著性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强噪声不给药组在处理后ABR阈值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强噪声组不给药组相比较,强噪声组给药组ABR阔值要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西洛他唑能有效改善耳蜗的血流状况及恢复强噪声所致豚鼠的听阅偏移
作者:黄敏齐;张建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复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异体兔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备双侧桡骨1.5 cm标准骨缺损模型.左侧植入复合BMSCs的SIS(实验组):右侧植入单纯SIS(对照组).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4周后摄双侧桡骨X线片,并截取骨缺损中段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结果:两组动物术后饮食及日常活动基本正常;伤口无红肿、溢脓.X线片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长条状新生骨形成,密度与正常骨相同,新生骨桥接骨缺损;对照组骨缺损无骨形成征象,骨缺损处密度与周围软组织影相近.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新骨形成,骨组织中可见血管腔及不规则髓腔样结构:对照组骨缺损处仅为胶原瘢痕组织,无骨组织形成.结论:SIS复合BMSCs在同种异体体内修复骨缺损是可行的.
作者:王军胜;陈兴礼;王栓科;胡小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提高对血浆D-二聚体<500μg/L的肺栓塞患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1日入院,血浆D-二聚体初次检测值<500μg/L,但影像学确诊为肺栓塞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3例为次大面积肺栓塞,7例为非大面积肺栓塞,没有大面积肺栓塞病例.其中Wells评分为临床验前概率低度(评分<2)的有0例,临床验前概率中度(评分2~6)的有7例,临床验前概率高度(评分>6)的有3例.Wells评分低为3分,高为10分,中位数为5.25分.结论:由于肺血栓栓塞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而漏诊患者病死率高,故尽管血浆D-二聚体初次检测值<500μg/L,但临床不能排除肺栓塞,仍应及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有无肺栓塞.
作者:陈兢兢;李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实验室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临床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活动性RA患者73例,所有患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抽血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同时记录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标准20(ACR20),疾病活动指数28评分(DAS28).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3 mg/kg),根据治疗前CRP不同水平和治疗前后CRP变化(ACRP)分别分组,观察比较不同组间RF、ESR及治疗前后RF变化(ARF)、ESR变化(AESR),病程等与患者临床治疗反应间的差异和关系.结果: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ESR、CRP、SJC、TJC及DAS28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低滴度CRP组(CRP≤8 mg/L)患者的RF水平明显低于高滴度CRP组(CRP>16 mg/L)与中滴度CRP组(8 mg/L16 mg/L)的患者其RF水平较中反应(8 mg/L<△CRP≤16 mg/L)、低反应△CRP组(△CRP≤8 mg/L)下降明显;高反应△CRP组SJC与TJC以及DAS28评分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与低反应ACR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JC、TJC及DAS28在不同CRP水平组中无明显差异;ACRP与发病病程有关,而△RF及△CRP的变化在治疗早期无密切相关性.结论:CRP的明显变化及病程短的患者对英夫利昔单抗有较好的治疗反应,可作为疗效的预测因子之一.
作者:张挺;夏晓茹;朱小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患者男,75岁,退休工人,2009年因体检时发现右侧胸膜结节,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腔镜下行右侧胸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及间皮细胞增生.胸膜间皮瘤首先考虑.术后2年未诉不适.1周前患者因右侧胸痛,伴乏力、咳嗽,咳少量浓痰,于2011年4月14日再次入院就诊.体格检查:T36.8℃,P 72次/min,R 20次/min,BP 110/68 mmHg(1 mmHg=0.133kPa).皮肤、黏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锁骨上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朱冠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入院的肺炎患者190例,分为非脓毒症72例、轻度脓毒症87例、严重脓毒症19例、脓毒症休克12例.比较各组患者间PCT、hsCRP、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PCT、hsCRP、APACHEⅡ评分对肺炎合并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诊断价值.结果:非脓毒症、轻度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PCT水平、APACHEⅡ评分依次升高,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脓毒症患者的hsCRP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但不同程度脓毒症间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APACHEⅡ评分诊断肺炎合并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769、0.887.PCT、hsCRP、APACHEⅡ评分分别以≥2 ng/mL、≥75 mg/L、≥11分为截点诊断肺炎合并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性能高,敏感度分别为61.29%、80.65%、90.32%,特异度分别为88.05%、67.92%、81.76%.结论:PCT、hsCRP对判断肺炎合并脓毒症严重程度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hsCRP的敏感度优于PCT,而PCT的特异度优于hsCRP,PCT比hsCRP更能反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林诗杰;刘升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t'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AD组36例、MCI组18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AD组和MCI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左颈总动脉PSV和RI值、左颈内动脉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D组与MCI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与正常对照组双侧颈动脉IMT比较以及MCI组与正常对照组左侧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MCI和AD的发病相关.
作者:徐书雯;张霞辉;高广生;向绍通;陈伟平;肖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CA125测定在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肠结核患者32例、克罗恩病患者15例,抽取静脉血测定血CA125的浓度,以CA125>35μ/mL为阳性.结果: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患者的血CA125阳性率和绝对值存在很大差异[78.1%vs.26.7%,(245.3±306.3)μ/mL vs.(23.8±14.4)μ/mL,P=0.000].其中,肠结核合并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腹膜炎者血CA125阳性率和绝对值与克罗恩病相比统计学意义[95.0% vs.26.7%,(388.1±335.4)μ/mL vs.(23.8±14.4)μ/mL,P=0.000],而单纯肠结核(不合并肠外结核)与克罗恩病无统计学意义[58.3% vs.26.7%,(47.5±47.2)μ/mL vs.(23.8±14.4)μ/mL,P>0.05].CA125用于鉴别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1%、73.3%、86.2%和61.1%.结论:血CA125在肠结核合并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中显著升高,在单纯肠结核者呈轻度增高,在克罗恩病者中增高不明显.测定血CA125有助于鉴别诊断肠结核和克罗恩病.
作者:喻研;但自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在预防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中的疗效.方法:对129例接受以蒽环类联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针3 mg静推及地塞米松针5 mg静推,B组接受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针3mg静推,观察两组48h内消化道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的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84.1%和66.7%(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格拉司琼可以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所致呕吐发生,是一种疗效高、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止吐方法.
作者:陈彩萍;黄建棋;陆翔;韩文兰;喻其霞;郭文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tatin C,CysC)与冠心痛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入选150例患者,确诊为冠心病110例(冠心病组),冠脉病变程度用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非冠心病40例(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CysC、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脂等水平,分析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hs-CRP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CysC 水平(1.26±0.43 mg/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1.01±0.23 mg/L)(P<0.05);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CysC、Gensini积分、hs-CRP均明显升高(P<0.05).(2)血清CysC水平与年龄、hs-CRP呈正相关,与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3)血清CysC与Gensini积分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hs-CRP呈正相关,可能成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郭瑞霞;张晓;朱记法;陈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患者女,58岁.体检B超发现盆腔包块2周,于2011年3月21日入我院妇产科,查体下腹压痛,B超见宫后方116 mm × 24 mm,无回声区,示盆腔包裹性积液.3月24 日行腹腔镜探查见右侧腹膜后肿物约12 cm × 2 cm,直肠出血,血肿,遂转入外科,经进一步行盆腔彩超、CT及肾分泌性造影检查示:右肾未见显影;左肾积水,左输尿管扩张:右盆腔腹膜后囊性包块转入泌尿外科,于4月21日行盆腔包块切除术,术中见盆腔腹膜后蜡肠样囊性包块,下端连膀胱,上端经分离达右肾,右肾萎缩仅拇指大小.
作者:尚士宣;肖月英;赵晓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患者男,82岁,因发现血糖高16年,四肢麻木、烧灼感半年于2010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16年前出现乏力、消瘦、体重减轻约10kg,无明显口渴、多饮、多尿等,在当地医院化验空腹血糖8 mmol/L,诊断糖尿病,先后予二甲双胍、拜糖平及诺和龙等多种药物治疗,饮食控制欠佳,空腹血糖在7.5 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11~13mmol/L.于2009年加用甘精胰岛素24~30 U/d皮下注射,空腹血糖在6~7 mmol/L.
作者:柳青;史茂伟;张静;王立欣;白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外用血白细胞cysLT1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明确哮喘患者cysLT1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cysLT1受体桔抗剂疗效关系.方法:轻中度哮喘患者45例,经4周cysLTRs受体桔抗剂(孟鲁司特)治疗,观察ACT评分,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肺功能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cysLT1受体基因mRNA表达,比较不同疗效患者在cysLT1受体基因的表达差异的影响.结果:有效组外周血白细胞cysLT1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比疗效差患者明显上升,Spearman回归分析提示有效组(FEV1%)治疗前与cysLTs受体基因表达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哮喘患者cysLT1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cysLTs受体拮抗剂疗效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性,可作为选择此类药物的参考标志物.
作者:黄静;李洪涛;张天托;刘慧;朱家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单一冠脉畸形是临床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本文通过对我院15年来的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4例起源于回旋支的单一冠脉畸形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探讨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郭海平;江明宏;曹雪滨;罗军;张刚;侯聪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中排第一位,其中80%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得以提高,分子靶向技术也有效地提高了肺癌患者对化疗的反应,但即便是早期NSCLC患者,其5年生存率也仅有15%,是所有癌症患者中低的,且复发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
作者:熊新明;刘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及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的改变.方法:1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代谢综合征模型组及对照组.模型大鼠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联合高脂、高盐、高糖饲养6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定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口服糖耐量及血压水平,超声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应变指数.实验结束时分离心外膜脂肪检测小窝蛋白-1的表达.结果:6周后,模型大鼠体重[(462±31.6)g比(406±49.4)g]、空腹胰岛素[(5.47±2.26)ng/mL比(2.69±0.61)ng/mL]、口服糖耐量曲线下面积[(1544.6±502.2)mg/(L·min)比(911.0±69.8)mg/(L·min)]、甘油三酯[(0.66±0.44)mmol/L比(0.28±0.07)mmol/L]、总胆固醇[(1.71±0.43)mmol/L比(1.01±0.29)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0.66±0.25)mmol/L比(0.22士0.08)mmol/L]、收缩压[(163.0±26.0)mmHg比(117.5±11.5)mmHg]及舒张压[(121.8±15.5)mmHg比(90.5±16.6)mmHg]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左心室外膜收缩期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7.20±1.46)%比(-9.87±1.93)%],[-1.56±0.35)1/s比(-2.19±0.49)1/s;均P<0.05].模型大鼠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代谢综合征大鼠左心室外膜收缩功能不全与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降低平行出现.
作者:刘福成;刘晓颖;林曙光;余细勇;符永恒;张梦珍;林秋雄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婴儿痉挛症是一个高度年龄特异性的癫痫综合征,主要特征为特殊的痉挛发作、脑电图晕高峰节律紊乱,常伴智力低下.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假说作一综述.CRH具有促癫痫作用,增加未成熟脑的兴奋性并在应激下过度表达,这被认为是婴儿痉挛症发病的CRH增高假说.
作者:王雅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与左室附壁血栓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附壁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血栓组30例,非血栓组36例,比较两组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膨出直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1)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室壁瘤膨出直径、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血栓组显著大于非血栓组[(1.17±0.26)cm比(1.04±0.19)cm,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易发生附壁血栓,但左室附壁血栓与瘤体大小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治平;鄢华;刘成伟;陈国洪;苏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常见、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全球第5位,病死率位居第3位[1-2].西方30%~40%的肝癌患者没有根治性局部治疗机会[3],中国有90%的患者没有根治性手术机会[4].同时,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经过根治性局部治疗后有较高的复发率[1,5-6].因此大部分肝癌患者需要接受全身治疗.
作者:吴祥元;林曲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