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Meta分析

俞力军;黄伟平

关键词:胆管炎, 硬化性, 熊去氧胆酸, 荟萃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全世界关于UDCA治疗PSC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累计465例患者.结果显示UDCA能显著改善PSC患者的肝功能.但不能改善症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治疗组肝脏组织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OR=9.19:95% CI 0.98~86.15;P=0.05),胆道影像学有改善的倾向,死亡、肝移植、死亡和(或)肝移植等指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且敏感性分析结果无变化.结论:UDCA能显著改善PSC患者的肝功能,但不能改善症状,有改善肝脏组织学的倾向,但是并不能延长生存期.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门胆管癌肝移植治疗现状

    肝门胆管癌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主要侵犯肝总管和其分义部以上左右肝管的胆管癌,约占胆管癌的60%.因常常累及门静脉、肝动脉或沿肝管向肝内侵犯,其外科处理较困难.虽术式不断改进,达到R0切除(即切缘镜下无残余肿瘤细胞)的比例不断提高,但其预后仍差,5年生存率约30%.

    作者:潘龙;杜成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沉香化气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道气体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沉香化气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道气体的疗效.方法: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5例,予以口服沉香化气胶囊3颗2次/日,共4周,在服药前后分别摄立位腹部平片,扫描进入计算机,用图像处理软件选取腹部平片上肠道气体范围,并计算出肠道气体在规定范围内所占的百分比(GVS).治疗前后比较GVS值的变化,同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腹痛、腹胀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GVS(0.051±0.009)明显小于治疗前(0.066±0.019,P<0.01);腹部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后腹痛症状积分(0.96±0.54)较治疗前(1.92±0.81,P<0.05)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腹胀症状积分(0.88±0.73)与治疗前(1.72±0.89,P<0.05)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沉香化气胶囊能减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道气体的潴留.有效缓解肠气相关腹痛及腹胀等症状.

    作者:蔡振寨;王建嶂;曹曙光;郑君杰;薛战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十字交叉心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目的:分析十字交叉心(CH)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CH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CH患者的超声检测结果,并与其外科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40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23例(占57.5.6%),漏诊23例(占42.5%).40例CH患者中,25例合并右室双出口,9例合并大动脉转位,3例合并肺动脉闭锁,其他3例.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CH,但需与上下心室相鉴别.

    作者:张志芳;张玉奇;孙锟;钟玉敏;沈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脂多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磷酸化P38表达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和磷酸化P38的表达,并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在12、24、48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LPS组、参附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PCR mRNA、蛋白及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24、48 h)组EPCR tuRNA、EPCR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均P<0.01);与LPS(24 h)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参附(12、48 h)组EPCR mRNA、EPCR蛋白含量均明显增高(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24 h)组磷酸化P38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LPS(24 h)组比较,正常对照组、LPS(12 h)组、参附(12、48 h)组磷酸化P38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LPS可以从转录、蛋白水平减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EPCR的表达,可能是通过P38 MAPK途径实现的:参附注射液可以调节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EPCR的表达的影响,从而对脓毒症起到防治作用.

    作者:张近波;张小乐;许国斌;李智强;董志兵;王文龙;李传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应用ROC曲线分析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对老年肺炎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老年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41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老年肺炎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肺炎患者30例,于发病早期测量血清TREM-1的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结果:发病早期肺炎组TREM-1浓度高于对照组,TREM-1诊断老年肺炎特异度高.结论:TREM-1可作为老年肺炎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廖瑾莉;何筱莹;徐文辉;王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榆注不同比例血浆和浓缩红细胞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间41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时第一个24 h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输注情况,根据输注的血浆量和浓缩红细胞量的不同比例,将患者分为3组:低比例组(血浆/浓缩红细胞=1/7),中比例组(血浆/浓缩红细胞=1/2.5),高比例组(血浆/浓缩红细胞=1/1.2),并比较产前与输血后凝血相关的实验室数据.结果:低比例组输血后PT、AP几明显延长(P<0.01),Fb明显下降(P<0.01);中比例组输血后PT、APTT无延长(P>0.05),但Fb下降(P<0.01);高比例组输血后PT、APTT、Fb保存正常水平(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比例过低可造成血液稀释性低凝,建议大量成分输血时将血浆与浓缩红细胞配为1:1比例榆注.

    作者:刘芬;汪泱;詹以安;钱克俭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常规进行钼靶X线和起声(二维黑白超声和彩声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诊断为乳腺肿瘤52例.结果:经病理证实,3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7例为乳头状导管癌,5例为腺癌,1例为转移性肉瘤,2例为分叶状囊肉瘤,41侧淋巴结肿大,7例伴对侧淋巴结肿大.超声对乳腺肿瘤的总阳性诊断率为86.5%,钼靶X线总阳性诊断率为90.4%,两者联合总阳性诊断率为94.2%,但是钼靶X线摄影、超声或两者联合对转移性肉瘤、分叶状囊肉瘤和乳头状导管癌有较高误诊率.结论: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对乳腺肿瘤较具特征性,两者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并有一定的互补性.但对非浸润性乳腺良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假阴性率,有待于扩大样本量继续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王泓;王莎莎;贺冬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ractor,HGF)作为诱导剂,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在第4代MSCs中添加HGF(20 ng/mL)对其进行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大鼠MSCs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诱导后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向渐趋一致,有肌管样结构形成,未观察到转化细胞的自主搏动.Troponin T及Connexin43的表达呈阳性,并可见清晰肌小节.RT-PCR检测MLC-2A、MLC-2V、α-MHc、β-Actin mRNA表达阳性.结论:大鼠MSCs体外在HGF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作者:章培军;张丽红;郭敏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结核分枝杆菌L型与肺结核复发的研究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L型(MTB-L)与结核病复发、恶化的关系,为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减少复发提供帮助.方法:取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来广东省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的所有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328例痰标本进行MTB-L型的培养,并对患者进行近期和3年远期的随访观察.结果:MTB-L培养阳性39例,培养阳性率为11.9%.随访观察病例数为296例,至2009年6月30日有28例肺结核患者复治或复发,其中MTB-L型培养阳性者7例,MTB-L阳性患者复治或复发率为20.0%(7/35);MTB-L培养阴性者21例,MTB-L型培养阴性患者复治或复发率为8.0%(21/261),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MTB-L与结核病复发、恶化存在一定关系,若在结核患者就诊时同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细菌型和L型培养,并对MTB-L培养阳性结核患者进行抗MTB-L型治疗,对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减少复治或复发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黄燊德;黄凤贤;汤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的基础上加用空心钉加强内固定治疗Evans 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号;许楚才;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胼胝体梗死的诊疗体会

    随着头MRI特别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胼胝体梗死被诊断.因该部位血液供应丰富,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恢复较好.本文搜集了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的14例胼胝体梗死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胶质瘤的CT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方法:30例胶质瘤患者,低级别组11例,高级别组19例.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图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低级别胶质瘤的r CBF、r CBV、r MTT、r PS均值分别为1.41±0.16、2.31±0.28、1.69±0.83、6.67±2.28;高级别胶质瘤的r CBF、r CBV、r MTT、r PS均值分别为4.96±2.17、4.69±1.65、1.29±0.55、19.19±8.65.两组r CBF、r CBV、r PS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劲柏;任伯绪;雷红卫;蔡新宇;熊浩;胡新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股静脉采血法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比较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法与股静脉斜刺采血法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先天性髋关节疾病患儿226例,采用随机分类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113例)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对照组(113例)患儿采用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法,比较并记录一次采血成功率、新手成功率、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及肥胖儿一次成功率.结果:股静脉斜刺采血法成功率为90.3%,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法成功率为76.1%.结论:股静脉斜刺采血法更适合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疾病中应用.

    作者:祝崇雪;李若;金平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应用康复新复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17例

    放射性卣肠炎为盆腹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或辐射事故中遭受意外照射引起的肠道损害,是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出现肠黏膜损伤、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菌群失调,进而导致细菌移位,并可诱发和(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对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重要影响,同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1].

    作者:陈火明;李治桦;安娟;宋永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23例,年龄1.5~6岁,ASA Ⅰ~Ⅱ级.麻醉诱导七氟烷吸入诱导复合芬太尼及维库溴铵;麻醉维持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维库溴铵;术中根据血压和心率调节七氟烷的吸入浓度及瑞芬太尼的剂量,将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70~80 mmHg.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气道压等指标,机械通气30 min时监测动脉血气.观察术野情况以及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麻醉及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70±60)min.术中血压及脉搏平稳,血气监测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术野四周皮缘、皮下组织出血少,视野清楚.术后苏醒时间(20.5±14.0)min,拔管顺利,拔管时间(25.3±13.2)min,无不良并发症.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控制性降压效果佳,操作安全方便,便于麻醉维持和管理,并且苏醒快,使手术更加安全可靠,是用于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周桥灵;梁桦;杨承祥;刘洪珍;邓硕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生化汤配合药物流产终止瘢痕子宫早孕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该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痛苦小,其流产率达90%左右.但部分妇女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潜在不全流产有引起大出血的危险,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清官.

    作者:卞桂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3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治疗并补充钙尔奇D,服药12个月.干预组在接受标准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强度、骨密度及焦虑、抑郁的变化.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的SCL-90多项分值如焦虑、恐怖、抑郁因子分值均高于老年常模(P<0.05),治疗后两组L2~L4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疼痛强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疗效更佳(P<0.05);接受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的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症状,并明显降低焦虑、抑郁的检出率.

    作者:王剑莉;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并比较瑞芬太尼和硝普钠对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目标血压均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基础值的60%~70%.Ⅰ组为硝普钠组,从1.0μg/(kg·min)的剂量开始,每隔30 s增加0.5μg/(kg·min)直至血压达到目标血压;Ⅱ组为瑞芬太尼组,从(0.15~0.20)μg/(kg·min)的剂量开始,每隔30 s增加0.05μ(kg·min)直至达到目标血压.在麻醉前(T0)、控制性降压前(T1)、控制性降压后5 min(T2)、30 min(T3)及控制性降压结束后30 min(T4)记录MAP和HR,同时测定血浆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含量,由同一术者在不知道控制降压的方法下评估术野质量.两组术中均用呼气未七氟醚浓度为(2.5±0.2)%维持麻醉.结果:Ⅰ组T2-4的HR较T0和T1明显增加(P<0.01);Ⅱ组T2-4的HR较T0和T1明显减慢.也较Ⅰ组T2-4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两组患者T2、T1的MAP比T0和T1明显下降(P<0.01),Ⅰ组T4的MAP高于Ⅱ组和T0(P<0.05):Ⅰ组T2-4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高于T0和T1(P<0.01),而Ⅱ组三种激素的含量在T2-4?时点低于T0和T1(P<0.01):Ⅱ组的出血量较Ⅰ组明显减少(P<0.05);Fromme评分法术野质量评分低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可提供良好的控制性降压效果,为手术提供更佳的术野质量,并可以抑制患者的RAAS的活性.

    作者:洪彬源;刘洪珍;杨承祥;张文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皮肤着色真菌病1例护理体会

    着色真菌病是由不同种着色真菌侵犯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疾病,常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后造成肢体残废,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9年2月3日收治着色真菌病患者1例,经过治疗和护理病情取得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碧秀;吴昕;陈颂卿;綦娜;王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Vitapex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Vitapex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4~9岁儿童的95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随机分成两组.根管预备完成后.分别用Vitapex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随访1年,复查临床症状和X线征象.结果:vitapex组和z0E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5.92%和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是较理想的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根管充填荆.

    作者:王乾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