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砷染毒对小鼠致肾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高艳芳;郭有;胡恭华;邹丽君

关键词:亚砷酸钠, 脂质过氧化, 肾脏
摘要:目的:动态观察低剂量砷染毒小鼠致肾脏脂质过氧化情况.方法:96只健康雄性KM小鼠随机分组,设0、50、500、5 000μg/L 4个染毒组,再将每个剂量组分4、6、8周3个染毒时间点,经饮水染毒,测定肾脏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水平.结果:在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均随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则是均随着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的增加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现象,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Px活性降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OD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低砷可以诱导小鼠肾脏的抗氧化损伤系统出现适应性的增高.随着剂量和作用时间增加终会造成小鼠的氧化损伤.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髂骨植骨加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转位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

    股骨中下段骨不连临床较为常见,运用带血供的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转位+髂骨植骨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临床运用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中华;夏翠兰;刘娟;邓雪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皮肤着色真菌病1例护理体会

    着色真菌病是由不同种着色真菌侵犯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疾病,常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后造成肢体残废,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9年2月3日收治着色真菌病患者1例,经过治疗和护理病情取得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碧秀;吴昕;陈颂卿;綦娜;王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周围血管损伤190例分析

    目的:探索周围血管损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周围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女分别为148和42例,平均年龄28.5岁.结果:165例经急诊手术探查明确诊断,25例出血暂止、血循环稳定者经反复临床观察、彩色多普勒及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损伤的性质和部位.采用以血管重建为主的多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血管通畅率为93.8%,死亡3例,截肢10例,肢体遗留感觉、功能障碍5例,切口感染6例,化脓性关节炎1例.结论:对于周围血管损伤,结合手术探查及彩色多普勒、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手术、灵活运用血管吻合等多种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地挽救患者的肢体.围手术期溶栓、抗凝及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对于有效的手术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康敏;朱化刚;余昌俊;陈智勇;刘斌;叶雨生;宋海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生化汤配合药物流产终止瘢痕子宫早孕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该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痛苦小,其流产率达90%左右.但部分妇女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潜在不全流产有引起大出血的危险,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清官.

    作者:卞桂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肺孢子菌肺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肺孢子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真菌,可引起严重的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艾滋病患者,致死率为10%~20%[1].然而,近年一些非艾滋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血液病、肿瘤等并发感染PCP数量增多,致死率高达50%[2].

    作者:张辉;张进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护理的新进展

    静脉化疗足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是化疗过程中的一个潜在的并发症.外渗一旦发生,轻者引起局郎红肿、疼痛,患侧静脉通道不能继续使用,重者皮肤组织坏死.甚至损伤神经、肌腱,造成肢体功能障碍[1-2].

    作者:杨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联合应用胰管占据法和针形刀技术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胰管占据法和针形刀联合应用在困难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作用.方法:对于在ERCP中导丝反复进入胰管而难以进入胆管的病例,我们先采用胰管占据法技术(胰管留置导丝或支架),可使其中部分病例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但仍有部分病例导丝仍不能进入胆管,接着采用针形刀进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以进一步提高ERCP的成功率.结果: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联合应用胰管占据法和针形刀切开技术共38例,成功进入胆管35例,成功率为92.1%,发生轻型胰腺炎1例.结论:对于较困难的ERCP病例,联合应用胰管占据法和针形刀切开术,可进一步提高ERCP的成功率,还可明显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玉柱;董金良;夏红兵;梁金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3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治疗并补充钙尔奇D,服药12个月.干预组在接受标准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强度、骨密度及焦虑、抑郁的变化.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的SCL-90多项分值如焦虑、恐怖、抑郁因子分值均高于老年常模(P<0.05),治疗后两组L2~L4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疼痛强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疗效更佳(P<0.05);接受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的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症状,并明显降低焦虑、抑郁的检出率.

    作者:王剑莉;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定量比值法测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实验评价

    目的:对定量比值法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方法进行实验评价.方法:用日立7600型生化分析仪对改良C6PD定量比值法试刺盒进行精密度、线性、干扰和稳定性实验,对该方法作出评价.结果:G6PD酶活性在800~10 000 U/L、6PGD酶活性在1100~5 000 U/L之间批内CV小于10%:G6PD酶在0~10000 U/L和6PGI)酶在0~5 000 U/L活性之间线性良好;干扰实验显示对胆红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实验显示标本2~8℃存放10 d结果稳定.结论:该方法、精密度良好、线性、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能都较好,能够满临床常规检验的需要.适合常规推广使用.

    作者:谭晓明;张小玲;杨丽媛;容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时肺组织湿/干重比(W/D)等的影响,探讨其对ALI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气管内滴注内毒素诱导ALI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NS组、LPS组、SF组,每组10只.观察每组肺组织W/D、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血清NO、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比较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同时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SF组的肺组织W/D、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肺组织MDA和血清NO显著增加,而PaO2和HCO3-明显降低(P<0.01);与LPS组比较,SF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而PaO2和HCO3-明显升高(P<0.05或P<0.01).病理学检查显示SF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LPS组明显减轻.结论:SF对内毒素性ALI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林利;詹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胶质瘤的CT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方法:30例胶质瘤患者,低级别组11例,高级别组19例.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图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低级别胶质瘤的r CBF、r CBV、r MTT、r PS均值分别为1.41±0.16、2.31±0.28、1.69±0.83、6.67±2.28;高级别胶质瘤的r CBF、r CBV、r MTT、r PS均值分别为4.96±2.17、4.69±1.65、1.29±0.55、19.19±8.65.两组r CBF、r CBV、r PS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劲柏;任伯绪;雷红卫;蔡新宇;熊浩;胡新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用于防治椎管麻醉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寒战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常见和主要的治疗方式.此类患者多为高龄,往往合并其他系统和器官疾病,手术麻醉耐受力差,麻醉后又由于术中暴露面广并需大量液体持久膀胱冲洗带走体内热量,故术中寒战发生率很高.

    作者:卢仑;官正东;李雪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锁骨骨不连8例

    目的:评价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8例锁骨骨不连应用外固定进行治疗,男5例,女3例,年龄16~55岁,平均38.7岁.研究其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疗效追踪观察.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减轻,1例患者在抬高手臂时有轻度疼痛,采用Constant功能评分,从术前(43.8±13)分提高到(70.6±17.69)分;X线片提示,2.5~3.5个月(平均2.8个月)内均骨性愈合.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5周时出现1根针道感染症状,经静脉输入抗生素及局部换药,感染症状在1周内消退,无复发.结论:应用外固定治疗锁骨骨不连,特别针对感染性的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烈虎;苏佳灿;张文财;童峰;梁文清;张春才;张秋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回顾及中期随访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手术经验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CHD合并重度PH 32例,平均年龄(32.3±7.2)岁.以下列指标为手术适应证:(1)心脏超声多普勒,左向右分流的峰值流速、分流时间比值均不低于右向左分流:左向右分流与右向左分流频谱速度-时间积分比值大于1.85;(2)超声测压Pp/P8值≤1.0;(3)股动脉血气分析,PaO2≥60 mmHg,SaO2≥0.90;(4)无静息紫绀.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随访日期定为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此后每12个月1次.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完成有效随访28例,随访率87.5%.随访时间3~86个月.术后46个月死亡1例,死因为斗殴引发的意外.随访数据经单因素方差分析,SPAP、Pp/Ps值术后各组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LVEF值于24个月及36个月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上升(O<0.05).术后心功能Ⅰ、Ⅱ级者占85.7%,均已参加一般劳动.心功能Ⅲ、Ⅳ级者现仍口服西地那非.结论:成人CHD合并重度PH手术治疗及中期随访结果较满意.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可降低手术死亡率.重视随访并积极后续治疗,可望进一步改善远期预后.

    作者:游昕;梁勇;钱维源;陈若为;马游;周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在强制戒毒人员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骨干培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强制戒毒人员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骨干培训的可行性及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9月,选取广东省殊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戒毒所,从自愿接受培训的强制戒毒人员中选取195名展开同伴教育骨干培训,采取自身对照方法,通过培训前后2次问卷进行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同伴教育技能评估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前后同伴教育骨干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09分和9.15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伴教育技能评估结果显示: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讨论能力、调动同伴教育人员的自主性等能力方面上均有较大帮助.结论:在强制戒毒人员中培训同伴教育骨干非常必要;通过培训骨干开展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选择或招募适当的同伴教育骨干对同伴教育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曾丽芳;聂军;绍辉;苏俊红;陶中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23例,年龄1.5~6岁,ASA Ⅰ~Ⅱ级.麻醉诱导七氟烷吸入诱导复合芬太尼及维库溴铵;麻醉维持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维库溴铵;术中根据血压和心率调节七氟烷的吸入浓度及瑞芬太尼的剂量,将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70~80 mmHg.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气道压等指标,机械通气30 min时监测动脉血气.观察术野情况以及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麻醉及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70±60)min.术中血压及脉搏平稳,血气监测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术野四周皮缘、皮下组织出血少,视野清楚.术后苏醒时间(20.5±14.0)min,拔管顺利,拔管时间(25.3±13.2)min,无不良并发症.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控制性降压效果佳,操作安全方便,便于麻醉维持和管理,并且苏醒快,使手术更加安全可靠,是用于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周桥灵;梁桦;杨承祥;刘洪珍;邓硕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溶血卵磷脂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2及其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溶血卵磷脂(LPC)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及其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牛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PC,分别培养6、12、24h,RT-PCR检测TGF-β2 mRNA表达水平,半巢式RT-PCR检测TGF-β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PC的浓度为40 μmol/L作用12 h后,TGF.B2 mRNA水平明显高于浓度为20 μmol/L和60 μmol/L.LPC浓度改变对TGF-β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LPC能调节牛视网膜内皮细胞TGF-β2的表达;LPC对TGF-βⅡ型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作者:喻日成;黄竹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足细胞与膜性肾病

    膜件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名称.以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增厚为特点,临床芏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是高度特异且终未分化的细胞,具有维持正常肾小球蛋白滤过,合成GBM,支撑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结构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作者:程鹏;曹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纯钛表面接枝RGD肽对成骨细胞早期附着铺展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评价RGD肽修饰的纯钛表面对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早期生长附着铺展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纯钛表面引入活性氨基,化学接枝GYRCDS肽,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黏附早期材料表面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actin)和黏着斑蛋白细胞内黏着斑蛋白(vinculin)表达分布情况.结果:黏附肽修饰后的材料表面细胞早期附着更快,铺展形态更加充分.结论:采用分子自组装活性RGD肽修饰后的纯钛表面对成骨细胞早期附着铺展等生物学行为有明显改善.

    作者:陈奕帆;宋光保;万乾炳;刘长虹;杨晓喻;王剑;巢永烈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应用康复新复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17例

    放射性卣肠炎为盆腹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或辐射事故中遭受意外照射引起的肠道损害,是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出现肠黏膜损伤、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菌群失调,进而导致细菌移位,并可诱发和(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对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重要影响,同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1].

    作者:陈火明;李治桦;安娟;宋永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