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侧颈袢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电生理特性研究

刘少锋;葛平江;张思毅;祁周措;姚丽明;盛晓丽;聂明荣

关键词:电生理学, 颈袢神经, 环杓后肌
摘要:目的:将颈袢神经同喉返神经远心端吻合常常使用在重建喉肌功能的手术中,吻合后环杓后肌的电生理特性可能发生改变,我们为研究环杓后肌的电生理变化而做此研究.方法:14只混种狗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动物暴露双侧喉返神经后,将其切断,立即将颈袢神经同其相吻合,为实验组.另一组动物为正常对照组.9周后,暴露吻合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刺激环杓后肌,并记录对应的声门开大电刺激电压阈值和声门开大声带移动阈值.正常对照组同样测量这两个值.结果:实验组的声门开大电刺激电压阈值是(4.864±1.46)V,声门开大声带移动阈值是(0.46±0.15)V,而正常对照组的两个值分别是(3.36±1.25)V和(0.39±0.21)V,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颈袢神经吻合喉返神经重建9周后,环杓后肌电生理特性较正常动物没有明显改变.提示使用较小的电刺激就能够促使颈袢神经重建的环杓后肌发生收缩,从而达到开大声门的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力髋螺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的基础上加用空心钉加强内固定治疗Evans 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号;许楚才;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纯钛表面接枝RGD肽对成骨细胞早期附着铺展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评价RGD肽修饰的纯钛表面对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早期生长附着铺展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纯钛表面引入活性氨基,化学接枝GYRCDS肽,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黏附早期材料表面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actin)和黏着斑蛋白细胞内黏着斑蛋白(vinculin)表达分布情况.结果:黏附肽修饰后的材料表面细胞早期附着更快,铺展形态更加充分.结论:采用分子自组装活性RGD肽修饰后的纯钛表面对成骨细胞早期附着铺展等生物学行为有明显改善.

    作者:陈奕帆;宋光保;万乾炳;刘长虹;杨晓喻;王剑;巢永烈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pG寡聚脱氧核苷酸抑制人膀胱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CpG ODN 1668对裸鼠皮下接种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与卡介苗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通过皮下接种T24细胞,建立裸鼠皮下接种人膀胱癌细胞的动物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2)BCG组;(3)小剂量CpG ODN 1668组;(4)中等剂量CpG ODN 1668组;(5)大剂量CpG ODN 1668组.自肿瘤细胞接种后第1天起给药,共4次(第1、8、15、22天),在肿瘤周围多点注射相应药物(早期给药);同样方式另设5组动物,自肿瘤细胞接种后第7天起(第7、14、21、28天)于肿瘤周围多点注射相应药物(延迟给药).观察肿瘤体积和裸鼠的生存率.结果:早期给药时,在CpG ODN 1668各剂量组和BCG组,肿瘤生长均被抑制,裸鼠的生存期得到延长.中等剂量和大剂量CpG ODN 1668组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BCG组.延迟给药时,CpG ODN 1668各剂量组肿瘤体积和裸鼠的生存率,与对照组和BCG组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CpGODN 1668的早期应用,可抑制人膀胱癌细胞T24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并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其抗肿瘤效应是非T细胞依赖的.当加大使用剂量时,CpG ODN 1668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BCG.而当肿瘤负荷较大时,CpG ODN 1668和BCG的延迟使用对膀胱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作者:何威;周佩军;沈周俊;马斌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ractor,HGF)作为诱导剂,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在第4代MSCs中添加HGF(20 ng/mL)对其进行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大鼠MSCs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诱导后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向渐趋一致,有肌管样结构形成,未观察到转化细胞的自主搏动.Troponin T及Connexin43的表达呈阳性,并可见清晰肌小节.RT-PCR检测MLC-2A、MLC-2V、α-MHc、β-Actin mRNA表达阳性.结论:大鼠MSCs体外在HGF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作者:章培军;张丽红;郭敏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常规体外授精短时授精后6 h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受精失败34例

    目的:探讨短时授精后6 h后早期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受精失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4例常规体外授精(IVF)短时受精后6 h未出现第二极体的卵子实施早期补救ICSI.结果:34例患者共获353枚MⅡ卵子,受精后6 h观察,均未出现第二极体立即实施ICSI,296枚正常受精,受精率为83.9%,4枚卵子出现3个原核,优质胚胎率56.4%,妊娠率41.2%.结论:通过常规IVF短时授精后6 h早期观察第二极体是否排出确定受精情况并对未排出第二极体的卵子及时实施补救ICSI,可成为治疗受精失败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学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并发室性早搏1例

    患者男,58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来我院检查.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查体:BP 120/80 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无十湿哕音.心率约80次/min,心律小齐.无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余无特殊体征.

    作者:狄美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肝细胞肝癌中PED/PEA-15 mRNA及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ED/PEA-15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肝细胞肝癌、相应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肝组织中PED/PEA.1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ED/PEA-15蛋白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显示,PED/PEA-15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呈低表达或不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01±0.301、0.64±0.101和0.565±0.077,PED/PEA-15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ED/PEA-15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72.5%、32.5%和16.7%.肝癌组织中PED/PEA-15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显著升高(P<0.01).且PED/PEA-15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D/PEA-15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孙德光;吴益峰;高振明;梁锐;庄成君;王立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儿童异位胰腺1例

    患儿男,12岁.因反复上腹痛1年,黑便5 d就诊.患儿1年前开始出现节律性上腹痛,进食后诱发,伴恶心、反酸、嗳气,无腹泻呕吐.

    作者:刘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种红细胞指标在地中海贫血出生干预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体积比值(RBC/MCV)在地中海贫血出生干预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求更准确的地中海贫血出生干预的初筛指标.方法:选择经分子生物学技术确诊的426例地中海贫血携带者,56例非地中海贫血携带者以及46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CV、MCH和RBC/MCV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单个指标、两者联合和三者联合共7种筛查方法的分析.结果:取MCV<82fL、MCH<26pg、RBC/MCV>5.9为截断值,MCV、MCH和RBC/MCV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7%、91.78%、97.42%和80.38%、83.27%、82.88%;MCV与MCH、RBC/MCV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7%、98.59%、98.12%和80.38%、80.19%、81.15%;MCV、MCH和RBC/MCV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0%.结论:单项检测中以RBC/MCv的阳性率高,RBC/MCV在地中海贫血的筛查评价中优于MCv和MCH:MCV+MCH+RBC/MCV联合检测是地中海贫血出生干预筛查中更为准确的指标.

    作者:何聚莲;余志衡;唐林国;王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进展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由于发育不成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致肺泡和肺内血管发育受阻的一种慢性肺疾患.1967年Northway等首次提出了BPD的概念,认为本病继发于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与氧毒性及机械通气气压伤等密切相关.

    作者:张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23例,年龄1.5~6岁,ASA Ⅰ~Ⅱ级.麻醉诱导七氟烷吸入诱导复合芬太尼及维库溴铵;麻醉维持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维库溴铵;术中根据血压和心率调节七氟烷的吸入浓度及瑞芬太尼的剂量,将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70~80 mmHg.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气道压等指标,机械通气30 min时监测动脉血气.观察术野情况以及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麻醉及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70±60)min.术中血压及脉搏平稳,血气监测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术野四周皮缘、皮下组织出血少,视野清楚.术后苏醒时间(20.5±14.0)min,拔管顺利,拔管时间(25.3±13.2)min,无不良并发症.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控制性降压效果佳,操作安全方便,便于麻醉维持和管理,并且苏醒快,使手术更加安全可靠,是用于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周桥灵;梁桦;杨承祥;刘洪珍;邓硕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非骨水泥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1~2周.结果:随访12~60个月,期间X线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下沉松动,无假体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股骨粗隆部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关节脱.术后根据Harris评分,优8例,良15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2%.结论:非骨水泥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满意的方法,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疼痛,减少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能存在中晚期并发症,对于较年轻患者的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淫羊藿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取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方法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美托洛尔组(n=12),TFE小剂量组(n=11),TFE中剂量组(n=10),TFE大剂量组(n=12),另取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n=10).观察各组动物血流动力学变化,大鼠心肌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及MMP-2和MMP-9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总黄酮可逆转左心室质量指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教(P<0.05或0.01),减少大鼠心肌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并降低MMP-2和MMP-9的酶活性(P<0.05或0.01).结论:TFE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以及MMP-2和MMP-9的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重构.

    作者:王静;宋耀鸿;李宝石;蔡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Vitapex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Vitapex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4~9岁儿童的95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随机分成两组.根管预备完成后.分别用Vitapex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随访1年,复查临床症状和X线征象.结果:vitapex组和z0E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5.92%和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是较理想的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根管充填荆.

    作者:王乾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本刊对如何鉴定重复发表论文的声明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髓样相关蛋白8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细胞内定位

    目的:构建小鼠髓样相关蛋白8(MRP8)的真核表达栽体,观察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方法:提取BALB/c小鼠肝脏组织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得到MRP8编码序列,并将其克隆到带有血凝素(HA)标记的载体pcDNA3-HA上,随后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NIH3T3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重组质粒经聚合酶链反应、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并且该质粒能够在NIH3T3细胞的胞浆、胞核中广泛表达,表达产物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结论:成功构建带有HA标签的MRP8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效表达并正确定位,为进一步研究MRP8作用细胞的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作者:伍丽琼;吴翠玲;王娟;徐佳;邓鹏;姜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对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下下肢手术的血流动力学、电解质钠(Na+)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ASA Ⅰ~Ⅱ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高渗晶胶液组(研究组)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对照组)两组.研究组于麻醉前30 min输注高渗晶胶液4mL/kg,对照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8 mL/kg.比较两组患者循环、电解质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在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血压无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血压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输液4 mL/kg后研究组血Na+与输液前比较有轻微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0min后基本恢复.两组输液后即刻与术前相比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预注高渗晶胶液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发生的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无影响.

    作者:陶敏;王文伟;王华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EB病毒BZLF1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EB病毒BZLFIN基因编码区的cDNA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B95-8细胞获得BZLF1N基因的cDNA,克隆至pGEM-TEasy载体,选择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载体中含有EB病毒BZLF1N基因的全长序列,与Genebank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获得EB病毒BZLF1N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伊强;陈丹;李雯;刘奇才;欧启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部妊娠4例诊治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部妊娠(全称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ear pregnancy,CSP)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目前对其诊断、治疗尚尤统一标准.随着剖宫产率增高此病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如果误诊,易发生大出血及子宫切除风险.

    作者:唐孟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术式选择

    目的:总结甲状腺切除术中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经验,完善手术操作,并讨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256例,其中154例行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以102例常规手术组患者为对照,考察两种不同术式平均出血量、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等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均无明显的神经组织损伤,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组甲状腺切除术的出血量及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手术时间也有明显缩短.结论: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具有出血量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术式选择,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建光;张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