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丽华
目的:观察参麦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栓素A:(TXA2)和前列环素I2(PGI2)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肝叶切除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肝门阻断前30 min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250mL,实验组在5%葡萄糖盐水250mL中加入参麦注射液2mL/kg体重.分别在肝门阻断前、肝门阻断末及肝门再开放60 min时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紊F1α(6-keto-PGF1α)浓度.结果:两组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α和TXB2/6-keto-PGF1α浓度均增加(P<0.05),但实验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肝门再开放60 min后,TXB2、6-ket0一PGF1α和TXB2/6-keto-PGF1α已降到或低于肝门阻断前水平(P<0.05).结论:血浆TXA2/PGI2比值升高,可能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参麦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抑制TXA2/PGI2比值升高有关.
作者:方裕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后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并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评估心理问题,做好正性引导;加强疼痛护理;合理冷敷,抬高惠肢;做好局部的观察记录;限制踝关节活动;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患者能安心接受治疗护理,术后伤口痊愈,踝关节功能恢复.结论:踝关节骨折后在术前、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促进伤口愈合,使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黄少华;吴兰英;黎武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A组)和二甲双胍加罗格列酮组(B组),每组各30例,治疗24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空腹血糖、血脂、血清可溶性细胞闻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2周后血糖均不同程度改善,24周后B组血糖降低水平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治疗前下降,仅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B组血清sICAM-1和sVCAM-1表达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可持续稳定改善糖尿病惠者的代谢综合征,同时减少患者血浆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助于改善或延缓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胡桂芳;武革;杨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蛋白质组技术在精浆研究中的应用,建立男性少精、无精症患者及健康者精浆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筛查并鉴定三者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少精症、无精症患者和健康者精浆总蛋白,银染显色,ImageMaster 2D Elite软件分析,从中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获得分辨率较好的精浆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得到5个在少精症、无精症忠者与健康者精浆中差异有显著性的蛋白质斑点,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特异蛋白分别为Serpin B6(Placental tlrlrorllbJ in inhibitor)(Cytoplasmic antiproteinase)(CAP)(P~otease inhibitor6)(PI-6)、Septin-1(LARP)(SeFOlogicauy defined breast cancer antigen NY-BR-24)、Kallikrein·6 precursor(Protease M)(Neur08in)(zyme) (SP59)、Hemoglobin beta chain、Beta-defensin 108 precursor(Beta-defenain 8)(DEFB-8).结论:在少精症、无精症患者与健康者精浆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蛋白质组学这一高通量的筛查技术可望从中发现与少精、无精相关的精浆标志物.
作者:潘春琴;刘池波;梁勇;牟思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操作中,降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ICSI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2例160个周期接受ICSI治疗的患者所获1 549个MⅡ卵随机1:1分配.分别采用在舍7%和3.5%PVP(对有A、B级活动精子的周期)或者在3.5%和不含PVP(对仅有C、D级活动精子的周期)操作液中制动的精子行ICSI,比较ICSI效果.结果:PVP浓度为3.5%时,ICSI卵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80.12%和96.78%.与PVP浓度为7%时的受精率(79.84%)和卵裂率(96.8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采用3.5%PVP制动精子行ICSI获得的优质胚胎率达77.76%,高于7%PVP制动时的71.43%,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舍PVP操作液中制动精子后行ICSI,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与在3.5%PVP制动精子行ICS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活动力良好的精子,降低精子制动液的PVP浓度至3.5%,可提高ICSI的优质胚胎率.精子活动力差时,进一步降低PVP浓度对ICSI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黄仲英;李尚为;马黔红;樊伟;李蕾;李小红;胡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83岁.反复咳嗽、胸痛伴间断发热15个月余.加重伴气促、胸闷1个月余,肺部CT示右肺部胸膜及纵隔肿物伴有淋巴肿大.中量胸腔积液,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确诊为弥漫性恶性间皮瘤.
作者:王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女性急性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9例女性急性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喹硫平组(25例)和奥氮平组(24例).采用Bech-Rafaelsen蹂狂量表(BRM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副反应量表,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后1、2、4、6和8周末评分,比较两组间疗效和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P<0.01),临床总体有效率,喹硫平组84.0%,奥氮平组87.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少,程度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奥氮平和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钠对女性急性躁狂发作疗效相当,副反应轻,安全性高.
作者:刘玉平;刘恩益;蓝晓嫦;文启琴;黄远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分级护理制度,观察组44例,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分级护理全程,观察记录两组入院和出院时采用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ADL)水平的评估.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及出院时掌握自护方法程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时掌握自护方法程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Orem自理学说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和出院时掌握自护方法程度均明显优于分级护理,因此Orem自理模式有助于患者大程度地发挥自理潜能及早回归家庭、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凤英;焦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NA-SF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MNA.SF量表对入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进行评分,并分析MNA-SF评分与患者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05例患者中,男79例(75.2%),女26例(24.8%),平均年龄为(74.5±9.4)岁.所有患者MNA-SF评分值为3~14,其中MNA.SF评分≥11者为31例,<11者74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70.5%(74/105).按MNA-SF评分,营养正常组的机械通气使用率、机械通气使用时间和血气改善时间分别为32.3%(10/31)、(10.3±3.1)d和(46±5.8)h,而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9%(4/31)和9.7%(3/31).营养不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6.5%(64/74)、(26.4±10.4)d、(114±9.7)h、37.8%(28/74)和20.3%(15/74).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MNA-SF评分与上述指标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MNA-SF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可靠方法,MNA-SF评分对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和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梅春;赵子文;钟维农;何卫国;曾军;刘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成蛋白(formin)家族中DIAPH2(diaphanous homolog 2)和FMNLl(formin-like 1)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分化、漫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大肠癌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IAPH2和FMNL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DIAPH2和FMNL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低分化癌组织中DIAPH2表达高于中、高分化癌组织(P<0.05),而FMNL1在低分化和中、高分化癌组织中没有明显差异(P0.05);DIAPH2和FMNL1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DIAPH2和FMNL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Fonnin家族蛋白DIAPH2和FMNL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相关.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转移指标用于临床.
作者:李余发;朱曦龄;肖法墁;梁莉;丁彦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测脾切除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淋巴细胞凋亡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行Wistar(供体)到SD(受体)大鼠的腹部异住心脏移植.并按实验设计将实验动物分A(对照组)、B(单纯脾切除组)、C(单纯心脏移植组)、D(心脏移植+脾切除组)4组.以光镜、电镜观测心肌的病变特点,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并观测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C、D组移植心脏的心肌病理及亚显微结构改变均在术后第5天重,第7天减轻.且D组的病理改变据Stanford标准明显轻于C组(P<0.05).D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17.63±4.54)d(n=12),较C组存活时间(7.47±2.24)d(n=12)明显延长(P<0.05),提示脾切除可减轻急性排斥反应、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作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在A组中无明显变化,在B组中术后早期一过性升高.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在C、D组中术后1、3、5、7 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D组第5、7天均明显高于C组(7.62±2.15 vs 4.21±1.72,9.41±3.82 vs 2.36±1.32;均P<0.01),且随着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逐渐减弱.结论:脾切除具有诱导心脏移植大鼠免疫耐受形成及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心脏移植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急性排斥反应成负相关,提示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可能是免疫耐受形成的重要机制.
作者:朱进国;熊利华;魏益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青龙合剂结合基础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方法:选择COPD急性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在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每日用小青龙合剂口服,每次20mL(2支),每日3次,而对照组仅采用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基础治疗.连续治疗2周,以用药前后的日排痰量、排痰效果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日排痰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日排痰量均明显减少(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日排痰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患者排痰效果经等级资料的Ridit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合剂结合基础治疗对COPD患者可促进痰液排出,提高排痰效果,在COPD治疗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谢加富;曹锐彬;陈仕章;秦平祥;朱少惠;李颂梅;陈美英;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的动物是大鼠和大耳白兔.而研究大鼠和兔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各种方法也开始尝试应用于小鼠,这将有助于基因敲除小鼠和转基因小鼠在门静脉高压症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门静脉高压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的研究.大动物模型,如犬或猪,它们的优势在于能够更清晰地解剖门静脉系统的结构,并且由于与人具有相对较好的同源性,因而更有助于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手段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文献资料做一综述.
作者:陈云志;张启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60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半年,加重1个月余,时有尿流中断,排尿不净,遂来我院就诊.体征:肾区叩击痛.嘱患者膀胱充盈后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膀胱充盈良好,前列腺大小约4.98 cm(前后径)×5.94 em(横径)×5.59 cm(上下径).
作者:肖达;徐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其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神经系统常见病.长期以来,以左旋多巴为主的药物替代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是现有的治疗措施均不能有效阻止乃至减慢疾病的进展.新一代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的出现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希望.普拉克索可单独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减少左旋多巴治疗所致运动障碍的发生率,与左旋多巴联用,可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作者:余丹丽;张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地震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对19例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结果:优13例,占68.4%,良5例,占26.3%,可l例,占5.3%,差0例,优良率达94.7%.结论:及早对关节功能障碍行综合性康复治疗,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林金堆;黄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肥胖人群体脂含量、分布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00年筛查出的413例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5 kg/m2]及196例正常体重的健康人,根据BMI和腰围分成4组.观察指标包括腰围、BMI、血压、空腹血糖(FBG)、血脂、空腹胰岛素、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年后复查上述相关各项指标,比较各组MS患病率及上述指标在各组问差异.结果:共随访到553例,MS在各组的患病率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腹型肥胖、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外周型肥胖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问MS各组分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前后比较,肥胖各亚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D)均较初访时显著降低(P<0.05),HOMA-IR呈增高趋势(P<0.05);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与外周型肥胖随访后比较HOMA-IR显著升高、EDD显著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FBG、TC、腰臀比、EDD和LDL-C依次是发生MS的危险因素.腰围、HOMA-IR、Ms聚集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结论:中心性体脂分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MS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晓玲;朱旅云;胡丽叶;王广宇;单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潜伏期和活跃期加速期应用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和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正常临产,无内科合并症的初产妇80例.分为两组:A组宫口扩张1~2 cm,B组宫口扩张3~4 cm.实施产妇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另选同期未施行分娩镇痛的4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C组).观察3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1)产程时间比较,A组的潜伏期、活跃期与c组相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娩方式比较,A组及B组阴遗分娩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剖宫产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潜伏期实施产妇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缩短第一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对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无影响,有利于阴道分娩,无增加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无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雷蔚华;张玉洁;康佳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呼吸道、口咽部疾患的关系,明确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cr7年10月至2008年1月,采用随机抽取本院内科门诊患者的方法,并采用近衍生的中文版反流疾病问卷(RDQ)对18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对调查中收集到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人群进行伴发口咽部、呼吸道疾患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共1 265例完成调查,其中GERD症状人群111例(RDQ评分12分).男性患病率略低于女性,分别为8.50%和8.98%,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RD组伴发咽炎、支气管炎、哮喘及打鼾的比例明显高于非GER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进食过饱(OR=2.78),油腻饮食(OR=4.36),便秘(OR=2.06)及精神紧张(OR=2.11)对GERD患病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与咽炎、支气管炎、哮喘及打鼾关系密切,在治疗这类疾病时应注意除外GERD.进食过饱、油腻饮食、便秘及精神紧张增加了GERD患病的风险性,是GER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水清;张玫;牛小羽;周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ICU病房里面,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腹泻、大小便失禁等各种原因,常导致患者肛周皮肤出现潮红或糜烂,甚至溃疡,增加患者痛苦.我院ICU病房将红霉素软膏和赛肤润联合应用于该类患者的肛周皮肤护理,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赖旭春;黄伟梅;冯湘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