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卿;陆伟;崔晨蓉;史连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老龄化增加,脑血管病越来越多,且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对卒中的认识,对临床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除认识其常规临床表现外,对其特殊的临床表现也要加以认识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以下介绍以呼吸困难起病,随即意识障碍,导致昏迷及死亡的3例患者.
作者:胡春梅;朱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并有低龄化趋势.而有关高尿酸血症的研究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相关肾脏损害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肾损害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赵云艽;刘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病例1:患者女,47岁,10多年前曾有结核病史,因间断右上腹不适半年入院.无发热,无腹泻.查体未及明显阳性体征.超声检查提示:肝脏大小尚正常,二维切面可见肝脏右叶-1.8 cm×2.3cm×2.0 cm大小中等回声结节.结节呈不规则形,边缘多可见环行强回声,强回声结节后方多可见明显声影(图1).
作者:叶盛开;陈丽;黎志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场单次激发厚层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67例胆系结石患者,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1~87岁,平均57.3岁.采用GE公司SIGNA0.2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进行二维(2D)单次激发厚层快速自旋回波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结果:MRCP显示胰胆管系统周围组织呈低信号,在黑色背景衬托下,胰胆管呈亮白高信号.本组67例患者均一次性检查成功.MRCP图像均显示胆管系统,65例显示主胰管.结论: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胰胆管检查成像方法,无创伤性,无放射性,无须对比剂,可多角度观察,对胆石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赵年家;沈春莲;林革;应琦;蔡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0月血液科住院患者中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的1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血液科总的医院感染率;急性白血病的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高:急性白血病未完全缓解病例在粒细胞缺乏症期中感染率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病例;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越低,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也越高.病原体以G-菌多,其次为G+菌、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多见,其次为消化道、皮肤黏膜;在感染后起效药物中,三代头孢菌素多,其次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万古霉素.结论: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是血液病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钱筠;刘复强;吴轶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阿片肽是由大量的小分子蛋白组成的,这些小分子蛋白同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一样,都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阿片受体相互结合而发挥作用.阿片类药物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疼痛治疗和临床麻醉.早期发现的阿片家族主要有脑啡肽、强啡肽和内啡肽.
作者:吴财能;屠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技术能精确定位神经,麻醉效果确切,能提供较长时间的术后镇痛,而且该技术对血流动力学和全身的影响较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小.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分析本院41例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行下肢手术的围术期情况,对麻醉配合进行总结.
作者:金平湖;董慧春;祝崇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外鼻型T/NK细胞淋巴瘤(ENKL)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ENKL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D3、UCHL1、CD20、CD79a、CD56、GrB,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ER在ENK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3例ENKL有特征性临床、病理学改变,CD56及EBER阳性表达率达100%.结论:ENKL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特点及EBER原位杂交阳性能准确诊断.
作者:梅开勇;林汉良;苏祖兰;黄世章;陆光明;廖德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活动性和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SLE患者30例(其中活动性10例),健康体检者10例,分为活动性SLE组、非活动性SLE组和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活动性SLE组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次检测CD4+、CD25+T细胞.结果:活动性SLE组CD4+、CD25+T细胞较对照组和非活动性SLE组明显减少.活动性SLE组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较治疗前升高.CD4+、CD25+T细胞百分率与狼疮活动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D4+、CD25+T细胞减少与SLE的活动有关,活动性SLE经治疗病情缓解后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升高.
作者:陈东育;李芳;武树朋;许立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氨基末端活性肽(ACTH1-24)对正常饮食兔血脂及肾上腺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CTH1-24组(n=10)和对照组(n=10).ACTH1-24组予ACTH1-24 100 μg/(kg·d)肌肉注射1周,对照组每天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肌肉注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脂及肾上腺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TH1-24组经ACTH1-24作用后血脂明显下降,并有改善肾功能的趋势,肾上腺增生明显,这与在人类研究观察到的结果十分相似.结论:新西兰兔能够作为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脂机制研究的合适的动物模型.
作者:聂军;何小舟;许贤林;罗光华;徐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临床症状、病理类型、诊断、治疗模式及预后.方法:对43例可手术的BA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AC的临床表现、治疗模式及预后.结果:BAC患者临床症状与普通肺癌相似.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与生存期密切相关的因素.单独手术治疗中位生存期37.71个月.5年生存率为18%,手术+术后辅助化疗的中位生存期48.30个月,5年生存率为2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与其他非小细胞肺癌相比有自己的特点.术后化疗与否与生存期未见明显关系.
作者:骆梅青;宋向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采用硬膜外腔镜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顽固性腰腿疼痛患者中的效果,阐述硬膜外腔镜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方法:20例慢性顽固性腰腿疼痛患者均通过镜头机械分离粘连和药物精确注射病变神经根,通过术后3个月的随访,有效率90.0%.结论:硬膜外腔镜是对慢性顽固性腰下肢疼痛患者进行诊断和介入疼痛治疗的新方法之一,其优点是,(1)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肉眼观察硬膜外腔内具体病变;(2)较手术方法具有明显微小创伤;(3)可以冲洗硬膜外炎性物质、剥离粘连;(4)药物可以直接注射到病变部位消除水肿、炎症.改善疼痛.临床应用证明硬膜外腔镜是治疗慢性顽固性腰下肢疼痛的有效安全方法.
作者:纪春梅;孙德海;毛仲霞;姜长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发病孕龄及终止妊娠时机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1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妊振结局.按发病孕龄分3组,a组<28周,b组28-31+6周,c组32~33+6周.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4组,A组<32周,B组32~33+6周,C组34~35+6周,D组≥36周.比较各组患者期待治疗的平均时间、并发症和围生儿病死率.结果:(1)a组围生儿病死率为87.5%,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65.6%;b组围生儿病死率为38.5%,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1.3%;c组围生儿病死率为11.4%,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5.5%.随着发病孕龄的增加,围生儿病死率逐渐降低(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增加而下降,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围生儿病死率为87.8%,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8.5%.B组围生儿病死率为64_3%,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6.4%.C组围生儿病死率为8.3%,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2.8%.D组围生儿病死率为10.0%,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妊娠34周以前,随着终止妊娠孕周的增加,围生儿病死率逐渐降低(P<0.05),4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围生儿病死率越高.对孕28周以后发生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可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围生儿结局.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延长至34周后终止妊娠母婴结局较好.
作者:陈国伟;唐移忠;陈江鸿;黄英;钟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Kimura病在1937年由中国学者金显宅等首次报道,1948年Kimura等以日文文献报道后,因日本学者的广泛引用.以后在国际上该疾病便被称之为Kimura病.多见于亚裔中青年男性.
作者:薛增奇;潘升华;孙庆丰;潘嘉西;丁继光;徐道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氩气刀、高频电刀与传统手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方法:分别用氩气刀、高频电刀、传统手术切除治疗53例会厌囊肿患者.结果:采用氩气刀切除比传统手术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不易复发的优点.采用氩气刀切除比高频电刀切除具有术后疼痛时间短、创面反应程度轻、会厌红肿消退时间短、创面愈合快的优点.结论:氩气刀治疗会厌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组织损伤轻、创面愈合快、复发率低、治疗效果确切的优点.氩气刀总体治疗效果优于高频电刀和传统手术切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项光早;廖志苏;张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如何识别心肌存活性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存活性在临床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要求操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其衍生技术可定量评价心肌收缩舒张运动,客观反映心脏功能,与负荷超声心动图结合更能提高诊断的效率,从而为识别存活心肌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王冲;张平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方法:对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的首发患者94例及正常对照组63例进行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个性测验、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测评.结果: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生活事件值高;社会支持分高,但利用率低;艾森克个性测验中N分高: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高(P<0.01).结论: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多,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少,有明显的焦虑人格特征.
作者:钱敏才;沈鑫华;钮富荣;杨剑虹;林敏;李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围生医学和新生儿急救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脑性瘫痪(cerebral paIsy.简称脑瘫)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发达国家脑瘫发生率为2.0‰~2.5‰.我国在1997-1999年曾对江苏、河北、黑龙江、四川、甘肃及广西等省、自治区进行大规模脑瘫流行病学调查,在1~7岁小儿中.
作者:阮毅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在发病后24 h内入院,于入院后第1、3、7、14天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同时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田氏公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对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结果:脑梗死组白细胞介素-10在发病后第1、3、7、14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体积脑梗死的IL-10含量大于小体积脑梗死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细胞介素-10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国华;高瑞利;周毅;刘希奇;蒋欣;张宏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肿瘤相关因子(tumor supplies group of factors,TS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恶性细胞生长因子,它对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主要用于肿瘤的早期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高危人群肿瘤筛查.目前,实验室对肿瘤的诊断主要有生物化学法和免疫学法,由于这些方法检测的物质是各种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非特异性物质,因而难免地受到各种非肿瘤因素的影响,但主要为急性炎症的十扰.本研究主要探讨肺癌及肺部感染患者血清TSG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武世文;栾聪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