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卿;陆伟;崔晨蓉;史连国
胃癌是一常见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2.根治性手术后其5年生存率仅40%左右.手术切除病灶是现在唯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然而术后长期生存率在个体间差异很大.现就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伍宏彪;吴巨钢;俞继卫;姜波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不典型附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不典型附睾结核,探讨不典型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结果:本组病例中以附睾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约占67.7%(21/31),阴囊坠痛和(或)会阴部不适感占12.9%(4/31);尿路刺激症状占16.1%(5/31);镜下血尿占3.2%(1/31);所有患者均在附睾发现肿块.但未发现附睾以外的结核病灶,手术切除肿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附睾结核.结论:不典型附睾结核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易漏诊或误诊,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附睾结核预后较好.
作者:欧汝彪;陈晖;候乐;邓向荣;谢克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82例药物流产后2周持续阴道出血者,在B超排除了宫内妊娠物残留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妈富隆(观察组)和葆宫止血颗粒(对照组)止血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止血率(82.1%)高于对照组(46.5%)(P<0.01),并且妈富隆可调整月经周期,减少药物流产后首次月经来潮经量.结论: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出血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童英;张蕾;吕佳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技术能精确定位神经,麻醉效果确切,能提供较长时间的术后镇痛,而且该技术对血流动力学和全身的影响较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小.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分析本院41例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行下肢手术的围术期情况,对麻醉配合进行总结.
作者:金平湖;董慧春;祝崇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苯酚烧伤患者48例,其中治愈47例,中毒、死亡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利平;张元海;叶春江;倪良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半环槽式外同定器治疗合并皮肤撕脱伤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跃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posterior polymorphous dystrophy,PPMD)亦称为遗传性角膜深层营养不良、遗传性角膜水肿、内层大泡性角膜病及Schnyder后部疱疹等.临床上关于中国患PPMD的病例报道极为少见.我院于2007年7月20日发现PPMD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智勇;邹留河;肖扬;胡咏霞;唐思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较为严重的一型,包括眼部等全身器官组织皆受累.笔者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1998-2007年10年间收治36例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合并眼部表现特点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群;廖全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来院就诊、治疗的高危人群、术前及待娩产妇、需输血或需内窥镜检查及治疗等患者外周血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分析其感染途径,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再复检,其检测结果如为一阴一阳或两阳者送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证.结果:在10 354例患者中共检出5例HIV抗体阳性者,2002-2005年仅为1例,2006年共有4例,均为21~46岁青壮年,以农民及流动人员为主;以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其次为性传播,具有输血史、静脉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危险因素.结论对高危人群和可能经医源性途径传播或感染HIV的患者进行常规抗-HIV检测,是尽早发现HIV感染并防止其医源性传播和医疗纠纷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素娟;徐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下食管括约肌(LES)低压和食管无效动力(IEM)的发生率以及与食管酸暴露时间、酸清除时间的关系,评价LES低压及IEM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4 h食管动态pH监测诊断为GERD的59例患者,将其按食管压力测定分为正常组、LES低压组、IEM组和混合组.结果:在59例GERD患者中,食管动力异常者占84.1%.LES低压组与IEM组、混合组比较年龄差异有显著性.存在LES低压的GERD患者仅在卧位pH<4时间百分比上较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而IEM组和混合组的GERD患者无论在食管酸暴露时间,还是在酸清除时间上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LEs低压组与IEM组比较,pH<4总时间百分比、立位时间百分比和5 min以上的反流次数差异有显著性;与混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EM组与混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多数GERD患者存在食管动力障碍.LES基础压力降低、IEM都是GERD发生的主要机制,而其中IEM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作者:汤欣;张玫;孙书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明确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6例,给予常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洋地黄类药物治疗.观察组8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3.125 mg/次,每日2次,大剂量可增至50 mg/d)和螺内酯(每天20mg).共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心功能.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压(BP)和心率(HR),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SBP、DBP、HR、LVEF、SV、C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螺内酯较常规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许继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研究射频热凝与痛点阻滞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肌筋膜炎患者分为射频热凝组和痛点阻滞组(每组n=10)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的疼痛评分,1个月后用VAS评价疼痛缓解优良率并观察副作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产生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1周,痛点阻滞组VAS评分低于射频热凝组(P<O.01);而在治疗后1个月,射频热凝组VAS评分低于痛点阻滞组(P<0.01),两组在疼痛缓解优良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和痛点阻滞在治疗肌筋膜炎均产生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射频热凝在治疗1个月后未见复发,疗效优于痛点阻滞.
作者:卢园园;占恭豪;李军;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及其在免疫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FCM检测50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和3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4+/CD8+、NK细胞5项免疫指标变化.肿瘤组中28例患者在应用参麦、黄芪等治疗的同时给予免疫治疗(胸腺肽α1,1.6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其余22例仅给予参麦、黄芪等治疗,并对免疫指标变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与健康组比较,肿瘤组患者CD3+、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1),而CD3+CD8+、NK细胞(CD16+56+)则升高(P<0.01).接受胸腺肽α1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2次免疫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接受免疫治疗者治疗前后2次免疫指标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FCM检测外周血免疫指标为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提供有效的依据.胸腺肽α1治疗可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黄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经皮切吸术(APLD)+胶原酶溶解术(CCNL)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APLD+CCNL治疗,与528例CCNL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339例经APLD治疗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结果:APLD+CCNL的疗效明显优于仅以APLD或CCNL治疗的疗效.结论:APLD+CCNL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优于APLD或CCNL治疗的效果,该术式操作方便,创伤小,费用低,两次治疗一次完成,是微创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趋势.
作者:王大民;朱伟;王强;肖克明;赵小魁;杨万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中超声刀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术中用超声刀代替电刀并给予细致的护理配合.结果:25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50min).术后无肠漏、出血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刀可同时完成切割和凝血,且能保持良好的手术视野.在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可彻底松解肠黏连带,而不损伤肠管,结合细致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马玲平;李荷花;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部炎症性疾病与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关系,分析鼻内镜外科干预对气道炎症转归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7年12月随访观察至少3个月以上的824例经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比较鼻部炎症性疾病和非炎症性疾病与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鼻内镜外科干预对气道炎症转归的影响.结果:鼻部炎症性疾病(鼻息肉病、慢性鼻窦炎)伴有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者113例(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占16.5%,其中鼻息肉、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症者12例,鼻部非炎症性疾病伴有下呼吸道炎症者8例.占5.8%.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X2=10.641,P<0.01).鼻内镜术后下呼吸道炎症治愈27例,好转62例.病情无改变者24例,总改善率达到78.8%.其中支气管哮喘改善卒69.6%,气管炎86-3%,支气管扩张100%.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因手术本身直接导致的病情加重.结论:需行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病、慢性鼻窦炎患者中有16.5%伴有程度不同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鼻内镜外科干预可明显改善甚至治愈伴发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
作者:季俊峰;王秋萍;李泽卿;江满杰;王天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微成像检测转基因小鼠前列腺腺癌(TGMAP)模型的前列腺肿瘤和转移.方法:使用三维超声微成像系统监测TGMAP模型小鼠的前列腺肿瘤生长.通过对TGMAP小鼠前列腺癌的三维超声图像和前列腺癌标本的比较.验证该超声系统检测活体小鼠肿瘤大小的可靠性.结果:超声成像可检测到直径为2.4~14mm的肿瘤和转移.通过三维超声体内测量与尸检获得的肿瘤大直径的相关系数为0.998,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结论:TGMAP模型的三维超声微成像有望成为小鼠临床前期研究的新的微成像手段.
作者:武国军;王福利;李晓武;袁建林;王禾;张更;于磊;杨力军;邵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外鼻型T/NK细胞淋巴瘤(ENKL)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ENKL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D3、UCHL1、CD20、CD79a、CD56、GrB,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ER在ENK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3例ENKL有特征性临床、病理学改变,CD56及EBER阳性表达率达100%.结论:ENKL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特点及EBER原位杂交阳性能准确诊断.
作者:梅开勇;林汉良;苏祖兰;黄世章;陆光明;廖德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方法:对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的首发患者94例及正常对照组63例进行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个性测验、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测评.结果: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生活事件值高;社会支持分高,但利用率低;艾森克个性测验中N分高: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高(P<0.01).结论: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多,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少,有明显的焦虑人格特征.
作者:钱敏才;沈鑫华;钮富荣;杨剑虹;林敏;李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老龄化增加,脑血管病越来越多,且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对卒中的认识,对临床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除认识其常规临床表现外,对其特殊的临床表现也要加以认识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以下介绍以呼吸困难起病,随即意识障碍,导致昏迷及死亡的3例患者.
作者:胡春梅;朱瑾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