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检测

曹华军;徐裕海;李桂新;程艳杰;何廉旗

关键词:前白蛋白, 自身免疫性疾病, 白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检测反映肝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用BNⅡ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38例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34例正常对照组的PA及ALB;对病例组中的80例根据抗双链DNA抗体将其再次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比较PA及ALB组间差异.结果: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PA[(0.25±0.11)g/L]及ALB水平[(38.9±7.2)g/L]与对照组PA[(0.34±0.08)g/L]、ALB[(48.3±2.7)g/L]比较显著降低(P<0.001).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39例,ALB(37.0±7.4)g/L、PA(0.24±0.09)g/L,与41例阴性组ALB(37.3±7.1)g/L、PA(0.26±0.12)g/L比较无显著差异.病例组中,PA及ALB降低的百分比分别为21.7%、67.4%,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PA及ALB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能反映肝脏功能损伤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糖浓度波动对人外周血白细胞NADPH及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持续高葡萄糖浓度和葡萄糖浓度波动条件下,激活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WBCs),观察细胞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水平及活性氧(ROS)产量,对比两种条件对WBCs呼吸爆发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健康成人外周血WBCs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 D-葡萄糖),持续高糖组(16.7 mmol/L D-葡萄糖)与波动组(5.5~16.7 mmol/L D-葡萄糖交替),所有组处理24 h后以fMLP干预30 min,激活WBCs.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40 nm处测细胞裂解上清液吸光值,计算WBCs内NADPH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WBCs产生ROS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持续高糖和波动高糖均能使经fMLP刺激后WBCs的NADPH和ROS水平降低(P<0.05),且波动组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持续性高葡萄糖浓度和波动性高葡萄糖浓度均能使健康成人外周血WBCs内NADPH水平及ROS产生能力下降,波动性高葡萄糖浓度效果更加明显,导致WBCs呼吸爆发功能受损.

    作者:桑丹;薛耀明;周琳;高方;沙建平;曾慧妍;何飞英;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小儿幽门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小儿腹腔镜手术是随着腹腔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微创外科手术,具有临床适用广、切口小、出血少等特点,深受医生及患儿父母欢迎.现将我院腹腔镜下小儿幽门成形术20例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李荷花;狄华君;徐怡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俯卧位颈椎手术术后发生视力损害1例

    患者女,15岁,于2008年8月12日俯卧位全麻下行C1,2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俯卧佗常规行金霉素眼膏涂眼,透明贴膜盖住双眼,外敷油沙,面部棉布下垫海绵垫.手术持续3.5 h,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出血100 mL,尿量1 000 mL,补液2 200 mL.

    作者:陈金梅;陈杰;陶国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其护理措施.方法:总结36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治疗的资料,对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6例术中出现起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血管痉挛2例,2例出现短暂急性脑缺血症状;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斑块脱落2例,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未遗留明显神经损害症状.发现穿刺局部血肿5例.结论:积极观察和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刘永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泪小管放线菌感染1例

    患者女,农民,主因右眼睑红肿轻度溢泪半年余,近半个月眼睑内眦处疼痛并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在当地给眼药水点眼不见好转,于2008年8月14日来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查右眼泪小点下睑处无反流液稍有压痛,上睑泪小点处压迫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裂隙灯下: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诊断:右眼泪囊炎.

    作者:王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口服氯雷他定片后饮用可口可乐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19岁,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2008年9月18日中午因食用河虾后出现全身皮疹、瘙痒严重.下午3时半左右自行购买息斯敏牌氯雷他定片口服2片,自诉服药后皮疹、瘙痒加重,5点45分左右晚餐前服冰冻可口可乐易拉罐装饮料,一口气喝了一半,当即出现头晕欲呕,全身乏力,遂在朋友陪伴下急至附近诊所求诊.

    作者:黄习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骨水泥灌注伤椎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胸腰椎骨折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或钙磷骨水泥.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切口无感染,脊髓神经症状无恶化.随访12~66个月,除2例神经功能A级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Ⅰ~Ⅲ级的恢复.3个月后腰背疼痛VAS评分2~5分(平均3.5分),术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2°(平均5.0°,矫正18.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100%,平均97.5%.随访12个月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8°(平均7.0°,丢失2.0°),动力位X线片显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椎体高度较术后平均改变0.5%,12个月后的Franke1分级较术前平均上升2级.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或钙磷骨水泥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增强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对鼻咽癌SUNE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ASA对SUNE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情况.结果:ASA在2、4、8 Gy三种不同剂量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0.329±0.052、0.404±0.067、0.615±0.033.ASA+照射组的凋亡率[(59.600±1.200)%]较单纯照射组[(39.800±1.124)%]明显增加(P<0.01).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显示照射后胞核内NF-kB表达增加,而这种增加可被ASA抑制.结论:ASA可提高鼻咽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止NF-kB的核内转移,继而抑制NF-kB的激活,从而增加放射线诱导的鼻咽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小军;张健;郭琳琅;朱伟良;韩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左肾实质内肾上腺皮质异位1例

    患者男,68岁,患者无任何不适,于1个月前体检B超显示左肾下极占位病变.查体:双侧腰部曲线对称,双肾区无隆起,皮肤无红肿,双侧肾区无叩痛.血、尿常规检查均正常.彩色B超:左肾下极实质区近集合系统见1.0 cm×1.2 cm较强回声结节,边界清楚,病灶内回声不均匀,CDFI显示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作者:李惠民;邵景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肠内营养支持对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否改善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卒中伴吞咽困难的高龄患者(年龄≥70岁)76例,研究组(n=38)于入院72 h内留置鼻饲管实施规范肠内营养,对照组(n=38)于入院1周内留置鼻饲管并由家属自行喂养饮食.观察两组第21天的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和三酰甘油及低蛋白血症(Alb<35 g/L)发生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住院第21天,研究组的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研究组(36.8%)显著低于对照组(65.8%,P=0.019);感染发生率研究组(39.5%)显著低于对照组(68.4%,P=0.021);总有效率研究组(73.7%)显著高于对照组(42.1%,P=0.043).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营养,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倪伟光;赵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以机械通气,观察临床疗效、呼吸参数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效果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治疗后比较,RR、SaO2、PaO2、PaCO2、LVEF、SV和CI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氧合,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极大的减低了病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维郑;吴晋兰;杨继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54例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手术、脱水、止血、抗生素、脑细胞营养药、适量皮质激素、促醒药物及头部降温治疗,伴有精神症状者给予适量镇静药或冬眠疗法,病情平稳后1周内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23例(A组),病情平稳后3~4周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的31例(B组).监测每个疗程后颅内压变化,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行语言障碍程度评估、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arnolaky performance scale,KPS)行远期生活质量评定.结果: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后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A组的治疗的GOS语言功能评分及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较延迟行高压氧的康复效果更优.

    作者:方阿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42例(治疗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等)和血清生化包括丙氨酸氧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SB)、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影像资料.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7.1%、74.3%、68.6%、77.1%,与对照组52.0%、52.0%、48.0%、4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γ-GT、TG、TC下降,至复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S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影像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以使血脂降低或恢复正常,并能促进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酶指标恢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丁关燕;秦新茂;马军;柯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及生化特征,以探讨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对2248例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血尿酸等指标检测,空腹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NAFLD组中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体重指数、性别与NAFLD密切相关,NAFLD组中MS伴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62%vs 19.13%,P<0.01).结论:NFALD与MS密切相关,NAFLD患者具有MS各组分集聚的特征,应重视NAFLD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张建华;辛永宁;宣世英;孙樱;张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治疗过敏性鼻炎80例

    目的:观察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日用喉友喷鼻,对照组用抗组胺药和雷诺考特鼻喷剂治疗.结果:试验组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726±0.195,显著高于对照组0.628±0.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喉友对过敏性鼻炎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86.25%.结论:卵黄免疫球蛋白IgY能有效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

    作者:施建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发双相甲状腺炎1例

    患者女,31岁,反复乏力、纳差、肝功能异常一年,经一般护肝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于2007年8月来本院就诊.既往无遗传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查未见阳性体征.化验:ALT 395 U/L,AST 333U/L,白蛋白、Tbil正常,基线TSH水平正常.HBVM示:HBsAg(+)、HBeAg(+)、抗HBc(+),HBV-DNA定量1.32×106/mL,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中度.

    作者:曾文新;杨丽;张剑波;陈华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Myc基因表达与HL-60细胞分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Myc基因表达与HL-60分化的关系.方法: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小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HL-60细胞产生终末分化和部分分化模型,应用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c-Mvc mRNA的变化.结果:ATRA诱导的终末分化细胞c-Myc mRNA表达明显下降,As2O3诱导的部分分化细胞c-Myc mRNA呈现高表达.结论:Myc表达有助于阻止HL-60细胞从部分分化到终末分化转换.

    作者:张伟;张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用于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中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4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粗针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第1天,吡柔比星50mg/m2,静滴,第1天,21 d为1个周期,完成3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79%,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和脱发(发生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治疗局部中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局部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作者:黄恒;揭超;崔杉;石育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γδ T细胞的变化及血吸虫卵抗原干预对其的影响

    目的:研究髓鞘蛋白脂质蛋白多肽178-191(PLP178-191)免疫后小鼠体内γδ T细胞比例的变化以及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SEA)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分别观察对照组、PLP178-191免疫组、SEA干预组小鼠肠上皮内CD3+细胞中γδ T细胞百分比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肠上皮内淋巴细胞CD3+细胞中γδ T细胞百分比为(22.95±7.26)%,PLP178-191免疫组γδ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SEA干预组则较PLP178-191免疫组有所下降(P<0.01).结论:γδ T细胞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可能有着密切关系.EAE的干预能使γδ T细胞升高幅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可能是SEA用于EAE治疗研究的机制之一.

    作者:蒋建华;董万利;倪健强;尹岭;张金涛;邢广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因为人种的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区别,白种人多表现为颅外段的动脉病变,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则是亚洲患者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占患者病因构成的33%~51%.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颈动脉系统颅内段血管狭窄的检出率很高[1],有报道达到39.3%,而一半以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有颅内动脉的狭窄[2].颅内动脉狭窄可导致脑血流减少与狭窄处血栓形成和血栓或斑块脱落性栓塞,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思维迟钝、认知水平下降或头晕、耳鸣、复视、黑朦等慢性缺血性症状,以及TIA与脑梗死等急性缺血发作.

    作者:孙瑄;陶庆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