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伟光;赵辉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7月,100例膝骨关节芡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穴梁丘、足三里、委中、血海、阿是穴,每个穴位各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1 mL,每天1次.对照组服用西乐葆200 mg,每天1次,治疗14 d为1疗程,按JOA膝关节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减轻症状,治疗组(27.2±5.4)分,对照组(21.4±3.6)分,P<0.05.在镇痛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改善膝关节关节活动度和消肿方面,鹿瓜多肽较西乐葆疗效为优.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
作者:陈民;李腾辉;李嘉;郑秋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8例,按性别分为女性冠心病组和男性冠心病组,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女性冠心病组单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冠心病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组不同于男性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组不同于男性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高甘油三酯.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血管病变多于男性冠心病患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是女性冠心病患者明显不同于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成;郭志刚;陈君;周忠江;修建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吴茱萸外敷足底涌泉穴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的中医理论、临床操作以及疗效观察.方法:取住院的120例口腔溃疡患儿为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外敷足底涌泉穴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吴茱萸外敷足底涌泉穴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是一种简便无创、安全有效、儿童容易接受配合的治疗方法.
作者:俞梦瑾;宋玉娟;余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42例(治疗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等)和血清生化包括丙氨酸氧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SB)、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影像资料.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7.1%、74.3%、68.6%、77.1%,与对照组52.0%、52.0%、48.0%、4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γ-GT、TG、TC下降,至复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S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影像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以使血脂降低或恢复正常,并能促进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酶指标恢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丁关燕;秦新茂;马军;柯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泌尿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本院2008年8-10月324例住院患者洁尿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12株,其中G-菌62株,占55.0%,G+菌26株,占23.0%,真菌24株,占21.0%,C-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G+菌以肠球菌为主.真菌主要是热带假丝酵母菌.所分离细菌中,耐药率低的G-菌为亚胺培南、G+菌为万古霉素.结论:泌尿道感染患者致病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真菌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赵群益;胡宏平;许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硫磺爆炸烧伤很少见,引起的吸入性损伤后果很严重,现将笔者医院2008年收治硫磺爆炸烧伤7例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武全;葛茂星;刘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体外持续高葡萄糖浓度和葡萄糖浓度波动条件下,激活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WBCs),观察细胞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水平及活性氧(ROS)产量,对比两种条件对WBCs呼吸爆发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健康成人外周血WBCs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 D-葡萄糖),持续高糖组(16.7 mmol/L D-葡萄糖)与波动组(5.5~16.7 mmol/L D-葡萄糖交替),所有组处理24 h后以fMLP干预30 min,激活WBCs.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40 nm处测细胞裂解上清液吸光值,计算WBCs内NADPH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WBCs产生ROS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持续高糖和波动高糖均能使经fMLP刺激后WBCs的NADPH和ROS水平降低(P<0.05),且波动组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持续性高葡萄糖浓度和波动性高葡萄糖浓度均能使健康成人外周血WBCs内NADPH水平及ROS产生能力下降,波动性高葡萄糖浓度效果更加明显,导致WBCs呼吸爆发功能受损.
作者:桑丹;薛耀明;周琳;高方;沙建平;曾慧妍;何飞英;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在家兔皮下给药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方法:24只新西兰免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皮下注射罗哌卡因(RoP)4 mg/kg、RoP-PLGA-MS 200 mg/kg(相当于RoP 12 mg/kg)和PLGA-MS 200 mg/kg.以针刺皮肤无反应圈直径(PND)和逃跑运动电刺激阈值(EMT)评价镇痛效果.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血浆RoP浓度.结果:A、B组PNDmax为5.28和2.76 cm,EMTmax为13.02和11.66 s,给药1 h后峰值浓度为2.238 μg/mL和1.306 μg/mL,消除半衰期为2.848 h和17.606 h,平均滞留时间为4.175 h和24.823 h.B组镇痛持续时间(34 h)较A组(5 h)长,C组无镇痛作用.结论:RoP-PLGA-MS局部镇痛持续时间长,扩散范围小,血药浓度稳定且水平低,表明其在体内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照飞;陈仲清;田洪居;徐建设;徐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与DN发展的关系.方法:将135例糖尿病患者(DM组)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49例),分别检测其尿蛋白排泄率(UAER)、Cys-C、HCY水平,并与对照组(45例)比较.结果:DM组血清Cys-C、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DN病情的进展,血清Cys-C及HCY含量逐渐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Cys-C、HCY水平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性.结论:血清Cys-C、HCY水平可作为DN患者早期肾损伤一个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作者:涂良水;詹爱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血液肿瘤患者常因接受大剂量的化疗出现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可造成正常菌群失调,导致各种感染增加,其中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可达10.4%~35.3%[1].近年来,伊曲康唑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治疗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伊曲康唑使用有其特殊的注意事项,尤其在深静脉留置时.由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成本较高,价格相对昂贵,任何原因导致的置管失败都将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2].本科有3例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因使用伊曲康唑不当导致堵管后拔管,值得深思.经本科全体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并加以改进使用方法,再无此类堵管现象发生.
作者:王务萍;周欣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实时透视下引导氩氦刀经皮穿刺治疗肿瘤的技术.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50例住院患者在CT透视下引导氩氦刀经皮穿刺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结果:病例均在CT透视引导下行氩氦刀精确靶向治疗,引导效果均满意.结论:CT透视引导和氩氦刀冷冻技术的结合是肿瘤局部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
作者:李国栋;曾晓华;陈信坚;刘忠;宋华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yc基因表达与HL-60分化的关系.方法: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小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HL-60细胞产生终末分化和部分分化模型,应用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c-Mvc mRNA的变化.结果:ATRA诱导的终末分化细胞c-Myc mRNA表达明显下降,As2O3诱导的部分分化细胞c-Myc mRNA呈现高表达.结论:Myc表达有助于阻止HL-60细胞从部分分化到终末分化转换.
作者:张伟;张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15岁,于2008年8月12日俯卧位全麻下行C1,2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俯卧佗常规行金霉素眼膏涂眼,透明贴膜盖住双眼,外敷油沙,面部棉布下垫海绵垫.手术持续3.5 h,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出血100 mL,尿量1 000 mL,补液2 200 mL.
作者:陈金梅;陈杰;陶国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带蒂颊脂垫瓣转移同期修复口咽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8年4月间采用带蒂颊脂垫瓣转移即刻修复的38例口咽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口咽部缺损部位、程度、颊脂垫瓣成活情况、术后并发症、外观和语言、吞咽功能、肿瘤复发等多方面.结果:38例颊脂垫瓣中36例完全成活,另2例部分坏死,经修剪后创面延期愈合,无口鼻瘘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和死亡.患者术区外观良好,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带蒂颊脂垫瓣与口咽区邻近,血供可靠,切取方便,制备较简单,并发症少,是修复口咽部肿瘤切除术后中小型组织缺损较实用的组织瓣.
作者:陈延武;李劲松;武东辉;林钊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髓鞘蛋白脂质蛋白多肽178-191(PLP178-191)免疫后小鼠体内γδ T细胞比例的变化以及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SEA)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分别观察对照组、PLP178-191免疫组、SEA干预组小鼠肠上皮内CD3+细胞中γδ T细胞百分比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肠上皮内淋巴细胞CD3+细胞中γδ T细胞百分比为(22.95±7.26)%,PLP178-191免疫组γδ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SEA干预组则较PLP178-191免疫组有所下降(P<0.01).结论:γδ T细胞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可能有着密切关系.EAE的干预能使γδ T细胞升高幅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可能是SEA用于EAE治疗研究的机制之一.
作者:蒋建华;董万利;倪健强;尹岭;张金涛;邢广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泼尼松合用治疗单纯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P)水平的变化.方法:根据袁承文主编的<儿科诊断治疗学>中的临床分类方法,在广湖两地医学院附属医院选择PNS(单纯性)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研究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泼尼松(predisone)标准给药的中程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5岁以下3 mg/d,7岁以下5 mg,10岁以下7 mg,1次/d,观察两组治疗4、8和12周时,尿蛋白(proteinuria)、血清白蛋白(A)、血清胆固醇(TC)及血清瘦素(LP)的变化.参照资料[5-6]的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两年进行两组反复或复发率的观察.结果:4、8周时,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年随访,病情反复率治疗组2例(6.2%)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25%)(P<0.05),LP变化与尿蛋白(proteinuria)及TC呈负相关,与A呈正相关(P<0.01和P<0.05),病情反复患者LP水平有逐渐升高趋势.结论:贝那普利与泼尼松合用可起到改变肾血流量,改善滤过屏障功能的协同作用,缩短治疗时间,加快降低LP的水平,可能是稳定疗效的机制之一.
作者:黄联继;戴朝福;刘玉华;肖云武;郭树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近年来药物流产的广泛应用,药流后宫内妊娠物少量残留引起的持续或断续阴道流血情况时有出现,由于阴道流血量少,无明显腹痛,患者惧怕手术,往往病程较长,造成残留妊娠物与宫壁粘连机化,治疗困难,终仍需清宫治疗,有时甚至需多次清宫治疗,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近两年来,我站对药流后少量宫内妊娠物残留采取药物刮宫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彩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胃镜嵌顿是由于胃镜在胃内过度反转打结或在食管或其他狭窄处反转,致使胃镜不能拔出.虽然是胃镜检查中一少见的情况,但处理不当不仅极易损坏胃镜,而且会导致穿孔、出血以及更严重的并发症.对于胃镜嵌顿的应急处理文献中尚无统一有效的方法,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合理的处置,现结合我院1995年以来胃镜检查过程中出现的3例胃镜嵌顿病例及处理情况,谈一下应急处理体会.
作者:赵保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PSD患者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前、干预后1、3个月后分别对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状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郁抑状态于干预后1、3个月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改善抑郁状态,减轻PSD患者的病情,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彭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的使用与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和TUNEL法检测姜黄素、顺铂单独和联合作用时对COC1/DD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Smac的表达.结果:顺铂的浓度在1.25~5 μg/mL时与姜黄素合用后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2.5 μg/mL顺铂和20 μmol/L姜黄素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Bcl-2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c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COC1/DDP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增加Smac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吕靖;英焕春;戴进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