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洁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324例分析

赵群益;胡宏平;许小敏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了解泌尿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本院2008年8-10月324例住院患者洁尿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12株,其中G-菌62株,占55.0%,G+菌26株,占23.0%,真菌24株,占21.0%,C-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G+菌以肠球菌为主.真菌主要是热带假丝酵母菌.所分离细菌中,耐药率低的G-菌为亚胺培南、G+菌为万古霉素.结论:泌尿道感染患者致病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真菌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因为人种的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区别,白种人多表现为颅外段的动脉病变,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则是亚洲患者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占患者病因构成的33%~51%.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颈动脉系统颅内段血管狭窄的检出率很高[1],有报道达到39.3%,而一半以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有颅内动脉的狭窄[2].颅内动脉狭窄可导致脑血流减少与狭窄处血栓形成和血栓或斑块脱落性栓塞,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思维迟钝、认知水平下降或头晕、耳鸣、复视、黑朦等慢性缺血性症状,以及TIA与脑梗死等急性缺血发作.

    作者:孙瑄;陶庆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泪小管放线菌感染1例

    患者女,农民,主因右眼睑红肿轻度溢泪半年余,近半个月眼睑内眦处疼痛并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在当地给眼药水点眼不见好转,于2008年8月14日来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查右眼泪小点下睑处无反流液稍有压痛,上睑泪小点处压迫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裂隙灯下: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诊断:右眼泪囊炎.

    作者:王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检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检测反映肝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用BNⅡ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38例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34例正常对照组的PA及ALB;对病例组中的80例根据抗双链DNA抗体将其再次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比较PA及ALB组间差异.结果: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PA[(0.25±0.11)g/L]及ALB水平[(38.9±7.2)g/L]与对照组PA[(0.34±0.08)g/L]、ALB[(48.3±2.7)g/L]比较显著降低(P<0.001).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39例,ALB(37.0±7.4)g/L、PA(0.24±0.09)g/L,与41例阴性组ALB(37.3±7.1)g/L、PA(0.26±0.12)g/L比较无显著差异.病例组中,PA及ALB降低的百分比分别为21.7%、67.4%,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PA及ALB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能反映肝脏功能损伤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曹华军;徐裕海;李桂新;程艳杰;何廉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肝脏肿瘤的MR弥散加权成像和CT灌注成像的比较

    目的:比较MR扩散加权成像(DWI)、CT灌注成像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方法:共58例肝脏肿瘤进行DWI扫描和CT灌注成像.其中肝脏恶性病变组31例(肝细胞癌19例,胆管细胞癌7例,转移癌5例),肝脏良性病变组27例(肝血管瘤17例,肝囊肿10例).测量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肝脏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平均ADC值分别为(1.25±0.23)×10-3mm2/s、(2.43±0.58)×10-3)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CT灌注成像SSr测量结果分别为1.48±0.58、1.37±0.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 DWI以ADC值鉴别肝脏肿瘤良恶性优于CT灌注测量.

    作者:朱红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普米克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普米克治疗变异型哮喘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对60名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普米克,并同对照组给予相同基础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部功能、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好转情况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肺部功能状态好转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临床治疗变异性哮喘及预防复发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章丽娟;卢艳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平面射频组织减容辅助改良UPP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目的:探讨多平面射频组织减容(RFVTR)辅助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进行全方位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根据术前定位诊断的结果,对65例中重度OSAHS患者行多平面RFVTR辅助H-UPP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Epwonh嗜睡评分(ESS)、打鼾等级评分(SSS)和Calgary生存质量指数(SAQLI),从主、客观两方面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65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复查多导睡眠监测(PSG),综合疗效评价:治愈率为23.1%,显效率为53.9%,有效率为16.9%,总有效率为93.8%.手术前后AHI平均值分别为46.8±23.6和30.6±21.6,LSaO2平均值分别为70.5±9.5和77.7±8.6,术后AHI和LSaO2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由术前15.8±4.4下降至术后11.6±4.2,SSS鼾声等级由术前的6.7±1.6下降至5.5±1.7;SAQLI总分从术前3.9±1.3提高到术后4.8±1.2,RFVTR联合H-UPPP治疗后白天嗜睡程度和鼾声评级以及生存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论:RFVTR辅助H-UPPP是OSAHS一种新的治疗体系,该方法操作便捷、安全、痛苦小、恢复速度快,患者容易接受;RFVTR联合H-UPPP是治疗OSAHS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学军;万汉锋;刘国钧;凡启军;黄赛瑜;高金建;陈波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药物性肺损害12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药物性肺损害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对12例药物性肺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肺损害占同期住院患者的0.15%;中西药均可发生药物性肺损害;临床表现呈呼吸系统疾病表现;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药物性肺损害是由药物引起的肺部疾患,各科均有发生的可能.药物性肺损害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合并药物性肝、肾损害及其他器官的损害.提高对药物性肺损害的认识,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每住临床医生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作者:马昌义;刘乔;徐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姜黄素增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的使用与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和TUNEL法检测姜黄素、顺铂单独和联合作用时对COC1/DD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Smac的表达.结果:顺铂的浓度在1.25~5 μg/mL时与姜黄素合用后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2.5 μg/mL顺铂和20 μmol/L姜黄素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Bcl-2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c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COC1/DDP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增加Smac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吕靖;英焕春;戴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UUO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0 mg/(kg·d)治疗.术后2周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Masson和HE染色肾间质纤维化指数,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MMP-2的表达.结果:(1)UUO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2)与假手术组相比,肾组织行HE染色UUO组可见弥漫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扩张、部分萎缩.偶见坏死,肾间质增宽,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病理改变不明显,厄贝沙坦组上述改变均有所减轻.(3)与假手术组相比,Massotz染色结果显示UUO组可见肾间质增宽、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肾小球病变不明显,厄贝沙坦组上述改变均有所减轻.(4)MMP-2在假手术组大鼠肾间质中呈棕黄色颗粒状表达,UUO组中大鼠肾间质仅有少量表达且着色稀疏,厄贝沙坦组MMP-2表达较假手术组轻,但仍高于UUO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增强MMP-2的表达,进而减缓肾纤维化的病程进展.

    作者:刘蒙;宋恩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NO/ET-1)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肝叶切除手术患者40例,分成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对照组于肝门阻断前20min恒速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100 mL(10 min内完成);乌司他丁组在5%葡萄糖盐水100 mL中加入乌司他丁1.2万U/kg体重,余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T1)、肝门阻断末(T2)、术后第1天(T3)和术后第3天(T4)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NO和ET-1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浆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浆NO、ET-1、IL-8和TNF-α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门阻断末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浆NO含量均下降,血浆ET-1、IL-8和TNF-α含量增加(P<0.05或P<0.01),但乌司他丁组下降或增加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浆NO、ET-1、IL-8和TNF-α含量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血浆NO/ET-1的比例失衡和促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产生或加重炎症反应.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NO/ET-1比例失衡和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李旭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8年本院收治的26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97 d(7 d~8.2年).活动性肝炎型8例(30.7%),肝硬化型9例(34.6%),爆发型9例(34.6%),合并急性血管内溶血9例(34.6%).铜蓝蛋白下降25例(96.1%)、尿铜升高26例(100%)、血铜下降16例(61.5%)、K-F环阳性22例(84.6%).结论:对本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对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天门冬氨酸氧基转移酶升高为主)同时伴有尿蛋白增加者,特别是有肝脾肿大者应高度怀疑本病.除了血铜、尿铜、铜蓝蛋白测定、K-F环检查外,驱铜试验和肝铜测定对诊断具决定性意义.

    作者:刘远煌;龙英姿;蒋慧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用于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中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4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粗针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第1天,吡柔比星50mg/m2,静滴,第1天,21 d为1个周期,完成3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79%,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和脱发(发生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治疗局部中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局部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作者:黄恒;揭超;崔杉;石育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表达水平与肺癌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成人,10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6和sIL-6R水平,并进行化疗前后对比.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6、sIL-6R均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分期越高血清IL-6、sIL-6R水平越高,而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动态观察血清IL-6、sIL-6R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

    作者:李国玲;邓星奇;王喜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强生爱惜康公司生产的普理灵三维疝补片(3DP)和普理灵疝装置(PHS)补片对40例老年腹股沟疝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复发率.结果: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3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对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和费用低的理想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腹股沟疝,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留置双腔导尿管气囊内注液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减轻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减少导尿术后肉眼血尿及漏尿的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按住院先后顺序将196例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入院留置导尿管时气囊内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为15 mL(对照组)和5 mL(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包括尿道痛、反复尿意、下腹坠胀感,导尿术后肉眼血尿及导尿管滑脱、漏尿情况.记录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减轻,术后肉眼血尿、漏尿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显著性且不增加尿管滑脱.结论:适当减少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注水量,可以减轻置管后的不适感,减少术后肉眼血尿、漏尿的发生.

    作者:王玉坤;何海荣;梁艳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阿仑膦酸钠在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N)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LN治疗77例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骨折内固定后进行为期1年的对照研究,治疗结束后测定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等.结果:用药组患者骨痛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骨密度平均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尿D-Pyd/肌酐(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尿钙/肌酐比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术后应用ALN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及骨质量,增强骨强度,提高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髋部骨折的手术疗效.

    作者:汤骏;金文姬;洪汝康;陈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慢性咳嗽63例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咳嗽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在对因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美普清加开瑞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6%,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但在达到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孟鲁司特钠配合美普清、开瑞坦能有效控制慢性咳嗽症状,可作为儿童慢性咳嗽治疗首选药物.

    作者:王克明;王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CMV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8例)予常规保肝及更昔洛韦5 mg/kg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n=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400 mg/kg,1次/d,连用5 d.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MV-IgM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先天性CMV感染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瑶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与DN发展的关系.方法:将135例糖尿病患者(DM组)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49例),分别检测其尿蛋白排泄率(UAER)、Cys-C、HCY水平,并与对照组(45例)比较.结果:DM组血清Cys-C、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DN病情的进展,血清Cys-C及HCY含量逐渐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Cys-C、HCY水平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性.结论:血清Cys-C、HCY水平可作为DN患者早期肾损伤一个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作者:涂良水;詹爱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PSD患者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前、干预后1、3个月后分别对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状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郁抑状态于干预后1、3个月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改善抑郁状态,减轻PSD患者的病情,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彭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