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25例诊治分析

向军;朱钦龙;邱钢

关键词:创伤与损伤, 输尿管,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特点,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2008年问25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5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中,妇产科21例(84%),普外科4例(16%).25例患者中,23例手术获成功,2例发生尿瘘需行引流术.21例随访6个月~10年,静脉尿路造影和B超检查,输尿管通畅无狭窄,无肾积水.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部位、时间和类型决定治疗方案,如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均应争取尽早手术修复.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asp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Maspin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V 二步法)分别对大肠癌原发灶、腺瘤、正常大肠黏膜、淋巴结转移灶、肝转移灶进行Maspin的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aspin在正常大肠黏膜、腺瘤、大肠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依次下调;Maspin在伴有肝转移的大肠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低于不伴有肝转移的大肠癌原发灶中的表达(P<0.05);Maspin在各种不同大体病理类型中的表达不同,随着恶性程度的提高而下调(P<0.05).Maspin(+)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maspin(-)组.结论:Maspin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表达下调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Maspin 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有无肝转移的预测指标,为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判断大肠癌的预后.

    作者:陈洪生;王锡山;邹德龄;林树森;尤琦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关节型银屑病合并梅毒、尖锐湿疣1例

    患者男,36岁,已婚.于2009年3月无诱因突然出现左颌关节脱位,在治疗期间出现膝、肩关节红肿、疼痛,后头皮及上肢起红斑,可见蛎壳状皮疹.在当地治疗无效.

    作者:朴冰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983年,电子内镜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开启了消化内镜发展史的第三个里程碑,其显像失真性小,清晰度高的特点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电子内镜与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的组合体,其既保留有电子内镜的优点,同时拥有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的特点,可获得放大1 000 倍的横切面图像,故可在活体直接对组织进行虚拟病理检查,为某些上消化道疾病的快捷、准确的诊断带来可能.

    作者:杨依祚;郝洪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因素,以便及早预防,改善预后.方法:对259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并发SBP者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了SB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危险因素分析、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统计显示腹水总蛋白≤10 g/L和曾发生SBP是并发SBP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活动度减小、Child-Pugh评分也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相关(χ2检验P<0.05),在众多因素中Child评分和血钠降低对预后的影响较有意义.结论:尽可能减少或控制肝硬化患者易惠SBP的危险因素,监控已发生SBP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紊,易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金颖;吴金明;江宏峰;刘扬;吴利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Kiss-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Kiss-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30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鼻咽癌存档蜡块67例及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存档蜡块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Kiss-1蛋白在肿瘤细胞和正常鼻咽黏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和正常鼻咽部组织中Kiss-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9.7%(40/67)和83.3%(25/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ss-1蛋白表达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N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Kiss-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非肿瘤性鼻咽上皮组织;Kiss-1的表达率降低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汪庚明;江浩;承泽农;项平;张磊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95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平均搭桥3.1支,手术时间2.5~5 h,平均3.54 h.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低心排出量1例,切口感染1例,经治疗痊愈出院.患者临床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朝红;倪信乐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凋亡抑制基因Livin 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L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Livin mRNA在79例胃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Livin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Livin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Livin mRNA表达肿瘤大小、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性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Livi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也可成为观察疗效的新指标.

    作者:冯俊吴;云飞;徐惠绵;李建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肝门静脉癌栓的灰阶超声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肝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onoVue造影剂对15例肝门静脉内癌栓,6例门静脉内血栓共21例患者行超声造影,观察造影后栓子的血流增强情况,并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15例门静脉癌栓,动脉相或门脉相早期快速增强,其中12例整体均匀性高增强;2例周边高增强,中央无增强:1例仅部分高增强;6例门静脉血栓,无一例增强.以超声造影后栓子内有无增强作为诊断门静脉癌栓的指标,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超声造影诊断门静脉癌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结论:超声造影对于门静脉内癌栓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福军;陈丽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双向腔肺分流术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双向腔肺分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59例施行双向腔肺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其中,非体外循环组26例,体外循环组33例,对围术期相关疗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无一例死亡.非体外循环组患者与体外循环组患者相比,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明显缩短(P<0.05),胸腔引流量、血液制品用量明显减少(P<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ICU逗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问及出院时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非体外循环下施行双向腔肺分流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其明显缩短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且术后胸腔引流量及血液制品用量均较使用体外循环组患者明显减少,同时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龚启华;杨一峰;赵天力;陈金兰;吴忠仕;杨进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寰椎椎动脉沟变异与椎弓根置钉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统计中国人寰椎椎动脉沟解剖变异发生率,对发生变异的椎动脉沟进行解剖学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了解是否能胜任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选取国人干燥寰椎骨标本160例,统计沟环变异发生率并分类,用国产游标卡尺对出现变异的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了解发生变异的侧别能否胜任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160例标本中存在沟环者共26例,其中全环型9例,半环型20例.椎动脉沟钉道处骨内低高度在后环变异侧为(2.95±0.22)mm,侧环变异侧为(2.94±0.32)mm,上突变异侧为(4.72±1.04)mm,下突变异侧为(3.18±0.40)mm,吻突变异侧为(4.09±0.72)mm.结论:寰椎椎动脉沟变异对椎弓根置钉有明显影响,发生椎动脉沟全环变异及下突变异侧别不适合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发生椎动脉沟上突或者吻突变异时,宜进行个体化钉道设计.

    作者:韩春;杨庆国;张银顺;廖旭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逆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术中护理

    目的:总结逆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术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配合.方法:密切观察58例行逆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神志、面部表情、心电改变及动脉压力曲线变化,根据手术进程和患者主诉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结果:58例中有50例通过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室早、室颤和血压下降伴胸痛、出冷汗,迅速作出相应紧急处理,保证了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密切注视患者神志及面部表情、心电和血压的变化是逆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中的观察重点.

    作者:吉桂珍;黄小梅;谭衡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与冠状动脉斑块炎症反应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78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病(CHD)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对照组32例为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者.所有对象造影前采集血标本以检测MP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1)冠心痛组血浆MPO、hs-CRP均高于对照组(P<0.01);(2)AMI组与UAP组血MPO、hs-CR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均高于SAP组(P<0.01);多支血管病变组血MPO水平高于双支和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5).(3)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血清MPO水平与hs-CRP、Gensini积分水平呈显著相关(r=0.681、0.643,P<0.01).结论:血清MPO水平能反映冠脉炎症活动性状况,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作者:吴士礼;刘进军;邵杉;黄宇理;张恒;王洪巨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液净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血液净化和血液净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按照是否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7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试验组18例,接受血液净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将各组的生化指标、并发症情况、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肌酐(Cr)(110.7±27.9)μmol/L、WBC(12.0±3,4)x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6.0±4.1)IU/L、PaO2(88.2±15.1)mmHg,其中Cr、WB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试验组发生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衰的例数分别为4、7、3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试验组死亡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0.3±5.2)d、治愈率27.7%、好转率38.9%、病死率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能够较快的清除毒物,依达拉奉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的氧化损伤,二者联合治疗能起到保护重要脏器、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目的,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骆宁;曹书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晚期脊髓损伤患者嗅鞘细胞移植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晚期脊髓损伤患者嗅鞘细胞移植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5年收治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接受黄种人胚胎嗅鞘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其中黄种人和白种人各30例.将胚胎嗅鞘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的上下两点.所有患者在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术前和术后2~6周按ASIA标准评价,比较不同人种对胚胎嗅鞘细胞移植后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1)黄种人组手术前后ASIA评分变化,轻触觉(48.77±25.00)分→(54.27±23.29)分(P=0.005);痛觉(49.40±24.76)分→(55.67±23.19)分(P=0.002);运动评分(36.67±18.99)分→(41.40±18.73)分(P=0.000).白种人组轻触觉(35.07±24.69)分→(41.77±23.62)分(P=0.000);痛觉(35.53±25.17)分→(39.20±22.55)分(P=0.000);运动评分(28.83±20.41)分→(31.77±19.54)分(P=0.000).(2)黄种人组和白种人组患者轻触觉、痛觉、运动评分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5.50±10.03)分vs.(6.70±7.01)分,(P=0.557);(6.93±9.57)分vs (5.67±6.58)分,P=0.515;(4.73±6.26)分vs. (2.93±3.60)分,P=0.197].结论:胚胎嗅鞘细胞移植能帮助晚期脊髓损伤患者恢复部分神经功能,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嗅鞘细胞移植后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郗海涛;陈琳;黄红云;张峰;刘彦铖;陈娣;王庆苗;江昭;解自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应用局部推进皮下侧方单蒂瓣修复颌面软组织缺损32例

    1887 年 Gersung以颌下区皮下组织为蒂, 翻转颈部皮瓣修复颊癌切除后口腔黏膜缺损, 为皮下蒂瓣的应用奠定了基础[1].1960 年Kubacek发表了应用任意型皮下蒂瓣修复头颈部缺损的报道[2].我们采用局部推进皮下侧方单蒂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3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广军;段晓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胸腔镜下T3~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足多汗症的优势分析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T3~4与T3两种不同水平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对手、足出汗的缓解情况和发生代偿性多汗的异同,分析前者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对我科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开展的胸腔镜下胸上段交感神经干切断术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接不同手术方式分为T3-4组(行T3~4水平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共93例)和T3组(行T3水平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共67例).分别对两组病例进行随访,比较两组之间手掌、足底出汗的疗效以及代偿性多汗的异同.结果:两组手多汗有效率均为100%,无复发病例;足底多汗有效率分别为89.4%、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7,P<0.05);轻-中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分别为16.1%和15.4%,差异无统计学意g(χ2=0.222,P>0.05),无重度代偿性多汗.结论:T3~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能有效治疗手出汗的同时,明显提高足底多汗的缓解率,并不增加代偿性多汗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廖洪映;韦正超;翁毅敏;李昀;蔡松旺;张建;余超;陈惠国;王翠苹;谷力加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及时补充血浆和(或)血小板的必要性研究

    目的:以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Plt)的变化,分析患者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及时补充血浆和(或)血小板的必要性.方法:选择一次性输注悬浮红细胞大于10 U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只输注悬浮红细胞未输注血浆和血小板的设为对照组,既输注悬浮红细胞又输注血浆和(或)血小板的设为实验组,每组患者输血前后均测定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两组患者Plt、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但实验组临床渗血情况较对照组轻,两者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患者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应及时补充血浆和(或)血小板,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事件的再次发生.

    作者:王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未经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甾体激素受体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自发排卵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甾体激素受体及整合素仅αV、β3的表达.方法:选取有自发排卵的PCOS惠者8例(PCOS组)和输卵管性不孕者15例(对照组),均于排卵后第7天刮取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结果:PCOS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PR、AR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PCOS 有自发排卵者的内膜容受性较正常自然周期差,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是PCOS患者不孕的原因之一.

    作者:魏静;王蕊;李春霞;罗晓燕;梁竹巍;姚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白癜风伴口唇角化棘皮瘤1例

    患者女,64岁.面部起色素减退斑4年,口唇部出现火山口样角化赘生物1年余而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不明原因面部出现片状的色素减退斑,皮损无任何不适.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白癜风.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且白斑逐渐增多,扩展至整个头面、口唇、躯干部.近1年来下唇部出现菜花样疣状增生物,皮损逐渐增大.自觉无明显不适,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未能确诊而来我院就医.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明显的外伤史.

    作者:林挺;李雪梅;廖春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LH1和hMSH2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正常子宫内膜14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27例、子宫内膜癌31例中的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不典型增生和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4/14)、81%(22/27)和61%(19/31),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MLH1的核表达率分别为14%(2/14)、19%(5/27)和19%(6/31);hMSH2的胞质表达率分别为100%(14/14)、78%(21/27)、81%(25/31),不典型增生组和癌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hMSH2的核表达率分别为43%(6/14)、59%(16/27)、68%(21/31),癌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错配修复蛋白hMLH1和hMSH2的细胞内表达缺失可提示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同时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及表达位置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

    作者:刘渤;卜秀华;时妍妍;王朝晖;吕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