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华;许业松;储照虎;方芳;王新;杨倩
目的:比较ILlb和MLab两实验室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存在因素,提出减少差异的对策.方法:待测样本离心分离血清,分送两实验室,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腺激素β亚基(β-hCG)及游离雌三醇(μE3),计算相应的中位数倍数(中倍数),再对测试结果和中倍数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实验室AFP、μE3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两实验室计算的AFP、β-hCG中倍数差异有显著性;对同一测试结果,分别应用不同的筛查分析软件计算的中倍数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不同产前筛查分析系统筛查结果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陈恩中;彭永正;江凌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为胆总管结石所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成梗阻性黄疸组(以下简称梗黄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15例,为健康献血员.术后梗黄组予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加胸腺肽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7、14天清晨空腹各采血标本1次,测定血清总胆红素、IL-2、sIL-2R水平.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IL-2水平下降,sIL-2R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术后IL-2水平升高,sIL-2R水平下降,两者的变化速度在治疗组明显快于梗黄组(P<0.05).结论:胸腺肽可纠正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清IL-2/sIL-2R系统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徐晓武;杨小敏;李春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脑中频电疗与超短波联合应用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的效果.方法:应用电脑中频加药物透入法及超短波联合对患部关节治疗的为实验组,设置超短波治疗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比单独治疗组高.结论:电脑中频药物透入法与超短波联合应用治疗颞颌关节病疼痛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超短波治疗.
作者:卢川;陈绛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儿女,3岁,于2007年2月1日15:00左右玩耍时误吞复方苯乙哌啶片6片,误吞后6 h患儿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周青紫,四肢痉挛,持续约10min后缓解,继之昏迷,于20:20来诊.
作者:张怀强;张桂玲;李树丽;赵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所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疗效上相似,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对临床风险的评估.例如与药物安全性相关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心脏传导损害和内分泌异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近来体重增加已成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棘手的问题,许多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作者:刘君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窦道是外科常见病,迂曲分叉,经久不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联合外用3%H2O2与0.5%庆大霉素溶液灌洗治疗慢性窦道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卫东;窦庆寅;朱建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肺周围性肿块若依靠临床表现、胸片、胸部CT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很难确诊,常需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国内外不少学者采用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嗣性病变的介人性诊断,对肺恶性病变的确诊率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达88%~98%,特异性100%[1-2].我院自2003年以来,应用进口弹簧式活检针对38例肺周围性肿块患者进行经皮穿刺活检,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臧发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简便、迅速有效地控制鼻出血,是治疗鼻出血的重要原则.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108例鼻腔黎氏区出血患者采用微波局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天琪;苏金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998年8月至2006年3月间对56例腰椎滑脱患者行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观察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uard指数、Boxall 指数和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56例平均随访32个月(7~54个月),术前与术后的Taillard指敷、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与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优良率98%,融合率100%.并发症有硬脊膜损伤致脑脊液漏1例,无神经根损伤,无断钉、棒现象.结论: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能克服单纯使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所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曾昭池;陆国平;温超轮;朱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恢复脑灌流改善脑血供(溶栓),二是阻断缺血损伤级联反应防止神经元损伤(脑保护).药物性脑保护旨在用药物阻断缺血瀑布导致神经元坏死的不同机制,延长耐受缺血时间和治疗时间窗,增强神经元生存能力,逆转半暗带,减少梗死体积,促进后期神经功能恢复.脑保护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各种药物处于不同研究阶段,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取得公认的确切的疗效.
作者:蔡志友;余昌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囊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方法:将毕赤酵母重组表达的猪囊尾蚴抗原cC1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来检测血清中囊虫抗体,通过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易于判断.结果:DIGFA检测40份囊虫病患者血清和40份正常人血清,敏感性为95%(38/40),特异性为100%(40/40).检测20份包虫病患者血清,3例阳性,交叉反应率为15%(3/20);检测20份肝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肺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检测的总符合率为9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IGFA简便、快速、准确,适于现场应用,可用于囊虫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杨湘越;兰小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25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着重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及癫痫发作的监测及护理:强化康复护理指导、生活环境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健康指导.结果:术后半年以上随访,18例患者疗效满意,2例疗效显著,1例效果良好,4例效果较差,本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4%(21/25).结论:外伤性癫痫是顽固性癫痫中手术疗效较好的一种类型,其术前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护理措施,术后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行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双侧肾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错构瘤.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治疗方案应根据肾肿瘤大小、分布、发展情况及症状决定.
作者:董昌斌;薛珺;姜书传;凌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肩难产一种产科分娩急症,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如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肱骨骨折、锁骨骨折,新生儿重度窒息甚至新生儿死亡.随着胎儿平均体重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肩难产率也有所上升.因此,早期预测、识别和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孙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众所周知,肾活检技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肾小球基底膜PAS染色显示出的变化不仅可作为肾病变诊断的重要依据,还可以观察病变损害的程度以及病变进展或疗效.近年来我们根据微波/光波辐射原理对肾脏基底膜进行PAS染色,获得了比传统染色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红;黄勇;胡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椎管内肿瘤囊变的各种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囊变的MRI表现.结果:神经鞘瘤囊变常见,有8例,肿瘤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变区呈更长Tl长T2信号;室管膜瘤囊变次之,有3例,肿瘤较大,呈腊肠状,沿脊髓纵轴生长,肿瘤内及两端常见坏死或空洞;脊膜瘤、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畸胎瘤、表皮样囊肿各1例,肠源性囊肿2例.结论:椎管内肿瘤囊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表现,对椎管内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宏洲;陈恩德;陈荣华;方朝辉;陈永华;许乙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而棘手的疾病,目前治疗困难.自1998年来,我科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有效的改进,运用盐酸氮芥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PWI)的时间-信号曲线(TIC)及由TIC所得的大下降斜率(MSD)和大上升斜率(MSI)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45例软组织肿瘤MR PWI,获得肿瘤实质的TIC,计算分析MSD和MSI.结果:(1)TIC按形态分为三型,Ⅰ型为速降慢升,恶性肿瘤多为此型;Ⅱ型为慢降速升,良性肿瘤多为此型;Ⅲ型无规律.(2)良、恶性肿瘤组的MSD分别为(46.67±4.18)/2 s、(65.82±5.36)/2 s,恶性肿瘤的MSD大于良性肿瘤,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D差异有显著性(t=13.22,P<0.05);良、恶性肿瘤的MSI分别为(38.85±5.23)/2 s、(47.22±5.19)/2 s,恶性肿瘤的MSI大于良性肿瘤的MSI,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I差异有显著性(t=5.38,P<0.05).结论:MR PWI的TIC形态、MSD和MSI的量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协助诊断的价值.
作者:贾飞鸽;许乙凯;孟卓;张雅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腹腔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结石和腹膜炎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下降(P<0.05);腹痛、腹胀、禁食、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发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大,并发症较多,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宋向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管造影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78.6%,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45.6 mmrHg.经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置放术13例,经股动脉和肱动脉联合入路双向造影打通狭窄或闭塞并支架置放2例.结果:15例患者的血管内治疗获得成功,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获得改善,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16 mmHg.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神经症状复发.结论:采用血管内技术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支架置放后其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林峰;李俊霞;王小静;李杰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