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乐;金领微;毛朝鸣
目的:探讨利用自身足趾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利用自身足趾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回访26例,均为单指外伤.本组病例均取第一足趾中厚断层甲床行自体移植修复.结果:26例移植修复的指甲床均成活,指甲全部再生,供趾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24个月,优1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8%.结论:利用足趾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急诊一期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当,可获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唐从耀;刘翔;张军;胡玉磊;黄欣;周远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脓毒症组),用无线检测生理数据记录系统连续监测动物的心率、体温和活动度,监测时间为7 d.另取1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以同样方法观察,记录数据.结果:在几无应激干扰的情况下连续记录了脓毒症大鼠的心率、体温和活动度的变化.假手术对照组动物全部存活,脓毒症组存活至7 d的大鼠8只,存活时间不足7d的12只.心率资料显示动物的心功能代偿变化与存活与否密切相关.频谱分析显示心率和活动度两者的频谱变化值在动物死亡前几个小时内发生急剧变化,对判断病情变化和预后有参考价值.结论:生理遥测技术能获得详实准确的数据.本实验为临床监测脓毒血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李文娟;颜亮;李经华;王彦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中神经生长因子(NGF)与气道重塑相关指标的关系,以明确NGF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进而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对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10例正常志愿者行纤支镜支气管黏膜活栓及肺泡灌洗(BAL);光镜下测量支气管基底膜厚度及计数黏膜下成纤维细胞的数目,碱水解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并以此计算胶原蛋白的含量,ELISA法检测BALF中纤维连接蛋白(FN)、NGF的蛋白含量;RT-PCR检测支气管黏膜活检组织NGF mRNA的表达.结果:(1)哮喘组患者存在着气道重塑:光镜下见哮喘组支气管基底膜增厚,黏膜下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BALF中胶原蛋白、FN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哮喘组支气管NGF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哮喘组BALF中NGF含量与气道重塑指标:基底膜厚度、黏膜下成纤维细胞数目、BALF中胶原蛋白、FN含量成正相关(基底膜厚度r=0.827,黏膜成纤维细胞数目r=0.768,胶原蛋白r=0.880,FN r=0.854),相关性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组织中NGF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显著增加,并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气道重塑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龙发;钟雪莺;张永昶;戚璟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对保存期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献血者标本15份,制备浓缩血小板.应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保存浓缩血小板(PASⅢM保存组),富舍血小板的血浆作对照(血浆组).分别在保存1、5、7、10 d,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胶原诱导的聚集反应、血小板活化率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果:PASⅢM保存组血小板溶液的pH、pCO2和MPV比血浆组稳定.血小板活化率在血浆组随保存时间上升,在PASⅢM保存组比较稳定.血小板聚集率在PASⅢM保存组比血浆组下降幅度小.PASⅢM保存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幅度低于血浆组.结论:PASⅢM保存添加液在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期维持血小板质量的作用上优于血浆.
作者:程大也;郝一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凋亡(apoptosis)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ed cell death),是由多种因子介导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
作者:吴桂新;王洪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方式的优劣,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1982例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患者,其中间接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1035例,支撑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656例,纤维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291例,并对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间接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有效率95.1%,支撑喉镜下切除息内或小结有效率99.5%,纤维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有效率97.9%.结论: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息肉或小结的大小、位置及数量,手术者的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才能取得经济且满意的效果.
作者:潘智灵;杨湘宁;陈万楷;姚良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以中青年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993例老年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萎缩性胃炎49.8%、浅表性胃炎48.5%、十二指肠炎30.5%、食管炎17.38%、十二指肠溃疡11.4%、食管癌8.1%、胃溃疡7.3%、胃息肉6.6%、胃癌5.6%、食管溃疡3.2%、复合溃疡2.2%: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裂孔疝、食管息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贲门癌、出血性胃炎、胃憩室、复合溃疡、十二指肠息肉和十二指肠憩室等病老年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病变以炎症为主,但是上消化道肿瘤及溃疡发病率也较高.
作者:郑世华;朱宗耀;仝巧云;张桂芳;周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腔镜外科是一场革命,也是现代外科一项重要的内容和成就.其基本的革命是手术野暴露的一场革命,即摈弃了传统的经切口直视,而采用内窥镜技术来显露手术野.在普通外科等领域实现了不开腹的外科手术.其发展均经过常规手术到小切口手术,再到腔镜外科手术;先是普通外科(腹腔镜普通外科一腹腔镜妇科一腹腔镜泌尿外科),后是胸腔镜普通胸外科(肺、食管).
作者:程云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我们应用手辅助胸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17例,效果满意.现对该术式进行总结探讨.
作者:仝令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一般都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但对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经手术复位失败或陈旧性骨折位置不能达到功能要求时则需行手术治疗,复位、矫形后多同时行内固定.我科自2004年始采用单纯开放探查修复血管、神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不使用内固定治疗儿童干骺端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炯;何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肺周围性肿块若依靠临床表现、胸片、胸部CT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很难确诊,常需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国内外不少学者采用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嗣性病变的介人性诊断,对肺恶性病变的确诊率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达88%~98%,特异性100%[1-2].我院自2003年以来,应用进口弹簧式活检针对38例肺周围性肿块患者进行经皮穿刺活检,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臧发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子宫内膜癌50例的芳香化酶P450、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研究,并设子宫颈原位癌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450arom阳性表达率为92%,与对照组0%有显著性差别,其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450arom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无正相关关系.结论:P450arom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为促进子宫内膜恶变的因素之一,提示P450arom可为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生物学标记之一,芳香化酶抑制剂可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个新途径.
作者:廖凤儿;卢丽娜;陈金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清胰汤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1966-2007年7月间发表的有关清胰汤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9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实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清胰汤灌胃灌肠辅助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WMD=-24.72,95%CI:-35.06--14.37,P<0.01)、住院天数(WMD=-9.81,95% CI:-16.23--3.39,P<0.01)、病死率(OR:0.27,95% CI:0.15~0.50,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数两组尚无统计学差异(OR=0.31,95%CI:0.07~1.42,P=0.13).结论:中药清胰汤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余鹏;曾其强;王和曹;郑丹;陈云志;倪炼;金蝾;韩少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和泌尿科手术广泛开展,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手术风险明显增加.在围手术期死亡者中,80%是心血管疾病所致[1-2].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17%,而无冠心病者发生率仅为0.1%~0.2%,存在明显的差别[1-2].根据文献[3-4]报道,采用围手术期评估系统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率由7.6%降为1.9%,由此可见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预测与评估重要意义.
作者:林云华;姜永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查找目前临床治疗上存在的不足,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APL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复发以及死亡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用目前的方案(含有砷剂和或维甲酸)诱导缓解率较高,为69%-84%;用维甲酸较常见的副作用为维甲酸综合征,用砷剂较常见的副作用为肝功能及心脏损害,上述副作用一般较轻,给予对症处理后多数可以好转,不影响治疗;存在一定比例的复发(52例患者中有9例复发),复发原因与不规则治疗及患者的依从性差有关:死亡的患者都存在过白细胞高及凝血功能异常.结论:目前对APL治疗总体效果较好,但仍存在较多问题,需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
作者:王德文;彭爱华;侯丽君;徐景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脏刀刺伤是城市中多见的心脏外伤,病情危重,发展迅速,患者常死于大出血和心包填塞,总死亡率可高达10%~42%[1],及早修复心脏创口,恢复其搏血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成功的麻醉配合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保证.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7年9月抢救心脏刀刺伤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云;钱金娣;王芳;王悦;邓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综合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卓(NT-proBNP)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61例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NT-proBNP与心脏结构、功能、房颤、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QRS波时限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年龄、BMI、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等因素有关,而与性别、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QRS波时限、有无房颤无相关性.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年龄、BMI、LVDs等因素有关.
作者:谢杰群;潘文志;周京敏;葛均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中上部癌D2根治术中切除脾脏与保留脾脏施行脾门淋巴结(Nol0)清扫术对该组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是否一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我院共实施全胃或近端胃切除合并D2淋巴结清扫术168例,可供分析163例,其中切脾组47例,保睥组116例.结果:两组中位年龄、肿瘤直径大小、Bomnann分型、肿瘤部位、癌肿病理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区域引流淋巴结(No4)平均数等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No10平均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No10淋巴结转移率约11.7%.结论:两组清扫No10淋巴结效果无明显差异,保留脾脏并不影响清扫该组淋巴结的彻底性.
作者:李志责;周新华;苏仕功;徐长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白血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而老年性白血病常常因为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合并其他疾病,容易误诊.本文主要就我科2006-2007年4月收治的4例白血病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吴瑞霞;王玮;王崇全;党书毅;王俊峰;周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众所周知,肾活检技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肾小球基底膜PAS染色显示出的变化不仅可作为肾病变诊断的重要依据,还可以观察病变损害的程度以及病变进展或疗效.近年来我们根据微波/光波辐射原理对肾脏基底膜进行PAS染色,获得了比传统染色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红;黄勇;胡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