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癫痫25例手术治疗的护理

陈莉萍

关键词:癫痫, 创伤后, 外科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25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着重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及癫痫发作的监测及护理:强化康复护理指导、生活环境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健康指导.结果:术后半年以上随访,18例患者疗效满意,2例疗效显著,1例效果良好,4例效果较差,本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4%(21/25).结论:外伤性癫痫是顽固性癫痫中手术疗效较好的一种类型,其术前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护理措施,术后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原因,减少非计划再剖腹手术.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4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本组13例行非计划再剖腹手术,处置失误4例,手术后并发症6例,漏诊1例,其他2例.结论:重视剖腹术中的全面探查后,术中处置失误和手术后近期并发症成为目前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主要原因.

    作者:蓝光会;谢有志;林秋生;杨超;陶霖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外伤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外伤(T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TBI患者(试验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构建表观弥散系数图(ADC图).、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及三维纤维束成像图(3D-DTT图).选择双侧额叶白质、双侧内囊膝部、胼胝体膝部左右侧、中线位置及其压部中线位置各一个点(共8个)为感兴趣区,分别测定ADC值、FA值.将对照组与试验组间FA值、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ADC值、FA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DTT可立体地显示胼胝体、双侧皮质脊髓束等的形态,从而可以观察到脑白质纤维束的不同损伤程度.结论:ADC值、FA值能定量测定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水分子代谢的情况,3D-DTT图能直观显示神经纤维束的损伤,对TBI患者的受伤程度、预后估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沁梅;刘国标;曹卫国;李扬彬;刘克;李志铭;黄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短波与电脑中频加药物透入联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症状的疗效

    目的:探讨电脑中频电疗与超短波联合应用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的效果.方法:应用电脑中频加药物透入法及超短波联合对患部关节治疗的为实验组,设置超短波治疗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比单独治疗组高.结论:电脑中频药物透入法与超短波联合应用治疗颞颌关节病疼痛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超短波治疗.

    作者:卢川;陈绛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后牙弯曲根管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ProTaper机用镍钦锉预备后牙弯曲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弯曲根管的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后牙80例,实验组40例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及冠根向技术预备根管,对照组40例采用K锉及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两组均用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根据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及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无根管偏移、根管侧穿、台阶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能维持根管的弯曲度和走向,且具有操作时间短,术后疼痛发生率低,根管充填效果好等优点.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后牙弯曲根管安全、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咏;肖汉耿;容柏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发生的发生率、发病原因,提高其防止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发生的542例头位难产患者的资料.结果:头位难产发生率为15.25%;相对头盆不称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因素:胎膜早破是其早期先兆;在头位难产形成过程中,临床初表现是产程延长;多为几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可出现产后大出血、切口裂伤、会阴伤口延伸裂伤、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低.结论:在头位分娩过程中,头位难产占有较大的比例,正确认识头位难产,正确处理好产力与胎头位置两个可变因素,可以使难产变为顺产,同时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赛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

    乳腺癌系全身性疾患,其血行转移常在早期即可发生,且我国乳腺癌患者大都就诊时间偏晚,手术后常需辅以化疗减少肿瘤的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1-4].以往我院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为经外周表浅静脉,常出现穿刺点药液外渗,局部组织红肿、静脉炎形成、反复穿刺、院内感染发生增加等缺点,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无形中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彩萍;韩文兰;吴静慧;喻其霞;郭文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MxA-88 G/T和IFN-γ+874 A/T位点多态性对地方流行区HBV感染自然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见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转归的宿主遗传因素在地方性流行区的作用.方法:收集华南地区100例HBV自限感染者(抗-HBs和抗-HBc均阳性)和34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外周全血,采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为基础的方法进行MxA-88 G/T和IFN-γ+874 A/T基因分型.结果:MxA-88G/T的基因型在慢性HBV感染者和自限性感染者中的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与慢性感染患者相比,自限性感染者有较低的GG基因型(41.0% vs 52.9%,P=0.036)和较高的TT基因型(16.0% vs 2.4%,P=0.000).然而,IFN-γ+874 A/T的基因型在两组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并无显著性;在慢性感染者和自限性感染者中,AA基因型分布率为65.0% vs 72.8%(P=0.139),TT基因型为2.0% vs 1.2%(P=0.894).结论:常见影响HBV感染自然转归的宿主基因多态性在地方性流行区的作用有所改变,值得同类研究高度注意.

    作者:雷瑞祥;顾琳;黄明星;彭晓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时机体内环境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预计术中出血量超过1000mL的择期骨科手术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于麻醉后手术前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使患者血细胞压积维持在30%左右,观察组于术中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液回收,对照组不作血液回收,分别检测术前基础值、术中2 h、术后2 h等各时段的血气分析、血凝常规.结果:术中2 h,两组血红蛋白(Hb)及血细胞压积(Hct)与基础值相比显著减少,术后2 h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凝常规于术中2 h、术后2 h所测得的数值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中85%(17例)不再输用异体红细胞.结论: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血液回收能明显减少异体血输入,对机体内环境及凝血功能无显著影响,可安全用于出血量较多的非血液回收禁忌证的手术和抢救之中.

    作者:穆玉英;刘晓霞;刘爱珍;徐德明;朱雪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复方苯乙哌啶片过量致小儿中毒2例

    患儿女,3岁,于2007年2月1日15:00左右玩耍时误吞复方苯乙哌啶片6片,误吞后6 h患儿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周青紫,四肢痉挛,持续约10min后缓解,继之昏迷,于20:20来诊.

    作者:张怀强;张桂玲;李树丽;赵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颈动脉支架术后结构改变与术前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的自膨胀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斑块性质与支架术后自膨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43例(51条)颈动脉狭窄行自膨胀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根据斑块的超声特征分为软斑块、纤维硬斑块、钙化斑块三种类型,在术后3 d内、3、6、12、24个月分别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结果:支架各节段内径在术后持续增大,其中以中间段明显,并与术前的斑块性质有关,自膨胀程度比较,软斑块组>纤维硬斑块组>钙化斑块组.结论:术前为软斑块的支架植入术后疗效佳,而严重钙化斑的自膨胀相对较差,可考虑外科手术.

    作者:王凯华;陈鹏;杨鹏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陈旧性卵巢妊娠6例误诊分析

    我院近10年共收治卵巢肿瘤患者2 416例,术后确诊为陈旧性卵巢妊娠6例,现将临床资料初步分析如下.

    作者:孙爱春;隋延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和梗死20例分析

    目的:研究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TBGH)和梗死(TBG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TBGH和TBG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TBGH和TBGI常见于车祸所致的减速性损伤,血肿及梗死多位于受力对侧,呈梭形,病灶单发或多发,长轴与脑表面垂直(与高血压脑出血或脑梗死相反).伤后早期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偏瘫而意识障碍相对较轻为临床特征.原发性脑损伤重、瞳孔异常、GCS评分<8分者死亡率高.结论:TBGH和TBGI的发病机制大致相同,是穿支血管区段直接损伤或间接压迫,形成血栓、受压闭塞或破裂渗血所致,但因受损穿支血管损伤程度和损伤部位(起始端或未端)不同,终病理和CT表现不同,但临床症状大体一致.穿支血管区段状损伤,可解释TBGH和TBGI形成及其影像学特点;原发性脑损伤程度、意识状态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马辉福;韩慧生;杨会全;陈纲;纪国华;李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胰岛素抵抗与酒精性肝病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在酒精性肝病(ALD)及其不同阶段中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2例酒精性脂肪肝组(AFL)、11例酒精性肝炎组(AH)、13例酒精性肝硬化组(Ac)患者的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同时生化检测46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及肝功能.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10.63 ±4.06)μg/L、空腹胰岛素(10.59±3.83)mU/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98±2.89)μg/L、(6.38±2.11)mU/L(均P<0.05),ALD患者瘦素水平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呈正相关(r=0.49、0.65,P<0.05、P<0.01),酒精性肝硬化组血清瘦素水平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正相关(r=0.486、0.398、0.537,均P<0.05).AC组胰岛素抵抗指数4.65±0.37明显高于AFL组1.80±0.14和AH组1.99±0.16(均P<0.05).结论:ALD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瘦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加重ALD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学锋;周明欢;向平;李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我院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症状改善、血气分析、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以及血小板减少、出血并发症等.结果:死亡4例,治愈40例,显效6例.总病死率8%,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未发现再发肺栓塞,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可靠,副作用低,监测方便,可以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

    作者:林梓卿;吴同果;郭晓碧;赵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神经生长因子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关系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中神经生长因子(NGF)与气道重塑相关指标的关系,以明确NGF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进而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对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10例正常志愿者行纤支镜支气管黏膜活栓及肺泡灌洗(BAL);光镜下测量支气管基底膜厚度及计数黏膜下成纤维细胞的数目,碱水解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并以此计算胶原蛋白的含量,ELISA法检测BALF中纤维连接蛋白(FN)、NGF的蛋白含量;RT-PCR检测支气管黏膜活检组织NGF mRNA的表达.结果:(1)哮喘组患者存在着气道重塑:光镜下见哮喘组支气管基底膜增厚,黏膜下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BALF中胶原蛋白、FN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哮喘组支气管NGF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哮喘组BALF中NGF含量与气道重塑指标:基底膜厚度、黏膜下成纤维细胞数目、BALF中胶原蛋白、FN含量成正相关(基底膜厚度r=0.827,黏膜成纤维细胞数目r=0.768,胶原蛋白r=0.880,FN r=0.854),相关性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组织中NGF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显著增加,并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气道重塑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龙发;钟雪莺;张永昶;戚璟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自体移植修复外伤性手指甲床缺损26例

    目的:探讨利用自身足趾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利用自身足趾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回访26例,均为单指外伤.本组病例均取第一足趾中厚断层甲床行自体移植修复.结果:26例移植修复的指甲床均成活,指甲全部再生,供趾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24个月,优1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8%.结论:利用足趾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外伤性缺损,急诊一期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当,可获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唐从耀;刘翔;张军;胡玉磊;黄欣;周远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椎管内肿瘤囊变的MRI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椎管内肿瘤囊变的各种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囊变的MRI表现.结果:神经鞘瘤囊变常见,有8例,肿瘤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变区呈更长Tl长T2信号;室管膜瘤囊变次之,有3例,肿瘤较大,呈腊肠状,沿脊髓纵轴生长,肿瘤内及两端常见坏死或空洞;脊膜瘤、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畸胎瘤、表皮样囊肿各1例,肠源性囊肿2例.结论:椎管内肿瘤囊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表现,对椎管内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宏洲;陈恩德;陈荣华;方朝辉;陈永华;许乙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卓(NT-proBNP)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61例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NT-proBNP与心脏结构、功能、房颤、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QRS波时限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年龄、BMI、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等因素有关,而与性别、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QRS波时限、有无房颤无相关性.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年龄、BMI、LVDs等因素有关.

    作者:谢杰群;潘文志;周京敏;葛均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蛋白酶活化受体-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蛋白酶活化受体(pmtease activated receptors,PARs)家族是血栓形成中的重要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是凝血酶的主要受体.PARs有4种亚型(PARl~4).PARl是PARs家族的主要成员,是早发现的PARs分子,研究为深入.PARl在血栓形成、炎症反应、血管活性、免疫系统功能、血管增生性疾病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研究提示,PARl在肿瘤相关的生物学方面也表现出重要作用,PARl是参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等复杂生物学行为调节的重要信号分子.

    作者:皮国良;王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脏刀刺伤紧急开胸手术的麻醉体会

    心脏刀刺伤是城市中多见的心脏外伤,病情危重,发展迅速,患者常死于大出血和心包填塞,总死亡率可高达10%~42%[1],及早修复心脏创口,恢复其搏血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成功的麻醉配合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保证.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7年9月抢救心脏刀刺伤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云;钱金娣;王芳;王悦;邓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