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力衰竭并发急腹症患者的手术救护

叶芳;纪海宁;包春菊

关键词:心力衰竭, 急腹症, 心脏病患者, 手术死亡率, 心血管系统疾病, 择期手术, 医护人员, 手术风险, 病死率, 并发症, 救治, 救护, 急诊
摘要:有心脏病的患者手术死亡率比无心脏病患者高2.8倍,急诊手术死亡率高于择期手术2~3倍[1].本院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19例心力衰竭并发急腹症患者,本组患者术前均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这就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通过医护人员及时、准确的救治,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现将手术救护总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糖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综合ICU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9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ICU危重症患者,根据每日晨空腹血糖平均值分为:A组血糖≤6.1 mmol/L,B组血糖在6.1~10.0 mmol/L之间,C组血糖≥10.0 mmol/L,时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的ICU住院日,呼吸机带机日,院内感染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比C组的低,有统计学差异,死亡率组问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ICU住院日、呼吸机带机时间与B组相比有显著降低,院内感染、MODS发生率组间无差异,死亡率及低血糖发生率较B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积极管理危重症患者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标血糖在6.1~10.0mmol/L之间为宜.

    作者:黄镇河;卢君强;黎丽萍;陈立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两种用法配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

    宫外孕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保留生理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因此,若能提高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宫外孕患者是一个福音.我院2004-2006年共收治宫外孕478例,手术治疗292例,保守治疗186例(占38.9%),现将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容健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克林霉素静脉滴注致味觉异常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静脉滴注致味觉异常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收集本院门诊输液室内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患者的性别、年龄、静脉滴速、使用时间、过敏史及味觉异常发生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味觉异常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段、静脉滴速、使用时间、过敏史均无联系.结论: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味觉异常发生率高,反应程度较轻,仍应引起注意.

    作者:陈玉如;黄小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我院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症状改善、血气分析、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以及血小板减少、出血并发症等.结果:死亡4例,治愈40例,显效6例.总病死率8%,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未发现再发肺栓塞,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可靠,副作用低,监测方便,可以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

    作者:林梓卿;吴同果;郭晓碧;赵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39例纵隔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手术方法包括单纯肿瘤切除、胸腺肿瘤切除合并纵隔脂肪扩大清除术、肿瘤侵犯肺叶楔形切除或肺叶切除术、上腔静脉置换术及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复张性肺水肿3例,乳糜胸1例,肌无力危象5例,胆碱能危象1例,左无名静脉成形术后栓塞1例.结论: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可以提高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京有;徐林浩;林乐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MxA-88 G/T和IFN-γ+874 A/T位点多态性对地方流行区HBV感染自然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见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转归的宿主遗传因素在地方性流行区的作用.方法:收集华南地区100例HBV自限感染者(抗-HBs和抗-HBc均阳性)和34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外周全血,采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为基础的方法进行MxA-88 G/T和IFN-γ+874 A/T基因分型.结果:MxA-88G/T的基因型在慢性HBV感染者和自限性感染者中的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与慢性感染患者相比,自限性感染者有较低的GG基因型(41.0% vs 52.9%,P=0.036)和较高的TT基因型(16.0% vs 2.4%,P=0.000).然而,IFN-γ+874 A/T的基因型在两组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并无显著性;在慢性感染者和自限性感染者中,AA基因型分布率为65.0% vs 72.8%(P=0.139),TT基因型为2.0% vs 1.2%(P=0.894).结论:常见影响HBV感染自然转归的宿主基因多态性在地方性流行区的作用有所改变,值得同类研究高度注意.

    作者:雷瑞祥;顾琳;黄明星;彭晓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狼疮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sG-AECA)及其滴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64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期组和SLE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3组血清IsG-AECA的阳性率及滴度.以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为标准来统计SLE活动期组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结果:IgG-AECA的阳性率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53.8%、24.0%、0.3组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IgG-AECA的滴度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SLE活动期组高于SLE缓解期组.SLE活动期组的IgG-AECA滴度与SLEDA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SLE患者血清IgG-AECA及滴度水平可能在SLE的病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IgG-AECA的滴度水平在经治疗后的缓解期患者低于SLE活动期患者,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双欣;邵福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

    乳腺癌系全身性疾患,其血行转移常在早期即可发生,且我国乳腺癌患者大都就诊时间偏晚,手术后常需辅以化疗减少肿瘤的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1-4].以往我院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为经外周表浅静脉,常出现穿刺点药液外渗,局部组织红肿、静脉炎形成、反复穿刺、院内感染发生增加等缺点,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无形中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彩萍;韩文兰;吴静慧;喻其霞;郭文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喉部分切除术中单侧杓状软骨切除的残喉修复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中单侧杓状软骨切除的残喉修复的手术方式.方法:总结我院2002-2006年17例行单侧杓状软骨切除的喉癌(声门型12例,声门上型5例),术中利用局部组织修复、双蒂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自体游离甲状软骨、舌骨肌瓣等方法修复残喉,重建喉功能.结果:全部病例术后7~52 d内恢复正常饮食,全部病例恢复了发音功能,1例患者行显微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未行气管切开,14例患者拔除气管套管,1例声门上型喉癌行舌骨肌瓣修复的患者能长期耐受堵管,但未拔管,1例声门型喉癌因喉狭窄未拔管.结论:喉部分切除术中单侧杓状软骨切除的残喉修复可根据术中情况采用不同方法修复,对于声门型喉癌行喉垂直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局部组织修复、双蒂胸骨舌骨肌筋膜瓣的方法,术后吞咽功能恢复均较为满意,对于声门型喉癌行环状软骨一舌骨一会厌固定术的患者或声门上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加高杓区的修复残喉的方法可减少误咽,自体游离甲状软骨修复是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勇;林本良;李瑞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切开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干骺端骨折

    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一般都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但对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经手术复位失败或陈旧性骨折位置不能达到功能要求时则需行手术治疗,复位、矫形后多同时行内固定.我科自2004年始采用单纯开放探查修复血管、神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不使用内固定治疗儿童干骺端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炯;何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的影响

    目的:了解舒芬太尼加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采用硬膜外连续自控镇痛,对60例孕妇产程、产后2 h出血量进行观察,并对其新生儿出生l min 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进行观察、检测.结果:镇痛组较非镇痛组活跃期至宫口开全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新生儿血气分析,镇痛组pH值高于非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PCO2低于非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PO2高于非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利于产程进展,对母儿是安全的.

    作者:陈妙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短波与电脑中频加药物透入联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症状的疗效

    目的:探讨电脑中频电疗与超短波联合应用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的效果.方法:应用电脑中频加药物透入法及超短波联合对患部关节治疗的为实验组,设置超短波治疗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比单独治疗组高.结论:电脑中频药物透入法与超短波联合应用治疗颞颌关节病疼痛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超短波治疗.

    作者:卢川;陈绛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波治疗鼻出血108例临床观察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简便、迅速有效地控制鼻出血,是治疗鼻出血的重要原则.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108例鼻腔黎氏区出血患者采用微波局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天琪;苏金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诊治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行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双侧肾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错构瘤.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治疗方案应根据肾肿瘤大小、分布、发展情况及症状决定.

    作者:董昌斌;薛珺;姜书传;凌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174例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ectopc pregnancy,EP)的疗效及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在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个旧医院妇产科确诊为EP并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174例患者使用氨甲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方案进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以药物保守治疗后没有进行手术为成功示准,治疗有效率为78%,失败率为22%.结论: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方案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作为EP患等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高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时刻长久接受苦难

    有时候,上班真的不轻松.我想着自己有一天,从新员工变成老员工之后就不会再有烦人和棘手的问题了.我曾一度奢望在经历很多工作之后,是不是不再有那些刁钻古怪的病人来搅乱我灿烂的心情了.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同指血管神经蒂皮瓣加废弃指骨甲床再造末节手指6例

    目的:报告同指血管神经蒂皮瓣加废弃指骨甲床再造末节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已断离废弃的末节手指,保留末节指骨及甲床,回植于断指残端,以残端一侧带血管、神经蒂的皮瓣完全包裹末节指骨及甲床再造末节手指6例.结果:再造手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6个月,再造之末节手指色泽、质地、感觉均良好,功能恢复佳,部分已有新甲生长的倾向.结论:本法再造末节手指是一种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的方法,不伤及健指,外形美观、逼真.

    作者:陈冬生;李敬矿;陈秉礼;谢广中;黄潮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5例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管造影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78.6%,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45.6 mmrHg.经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置放术13例,经股动脉和肱动脉联合入路双向造影打通狭窄或闭塞并支架置放2例.结果:15例患者的血管内治疗获得成功,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获得改善,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16 mmHg.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神经症状复发.结论:采用血管内技术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支架置放后其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林峰;李俊霞;王小静;李杰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吸入米力农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米力农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LI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ALI组(Ⅱ组)、米力农雾化吸入高剂量组(Ⅲ组)和米力农雾化吸入低剂量组(Ⅳ组)4组.实验过程中每隔60min记录大鼠血压(BP)、肺动脉压(PAP),测定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注射油酸240min后检测肺湿干比(W/D)、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结果:超声雾化吸入米力农组中由于注射油酸引起的PAP升高、肺内分流(Qs/Qt)增加和PaO2/FiO2下降均得到缓解,高剂量组更为明显.各治疗组肺W/D和MPO均比对照组降低,高剂量组更为明显.结论:米力农雾化吸入能够缓解油酸引起的低氧血症,有效改善ALI多项指标,其对ALI的治疗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孔祥;范慧敏;赵曙光;汪进益;卢伟;刘刚;刘中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