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芳;纪海宁;包春菊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对50例STEMI与52例NSTEMI患者行心脏超声、冠脉造影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梗死后的心功能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NSTEMI组心绞痛史多见(P<0.05);(2)STEMI组肌钙蛋白T、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较高(P<0.05),但两组的心功能无明显差别(P>0.05);(3)NSTEMI组三支病变患者比例较高(P<0.05),冠脉造影正常患者比例较低(P<0.05).结论:与STEMI患者相比,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三支病变多见,其发病前常存在缺血预适应.
作者:付奇;潘文志;周京敏;裴国勇;王先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腹腔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结石和腹膜炎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下降(P<0.05);腹痛、腹胀、禁食、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发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大,并发症较多,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宋向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50岁,家庭主妇.因全身皮肤进行性变黑,四肢远端掌侧皮肤龟裂8月余,于2007年2月15日前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就诊.
作者:陈敏庄;张剑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实行在介入术下新辅助化疗及血管栓塞的疗效.方法:研究组29例宫颈癌患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及栓塞,对照组33例行静脉新辅助化疗,用药方案为PVB方案,腺癌患者加用5-氟尿嘧啶,比较二者临床症状改善,肿块消退情况,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症状研究组改善有效率为100%,肿块消退研究组Ⅰ~Ⅱ期有效率91%,介入治疗后可手术24例.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52%,肿块消退对照组Ⅰ~Ⅱ期有效率61%,介入后可手术15例,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经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后可提高手术机会,是较为实用的方案.
作者:张丽武;马秋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登革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对35例登革热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收回有效问卷30份,与国内常模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患者SCL-90的2个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登革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医务人员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以利消除心理问题,促进康复.
作者:郑越超;应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细辛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85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惠儿分成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用细辛脑治疗,对照组42例用氨茶碱加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罗音消失、咳嗽停止的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细辛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莫楚溪;蓝光明;温冬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静脉滴注致味觉异常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收集本院门诊输液室内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患者的性别、年龄、静脉滴速、使用时间、过敏史及味觉异常发生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味觉异常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段、静脉滴速、使用时间、过敏史均无联系.结论: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味觉异常发生率高,反应程度较轻,仍应引起注意.
作者:陈玉如;黄小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以下肢对称性麻痹多见,逐渐波及上肢,严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现将我科2003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5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明确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黄正有;周明;刘汉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查找目前临床治疗上存在的不足,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APL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复发以及死亡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用目前的方案(含有砷剂和或维甲酸)诱导缓解率较高,为69%-84%;用维甲酸较常见的副作用为维甲酸综合征,用砷剂较常见的副作用为肝功能及心脏损害,上述副作用一般较轻,给予对症处理后多数可以好转,不影响治疗;存在一定比例的复发(52例患者中有9例复发),复发原因与不规则治疗及患者的依从性差有关:死亡的患者都存在过白细胞高及凝血功能异常.结论:目前对APL治疗总体效果较好,但仍存在较多问题,需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
作者:王德文;彭爱华;侯丽君;徐景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性发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次数与BAI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对82例原发性肺癌的病例进行支气管动脉/相关体动脉造影与灌注化疗.对BAI次数与BAI后近期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AI治疗次数对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肺癌BAl次数是影响近期疗期的因素.
作者:黄子诚;陈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宫外孕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保留生理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因此,若能提高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宫外孕患者是一个福音.我院2004-2006年共收治宫外孕478例,手术治疗292例,保守治疗186例(占38.9%),现将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容健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恢复脑灌流改善脑血供(溶栓),二是阻断缺血损伤级联反应防止神经元损伤(脑保护).药物性脑保护旨在用药物阻断缺血瀑布导致神经元坏死的不同机制,延长耐受缺血时间和治疗时间窗,增强神经元生存能力,逆转半暗带,减少梗死体积,促进后期神经功能恢复.脑保护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各种药物处于不同研究阶段,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取得公认的确切的疗效.
作者:蔡志友;余昌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行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双侧肾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错构瘤.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错构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治疗方案应根据肾肿瘤大小、分布、发展情况及症状决定.
作者:董昌斌;薛珺;姜书传;凌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对保存期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献血者标本15份,制备浓缩血小板.应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保存浓缩血小板(PASⅢM保存组),富舍血小板的血浆作对照(血浆组).分别在保存1、5、7、10 d,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胶原诱导的聚集反应、血小板活化率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果:PASⅢM保存组血小板溶液的pH、pCO2和MPV比血浆组稳定.血小板活化率在血浆组随保存时间上升,在PASⅢM保存组比较稳定.血小板聚集率在PASⅢM保存组比血浆组下降幅度小.PASⅢM保存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幅度低于血浆组.结论:PASⅢM保存添加液在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期维持血小板质量的作用上优于血浆.
作者:程大也;郝一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的自膨胀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斑块性质与支架术后自膨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43例(51条)颈动脉狭窄行自膨胀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根据斑块的超声特征分为软斑块、纤维硬斑块、钙化斑块三种类型,在术后3 d内、3、6、12、24个月分别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结果:支架各节段内径在术后持续增大,其中以中间段明显,并与术前的斑块性质有关,自膨胀程度比较,软斑块组>纤维硬斑块组>钙化斑块组.结论:术前为软斑块的支架植入术后疗效佳,而严重钙化斑的自膨胀相对较差,可考虑外科手术.
作者:王凯华;陈鹏;杨鹏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众所周知,肾活检技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肾小球基底膜PAS染色显示出的变化不仅可作为肾病变诊断的重要依据,还可以观察病变损害的程度以及病变进展或疗效.近年来我们根据微波/光波辐射原理对肾脏基底膜进行PAS染色,获得了比传统染色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红;黄勇;胡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脑中频电疗与超短波联合应用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的效果.方法:应用电脑中频加药物透入法及超短波联合对患部关节治疗的为实验组,设置超短波治疗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比单独治疗组高.结论:电脑中频药物透入法与超短波联合应用治疗颞颌关节病疼痛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超短波治疗.
作者:卢川;陈绛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PWI)的时间-信号曲线(TIC)及由TIC所得的大下降斜率(MSD)和大上升斜率(MSI)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45例软组织肿瘤MR PWI,获得肿瘤实质的TIC,计算分析MSD和MSI.结果:(1)TIC按形态分为三型,Ⅰ型为速降慢升,恶性肿瘤多为此型;Ⅱ型为慢降速升,良性肿瘤多为此型;Ⅲ型无规律.(2)良、恶性肿瘤组的MSD分别为(46.67±4.18)/2 s、(65.82±5.36)/2 s,恶性肿瘤的MSD大于良性肿瘤,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D差异有显著性(t=13.22,P<0.05);良、恶性肿瘤的MSI分别为(38.85±5.23)/2 s、(47.22±5.19)/2 s,恶性肿瘤的MSI大于良性肿瘤的MSI,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I差异有显著性(t=5.38,P<0.05).结论:MR PWI的TIC形态、MSD和MSI的量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协助诊断的价值.
作者:贾飞鸽;许乙凯;孟卓;张雅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24岁,已婚未育,3个月前因月经量增多在当地医院就诊.予止血剂、黄体酮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2个月前再次阴道大量流血,伴重度贫血.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予己烯雌酚口服,行诊刮术,病理报告: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术后1 d阴道流血停止,7 d后又再次出现阴道流血.当地医院相继给予各种止血剂、宫缩剂、雌孕雄激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间断出现大量阴道流血,于2006年9月18日转来我院就诊,行盆腔彩超检查示:宫腔内膜厚3 mm,子宫后壁异常低回声,血流异常丰富,考虑子宫损伤可能.急诊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作者:杨菊芳;张金玲;马利国;张彦肪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