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支架术后结构改变与术前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王凯华;陈鹏;杨鹏麟

关键词:动脉硬化,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自膨胀, 斑块性质,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摘要: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的自膨胀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斑块性质与支架术后自膨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43例(51条)颈动脉狭窄行自膨胀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根据斑块的超声特征分为软斑块、纤维硬斑块、钙化斑块三种类型,在术后3 d内、3、6、12、24个月分别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结果:支架各节段内径在术后持续增大,其中以中间段明显,并与术前的斑块性质有关,自膨胀程度比较,软斑块组>纤维硬斑块组>钙化斑块组.结论:术前为软斑块的支架植入术后疗效佳,而严重钙化斑的自膨胀相对较差,可考虑外科手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查找目前临床治疗上存在的不足,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APL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复发以及死亡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用目前的方案(含有砷剂和或维甲酸)诱导缓解率较高,为69%-84%;用维甲酸较常见的副作用为维甲酸综合征,用砷剂较常见的副作用为肝功能及心脏损害,上述副作用一般较轻,给予对症处理后多数可以好转,不影响治疗;存在一定比例的复发(52例患者中有9例复发),复发原因与不规则治疗及患者的依从性差有关:死亡的患者都存在过白细胞高及凝血功能异常.结论:目前对APL治疗总体效果较好,但仍存在较多问题,需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

    作者:王德文;彭爱华;侯丽君;徐景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

    乳腺癌系全身性疾患,其血行转移常在早期即可发生,且我国乳腺癌患者大都就诊时间偏晚,手术后常需辅以化疗减少肿瘤的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1-4].以往我院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为经外周表浅静脉,常出现穿刺点药液外渗,局部组织红肿、静脉炎形成、反复穿刺、院内感染发生增加等缺点,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无形中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彩萍;韩文兰;吴静慧;喻其霞;郭文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细辛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细辛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85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惠儿分成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用细辛脑治疗,对照组42例用氨茶碱加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罗音消失、咳嗽停止的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细辛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莫楚溪;蓝光明;温冬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波治疗鼻出血108例临床观察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简便、迅速有效地控制鼻出血,是治疗鼻出血的重要原则.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108例鼻腔黎氏区出血患者采用微波局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天琪;苏金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辅助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17例

    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我们应用手辅助胸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17例,效果满意.现对该术式进行总结探讨.

    作者:仝令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克林霉素静脉滴注致味觉异常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静脉滴注致味觉异常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收集本院门诊输液室内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患者的性别、年龄、静脉滴速、使用时间、过敏史及味觉异常发生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味觉异常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段、静脉滴速、使用时间、过敏史均无联系.结论: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味觉异常发生率高,反应程度较轻,仍应引起注意.

    作者:陈玉如;黄小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方式的优劣,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1982例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手术患者,其中间接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1035例,支撑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656例,纤维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291例,并对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间接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有效率95.1%,支撑喉镜下切除息内或小结有效率99.5%,纤维喉镜下切除息肉或小结有效率97.9%.结论: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息肉或小结的大小、位置及数量,手术者的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才能取得经济且满意的效果.

    作者:潘智灵;杨湘宁;陈万楷;姚良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白塞综合征2例诊治体会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体会到患白塞综合征的患者很痛苦,并且有的患者可能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甚至有的患者由于口腔溃疡吃饭喝水困难而痛不欲生.今报告2例白塞综合征诊治过程,并做一简单的总结和回顾,与同行共同分享.作者单位:133300 吉林省珲春市医院皮肤性病科

    作者:温诏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缺氧缺血对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脑屏障紧密连接(BBB-tight junction,BBB-TJ)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缺氧缺血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ECV304与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缺血组(H/I组)、BB-1101预处理组(P组)3组.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各组BBB-TJ变化;通过γ计数仪测定核素标记牛血清白蛋白(125I-BSA)通透量检测BBB屏障功能.直接免疫荧光观察细胞骨架蛋白Actin分布的改变,Westem blot检测Actin、Octludin、ZO-1和MMP-9表达量的改变.结果:电镜观察见C组内皮细胞间形成光滑、连续、较高密度的紧密连接,免疫荧光检测见细胞骨架蛋白Actin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及细胞核周边,形成肌动蛋白丝带,轮廓内包含大量束状排列有序的微丝结构,细胞间连接紧密.缺氧缺血后,H/I组细胞间连接开放,形成裂隙,而胞膜及胞核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模糊、部分断裂,并有应力纤维形成,出现细胞间裂隙,BBB对125I-BSA通透性明显增高,与C组和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ZO-1的表达量显著减少,MMP-9的表达显著增多,而Octludin和Actin的表达量无改变.BB-1101预处理后,P组细胞BBB-TJ破坏减少,周边肌动蛋白丝带重新出现,细胞间裂隙较少,125I-BSA通透量较H/I组明显下降(P<0.01),MMP-9的表达较H/I组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1)缺氧缺血能促使BBB-TJ的开放进而导致BBB通透性增加;(2)BBB-TJ的开放可能与BBBActin的重组及ZO-1的表达量降低有关;(3)缺氧缺血能增加MMP-9的表达;(4)MMP-9与缺氧缺血时BBBActin的重组及ZO-1的表达减少相关.

    作者:王卫东;黄虹;邹浩元;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原因,减少非计划再剖腹手术.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4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腹部损伤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本组13例行非计划再剖腹手术,处置失误4例,手术后并发症6例,漏诊1例,其他2例.结论:重视剖腹术中的全面探查后,术中处置失误和手术后近期并发症成为目前非计划再剖腹手术的主要原因.

    作者:蓝光会;谢有志;林秋生;杨超;陶霖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内直视手术颈内静脉穿刺致颈部巨大血肿1例

    患者女,18岁,因法洛四联症拟行心内直视手术.术前血压140/80 mmHg、心率120~130次/min、血氧饱和度63%,桡动脉穿刺置管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顺利.择右颈内静脉穿刺,以颈总动脉搏动明显处旁开1.0 cm作为穿刺点,见血回抽通畅,置入导丝,18G套管扩创后发现误人颈总动脉,拔除套管及导丝,压迫止血20min,右颈部无明显包块、肿胀.

    作者:汪兵;鲁品德;刘超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改良环咽吻合术25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喉声门癌行改良环咽吻合术的远期疗效,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及时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992-2001年行改良环咽吻合术25例,男23例,女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MRI,CT及纤维喉镜检查.结果:25例患者中随访3年时21例存活,1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全身其他疾病,1例失访,3年生存率84%(21/25).随访5年时18例存活,5年生存率72%(18/25).术后拔管率96%(24/25).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正常吞咽功能,且喉的发音功能理想.结论:改良环咽吻合术适合部分晚期声门型喉癌,该术式既能彻底切除肿瘤,叉能重建喉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涂路;严飞鹏;熊国平;刘芳;周剑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草

    春天踏着轻快的脚步来了.小鸟在歌唱,小溪在欢唱,春芽掀开枯枝败叶,露出一个个尖尖的小脑袋,也急不可待地向人们吹呼:春天,我来了.山青草绿,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伤性癫痫25例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25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着重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及癫痫发作的监测及护理:强化康复护理指导、生活环境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健康指导.结果:术后半年以上随访,18例患者疗效满意,2例疗效显著,1例效果良好,4例效果较差,本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4%(21/25).结论:外伤性癫痫是顽固性癫痫中手术疗效较好的一种类型,其术前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护理措施,术后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波-光波技术在肾小球基底膜染色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肾活检技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肾小球基底膜PAS染色显示出的变化不仅可作为肾病变诊断的重要依据,还可以观察病变损害的程度以及病变进展或疗效.近年来我们根据微波/光波辐射原理对肾脏基底膜进行PAS染色,获得了比传统染色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红;黄勇;胡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我院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症状改善、血气分析、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以及血小板减少、出血并发症等.结果:死亡4例,治愈40例,显效6例.总病死率8%,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未发现再发肺栓塞,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可靠,副作用低,监测方便,可以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

    作者:林梓卿;吴同果;郭晓碧;赵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稀释的临床应用进展

    血液稀释作为一种良好的血液保护方法,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它不但可以减少术中血液有型成分的丢失而且还可以改善组织微循环的供应,因此,血液稀释在近几年的外科大手术中,尤其在估计出血量大的手术中运用较多.血液稀释就其操作方法的不同,有等容性和超容性,有研究[1]表明,超容性具有和等容性相同的扩容效果,且操作简单、省时、经济、发生感染机会小,易于推广,是等容性较好的替代方法.然而,血液稀释在具有各种优越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现就近年来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东红;石翊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陈旧性卵巢妊娠6例误诊分析

    我院近10年共收治卵巢肿瘤患者2 416例,术后确诊为陈旧性卵巢妊娠6例,现将临床资料初步分析如下.

    作者:孙爱春;隋延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软组织肿瘤MR灌注成像的时间-信号曲线研究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PWI)的时间-信号曲线(TIC)及由TIC所得的大下降斜率(MSD)和大上升斜率(MSI)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45例软组织肿瘤MR PWI,获得肿瘤实质的TIC,计算分析MSD和MSI.结果:(1)TIC按形态分为三型,Ⅰ型为速降慢升,恶性肿瘤多为此型;Ⅱ型为慢降速升,良性肿瘤多为此型;Ⅲ型无规律.(2)良、恶性肿瘤组的MSD分别为(46.67±4.18)/2 s、(65.82±5.36)/2 s,恶性肿瘤的MSD大于良性肿瘤,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D差异有显著性(t=13.22,P<0.05);良、恶性肿瘤的MSI分别为(38.85±5.23)/2 s、(47.22±5.19)/2 s,恶性肿瘤的MSI大于良性肿瘤的MSI,良、恶性肿瘤组之间的MSI差异有显著性(t=5.38,P<0.05).结论:MR PWI的TIC形态、MSD和MSI的量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协助诊断的价值.

    作者:贾飞鸽;许乙凯;孟卓;张雅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型猪囊尾蚴斑点免疫金渗滤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囊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方法:将毕赤酵母重组表达的猪囊尾蚴抗原cC1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来检测血清中囊虫抗体,通过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易于判断.结果:DIGFA检测40份囊虫病患者血清和40份正常人血清,敏感性为95%(38/40),特异性为100%(40/40).检测20份包虫病患者血清,3例阳性,交叉反应率为15%(3/20);检测20份肝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肺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检测的总符合率为9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IGFA简便、快速、准确,适于现场应用,可用于囊虫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杨湘越;兰小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