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颜群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腹腔镜, 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手术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66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要点及术后效果.结果:6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全组无一例因术前准备或术中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或出现并发症,术后5~7 d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充分的用物准备,设备仪器完好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泛影葡胺在机械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机械性肠梗阻是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之一,临床上共同的表现是肠道通过受阻,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不排气,后期可出现肠管血循环障碍的毒素吸收、肠壁坏死、腹膜炎等严重症状.是否采取手术治疗以及何时采取手术处理,常常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困难选择.泛影葡胺造影法在判断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时机中不失为一简便有效的方法,笔者2006-2007年,对收治的23例机械性肠梗阻采用此法,报告如下.

    作者:郭成;艾尔肯;李光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尊重生命

    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当生命不能挽留的时候,我们应该让他走好.毕业实习那年,我与几个同学被分到了肿瘤医院实习,几个人被分到不同科室轮流转科.新鲜夹带着兴奋伴我度过了初的几周.

    作者:五木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以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及大小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创伤.既往治疗SCI的方法有手术吻合、手术减压、神经移植、大网膜移植、药物治疗、局部冷冻、物理康复、针灸治疗以及应用酶制剂来抑制和消除结缔组织瘢痕等多种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SCI的病理改变,但仍然无法避免患者截瘫的结局.其中重要的原因为神经元坏死后形成的胶质瘢痕和空洞阻碍了神经轴突的生长,这些不可逆的病理过程是治疗SCI大的障碍[1].近年来,神经生物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使通过细胞移植增加脊髓神经数量、减少胶质瘢痕和空洞的形成成为可能,因此干细胞移植成为一种有效治疗SCI的新方法.本文就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r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治疗方法、治疗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黎明;庄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腋路臂丛阻滞的可行性.方法:230例ASA I级行手部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116例,按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操作;B组患者114例,采用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观察两组麻醉操作时间、肌颤搐强度、患者对麻醉操作的满意度、麻醉效果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操作时间短(P<0.05)、肌颤搐强度明显降低(P<0.01)、患者对麻醉满意度增高(p<0.01),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操作简便、肌颤搐强度低,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徐鹏;吴又武;肖毓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胃癌形成中survivin与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urvivin及cyclinD1基因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1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32例异型增生和50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cvclinD1的表达.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0、21.9%、37.5%和54.0%.cyclinD1表达阳性率8.3%、15.6%、34.4%和48.0%,survivin与cyclinD1在肠上皮化生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两者在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rvivin阳性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cyclinD1表达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cvclinD1表达正相关.结论:Survivin及cyclinD1基因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恶性度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成洪震;张明亮;刘可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母体氧疗对胎心监护异常胎儿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产程中胎心监护异常时,母体供氧对胎儿脉搏血氧饱和度(FSpO2)的影响.方法:对48例胎心监护异常,存在胎儿缺氧可能的孕妇给予吸氧治疗,通过胎儿脉搏血氧监测FSpO2改善情况.将孕妇分为两组,每组24例,以监测前吸入空气时FSpO2作为基础值,两组分别吸入40%混合氧和纯氧各30 min,记录并计算每组给氧后15 min阶段的FSpO2平均值,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胎儿缺氧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吸入空气时的基础值相比,吸入40%混合氧和纯氧后,FSpO2均有显著升高,分别为5.9%和8.5%(P<0.05).FSpO2基础值越低,给氧后升高幅度越大(P<0.05).结论:对于产程中出现胎心异常的孕妇给予吸氧处理可显著提高FSpO2,FSpO2基础值越低,给氧后升高幅度越大.

    作者:李娟;陈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干扰睡眠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腹部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干扰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高睡眠质量.方法:选取100例术后患者,自行填写睡眠障碍干扰因素的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认为干扰睡眠因素有切口疼痛(95%)、咳痰(90%)、体位(84%)、担心预后(88%)、病房外噪音(71%)等.生理、心理、环境因素对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腹部病人睡眠质量.结论:在积极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应该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才能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孙元平;孙宇丁;杜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渥曼青霉素阻断罗格列酮对人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在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加入佛波酯培养48 h,细胞贴壁呈巨噬细胞样分化.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罗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组,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巨噬细胞ACA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可明显抑制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加入磷酯酰肌醇三磷酸激酶(phosphate 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途径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后ACAT-1表达较罗格列酮组高,较空白对照组低.结论:PPAR-γ配体罗格列酮通过P13K途径抑制ACAT-1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陈心;成蓓;王洪星;何平;葛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持续升高,而对AMI的治疗,再灌注治疗的效果与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对于不典型症状或心电图者AMI诊断更多依赖于心肌酶学,而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ass.CK-MB)对早期诊断AMI的灵敏度或特异性方面存在缺陷,近年发现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早期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有效性,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红艳;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胃癌放射免疫探测的临床实验评价

    目的:探讨[3]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1在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胃癌患者30例,在胃镜直视下将[3]I标记的McAb3H11注射于癌周围黏膜下,4-11 d后手术:术中传统视触诊探查后,用手持式γ探测器行RIGS检测.手术切除标本(原发灶、切缘、淋巴结)除采用HE染色(连续切片)检查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CEA IHC)和RT-PCR(CKl9 RT-PCR)进一步实验室检测.选取60枚非肿瘤患者淋巴结设置为对照组.结果:RIGS与传统手术探查相比,对原发灶和切缘的判断一致,对淋巴结的判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RIGS与HE染色相比,对原发灶及切缘癌浸润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率均为100%;在对淋巴结的检测中,RIG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5%、96.2%,准确率为85.9%.CEA IHC和CK19 RT-PCR进一步检测还发现,RIGS与HE染色对淋巴结的判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3]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l进行胃癌RIGS,可有效判别胃癌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RIGS对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判别较传统的视触诊探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靠性.RIGS对帮助发现隐匿转移的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亚;张长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绝经前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妇女雌激素水平、抗氧化能力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前后健康妇女各40例,分为绝经后组和绝经前组,观察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雌二醇(E2)浓度,并测定血脂、羟自由基、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结果:绝经后组IMT增加,E2水平降低,两者变化显著相关,同时绝经后组抗氧化能力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结论:女性低雌激素状态易引起颈动脉内膜增厚,这可能与低雌激素状态引起抗氧化能力下降和血脂升高有关.

    作者:简政威;吴赛珠;阮云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固骼生替代骨移植修复骨缺损41例

    目的:探讨固骼生在骨缺损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骨缺损患者应用固骼生进行手术植入治疗,并连续6~13个月进行临床观察随访.结果:41例中1例失访,获随访的40例患者无不良反应.X线片显示术后1~3个月材料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间界限模糊有新骨形成,3~6个月材料植入区内有明显的新骨长入,骨缺损已基本修复.结论:应用固骼生修复骨缺损,成骨速度快,具有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替代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高生物活性材料.

    作者:顾联;朱伟;朱礼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电视纤维喉镜下取喉咽部异物的临床应用

    咽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诊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口咽部异物大多数较容易发现并易取出.但喉咽部异物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咽反射敏感,配合极差,异物较小或位置隐蔽等,常规方法较难取出异物,达不到治疗目的.近2年来我们成功地在电视纤维喉镜下取出上述情况下的喉咽部异物68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改良环切术治疗环状嵌顿痔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环状嵌顿痔的有效疗法.方法:试验组56例用改良环切术,对照组49例用传统手术分段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在主要症状的改善、临床治愈的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环切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疗效确切,明显缩短了临床治愈时间,且远期疗效更好.

    作者:聂胜林;王兴芑;李谆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单中心分析

    目的:了解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肾内科1000份出院病历,统计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000份病历中,使用抗茵药物的有876份(87.6%),其中,使用一种抗生素者639例(72.9%),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者237例(27.1%).在使用抗生素的全部病例中,治疗性使用抗茵药物者606份(69.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270份(30.8%).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3 d者占89.3%,>3 d者占10.7%.在手术前O.5~1 h便开始接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率较低.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途径100%为经静脉途径.结论:本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基本合理.肾内科住院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率较高,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机、肾内科常见有创操作术后是否可以予口服抗生素代替静脉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等问题均有待临床进一步对照研究,以便为临床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万启军;何永成;贺争鸣;栾韶东;陈洪滔;许慧丽;廖莹;龙霞;贺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22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颅内静脉窦-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22例,来院前全部被误诊.本文就其误诊原因及早期正确诊断问题作一分析.

    作者:陈茂刚;左其龙;黄小鹏;江崇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保持大便通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6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3例发生便秘,对照组有15例发生便秘,针对便秘原因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结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因多种原因易发生便秘,若术前即给予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术后及时发现便秘原因,掌握处理技巧,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以减少颅内压增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晓清;杨智蓉;王静;王益芳;李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galectin-3和S100A4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galectin-3和S100A4蛋白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栓测68例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中galectin-3和S100A4蛋白的表达,包括17例滤泡性腺瘤、6例腺瘤性甲状腺肿、14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和31例滤泡癌.结果:Galectin-3和S100A4在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恶性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滤泡癌与滤泡型乳头状癌组间比较,galectin-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Galectin-3和S100A4蛋白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较有价值的肿瘤指标,galectin-3对滤泡癌与滤泡型乳头状癌的鉴别诊断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徐丽丽;朱贺;赵瑾;肖荣霞;王晶;郭长军;梁伟华;张海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18例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多发伤,此类患者大多预后欠佳.本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常规做上部颈椎CT及颈椎X线平片检查,使此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部分患者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从2000年3月至2006年9月对1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潮;曹彦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可乐定对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可乐定对CO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及CO2气腹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可乐定组(K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O.5 mg及苯巴比妥钠0.1 g,其中K组在麻醉前60 min另口服可乐定5μg/kg.两组采用相同的瑞芬太尼、畀丙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CVP、SpO2、P(ET)CO2、SBP、DBP、MAP变化,并计算各时点的HR和收缩压乘积(RPP).术毕统计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总用量.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麻醉方法相同: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1、5、15、30min之CVP、SpO2、P(ET)CO2数值均无明显差异;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在气腹后1 min HR、RPP变化及C组在气腹后1 cm之血压和在气腹后5 min之RPP有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比较,在气腹后1、5 min之RPP变化K组明显低于C组(P<0.05);K组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术中应用麻黄碱和阿托品例数K组明显多于C组,但术中需要应用乌拉地尔、苏醒期烦躁不安及术后诉伤口疼痛K组明显少于C组.结论:可乐定对CO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少瑞芬太尼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石碧明;邱劲军;易亚玲;任永功;刁文波;海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