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联;朱伟;朱礼贤
目的:评估选择糖化血红蛋白试剂厂家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45份不同血糖浓度的门诊患者标本,采用免役比浊法测定,按照规定公式计算结果,对不同的参考范围进行评估.结果:按IFCC方法计算,正常组有3个数据与临床不符合,超出高限范围比例12%,总体符合率93.3%;按照DCCT方法计算,全部数据预期都在参考范围内,基本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结论:两种参考范围具可比性,但DCCT/NGSP的方案比较合理,相对较好.
作者:曹永坚;易四维;吴子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3]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1在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胃癌患者30例,在胃镜直视下将[3]I标记的McAb3H11注射于癌周围黏膜下,4-11 d后手术:术中传统视触诊探查后,用手持式γ探测器行RIGS检测.手术切除标本(原发灶、切缘、淋巴结)除采用HE染色(连续切片)检查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CEA IHC)和RT-PCR(CKl9 RT-PCR)进一步实验室检测.选取60枚非肿瘤患者淋巴结设置为对照组.结果:RIGS与传统手术探查相比,对原发灶和切缘的判断一致,对淋巴结的判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RIGS与HE染色相比,对原发灶及切缘癌浸润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率均为100%;在对淋巴结的检测中,RIG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5%、96.2%,准确率为85.9%.CEA IHC和CK19 RT-PCR进一步检测还发现,RIGS与HE染色对淋巴结的判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3]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l进行胃癌RIGS,可有效判别胃癌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RIGS对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判别较传统的视触诊探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靠性.RIGS对帮助发现隐匿转移的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亚;张长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多发伤,此类患者大多预后欠佳.本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常规做上部颈椎CT及颈椎X线平片检查,使此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部分患者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从2000年3月至2006年9月对1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潮;曹彦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的局限性病理扩张,居脑血管意外患者病因中的第3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颅内动脉瘤的人群发病率为3.6%~6%不等[1-2],它的形成是遗传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后天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85%的囊状颅内动脉瘤发生在Willis环,前交通动脉占30%~35%,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及附近颈内动脉占30%,大脑中动脉占22%[3].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占动脉瘤人群)为1%~2%[2].
作者:唐翠松;李文彬;李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在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加入佛波酯培养48 h,细胞贴壁呈巨噬细胞样分化.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罗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组,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巨噬细胞ACA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可明显抑制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加入磷酯酰肌醇三磷酸激酶(phosphate 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途径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后ACAT-1表达较罗格列酮组高,较空白对照组低.结论:PPAR-γ配体罗格列酮通过P13K途径抑制ACAT-1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陈心;成蓓;王洪星;何平;葛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加吉西他滨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观察两组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疼痛缓解程度,治疗后6、12个月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能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且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董新军;王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女,30岁,农民,主因术后左下腹痛40余天伴发热于2005年6月13日入院,2005年5月23日在当地县医院因急性脐周腹痛,脐周局部压痛、反跳痛,拟诊急腹症手术探查,术中行右侧卵巢修补术、右侧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及阑尾切除术,术后1 d即出现畏寒发热,午后明显,高42℃,伴左下腹胀痛,进食后加重,热退时如同正常,当地抗炎无效,PPD(-).
作者:廖晓宏;谢明;陈海燕;戴少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3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行股骨头置换26例,全髋置换术12例,其中男11例,女27例.结果:出院时均能扶助行器行走,术后应激性溃疡、全髋半脱位、泌尿系感染各1例,纠正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36例卵巢癌患者及10名健康体检妇女外周血中INF-γ+细胞与IL-4+细胞频度.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呈现Th2亢进趋势,且这种变化随临床期别的升高而更加明显.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调,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辛晓玲;刘志杰;赵汝珠;张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干化学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对30例服用茶碱的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并与免疫荧光偏振法进行比较,同时对干化学测定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茶碱浓度在5.0~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 5).日内RSD为3.31%~5.85%,日间RSD为4.51%~7.39%;回收率为95.75%~102.33%.与免疫荧光偏振法进行比较,有良好相关性(r=0.9617,P>0.05).结论:应用本方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重复性好,准确度高,与免疫荧光偏振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且需血量少,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急诊检测.
作者:徐立风;刘涤瑕;董风珍;唐德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和参麦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经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几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参麦注射液0.5~1 mL/(kg·次),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50~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15 d为1疗程,并辅以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150~250 mg/(kg·d),15 d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测血清cTnI及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同时测柯萨奇病毒抗体.结果:治疗后1、2周两组血清cTnI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f=3.636,P<0.01;t=6.67,P<0.001).治疗后1周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但在2周、1个月后ST-T改变、室性早搏恢复例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2周:X2=5.705、6.42、;1个月x2:6.411、4.5,均P<0.05).3个月复查时,ST-T改变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性(x(2)=5.621,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和参麦注射液联用能够快速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惠儿血清cTnI,促进异常心电图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波;苏海浩;王晶;陈凤媚;叶志英;喻清和;黄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感染是烧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而创面感染又是全身性感染的主要来源[1],为此我们对31例本院住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并做了统计分析.
作者:刘洪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颅内静脉窦-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22例,来院前全部被误诊.本文就其误诊原因及早期正确诊断问题作一分析.
作者:陈茂刚;左其龙;黄小鹏;江崇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和尿毒症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择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血透组,67例未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慢性肾脏病5期)作为非透析组,并选择41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并将血透组按血透维持时间分为两个亚组比较.结果:血透组与非透析组比较肿瘤标志物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肿瘤标志物血清CA153、CA125、CA242、Ferritin、β-HCG、HGH、NS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这两组肿瘤标志物血清AFP、CA19-9、PSA、fPSA、CE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透组的两个亚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患者部分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透不能清除肿瘤标志物.
作者:张晓光;汪年松;高云朝;陆汉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30例颈髓损伤患者(完全性损伤15例,不完全性损伤15例)血压、心率、血清钠、血清钾、血浆渗透压、尿量及24 h尿钠排出量等资料.结果:23例患者于伤后2~8 d出现低钠血症,其中完全性损伤15例全部出现,发生率100%,1例患者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根据血钠水平,经采用控制每日水量、补钠治疗10~21 d后,23例均治愈,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血浆渗透压、尿钠均正常.结论: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但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十分少见;机体内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导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可能是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之一.严格控制入液量及补钠为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罗苑青;王素伟;陈有生;金树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21眼)眼内复杂异物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异物摘出率95.2%,随访3个月,视力稳定或提高者17眼(80.9%),视力不变者3眼(14.3%),下降者1只眼(4.8%).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有利于摘出异物,并可治疗异物存留的并发症,提高术后视力.
作者:吕秀;徐尧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发光导丝(lightwand)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Lightwand组和喉镜组(每组n=60).采用咪达唑仑0.05~0.08 mg/kg、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2~4μg/kg、罗库溴铵0.8~1 mg/kg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用药后60 s开始气管插管操作.Lightwand组用lightwand引导气管插管,喉镜组用普通喉镜气管插管.结果:Lightwand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6.7%,喉镜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5.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插管时长Lightwand组为(10.5±2.1)s,喉镜组为(13.4±2.7)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插管后即刻心率与基础心率差值LightWand组为(16.3±3.5)次/min,喉镜组为(15.7±3.1)次/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插管成功后即刻收缩压与基础收缩压差值Lightwand组为(26.3±4.2)mmHg,喉镜组为(24.9±3.9)mmHg,差异无显著性(P>0.05).黏膜损伤发生率Lightwand组和喉镜组分别为1.7%和10.O%(P<0.05),术后咽喉痛发生率Lightwand组和喉镜组分别为11.7%和28.3%(P<0.05),术后声嘶发生率Lightwand组与喉镜组分别为0和1.7%,牙齿松动/脱落两组均未发生.结论:Lightwand可快速完成头位固定的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为困难气道处理提供了更多选择.
作者:石英;陶国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固骼生在骨缺损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骨缺损患者应用固骼生进行手术植入治疗,并连续6~13个月进行临床观察随访.结果:41例中1例失访,获随访的40例患者无不良反应.X线片显示术后1~3个月材料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间界限模糊有新骨形成,3~6个月材料植入区内有明显的新骨长入,骨缺损已基本修复.结论:应用固骼生修复骨缺损,成骨速度快,具有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替代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高生物活性材料.
作者:顾联;朱伟;朱礼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又名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家庭性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特定部位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性三大特征,外科多因急腹症就诊.现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王贤柱;陈昭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MA)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机体营养指标的关系.方法:根据透析前血浆碳酸氢根(HCO3-)浓度,将68例MHD患者分为两组:MA组(HCO3-≤21 mmol/L,40例)和非MA组(HCO3->21 mmol/L,28例),将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HCO3-浓度与各营养指标的关系.结果:68例MHD患者MA发生率58.8%,透析前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标准化蛋白代谢率(nPCR)MA组明显高于非MA组(P<0.05),而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透析前HCO3-浓度与SCr、BUN、nPCR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其他营养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透析前轻度MA在MHD患者中是常见的,可能与蛋白质的撮入量增加有关,轻度MA对透析充分的患者营养指标无明显损害作用.
作者:孙淑清;洪佳平;余毅;陈今;林曰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