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联;朱伟;朱礼贤
目的:验证CT是否可以被用来预测泌尿系结石易碎性,以期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短径>1.0 cm,术前行螺旋CT扫描.(1)根据术前CT影像学特征分为筛孔组、分层年轮组、无特征组,分别行腔内碎石,记录碎石次数.将3组每单位气压弹道碎石次数行组间t检验.(2)按CT值分为I、Ⅱ、Ⅲ3组,将每组的每单位气压弹道碎石次数行组间f检验.验证结石平均CT值与每单位体积碎石次数关系.结果:筛孔组、分层年轮组、无特征组3组每毫升气压弹道碎石次数分别为(401±77)次、(525±110)次、(724±94)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Ⅱ、Ⅲ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术前患者结石平均CT值及CT影像学特征可以估计结石的易碎性.
作者:王进峰;吴志坚;刘鑫国;李晓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游走性肺浸润对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以肺部游走性病变为特点的肺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病例报告游走性肺浸润,军团菌肺炎3例、支原体肺炎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3例、Churg-Strauss综合征1例、过敏性肺炎1例,另7例病原不明.结论:游走性肺部浸润阴影可存在于一些特殊的疾病中,临床上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罗勇;韩锋锋;陈耀明;丁智勇;徐卫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大鼠佐剂诱导性关节炎(adjuvanl induce arthritis,AIA)模型,研究中药酒润风湿透皮散对AIA的治疗效果.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IA模型组、雷公藤组及酒润风湿透皮散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造模,后3组造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雷公藤多甙片或酒润风湿透皮散浸液.结果:AIA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同期饲养的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与雷公藤组接近,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大鼠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IA模型组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雷公藤组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明显低于AIA模型组大鼠(P<0.05),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IA模型组关节肿胀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雷公藤组及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低于AIA模型组(P<0.01).镜检显示,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和雷公藤组大鼠虽有关节滑膜增生,但组织病理学改变较AIA模型组大鼠明显减轻.结论:酒润风湿透皮散治疗AIA效果明显,毒副作用小.
作者:马玉琛;段斐;孟明;郭晓燕;寇素茹;马幼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充分认识和重视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9例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急诊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13例均行非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患者因保守治疗病情不缓解,给予手术切除胆囊,其余病例保守治疗病情缓解.本组中先兆流产4例,先兆早产3例,早产2例,无孕产妇及胎儿死亡发生.结论:妊娠期急性胆囊炎,大部分经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缓解.
作者:刘莉;李予;文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保持大便通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6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3例发生便秘,对照组有15例发生便秘,针对便秘原因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结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因多种原因易发生便秘,若术前即给予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术后及时发现便秘原因,掌握处理技巧,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以减少颅内压增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晓清;杨智蓉;王静;王益芳;李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及cyclinD1基因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1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32例异型增生和50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cvclinD1的表达.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0、21.9%、37.5%和54.0%.cyclinD1表达阳性率8.3%、15.6%、34.4%和48.0%,survivin与cyclinD1在肠上皮化生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两者在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异型增生与胃癌组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rvivin阳性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cyclinD1表达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cvclinD1表达正相关.结论:Survivin及cyclinD1基因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恶性度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成洪震;张明亮;刘可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咽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诊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口咽部异物大多数较容易发现并易取出.但喉咽部异物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咽反射敏感,配合极差,异物较小或位置隐蔽等,常规方法较难取出异物,达不到治疗目的.近2年来我们成功地在电视纤维喉镜下取出上述情况下的喉咽部异物68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喉罩麻醉和气管内插管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65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导管组.比较两组置罩(管)和拔罩(管)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及术中和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喉罩组置入和拔除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气管导管组拔除气管导管前后HR、MAP比喉罩组明显升高(P<0.05).喉罩组拔除喉罩时患者呛咳、体动以及术后咽喉痛的发生明显少于气管导管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且操作简单,适合老年人腹腔镜胆囊手术应用.
作者:鲁晓红;安小亮;杨宗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当生命不能挽留的时候,我们应该让他走好.毕业实习那年,我与几个同学被分到了肿瘤医院实习,几个人被分到不同科室轮流转科.新鲜夹带着兴奋伴我度过了初的几周.
作者:五木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持续升高,而对AMI的治疗,再灌注治疗的效果与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对于不典型症状或心电图者AMI诊断更多依赖于心肌酶学,而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ass.CK-MB)对早期诊断AMI的灵敏度或特异性方面存在缺陷,近年发现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早期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有效性,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红艳;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小于8月龄的麻疹患儿110例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典型,均有发热和出疹,97.3%有卡他症状,89.1%见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 斑),且大多伴有进食进饮呛咳和腹泻症状,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结论:麻疹传染性极强,出疹前(前驱期)诊断困难,医院儿科门诊传播不容忽视,门诊传播易使疫情扩散.需加强疫情监控,做好儿童发热门诊管理.
作者:张尔康;朱素尧;张士红;孟敏;许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1-2006年5年间所收冶的6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治疗的方法以及预后等.结果:胆道疾病是常见的病因,常见的伴随疾病为糖尿病,常见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抗生素治疗2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44例,40例治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14例,13例治愈,外科手术引流2例,本组治愈61例,治愈率98.4%,死亡1例,病死率1.6%.结论: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提高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的重要因素,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和(或)置管引流已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首选,适合于绝大部分患者,而外科手术引流仅适合于介入治疗失败或脓肿破裂患者.
作者:黄关泰;陈焕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非接触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zer,ORA)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测量眼压的差异,以评价ORA在眼压测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1例154眼进行ORA与GAT测量,并用改进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结果:ORA直接眼压值为(19.88±10.33)mmHg,校正眼压值(IOPce)为(21.56±13.52)mmHg,GAT测得的眼压为(18.82±8.89)mmHg,两种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正常眼压者平均CCT为(545.49±38.92)μm,ORA直接眼压、GAT眼压与CCT相关(r=0.501.P=0.000;r=0.364,P=0.000),IOPcc与CCT无相关性(r=0.093,P=0.349).结论:在正常眼压范围及以上者,眼反应分析仪ORA的眼压测量值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的测量值相比偏高,差值随着眼压升高而增大,IOPcc不受角膜厚度影响,可能是排除角膜厚度因素影响更接近真实的眼压结果.
作者:许爱琴;孙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2982例宫颈疾病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2982例,宫颈活栓术1862例,经病理诊断CIN 651例(CIN I-CIN Ⅱ),宫颈浸润癌15例,原位癌9例,慢性宫颈炎611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439例.结论: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对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有无合井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丽萍;郭彩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手术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66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要点及术后效果.结果:6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全组无一例因术前准备或术中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或出现并发症,术后5~7 d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充分的用物准备,设备仪器完好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颜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较为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1],翼状胬肉组织向角膜中央生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引起散光、视力下降、眼部不适感及影响美容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但传统的翼状胬肉手术复发率较高,高达30%~69%[3].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采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21眼)眼内复杂异物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异物摘出率95.2%,随访3个月,视力稳定或提高者17眼(80.9%),视力不变者3眼(14.3%),下降者1只眼(4.8%).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有利于摘出异物,并可治疗异物存留的并发症,提高术后视力.
作者:吕秀;徐尧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冬季的一个下午,多功能厅外人头攒动,人事科小丁不厌其烦地报着面试人员的名字,每报一个,都会惹得许多人伸长脖子倾听.每一位面试者神情各不相同,或独自一人静立一旁,或口中念念有词,或三五成群议论某人某人有关系、有后门等等.
作者:袁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发光导丝(lightwand)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Lightwand组和喉镜组(每组n=60).采用咪达唑仑0.05~0.08 mg/kg、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2~4μg/kg、罗库溴铵0.8~1 mg/kg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用药后60 s开始气管插管操作.Lightwand组用lightwand引导气管插管,喉镜组用普通喉镜气管插管.结果:Lightwand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6.7%,喉镜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5.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插管时长Lightwand组为(10.5±2.1)s,喉镜组为(13.4±2.7)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插管后即刻心率与基础心率差值LightWand组为(16.3±3.5)次/min,喉镜组为(15.7±3.1)次/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插管成功后即刻收缩压与基础收缩压差值Lightwand组为(26.3±4.2)mmHg,喉镜组为(24.9±3.9)mmHg,差异无显著性(P>0.05).黏膜损伤发生率Lightwand组和喉镜组分别为1.7%和10.O%(P<0.05),术后咽喉痛发生率Lightwand组和喉镜组分别为11.7%和28.3%(P<0.05),术后声嘶发生率Lightwand组与喉镜组分别为0和1.7%,牙齿松动/脱落两组均未发生.结论:Lightwand可快速完成头位固定的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为困难气道处理提供了更多选择.
作者:石英;陶国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肌疲劳、撤机困难患者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8例在我院ICU住院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临床表现为呼吸肌疲劳明显、撤机困难.将患者分为rhGH组和对照组各14例,rhGH组每天皮下注射rhGH 0.1U/kg,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直至撤离呼吸机.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糖变化的差异,同时比较rhGH组的预测死亡率及实际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GH组接受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白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实际死亡率较预测死亡率显著降低,但血糖变化没有明显差异.结论:rhGH应用于COPD并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的患者,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助于呼吸机撤离.
作者:王思荣;陈裕胜;林材元;黄昭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