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玲;刘志杰;赵汝珠;张文华
目的:研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在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加入佛波酯培养48 h,细胞贴壁呈巨噬细胞样分化.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罗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组,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巨噬细胞ACA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可明显抑制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加入磷酯酰肌醇三磷酸激酶(phosphate 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途径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后ACAT-1表达较罗格列酮组高,较空白对照组低.结论:PPAR-γ配体罗格列酮通过P13K途径抑制ACAT-1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陈心;成蓓;王洪星;何平;葛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 cell aplasia,PRC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将本科2005-2007年收治的2例胸腺瘤合并PRCA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赵龙;朱宪明;刘志平;王坚;王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又名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家庭性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特定部位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性三大特征,外科多因急腹症就诊.现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王贤柱;陈昭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估选择糖化血红蛋白试剂厂家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45份不同血糖浓度的门诊患者标本,采用免役比浊法测定,按照规定公式计算结果,对不同的参考范围进行评估.结果:按IFCC方法计算,正常组有3个数据与临床不符合,超出高限范围比例12%,总体符合率93.3%;按照DCCT方法计算,全部数据预期都在参考范围内,基本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结论:两种参考范围具可比性,但DCCT/NGSP的方案比较合理,相对较好.
作者:曹永坚;易四维;吴子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和精氨酸的不平衡氨基酸肠内营养(EN)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大鼠Walker-256癌肉瘤生长的影响.方法:SD大鼠空肠造瘘,皮下接种Walker-256癌肉瘤,36只接种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A组(平衡氨基酸+生理盐水组)、B组(平衡氨基酸+5-Fu组)、C组(富含亮氨酸及精氨酸的不平衡氨基酸+5-Fu 组).测定各组治疗后肿瘤重量、抑瘤率、PCNA指数、凋亡指数、肿瘤细胞周期及大鼠生存时间.结果:A、B、C组G0/G1期比例依次增高(P<0.01);凋亡指数依次增高(P<0.05或P<0.01);生存时间依次延长(P<0.05或P<0.01);S期比例依次下降(P<0.01);PCNA指数依次下降(P<0.01);瘤重依次下降(P<0.01).结论:富含亮氨酸及精氨酸的不平衡氨基酸EN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能增强5-Fu的抗肿瘤效应.
作者:查文良;余薇;白育庭;万敬枝;高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保持大便通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6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3例发生便秘,对照组有15例发生便秘,针对便秘原因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结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因多种原因易发生便秘,若术前即给予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术后及时发现便秘原因,掌握处理技巧,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以减少颅内压增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晓清;杨智蓉;王静;王益芳;李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肌疲劳、撤机困难患者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8例在我院ICU住院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临床表现为呼吸肌疲劳明显、撤机困难.将患者分为rhGH组和对照组各14例,rhGH组每天皮下注射rhGH 0.1U/kg,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直至撤离呼吸机.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糖变化的差异,同时比较rhGH组的预测死亡率及实际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GH组接受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白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实际死亡率较预测死亡率显著降低,但血糖变化没有明显差异.结论:rhGH应用于COPD并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的患者,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助于呼吸机撤离.
作者:王思荣;陈裕胜;林材元;黄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持续升高,而对AMI的治疗,再灌注治疗的效果与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对于不典型症状或心电图者AMI诊断更多依赖于心肌酶学,而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ass.CK-MB)对早期诊断AMI的灵敏度或特异性方面存在缺陷,近年发现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早期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有效性,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红艳;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充分认识和重视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9例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急诊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13例均行非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患者因保守治疗病情不缓解,给予手术切除胆囊,其余病例保守治疗病情缓解.本组中先兆流产4例,先兆早产3例,早产2例,无孕产妇及胎儿死亡发生.结论:妊娠期急性胆囊炎,大部分经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缓解.
作者:刘莉;李予;文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对大鼠严重创伤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探索从中枢的某一环节着手,来抑制严重创伤后的炎性反应失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TBSAⅢ度烧伤为严重创伤模型,利用ELISA方法检测激活NMDA受体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通过膜片钳技术检测严重烧伤能否导致大鼠神经元NMDA受体的过度开放:再观察阻断NMDA受体能否抑制严重烧伤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的上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使用NMDA 0.5 mg/kg激活NMDA受体,血清TNF-α、IL-1β、IL-6明显升高,加大剂量(2mg/kg)可以使血清TNF-α、IL-1β、IL-6进一步升高;(2)在35pS电导水平的开放中,烧伤使通道开放概率增加非常显著,在100pS电导水平的开放中,开放时间常数T1、通道开放概率增加非常显著;(3)腹腔注射MK-801(3 mg/kg)阻断NMDA受体可以抑制烧伤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上升,加大注射剂量(5 mg/kg)可以进一步抑制烧伤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上升.结论:NMDA受体是严重创伤(烧伤)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过度升高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卫东;陆建华;熊家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polysaccharides,ASPS)对大鼠海马细胞有无抗氧化损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检测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细胞匀浆液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生成量.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PS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SPS组细胞活性(0.46)比模型组细胞活性(0.36)高(P<0.01),ASPS组P53表达量较低而模型组表达量较高;LDH活力及MDA生成量ASPS组明显低于模型组,但SOD活力ASPS组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ASPS能提高海马神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作者:刁波;唐瑛;王晓昆;邓惠玲;文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异丙酚浅麻醉时在犬脑不同区域的摄取及分布.方法:6条成年雄犬,静脉注射异丙酚4.5 mg/kg,达到有效麻醉深度后3 min,取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血并断头法将犬处死,解剖犬脑,分别取额叶、顶叶、颞叶、海马、扣带回、丘脑、中脑、桥脑、小脑组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法测定血浆浓度及组织浓度.结果:各个脑区药物浓度分布呈桥脑>中脑>丘脑>小脑>扣带回>额叶>颞叶>顶叶>海马的趋势,动脉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静脉血药浓度.结论:异丙酚浅麻醉时在犬脑不同区域分布不同,其中以脑干和丘脑高,可能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长涛;林春水;古妙宁;卢刚;万山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采用多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工具,有相当一部分妇女IUD长期放置到绝经后才取出.绝经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宫颈及子宫萎缩而取器困难或失败.笔者自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本院30例绝经后各种原因取器困难的妇女,在手术前使用尼尔雌醇、利多卡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亚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科电子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总结自发性气胸经内科胸腔镜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运用内科胸腔镜术联合高频电凝术凝固肺大泡及高频电切术离断胸膜粘连带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全组20例患者治疗后24~72 h肺全部复张,肺功能明显改善,随诊1年,术侧无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采用内科电子胸腔镜治疗,具有安全性佳、疗效好、患者耐受性好的特点,尤其适合肺功能差不能耐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
作者:谢志斌;彭清臻;钟敏华;余小明;童良娥;罗慧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EphB4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和EphB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卵巢上皮癌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HIF-1α与EphB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而且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EphB4有相关性.结论:HIF-1α和EphB4对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苏雪锋;李伟华;林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腋路臂丛阻滞的可行性.方法:230例ASA I级行手部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116例,按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操作;B组患者114例,采用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观察两组麻醉操作时间、肌颤搐强度、患者对麻醉操作的满意度、麻醉效果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操作时间短(P<0.05)、肌颤搐强度明显降低(P<0.01)、患者对麻醉满意度增高(p<0.01),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操作简便、肌颤搐强度低,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徐鹏;吴又武;肖毓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干化学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对30例服用茶碱的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并与免疫荧光偏振法进行比较,同时对干化学测定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茶碱浓度在5.0~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 5).日内RSD为3.31%~5.85%,日间RSD为4.51%~7.39%;回收率为95.75%~102.33%.与免疫荧光偏振法进行比较,有良好相关性(r=0.9617,P>0.05).结论:应用本方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重复性好,准确度高,与免疫荧光偏振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且需血量少,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急诊检测.
作者:徐立风;刘涤瑕;董风珍;唐德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VUL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收住的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性溃疡患者15例(18条患肢),使用腹腔镜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钬激光处理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静脉支.结果:所有患肢曲张静脉支及静脉团消失,切口一期愈合,下肢酸胀及沉重感逐渐减轻,局部瘙痒及创面疼痛缓解,溃疡均于手术后2~6周内愈合.全部病例随访3~14个月,无静脉曲张形成及溃疡复发.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与钬激光治疗两种微创方法联合应用可有效地阻断浅静脉系统及交通支静脉系统的异常反流,治疗VULE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褚雪峰;宗朝晖;圣小平;许晓萍;缪秀华;张松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球孢子菌病(coccidioidomycosis)是由粗球孢子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或播散性疾病,于1892年首先在阿根廷被发现,后在美国广泛流行[1-2].本病系地方性流行病,病原菌为双相型真菌,主要经呼吸道吸人感染,也可因外伤后经皮肤感染而发病[3].我院于2007年诊断并治疗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菌病1例,报告如下.
作者:高伟;张圣林;张新明;邹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当生命不能挽留的时候,我们应该让他走好.毕业实习那年,我与几个同学被分到了肿瘤医院实习,几个人被分到不同科室轮流转科.新鲜夹带着兴奋伴我度过了初的几周.
作者:五木客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