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荣;陈裕胜;林材元;黄昭
目的:探讨往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对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桂林华通XT-2000型尿液分析仪测定500例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标本,按尿糖检测半定量结果分为2.8mmol/L(I组)130例,5.5 mmol/L(Ⅱ组)102例,14 mmol/L(Ⅲ组)165例和28 mmol/L(Ⅳ组)103例,在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用干化学试纸条分别进行检测,并观察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为阴性时维生素C的剂量.结果:当I、Ⅱ、Ⅲ、Ⅳ组尿液标本中分别加入5、7.5、15和40 mg的维生素C时尿液葡萄糖浓度测定的结果变为阴性.结论:随着维生素C浓度逐渐增加,尿糖测定结果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维生素C起着负干扰作用.
作者:李结秋;黄乐升;廖军;汤勇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女,49岁,2007年4月3日以发热、头晕、头痛、咳嗽、咽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面颈部潮红、左侧耳鸣,腹稍膨隆、全腹轻压痛、反跳痛收住我院肾脏内科治疗.4月4日,患者已神志恍惚,出现严重的腹胀腹痛,腹泻剧烈时伴呕吐、出汗.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稍弱,3次/min,查体:体温38.7℃,脉搏90次/min,血压135/98 mmHg,呼吸20次/min.
作者:符玉文;孙朝晖;张卫云;王露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多发伤,此类患者大多预后欠佳.本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常规做上部颈椎CT及颈椎X线平片检查,使此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部分患者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从2000年3月至2006年9月对1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潮;曹彦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机械性肠梗阻是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之一,临床上共同的表现是肠道通过受阻,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不排气,后期可出现肠管血循环障碍的毒素吸收、肠壁坏死、腹膜炎等严重症状.是否采取手术治疗以及何时采取手术处理,常常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困难选择.泛影葡胺造影法在判断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时机中不失为一简便有效的方法,笔者2006-2007年,对收治的23例机械性肠梗阻采用此法,报告如下.
作者:郭成;艾尔肯;李光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女,14岁,40 kg,因肠瘘行肠切除术,肠吻合,术前一般情况好,无心肺异常,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术前30 min予阿托品0.1 g,东莨菪碱0.3 mg肌肉注射.术中常规监测心率、心电图、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开通外周静脉输液,静吸复合麻醉后,经口明视插管,气管导管型号D7.0,因气管痉挛咳嗽两次插管失败,第3次插管成功并接呼吸机控制呼吸,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正常,术中麻醉平稳,手术历时3.5 h.术后未待清醒转入ICU病房,术后4 h患者完全清醒,由于插管不顺利.
作者:徐金中;叶向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估选择糖化血红蛋白试剂厂家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45份不同血糖浓度的门诊患者标本,采用免役比浊法测定,按照规定公式计算结果,对不同的参考范围进行评估.结果:按IFCC方法计算,正常组有3个数据与临床不符合,超出高限范围比例12%,总体符合率93.3%;按照DCCT方法计算,全部数据预期都在参考范围内,基本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结论:两种参考范围具可比性,但DCCT/NGSP的方案比较合理,相对较好.
作者:曹永坚;易四维;吴子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的局限性病理扩张,居脑血管意外患者病因中的第3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颅内动脉瘤的人群发病率为3.6%~6%不等[1-2],它的形成是遗传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后天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85%的囊状颅内动脉瘤发生在Willis环,前交通动脉占30%~35%,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及附近颈内动脉占30%,大脑中动脉占22%[3].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占动脉瘤人群)为1%~2%[2].
作者:唐翠松;李文彬;李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院近2年来开展妇产科手术1156例,其中发生脂肪液化80例,发生率6.92%.本文对80例脂肪液化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全子宫切除术25例,剖宫产术45例,宫颈癌根治术3例,广泛子宫切除术2例,附件手术5例.年龄21~70岁,平均32.5岁.腹壁脂肪厚度:<3 cm 8例,3~6 cm 63例,>6 cm 9例.发现切口渗液时间:均在术后3~10 d开始渗液.其中第5~6天渗液68例,占85%,渗液为黄色液体.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涂片镜检有较多脂肪滴,少量炎性细胞,无脓细胞,渗液细菌培养无菌生长.
作者:薛志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腋路臂丛阻滞的可行性.方法:230例ASA I级行手部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116例,按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操作;B组患者114例,采用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观察两组麻醉操作时间、肌颤搐强度、患者对麻醉操作的满意度、麻醉效果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操作时间短(P<0.05)、肌颤搐强度明显降低(P<0.01)、患者对麻醉满意度增高(p<0.01),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直接低电流神经刺激器定位操作简便、肌颤搐强度低,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徐鹏;吴又武;肖毓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男,66岁,无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因发现血压升高1年,自行控制不佳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血压160/80 mmHg.胸部X线检查:主动脉弓突出,心影增大,肺纹理稍增粗.12导联平静心电图示:QRS波时限正常(<0.12s),V1导联呈交替性S波钝挫,aVL导联附加的R波呈RSR'型,Ⅱ、Ⅲ导联有S波钝挫(图1);T波低平、倒置,ST段无改变.诊断:窦性心率、T波改变.平板运动试验示:运动后,ST段水平下移0.17mV,诊断:可疑阳性.于是给予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前降支60%狭窄,回旋支75%狭窄,右冠状动脉80%狭窄(图2),造影诊断:三支血管病变,冠心病.
作者:赵丽华;吴平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提出一种改良经大隐静脉或其属支入路的腔静脉滤器置入操作技术.方法:自2002年12月至2007年9月对45例患者采用皮肤小切口,直视下穿刺大隐静脉或其属支置入腔静脉滤器,结扎穿刺口处的大隐静脉主干或其属支少许管壁,术后无需加压包扎伤口,早期可活动.结果:本组45例全部伤口I期愈合,无一例发生局部并发症,随访5~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本法对比以往的大隐静脉切开入路法具有微创,操作简捷,局部并发症少,术后易护理,不影响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对健侧肢体静脉系统无影响的优点,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邝石峰;邓国三;连继洪;匡斌;赵成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3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行股骨头置换26例,全髋置换术12例,其中男11例,女27例.结果:出院时均能扶助行器行走,术后应激性溃疡、全髋半脱位、泌尿系感染各1例,纠正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及地塞米松静滴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急性喉炎患儿70例,治疗组38例用空气压缩泵,普米克令舒0.5~1 mg/次雾化吸入,2次/d,连续3 d;对照组32例,地塞米松0.3~0.5 mg/(kg·d)静注;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结论:普米克令舒在治疗急性喉炎时直接作用于发病部位,局部浓度高,起效迅速,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先军;郑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女,29岁,孕32周,珍贵儿.孕妇体健,无遗传性疾病及孕期口服禁忌药物史,非近亲结婚.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大小发育正常,胎盘羊水正常.右侧睾丸大小正常,其内部可见无回声区,边界清晰,整齐,光滑,大小为1.2 cm×1.1cm(图1).CDFI:囊肿内无血流信号,囊肿周围睾丸实质内可见少量彩色血流(图2).超声诊断:晚孕单活胎,胎儿右侧睾丸囊肿.此后的胎儿超声检查较前无明显改变.患儿出生后此囊肿也无明显变化.
作者:张欢;许为东;朱见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全世界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由于中晚期AD的治疗效果不佳,研究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向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正常老化过程与老年痴呆(主要是AD)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每年大约有10%~15%的MCI患者将转化为痴呆,它常常是AD发病的预警信号.对MCI进行深入研究,有希望发现和筛选出AD的高危人群,提供一个佳治疗时间窗,预防或推迟AD的发生.
作者:刘南;邓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8月至2006年11月期间资料完整的46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年龄13~65岁,平均38.5岁.开放骨折16例,闭合骨折30例,合并腓骨骨折25例.胫骨骨折钢板固定28例,18例行螺钉加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随访10个月~5年,平均32.5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28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术后共有12例手术切口或创面愈合困难,5例骨折延迟愈合,创伤性骨性关节炎13例.结论: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很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适当的手术时机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程福平;洪正华;马毅;林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引起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方法:对20例7~9.2岁替牙期患者以T2-T1代表自然生长6个月的改变,T3-T2代表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6个月的改变,对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A点前移1.47 mm,SNB、SNPg和Pg-Np明显减小,ANB增大3.62°,Wits值增加4.39 mm,上唇倾角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能促进上颌骨发育,下颌骨后下移位,有效纠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改善侧貌.
作者:骆英;方刚;黄统;樊晓群;章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与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VLP)检测尾加压素Ⅱ基因C3836T、G605A多态性.选取3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95例(病例组),糖尿病未合并肾病者145例(对照组).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和糖尿病未合并肾病的患者相比,T3836T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5),3836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A605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0.05).3836T和A605A基因型可能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OR=2.134,95%CI=1.085~4.198,P=0.028;OR=0.381,95% CI=0.203~0.713.P=0.003),同时目前的结果也表明T3836T和G605G基因型对糖尿病肾病的血脂指标有影响.结论:尾加压素Ⅱ基因中等位基因3836T和605G可能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丹丹;王国英;王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管理、预防深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及其相关性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71例深静脉导管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以导管培养致病菌情况作为主要监测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预防与控制深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对策.结果:63例导管细菌培养阳性,常见的病原体是表皮葡萄球菌.结论:预防和控制深静脉导管感染的有效方法是优化操作技术,刚化无菌技术,强化维护技术,细化观察技术以及深化宣教技术.
作者:吴琼;石利平;季小平;喻海燕;沈琴;张金梅;王茂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对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门诊血压情况进行检测和记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睡眠障碍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舒张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收缩压增高与睡眠障碍表现形式无关.结论:睡眠障碍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防治策略上应重视睡眠障碍的改善和治疗.
作者:王舜尧;陈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