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Willis动脉环上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李爱国;何俊

关键词:Willis动脉环,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解剖, 研究
摘要:Willis动脉环上动脉瘤的研究一直是目前医学临床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由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仍是目前多数学者首荐的方法,介入法只能作为手术治疗的补充,因此了解Willis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进展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手术治疗阻塞性鼻窦炎6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阻塞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塞性鼻窦炎鼻内铣手术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对68例塞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治愈46例(67.7%),好转19例(27.9%),无效3例(4.4%).总有效率95.6%.结论:对塞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是必要的,疗效也是确切的.

    作者:刘鹤;胡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严重腹部损伤32例抢救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损伤的急诊急救,早期诊断,手术治疗的相关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计32例严重腹部损伤病人的救治诊疗情况.结果:经剖腹探查手术,治愈30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严重腹部损伤的病人,笔者提倡由普外科与多科协作,将明显改善腹部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江利;张仁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治

    目的:探讨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994年1月-2007年12月华西医院收治的16例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中一期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9例,行支气管修补术3例;3例行左全肺切除术,1例先行保守治疗,后因裂伤部位狭窄明显而行狭窄部袖式切除支气管端-端吻合术.本组均痊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5例获随访1-13年,3例有轻度狭窄,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15例生活质量均好.结论: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损伤易误诊或漏诊,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损伤一经确诊,尽早施行支气管修复重建术.

    作者:蒋良双;伍伫;吴邦贵;徐强;卢明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对比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使用效果,为临床医生对副反应少的宫内节育器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据.方法:本文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在我站志愿放置宫内节育器,经体检无禁忌症后,对其介绍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不同特点,由受术者自由选择,三种各观察152例,共456例.观察脱落、妊娠、出血疼痛终止率.结果:18月续用率分别为:CT300型90.45/100/年、MCU功能性96.43/100/年、Ⅰ-220型98.45/100/年,三种IUD组间比较略有差异.妊娠、脱落、出血疼痛终止率,三种IUD差异较明显.结论:三种IUD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接受性,尤以MCU功能性和Ⅰ-220型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宗琼;王江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胆石钳在困难取器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IUD)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简便、可逆的避孕措施,是目前国内应用普遍、广泛的一种避孕方法.在取器困难时,应用胆石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取IUD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3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中轻型胰腺炎14例,重症胰腺炎16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轻型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3~5天.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6~9天.对照组:取同期内病情严重程度大致相近,而未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酸碱平衡、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等方法治疗)的同等数量病人作对照组.结果:急性轻型胰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人的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和总住院日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胰腺炎病人的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和总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河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和金标快速检测板检测HbsAg、HBsAb结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ELISA和金标快速检测板在检验中的价值及可靠性.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与ELISA和金标快速检测板分别检测72例患者的HBsAg和HBsAb的结果比较.结果:ELISA法和金标快速检测板法测定HBsAg结果一致,检测灵敏度都在66.1 IU/ml左右,测定灰区在66.1-163.7 IU/ml,灰区内二种方法HBsAg检出率仅为50%.ELISA法检测HBsAb灵敏度在8.9IU/ml,检测灰区在8.9-23.6IU/ml,灰区内检出率为50%.金标快速检测板检测HBsAb灵敏度在42.1 IU/ml,检测灰区在42.1-203.8 IU/ml,灰区内捡出率为50%.ELISA法检测结果变异系数较ECLIA法高.结论:金标法检测HBsAg结果与ELISA一致,检测HBsAb与ELISA结果有显著性差异.ELISA法检测灵敏度低于ECLIA法,HB6Ag在(66.1-163.7 IU/ml)、HbsAb在(8.9-23.6 IU/ml)灰区检测结果有50%的假阴性.ECLIA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都优于ELISA法.

    作者:刘勇;刘敏;肖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90%以上患者经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症状能得到控制或缓解.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给予合理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心功能,从而控制病情发展,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中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睾丸扭转15列报告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体会.方法:总结我院12年共收治的15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发现后2h就诊者,给予手法复住成功;4例扭转时间<6h,经手法复位,保留了睾丸;10例扭转时间>6h,手术探查睾丸已坏死,而行睾丸切除.结论:彩色多普勒显像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

    作者:汪树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惠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IgG、IgA和IgM水平测定,并将两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组(观察组)IgG、IgA和IgM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球蛋白活性明显降低,免疫球蛋白检测对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张明红;姚安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产儿33例,分为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早产儿于生后4天起,口服维生素E 15mg/d,维生素C 0.2g/d,铁剂自生后7天起两组均添加元素铁6mg/(kg.d)计算,疗程6周;治疗组于生后7天开始用国产rhEPO 600IU/(kg.w)隔日一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6周.结果:早产儿贫血发生率,RBC、Hb、西RBC的改变,对贫血早产儿输血的影响,血清铁蛋白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采用rhEPO治疗早产儿效果好、且经济,值得基层推广.

    作者:石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诱发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方法:收集符合WHO诊断标准的4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史、病程,糖尿病足病相关知识,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糖、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缺乏糖尿病足病相关知识,足部出现问题未及时就医等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结论:诱发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护理人员有必要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系统的、全面的、个体化的糖尿病足护理教育方法.

    作者:陈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重度窒息20例复苏体会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度窒息常见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0月之间发生的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在5分钟内复苏,7例在10分钟内复苏.1例在20分钟内复苏,窒息复苏成功率在95%,死亡仅1例.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应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冯登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5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本院15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按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采用德灵公司Microscan常规革兰氏阴性复合板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对近2年来我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150株,其中痰标本的检出率高占54.5%,科室分布ICU高占20.0%,其中: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80%,亚胺培南为1.5%,耐药率低.

    作者:王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四乙酸铅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作用

    目的:为探讨四乙酸铅染毒对细胞内染色体的损伤作用.方法:本试验用四乙酸铅12.5mg/kg、25mg/kg、50mg/kg对小鼠经腹腔注射进行染毒,用生理盐水作对照,每天1次,连续6天,第7天处死染毒小鼠.取小鼠骨髓细胞,时骨髓细胞DNA受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细胞DNA受损率随四乙酸铅浓度增高而升高,随着四乙酸铅浓度增高骨髓细胞DNA受损情况加重,该结果表明,四乙酸铅对小鼠的骨髓细胞有很强的遗传毒性.

    作者:孟亚鹏;陶宏凯;曾佑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卵巢癌探讨

    目的:探讨CEA,CA125,CA199三种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发检测CEA,CA125,CA199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测定值均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妇女,单独检测时敏感性分别为47.1%,83.1%,52.8%,而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5%.结论: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的诊断.

    作者:庞博;刘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5155例病残儿童医学鉴定资料分析

    目的:为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提供预防意见.方法:对2000年~2006年全市通过专家鉴定的5155例病残儿童鉴定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外伤致使儿童伤残占11.5%,智力低下占10.08%,小儿癫痫病占9.71%、先天性心脏病占8.96%、脑炎后遗症占5.57%.结论:病残儿童以外伤性致残和先天性出生缺陷为主,应加强对出生缺陷的干预和对少儿的监护工作.

    作者:金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误诊7例报告

    急性胰腺炎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易误诊.作者提出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对上腹痛的患者检查血淀粉酶和超声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以此提高诊治率.

    作者:白学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相结合,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

    目的:控制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人为因素,将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应用在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处理时策.结果:全面分析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药学服务在控制临床输液不良反应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结论: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在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陈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鼠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电镜及尼莫通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死亡方式及尼莫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用SD大鼠15只分为三组,即缺血再灌组、药护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再灌后48小时取海马,石蜡包埋切片.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药护组缺血前30分钟腹腔注射尼莫通.结果:在海马CA1、CA4区锥体细胞层可见反应阳性的凋亡细胞,药护组的凋亡细胞数显著少于缺血组.结论:钿胞调亡是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主要形式,尼莫通能抑制细胞凋亡,对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性保护作用.

    作者:沈朗;陈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四川生殖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