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良军;刘倩
目的:评价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文献的特征、质量、干预措施和结局指标.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采集相关信息.结果:14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有29种中药、47种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案,仅2篇高质量文献,其余为低质量文献.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文献数量虽多,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杨诗杰;吴泰相;何强;吴进军;项岚;苏汝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前,随着修复材料与粘结技术的不断进步,那种通常的纤维桩与树脂类核合用几乎能应用于所有的残根残冠情况,从而使保存残留牙体组织较少的失活牙已经成为可能,但对于因多种原因而形成的漏斗状根管口的残根,情况则不是很理想.我们在临床中利用可塑性纤维桩来大限度地保留此种根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利苹;柳忠豪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病毒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与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不同,它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且是许多其他疾病的病因.病毒为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利用宿主细胞的DNA、RNA及蛋白合成系统进行复制,甚至可以将自身的核酸信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与宿主细胞同期复制,并且在不断的复制中产生错误而形成变异.
作者:张立;朱秋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与雷米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镇痛效果的差异,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100例门诊人流术女性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予丙泊酚1.5-2.0 mg/kg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B组予丙泊酚1.5-2.0 mg/kg后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1.0μg/kg,视术中情况分次追加丙泊酚30~40 mg,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SBP、DBP、HR、RR、spO2、丙泊酚总用量,进行术中镇痛分级、术后宫缩痛分级,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术者满意度、术中出血量及注射缩宫素止血例数,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B组术中镇痛效果优于A组,术后宫缩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A组,两组患者术中均有呼吸浅慢表现,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注射缩宫素止血例数少于A组、术者满意率高于A组.结论:无痛人流术中雷米芬太尼镇痛效果优于小剂量氯胺酮,减少了术中丙泊酚用量,相对较少术中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张媛;鲍红光;樊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胎儿不规则心律的产前超声表现,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及胎儿预后.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3例不规则心律的胎儿进行研究,回顾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结合产后随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后新生儿均存活.产后心律恢复正常的为89例(86.4%);出生后持续存在心律失常现象的为14例(13.6%).其中窦性心律不齐6例;偶发室性早搏2例;偶发房早5例(其中伴动脉导管未闭1例),频发房早伴偶发二联律、并有房间隔缺损者1例.结论:大多数胎儿不规则心律的预后良好,多数可自行消失.超声多普勒是检测胎儿不规则心律的主要方法.
作者:马星;刘宁;刘书海;刘文瑞;王鹏;郝振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患者男,40岁,因发现胰尾肿块而行手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腹膜后,即行剥离术.肉眼检查:肿瘤呈结节状,大小8.5cm×8.5 cm×5.5 cm,似有完整包膜,表面较光滑,切面灰红、实性、质软、细腻、分叶状.
作者:吴盛钊;朱旭友;刘德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改善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淤血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7周组、模型12周组和手术治疗组.肾皮质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左肾皮质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TGF-β1、PAI-1表达增加.手术治疗可降低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减少TGF-β1、PAI-1的表达.结论: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能力下降,促纤维化因子表达水平上调.手术治疗可改善氧化应激状况,减轻组织纤维化损伤.
作者:何晓峰;刘晓城;赵晓琴;刘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hixmetalloproteinases-7,MMP-7)与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ele actin,alpha-SMA)的表达.方法:选有淋巴转移的乳腺癌患者33例,在相邻切片上分别对比SDF-1及MMP-7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癌旁组织中的免疫组化的表达,同时在有SDF-1表达的邻近蜡块切片观察alpha-SMA的表达.结果:在有腋窝淋巴转移的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SDF-1、MMP-7均强表达,与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有SDF-1表达的相邻石蜡切片存在alpha-SMA相似部位的表达;SDF-1和MMP-7表达有相关性.结论:SDF-1、MMP-7、alpha-SMA均与乳腺癌恶性行为相关,间质中SDF-1表达与肌成纤维母细胞相关:SDF-1和MMP-7存在相同联系性.
作者:刘红光;齐海智;康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上颌牙弓狭窄患者实施上颌快速扩弓(RME),观察鼻通气阻力在扩弓前后的变化.方法:上颌后牙反昏(牙合)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13.30±1.02)岁,RME实施前后测量牙弓宽度及鼻腔测压测量鼻通气阻力大小,所得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扩弓结束后上颌牙弓狭窄得到解除,鼻通气阻力显著下降.结论:RME在解除后牙反(牙合)的同时可使牙弓横径增加,鼻通气阻力降低.
作者:田倩倩;邱严力;曾翠敏;郭亚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度癌症疼痛患者(NRS评分4-6分)直接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生存质量改变及毒副反应评估.方法:共入选病理确诊的有疼痛主诉(NRS评分为中度疼痛)恶性肿瘤患者31例,直接给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起效时间、疗效、生存质量改变及毒副反应.结果:(1)止痛疗效.起效时间为8~15 h,中位时间为11 h;治疗后第48小时疼痛评估临床获益97%(30/31),总有效率81%(25/31);治疗后第72小时临床获益100%(31/31),总有效率97%(30/31).(2)生存质量评估.治疗后第72小时ECOG评分,显效19%(6/31),有效55%(17/31);治疗后第7天ECOG评分,显效23%(7/31),有效65(20/31).(3)毒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发生便秘5例(16%)、恶心2例(6%)、呕吐2例(6%)、疲倦7例(23%)、头晕1例(3%).研究过程中未发现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结论: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中度疼痛癌症患者直接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止痛疗效满意,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黄凌;马冬;李文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曲普瑞林对化疗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2~3月龄、体重(250±10)g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组)、GnRHa组、GnRHa+CTX组.用药后比较4组大鼠卵巢湿重和形态学变化.利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4组大鼠卵巢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肉眼观CTX组大鼠卵巢明显萎缩变小.而其他3组无明显差异.光镜下可见CTX组各期卵泡总数显著减少,GnRHa组生长卵泡数、成熟卵泡数减少,初级卵泡数及总卵泡数增加.而曲普瑞林能明显改善化疗药物对卵巢的损害,GnRHa+CTX)(组保存了大部分初级卵泡且总卵泡数增加.CTX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GnRHa+C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普瑞林的应用对CTX所致的大鼠卵巢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欢;辛晓燕;黄艳红;赵雪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云年的年初五,我很不情愿地从家里赶回医院值班,我不断安慰自己:我已经算是幸福的了,还有同志年三十、年初一值班呢,而且还可以向许教授学习.
作者:折翼天使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中的变化.旨在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价值.方法:76例HIE患儿(包括32例轻度HIE,24例中度HIE,20例重度HIE)被平均分为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0 d进行NSE测定,另选10例健康儿作为正常儿组,亦进行NSE测定.NSE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NSE水平高压氧组(轻、中、重度)分别为(12.0 4±2.5)、(19.4±3.5)、(28.4±8.8)μg/L;常规治疗组(轻、中、重度)分别为(11.9±2.6)、(19.2±3.4)、(28.2±8.9)μg/L;正常儿组为(6.4±2.0)μg/L.治疗后NSE水平高压氧组(轻、中、重度)分别为(6.5±2.0)、(6.5±2.1)、(6.8±3.0)μg/L;常规治疗组(轻、中、重度)分别为(8.0±2.0)、(8.4±2.2)、(9.8±3.2)μg/L;正常儿组为(6.2 4±2.1)μg/L.不同程度HIE惠儿治疗前NSE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儿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0d后不同程度HIE患儿NSE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且高压氧组下降得更为显著;高压氧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两者NS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更有效改善HIE患儿血NSE水平.促使受损脑细胞尽快恢复.
作者:安涛;郭晓清;蒲秀红;李茜;吴琼;谭焱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我科于2007年12月12日收治1例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a-2b干扰素治疗第3天出现严重皮肤过敏反应,给予抗过敏及对症处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俊英;马淑英;王新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我科自2004年来,在对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中,总结出一种对不能平卧及半卧的患者在坐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特殊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勇;代冬梅;赵光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矫治性拔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影响.方法:24例拔除第一双尖牙和15例拔除第二双尖牙和9例拔除下颌切牙病例及45例非拔牙患者作研究对象,拍摄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测量第三磨牙长轴与下颌聆平面的夹角和第三磨牙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夹角,对治疗前后夹角的变化进行U检验.结果:拔除牙位越靠后,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改善越明显,拔除下切牙对第三磨牙萌出改善不明显.结论:拔除第一双尖牙或第二双尖牙后,第三磨牙萌出角度会变得直立些,从而可能减少其阻生的可能性.
作者:邹锡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尿路结石患者63例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行ESWL后,口服坦索罗辛2周,对照组31例仅行ESWL,两组同时给予液体冲击治疗3 d.结果: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0.6%,对照组结石清除率77.4%.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配合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率.
作者:胡波勇;邱劲;韩明;龚仁杰;朱宏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al,HBV)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与HBV免疫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含量,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五种HBVM(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用速率法监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了解乙肝患者肝功能的损害程度.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患者HBV-DNA阳性率要明显高于HBsAg、HBeAb、HBcAb阳性患者(P<0.01)及HBsAg、HBcAb阳性患者(P<0.05);HBeAg与HBV-DNA拷贝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0.474,P<0.05);HBV-DNA载量与ALT、AST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前者r=0.286,P<0.05;后者r=0.296,P<0.05).结论:血清中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以及肝细胞损害程度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血清乙肝免疫标志物、ALT、AST和HBV-DNA含量联合检测,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作者:黄肖利;马晓宁;陈雯;伍严安;陈发林;陈发文;江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下肢假性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下肢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结果:所有病例中,3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其中1例合并胭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出髂、胭动脉、胫后、胫前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11例经压迫止血等保守治疗10~18 d后追踪观察彩流消失,瘤体稳定、缩小.病因主要是导管介入后、吸毒者穿刺股动脉后并发症以及外伤后或自发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假性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高,并可作为下肢假性动脉瘤压迫止血治疗定位以及术后疗效观察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映英;肖敏;郭玉萍;许少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评价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肾小球滤过功能(GVF)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44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2、3天及术后第10天的血清CysC、肌酐(Cr)及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并作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CysC水平术前已高于正常,而术后第1天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术后第2天及以后与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而Cr、BUN水平术前正常,术后早期升高后下降,到术后第3天Cr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BUN则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围手术期CysC与Cr,CysC与BUN,Cr与BUN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且术后3 d内均较术前升高,而第10天CysC与BUN、Cr的相关性较前均下降(r分别为0.56和0.59,P<0.01);而术后BUN与Cr相关系数仍较高,为0.81(P<0.01).结论:CysC、Cr及BUN在评价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GFF上均有一定的缺点.故应联合CysC、Cr及BUN以更准确地评价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GFF.
作者:赖添顺;郭振辉;蔡敏捷;苏磊;霍枫;唐柚青;孙杰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