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星;刘宁;刘书海;刘文瑞;王鹏;郝振民
目的:观察中度癌症疼痛患者(NRS评分4-6分)直接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生存质量改变及毒副反应评估.方法:共入选病理确诊的有疼痛主诉(NRS评分为中度疼痛)恶性肿瘤患者31例,直接给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起效时间、疗效、生存质量改变及毒副反应.结果:(1)止痛疗效.起效时间为8~15 h,中位时间为11 h;治疗后第48小时疼痛评估临床获益97%(30/31),总有效率81%(25/31);治疗后第72小时临床获益100%(31/31),总有效率97%(30/31).(2)生存质量评估.治疗后第72小时ECOG评分,显效19%(6/31),有效55%(17/31);治疗后第7天ECOG评分,显效23%(7/31),有效65(20/31).(3)毒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发生便秘5例(16%)、恶心2例(6%)、呕吐2例(6%)、疲倦7例(23%)、头晕1例(3%).研究过程中未发现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结论: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中度疼痛癌症患者直接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止痛疗效满意,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黄凌;马冬;李文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因为想了解另一个职业,我打电话给一个大学的同学兼室友,向相对比较了解那个职业的她们了解那个职业的前景.
作者:黄秋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透析患者36例,分为F60组(使用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0)和CA130组(使用低通量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CA130),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尿毒症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治疗8个月后,F60组患者CRP、IL-6水平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高通量合成膜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田津生;张怡静;冯晓燕;张国英;李保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评价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肾小球滤过功能(GVF)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44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2、3天及术后第10天的血清CysC、肌酐(Cr)及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并作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CysC水平术前已高于正常,而术后第1天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术后第2天及以后与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而Cr、BUN水平术前正常,术后早期升高后下降,到术后第3天Cr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BUN则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围手术期CysC与Cr,CysC与BUN,Cr与BUN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且术后3 d内均较术前升高,而第10天CysC与BUN、Cr的相关性较前均下降(r分别为0.56和0.59,P<0.01);而术后BUN与Cr相关系数仍较高,为0.81(P<0.01).结论:CysC、Cr及BUN在评价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GFF上均有一定的缺点.故应联合CysC、Cr及BUN以更准确地评价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GFF.
作者:赖添顺;郭振辉;蔡敏捷;苏磊;霍枫;唐柚青;孙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脑立体定向技术和多靶点组合毁损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3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先后采用脑室造影定位、CT定位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杏仁核、内囊前肢、隔区、扣带回、红核前区等部位进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量表、韦氏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随访患者6个月~1年,总疗效按1990年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5级评价.结果:脑室造影定位,2组靶点的联合毁损18例中恢复6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4例,无效3例,恶化1例,有效率77.8%.CT定位4组靶点的联合毁损15例中恢复10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2例,无效1例,有效率93.3%.本组总有效率84.8%.结论:多靶点组合的立体定向技术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方法之一,CT定位可提高亚核团的定位精确度,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可以避免某一靶点局部的过度毁损而导致的相应并发症.
作者:汪海关;李肖荣;叶磊;周夏;许群峰;卢心廷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42例因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有限化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15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42例,经1~5年,平均2.5年随访,无脊柱失稳表现.根据JOA评分标准,术前平均(6.2±2.3)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平均(13.6±3.4)分,经统计学检验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为85.07%.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7.20%.5例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经处理无重大并发症.结论: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有利于脊柱稳定,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健;朱豪东;颜登鲁;胡涛;付敏;杨建齐;肖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瑞芬太尼是新一代人工合成的超短效能的阿片μ受体激动药,本研究时比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循环稳定性与患者术终意识恢复程度.方法:3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R组,瑞芬太尼浓度10μg/mL,剂量2μg/kg;F组,芬太尼浓度25μg/mL,剂量3~4μg/kg,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完成5 min后,各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上头架、切皮、开颅、关颅、缝皮时,静脉追加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F组在缝皮结束时停药;R组在拿掉头钉、拿走头架后停药.分别于入室(基础值)、诱导低值、插管、上头架、切皮、开颅、关颅、卸头架、拔管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停药后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SBP、DBP和HR在麻醉诱导时均降低.插管和拔管后.F组循环变化较大,R组循环无明显变化.术中各阶段R组的SBP、DBP和HR低于F组.R组术终苏醒更迅速,拔管早、意识恢复快.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迅速调整麻醉深度,达到有效镇痛并抑制麻醉操作和手术刺激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又能使患者迅速清醒.
作者:张立敏;戚思华;王昕;邹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夜班来了五六个病人,三个心肌梗死的有两个要作急诊介入手术.行话说得好,时间就是心肌,意思就是介入手术越早实行,血管开通越早,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细胞就会越多,同时病人的预后也会越好.
作者:谷云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通过调查某大型口腔医院口腔综合治疗台高速手机和三用气枪水路常见口腔细菌的污染情况,了解高速手机和三用气枪细菌污染的现状和进一步改进消毒措施的必要性.方法:广州市某大型口腔医院的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入水口、三用气枪和高速手机水样.该大型口腔医院有8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进行细菌种类检测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在这些水样中.检出的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放线菌.在入水口以放线菌检出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用气枪的菌落数高于高速手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出水时段水样的细菌数不同.三用气枪水样的细茵数量在第一个2 mL分布多,而第二个2mL次之,第三个2 mL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H=2.551,P=0.279);高速手机在不同时段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有细菌污染,其中三用气枪的污染比高速手机严重.
作者:陈晓春;徐平平;柯雪梅;陈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982年,Pories等在手术治疗病态肥胖症时偶然发现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减肥手术后,体重显著减轻的同时血糖也快速恢复了正常,且不再需要采取任何降糖措施维持[1].从而开创了一条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作者:刘赵琪;翁山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接受国产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植入国产DES(37例患者共65处病变)或金属裸支架(BMS,26例患者共32处病变)治疗并接受临床随访9个月.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全部统计分析以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操作成功标准,未发生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在9个月的随访期间发生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差异无显著性,而国产DES组的复发心绞痛和靶血管重建方面较BMS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国产DES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MS.
作者:苏伟民;杨荷霞;陶莉;张建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时急性胰腺炙(AP)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用triton WR1339、caerulein制作大鼠高脂血症和AP模型,同时应用两者制作伴有高脂血症的AP模型,比较各组胰腺病理损害评分、腹水量、胰腺湿/干比、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组织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蛋白激酶C(PKC)的膜转位.结果:Triton WR1339诱导大鼠高脂血症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6 h达蜂,升高达20倍,使部分大鼠出现轻型AP.T+AP组病理评分、腹水量、胰腺湿/干比和血清淀粉酶较AP组均显著升高(P<0.05).TUNEL法测得伴有高脂血症的AP腺泡出现凋亡数量多.T+AP组PKC膜转位比例高.结论:高脂血症可以诱导AP或加重AP的胰腺损伤.PKC的活化可能是高脂血症加重AP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亚军;孙家邦;李非;孙海晨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为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探讨医院信息系统护理执行单对护理工作的帮助与存在的不足.方法:基于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根据日常护理工作的需求,引入输液类执行单的使用.根据每日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输液类执行单,进行配药、给药等日常供护士执行各项操作时查对,签名使用.结果: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输液类执行单,数据准确,内容全面,分类清晰.经抽样统计,使用该执行单之后的护士处理医嘱时间、输液时间和核对时间与之前相比均有显著的缩短(P<0.05).结论:使用信息系统生成的输液类执行单,大幅度提高了护士查对医嘱落实情况的准确程度,有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时间,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惠;卞琳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比较紫杉醇与阿霉素、甲氨蝶呤及顺铂对人骨肉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强度及多药耐药特性,并研究其相互作用.方法:应用细胞计数、形态学观察、AO/EB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比较紫杉醇与上述3种常规化疗药物对MG-63、新鲜骨肉瘤组织块及荷瘤裸鼠的作用;原住杂交及western blot研究紫杉醇和阿霉素分别诱导的MG-63多药耐药细胞模型中MDR-1的表达;比较维拉帕米逆转其耐药倍数.结果:紫杉醇与常规化疗药物有一定协同作用,单独应用时对人骨肉瘤细胞的抑制率稍低于其他3种药物,但诱导的凋亡率高:紫杉醇与阿霉素诱导的多药耐药对MDR-1的依赖程度不同.结论:紫杉醇与阿霉素、甲氨蝶呤及顺铂对骨肉瘤细胞有协同作用,且对耐阿霉素的骨肉瘤细胞有杀伤作用.
作者:杨彩虹;陈安民;曾恒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尿路结石患者63例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行ESWL后,口服坦索罗辛2周,对照组31例仅行ESWL,两组同时给予液体冲击治疗3 d.结果: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0.6%,对照组结石清除率77.4%.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配合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率.
作者:胡波勇;邱劲;韩明;龚仁杰;朱宏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患者男,57岁,干部,因皮肤、巩膜黄染10多天伴皮肤瘙痒于2007年2月7日人院.患者于2个月前因多尿、消瘦于外院测宅腹血糖为15.2 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初始予诺和锐30治疗,血糖控制在4~7 mmol/L,1个月后改为格列美脲(亚莫利,1 mg/d)、罗格列酮(太罗)、甘精胰岛素治疗.入院前10多天始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并呈渐进性加重,尿色深黄,无纳差、乏力及低热,无上腹部胀痛.
作者:钟义春;陈曦;陈晓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前列腺增生并尿潴留是中老年男性常见多发病,该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国内外对这类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或汽化电切除术治疗.
作者:杨进标;程肖芳;罗菊珍;谢建;徐金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单采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2例次血小板单采术治疗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进行护理及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血小板单采治疗前患者平均血小板水平为(1 398±217)×109/L,单采治疗后为(936±185)×109/L,下降约1/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采治疗护理要点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先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良好的循环压力和流速,术后应观察出血情况.结论:血小板单采术能迅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小板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卢映红;吕秀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把87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舒利迭组37例,β2受体激动剂组26例,糖皮质激素组24例.治疗后对肺功能、临床症状、药物副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舒利迭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及临床症状消失及好转皆明显优于其他组,且副作用相对较少.结论:吸入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韦丽华;龙胜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改善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淤血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7周组、模型12周组和手术治疗组.肾皮质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左肾皮质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TGF-β1、PAI-1表达增加.手术治疗可降低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减少TGF-β1、PAI-1的表达.结论: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能力下降,促纤维化因子表达水平上调.手术治疗可改善氧化应激状况,减轻组织纤维化损伤.
作者:何晓峰;刘晓城;赵晓琴;刘蔚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