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假性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

黄映英;肖敏;郭玉萍;许少兰

关键词:动脉瘤, 假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肢动脉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下肢假性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下肢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结果:所有病例中,3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其中1例合并胭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出髂、胭动脉、胫后、胫前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11例经压迫止血等保守治疗10~18 d后追踪观察彩流消失,瘤体稳定、缩小.病因主要是导管介入后、吸毒者穿刺股动脉后并发症以及外伤后或自发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假性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高,并可作为下肢假性动脉瘤压迫止血治疗定位以及术后疗效观察的首选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Kyphon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Kyphon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6年10月采用Kyphon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58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手术配合及术后观察.结果:经过术后1~2 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第3或5天下地活动.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新方法,围手术期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董慧春;张秀霞;饶海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内镜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儿童上消化道异物采用成人内镜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结果:47例患儿中有45例成功取出,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曹绍岐;孟小芹;袁培江;丁锦秀;毛鑫礼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673例

    临床上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往往疗程长,或者患者复诊次数多,而且操作烦琐,综合费用高.笔者以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经过了大约10年的临床实践,与单纯碘仿糊剂治疗相对比,并各随访2~3年,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高孟飞;龚建明;洪碧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环磷酰胺引起大鼠卵巢损伤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曲普瑞林对化疗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2~3月龄、体重(250±10)g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组)、GnRHa组、GnRHa+CTX组.用药后比较4组大鼠卵巢湿重和形态学变化.利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4组大鼠卵巢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肉眼观CTX组大鼠卵巢明显萎缩变小.而其他3组无明显差异.光镜下可见CTX组各期卵泡总数显著减少,GnRHa组生长卵泡数、成熟卵泡数减少,初级卵泡数及总卵泡数增加.而曲普瑞林能明显改善化疗药物对卵巢的损害,GnRHa+CTX)(组保存了大部分初级卵泡且总卵泡数增加.CTX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GnRHa+C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普瑞林的应用对CTX所致的大鼠卵巢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欢;辛晓燕;黄艳红;赵雪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对改善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淤血性损伤的作用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改善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淤血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7周组、模型12周组和手术治疗组.肾皮质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左肾皮质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TGF-β1、PAI-1表达增加.手术治疗可降低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减少TGF-β1、PAI-1的表达.结论: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组织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能力下降,促纤维化因子表达水平上调.手术治疗可改善氧化应激状况,减轻组织纤维化损伤.

    作者:何晓峰;刘晓城;赵晓琴;刘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I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的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茵临床株中I类整合酶基因及相关的8ul I和qac E△1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嗯唑的敏感性.PCR扩增检测int I l基因、sul I和qacE△l基因.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有噁唑的耐药率为12.73%,int I l、qacE△1-sul I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09%、7.27%,多数阳性株对磺胺甲噁唑呈高低抑菌浓度.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噁唑耐药性增加可能与I类整合子的存在有关.

    作者:方小龙;陈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对比

    目的:瑞芬太尼是新一代人工合成的超短效能的阿片μ受体激动药,本研究时比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循环稳定性与患者术终意识恢复程度.方法:3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R组,瑞芬太尼浓度10μg/mL,剂量2μg/kg;F组,芬太尼浓度25μg/mL,剂量3~4μg/kg,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完成5 min后,各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上头架、切皮、开颅、关颅、缝皮时,静脉追加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F组在缝皮结束时停药;R组在拿掉头钉、拿走头架后停药.分别于入室(基础值)、诱导低值、插管、上头架、切皮、开颅、关颅、卸头架、拔管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停药后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SBP、DBP和HR在麻醉诱导时均降低.插管和拔管后.F组循环变化较大,R组循环无明显变化.术中各阶段R组的SBP、DBP和HR低于F组.R组术终苏醒更迅速,拔管早、意识恢复快.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迅速调整麻醉深度,达到有效镇痛并抑制麻醉操作和手术刺激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又能使患者迅速清醒.

    作者:张立敏;戚思华;王昕;邹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不爱你的职业,也请尊重她

    因为想了解另一个职业,我打电话给一个大学的同学兼室友,向相对比较了解那个职业的她们了解那个职业的前景.

    作者:黄秋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格列美脲致肝内淤胆1例

    患者男,57岁,干部,因皮肤、巩膜黄染10多天伴皮肤瘙痒于2007年2月7日人院.患者于2个月前因多尿、消瘦于外院测宅腹血糖为15.2 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初始予诺和锐30治疗,血糖控制在4~7 mmol/L,1个月后改为格列美脲(亚莫利,1 mg/d)、罗格列酮(太罗)、甘精胰岛素治疗.入院前10多天始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并呈渐进性加重,尿色深黄,无纳差、乏力及低热,无上腹部胀痛.

    作者:钟义春;陈曦;陈晓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

    目的:探讨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42例因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有限化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15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42例,经1~5年,平均2.5年随访,无脊柱失稳表现.根据JOA评分标准,术前平均(6.2±2.3)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平均(13.6±3.4)分,经统计学检验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为85.07%.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7.20%.5例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经处理无重大并发症.结论: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有利于脊柱稳定,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健;朱豪东;颜登鲁;胡涛;付敏;杨建齐;肖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孕妇尖锐湿疣11例治疗和护理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居性病的第2位[1].近几年来.女性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妇女妊娠后,体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均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更容易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其危害性大,不仅给孕妇身体带来一定的身心痛苦,还可导致胎膜早破、绒毛膜炎症,甚至引发胎儿宫内感染.孕期疣体生长迅速,严重危害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作者:章益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术后应用镇痛泵发生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自控镇痛泵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止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人们现已将术后镇痛视为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康复的一个主要指标.

    作者:谢春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h 1/Th2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辅助性T(Thelper,Th)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这两种变化之间的关系,为AA的诊断及疗效预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和Th2细胞;RT-PCR法测定AA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用EUSA法测定再障患者血浆中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AA患者Th1/Th2显著失衡,Th1细胞显著增多,Th1型细胞因子IFN-γ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血浆IFN-γ浓度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AA患者Th1细胞百分数分别与IFN-γmRNA相对表达强度(RV)和血浆IFN-γ浓度呈正相关;,Th1细胞百分比、IFN-γ mRNA的RV及血浆IFN-γ的浓度在比值倒置型与比值超高型患者体内相近且均高于比值正常型患者.结论:Th细胞亚群失衡,Th1细胞数量增多及功能亢进可能是AA发病的重要免疫机制之一:Th1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相互作用是AA患者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CD4+T或CD8+T细胞相对变化可能是Th细胞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后的外在表象.

    作者:张强;翟志敏;李庆;张爱梅;徐修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检测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85例原发NSCLC患者和56例对应转移的淋巴结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其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结果:(1)KISS-1在I~Ⅱ期NSCLC、无转移NSCLC、原发灶中的表达分别高于Ⅲ~Ⅳ期NSCLC、有转移NSCLC、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P<0.05);(2)MMP-9在鳞癌、肿瘤直径≤3 cm NSCLC、I~Ⅱ期NSCLC、无转移NSCLC、原发灶中的表达分别低于腺癌、肿瘤直径>3 cm NSCLC、Ⅲ~Ⅳ期NSCLC、有转移NSCLC、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P<0.05);(3)KISS-1与MMP-9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23,P<0.01);(4)KISS-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20.9%)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2.4%)(P<0.01),而MMP-9高表达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4.7%)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19.0%)(P<0.05).结论:KISS-1的弱表达和MMP-9的强表达可能与NSCLC的转移有关,两者的失衡可能是造成转移的一个原因.

    作者:常延河;张艳敏;李迥;袁宝军;郑素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脑卒中391例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二级中医院治疗脑卒中的佳模式.方法:对39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早期的针灸、康复治疗,住院期间的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出院后1年内的电话随访及督促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出院时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指数,出院后的卒中复发及继续治疗情况.结果:出院时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其中334例患者巴氏指数达到75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占85.4%,157例患者达到100分,生活全面自理,占40.2%.出院后1年内卒中复发者8例,占2.0%,均为脑梗死复发.356例患者病情平稳且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均能坚持遵医嘱治疗,定期到社区医院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变化,并逐渐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占91.0%.结论:这种具备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的针灸、康复治疗、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及督促治疗等几方面的治疗模式,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残疾程度,并能够明显减少卒中复发率.这种治疗模式适合于基层二级医院,尤其是基层中医院,可能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从而改变基层农村脑卒中的诊疗现状.

    作者:张龙生;王新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液中病原体的关系,探讨前列腺液中病原体及其药敏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普通培养和特殊培养,同时做药敏试验.普通培养采用血琼脂平皿;支原体培养采用解脲人型双向选择培养基;沙眼衣原体检测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淋球菌培养用巧克力平皿.结果:303例前列腺液标本中,普通培养阳性率为20.8%,特殊培养阳性率为23.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高分别为94.1%、77.8%、72.2%、58.3%.大肠杆茵则对阿莫西林/棒酸、氨苄青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另q为100.0%、85.7%、83.3%、83.3%.结论:前列腺按摩液中病原体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衣原体、支原体及淋球菌检测)及其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敏;姜叶灵;李先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跖骨远端截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躅外翻23例

    足躅外翻为女性常见病,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各种手术方式可达100多种.轻度呣外翻在老年人应当首先考虑保守治疗,而中度以上的呣外翻畸形者可行手术矫形.我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11月采用跖骨远端截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足呣外翻23例23足,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罗赞;刘志礼;黄山虎;舒勇;何长街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吗啡耐受猴脑内葡萄糖代谢的显像研究

    目的:研究猴脑内对吗啡耐受敏感的神经定位,探讨吗啡耐受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猴5只,采用PHILIPS CPET Plus扫描仪行PET扫描,观察正常脑内各区的葡萄糖代谢率(CMRGlu).每天肌肉注射吗啡10 mg/kg,连续1周,使猴对吗啡产生耐受,然后再次行PET扫描,观察吗啡耐受后脑内各区的CMRGlu.比较两次扫描脑内各区CMRGlu的变化情况.在两次扫描的横断面上分别划出8个断面,每一断面划出全脑范围的感兴趣区(ROI),并分别划出额叶、颞叶、枕叶、顶叶、丘脑、基底核、纹状体、扣带回、桥脑、海马和小脑等脑区ROI,计算各ROI内平均每像素点的计数.结果:(1)吗啡耐受前全脑内CMRGlu计数2 119±114,耐受后计数为1 721±105,显著降低(P<0.05).(2)与吗啡耐受前比较,耐受后扣带回、桥脑和基底核CMRGlu计数降低(P<0.01),分别由3 307±157、3 114±104和3 038±138降至2 029±108、2 176±136和2 126±115,降低38.6%、30.1%和30.0%,但其他脑功能区无显著变化.结论:长期使用吗啡对猴脑葡萄糖代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以扣带回、桥脑和基底核等局部CMRGlu降低为显著,提示扣带回、桥脑和基底核对吗啡类药物更为敏感,可能是吗啡类药物在脑内作用的主要靶区.

    作者:于代华;柴伟;姚立农;彭德民;孙绪德;蒯建科;张贵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α-2b干扰素致严重皮肤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7年12月12日收治1例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a-2b干扰素治疗第3天出现严重皮肤过敏反应,给予抗过敏及对症处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俊英;马淑英;王新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接受国产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植入国产DES(37例患者共65处病变)或金属裸支架(BMS,26例患者共32处病变)治疗并接受临床随访9个月.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全部统计分析以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操作成功标准,未发生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在9个月的随访期间发生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差异无显著性,而国产DES组的复发心绞痛和靶血管重建方面较BMS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国产DES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MS.

    作者:苏伟民;杨荷霞;陶莉;张建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