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河;陈永学;吕航宇;李金柱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脑缺血患者同时进行DSA和MRA,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520条,DSA发现130条正常,390条异常(75.0%).其中动脉粥样硬化120处,狭窄201处,闭塞69处;MRA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96.2%,准确度为91.0%.结论: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具有方便、安全、准确等优点,可作为有效的筛选检查.
作者:陈晓南;陈文亚;马爱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瑞芬太尼是新一代人工合成的超短效能的阿片μ受体激动药,本研究时比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循环稳定性与患者术终意识恢复程度.方法:3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R组,瑞芬太尼浓度10μg/mL,剂量2μg/kg;F组,芬太尼浓度25μg/mL,剂量3~4μg/kg,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完成5 min后,各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上头架、切皮、开颅、关颅、缝皮时,静脉追加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F组在缝皮结束时停药;R组在拿掉头钉、拿走头架后停药.分别于入室(基础值)、诱导低值、插管、上头架、切皮、开颅、关颅、卸头架、拔管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停药后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SBP、DBP和HR在麻醉诱导时均降低.插管和拔管后.F组循环变化较大,R组循环无明显变化.术中各阶段R组的SBP、DBP和HR低于F组.R组术终苏醒更迅速,拔管早、意识恢复快.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迅速调整麻醉深度,达到有效镇痛并抑制麻醉操作和手术刺激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又能使患者迅速清醒.
作者:张立敏;戚思华;王昕;邹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氩氦刀靶向冷冻切除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在超声引导下,40例肝癌患者接受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结果:肝癌患者术后CT值下降,肿瘤直径缩小,肿瘤血供减少(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超声引导氩氦刀靶向冷冻切除肝癌疗效较好、创伤小、不良反应轻微,是一项有推广价值的综合性治疗手段.
作者:蔡泳仪;张宗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基层二级中医院治疗脑卒中的佳模式.方法:对39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早期的针灸、康复治疗,住院期间的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出院后1年内的电话随访及督促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出院时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指数,出院后的卒中复发及继续治疗情况.结果:出院时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其中334例患者巴氏指数达到75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占85.4%,157例患者达到100分,生活全面自理,占40.2%.出院后1年内卒中复发者8例,占2.0%,均为脑梗死复发.356例患者病情平稳且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均能坚持遵医嘱治疗,定期到社区医院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变化,并逐渐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占91.0%.结论:这种具备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的针灸、康复治疗、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及督促治疗等几方面的治疗模式,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残疾程度,并能够明显减少卒中复发率.这种治疗模式适合于基层二级医院,尤其是基层中医院,可能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从而改变基层农村脑卒中的诊疗现状.
作者:张龙生;王新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对肿瘤免疫机制的不断研究,肿瘤的免疫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试验主要集中在应用有效的提呈肿瘤抗原给特异性T细胞的方法(如DC疫苗),或体内、体外用刺激性细胞因子如IL-2、IL-12或IFN-ot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或过继性输入体外大量扩增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但临床总体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机体内存在有免疫耐受机制.
作者:王贵强;周业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评价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肾小球滤过功能(GVF)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44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2、3天及术后第10天的血清CysC、肌酐(Cr)及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并作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CysC水平术前已高于正常,而术后第1天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术后第2天及以后与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而Cr、BUN水平术前正常,术后早期升高后下降,到术后第3天Cr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BUN则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围手术期CysC与Cr,CysC与BUN,Cr与BUN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且术后3 d内均较术前升高,而第10天CysC与BUN、Cr的相关性较前均下降(r分别为0.56和0.59,P<0.01);而术后BUN与Cr相关系数仍较高,为0.81(P<0.01).结论:CysC、Cr及BUN在评价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GFF上均有一定的缺点.故应联合CysC、Cr及BUN以更准确地评价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GFF.
作者:赖添顺;郭振辉;蔡敏捷;苏磊;霍枫;唐柚青;孙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云年的年初五,我很不情愿地从家里赶回医院值班,我不断安慰自己:我已经算是幸福的了,还有同志年三十、年初一值班呢,而且还可以向许教授学习.
作者:折翼天使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通过调查某大型口腔医院口腔综合治疗台高速手机和三用气枪水路常见口腔细菌的污染情况,了解高速手机和三用气枪细菌污染的现状和进一步改进消毒措施的必要性.方法:广州市某大型口腔医院的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入水口、三用气枪和高速手机水样.该大型口腔医院有8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进行细菌种类检测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在这些水样中.检出的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放线菌.在入水口以放线菌检出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用气枪的菌落数高于高速手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出水时段水样的细菌数不同.三用气枪水样的细茵数量在第一个2 mL分布多,而第二个2mL次之,第三个2 mL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H=2.551,P=0.279);高速手机在不同时段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有细菌污染,其中三用气枪的污染比高速手机严重.
作者:陈晓春;徐平平;柯雪梅;陈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通过观察通调五体法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膝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医药治疗的新思路.方法:将2006-2007年门诊该病患者中的80例作为治疗组采用通调五体法行针刺+推拿+中药内服+拔罐治疗,80例作为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2疗程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畸形、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通调五体法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病疗效显著.
作者:朴京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胆汁反流人胃引起胃黏膜各种相关炎症的病理变化,在胃镜下可以明确诊断.临床上多以上腹胀闷不适.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常伴恶心、呕吐,吐出淡黄色的胆汁混合液,便溏或便秘、口干不欲饮水、舌红苔白黄腻、脉弦为主要表现.笔者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共检查输卵管结扎术后宫外孕且后穹窿穿刺无阳性体征患者11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延彬;邵静宜;曹子洋;于乐林;霍晓恺;朱红霞;张蓓蓓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尽管那年的高考提前一个月进行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这件大事说起来和我也没有什么关系--这辈子我也不会去参加高考了,儿子参加十年以后的高考保不定时间又会怎么变.总之,高考离我很遥远.
作者:陈勤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不明性质肿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病例,以评价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技术要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儿童不明性质肿物病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使用自制定位标记物标记.结果:50例均成功获取病变组织,技术成功率100%,其中48例(96%)组织标本获得病理诊断.26例(52%)病灶穿刺部位出现少量液性密度阴影,其中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为20%,经过保守治疗后吸收好转,其他病例均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儿童不明性质肿物病例使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适应证广、准确性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简单快捷等优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朱志强;张靖;李建明;周少毅;陶聪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我科自2004年来,在对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中,总结出一种对不能平卧及半卧的患者在坐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特殊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勇;代冬梅;赵光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将脑电图的功率和频率经双频分析作出的混合信息,拟合成一个佳数字,用0~100分度表示,由小到大反映镇静深度和大脑清醒程度,数字减少时表示大脑皮层抑制加深.由于BIS综合了脑电图中频率、功率、位相及谐波等特性,包含了更多的原始脑电图信息,能迅速反映大脑皮层功能状况,因此被认为是评估意识状态,包括镇静深度为敏感、准确的客观指标[1-4].
作者:刘汉;刘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患者女,20岁,2008年2月20日因车祸致头部撞伤,头颅CT未见异常,在门诊常规治疗后回家.3月18日诉头痛、头昏在我院门诊复诊,医生建议行高压氧治疗,经体检无高压氧禁忌.
作者:王声菊;陈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17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110例与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19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51例与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51例进行对照.结果:170例中73例行阴道试产,5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9.9%;RCS 119例,手术产率70.0%.VBAC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VB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CS组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时间比VBAC组长,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均较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作者:唐丽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依那西普)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难治性R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每周口服甲氨蝶呤(MTD)15mg基础上联合应用依那西普,每周皮下注射2次,每次25 mg;对照组口服相同剂量的MTX联合应用其他改变病情药(DMARDs),如柳氮磺胺吡啶或来氟米特.疗程均为12周.疗效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改善,ACR 20%改善标准(ACR20)有效率分别为37.5%和17.1%(P<0.01),ACR 50%改善标准(ACR50)有效率为17.5%和2.8%(P<0.01).治疗12周后各项指标进一步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CR20有效率分别为65.0%和37.1%(P<0.01),ACR50有效率为47.5%和11.4%(P<0.01).进一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疾病活动评分(DAS28)的变化,发现治疗组患者DAS28下降更明显,治疗后两组DAS28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反应和上呼吸道感染.结论:依那西普是安全有效的治疗RA的药物,尤其适合对MTX等DMARDs疗效不佳的患者.
作者:梁柳琴;詹钟平;付迪;叶玉津;许韩师;杨岫岩;Xi yan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了解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茵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B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以鲍曼不动杆茵(29.18%)和铜绿假单胞菌(27.67%)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2.27%)和肺炎克雷伯菌(11.87%).不同系统的感染,其细菌种类有所差异.结论:引起ICU病区术后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进行病原茵耐药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用药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增加.
作者:胡海清;周庭银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QT离散度(QTcd)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l)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免疫组化法对46例窒息新生儿出生后48 h内和治疗7 d后的QTcd和CTnI值进行检测,同时检测20例无窒息新生儿QTcd和CTnI值,分另q进行比较.结果:发病48 h内与对照组比较,窒息新生儿各组QTcd和CTnI值显著上升(P<0.05,P<0.01).与轻度窒息组比较,重度窒息组QTcd和CTnI值显著上升(P<0.01).治疗后,轻度窒息组QTcd和CTnI值均呈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窒息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Tcd和CTnI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QTcd和CrnI有显著变化,二者的监测有利于心肌受累程度的全面评价,对判断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佐新;黄适贻;邓洁霞;叶青青;丘媛媛;喻玫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