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吴涯雯;曾静贤;詹鸿;陈浩文;张双全;陈郡兴

关键词:认知障碍, 银杏, 中草药, 手术并发症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确诊为早期POCD患者20倒进行观察.年龄65~88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单独用银杏叶注射液10mL+5%GS 250mL静脉滴注;B组(10例).空白对照(单独注射生理盐水10mL).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0%;B组总有效率为30%.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发热、皮疹,无诉不适.无心慌、胸闷、血压升高等短暂反应表现.结论:银杏叶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人POCD安全、有效、可行,但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异常的免疫应答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症.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再障和获得性再障,一般所说的再障指获得性再障.当前治疗再障公认疗法是骨髓移植和以抗胸腺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加环孢霉素A(eyclosporine,CsA)联合用药的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therapy,IST),并取得明显的有效率<'[1]>.这就是再障患者存在免疫机制异常直接的证明,近年来试验研究成果也证明再障患者有异常的免疫应答,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卫国;李玉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致过敏反应3例

    病例1,患儿男,3岁.以发热5 d,于2007年7月19日人院.查体:T 38.2℃P 98次/min R20次/min.精神差,双侧睑结膜充血,口唇干燥,皲裂,腔黏膜充血,杨梅舌,肛周有脱皮,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川崎病.给予抗感染,口服巴米尔,静滴人免疫球蛋白(规格1.25g/瓶,批号:20060716),静滴30 min后患儿突然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手脚微凉,立即停滴人免疫球蛋白,给予异丙嗪6 mg,地塞米松5 mg肌注,15 min后寒战停止.T 38.5℃,P 130次/min,R20次/min,心音有力.律齐,四肢末梢不温,1 h后T40℃,给予来比林0.25 g,2 h后T 37℃.P 98次/min,R 20次/min,周身微汗,四肢末梢温.此后静滴其他药物,未再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刘燕飞;高文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两个伤疤

    这是一件在瑞金医院心电图室实习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却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面罩通气结合温水浴抢救新生儿窒息26例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胎儿官内窘迫、娩出期延长或颅内出血致呼吸中枢受到抑制或损害、羊水或胎粪所致的呼吸道阻塞、心脏发育畸形、膈疝、肺发育不良、宫内肺炎等都是新生儿窒息的病因.重度窒息可造成重要器官的永久性损害.积极进行临床防治,对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减低新生儿病死率和伤残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无创性人工通气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咏梅;陈爱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前列腺炎症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男性的常见疾病,虽然两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但却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由于前列腺炎好发年龄早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标本常常有炎症表现,人们一直在怀疑前列腺炎是不是前列腺增生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和争论都比较多,其中以支持两者有关的报道较多,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揭晓;莫曾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来氟米特联用甲氨蝶呤治疗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特别是关节损害的作用.方法:108例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前作相应的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检查,以来氟米特30 mg/d,连续2 d后改为20 mg/d,甲氨蝶呤每周10 mg.羟氯喹400 mg/d治疗12个月后,再评价患者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的改变.结果: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12个月后,关节疼痛数明显减少,关节肿胀亦得到明显改善,晨僵时间显著缩短,其中尤以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效果明显.关节侵蚀及Larsen-Dale积分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改善亦较其他两组显著.但血沉及C反应蛋白改变不显著.结论: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关节损害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黄胜;罗福漳;曾健;邓雪强;邓洁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10多年来心血管药物学领域的一大进步,众多临床试验已证实ARB显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JNC7、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07年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均将其列为高血压治疗起始药物和维持药物.

    作者:刘立新;周书明;姚依群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胎儿畸形182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了解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检出情况、漏诊情况及胎儿畸形与孕周和羊水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 328例孕妇孕期超声检查时的胎儿发育情况并与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 328例胎儿中,后临床确诊胎儿畸形182例,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为1.95%.182例畸形儿中,超声检出胎儿畸形152例,检出率为83.5%;漏诊30例,漏诊率为16.5%.检出胎儿畸形的孕妇42.8%伴随羊水异常,40.8%在孕21~28周之间被检出.结论: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来本院孕检的孕妇胎儿畸形的发生率较高,时孕检孕妇,尤其是羊水异常孕妇,在行常规超声检查的同时.尽量在孕21~28周之间对胎儿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减少畸形儿的出生,达到优生的目的.

    作者:曾家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42例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用于气胸的治疗.方法:42例气胸患者.均采用改良的闭式引流装置,经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入胸腔行引流术.结果:本组病例留管时间为(4.8±3.5)d.治愈39例,有效3例.结论:该套改良的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具备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穿刺局部炎症反应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道明;陈龙;张玉虎;陈锦华;张哲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在慢性肺病患者中.不动杆菌所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28例发生不动杆茵性VAP慢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动杆茵药敏情况.结果:此类患者不动杆菌性VAP均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发病前曾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46%有混合感染,药敏结果显示不动杆茵有多重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吡肟、加酶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结论:慢性肺病患者不动杆菌性VAP的耐药性强、病死率高,应加强预防手段,抗感染治疗应该根据细菌耐药性分析,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李鸿雁;夏前明;全燕;张彦;连亨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粉防己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ERK/NF-kB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ERK/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3H]-TdR掺入率测定不同浓度Tet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ERK<,1/2>试剂盒测定ERK活性;Western-blot测定P-ERK<,1/2>、NF-kB(p65)及NF-kB抑制物(I-kBα)的表达.结果:Tet作用下,细胞胞体收缩、变圆,间隙增宽,药物浓度高时,细胞碎裂、浮起.MTT实验、[3H]-TdR掺入率均显示Tet明显抑制细胞增殖,Western-blot显示Tet明显抑制p-ERK<,1/2>及NF-kB(p65)表达及增强I-KBα表达.结论:Tet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途径与下调ERK/NF-k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冯幼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非永久性房颤患者复律前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心功能正常的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BNP水平在控制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测定74例心功能正常的非永久性房颤患者转律前后的血浆BNP变化,并与30例窦性心律患者作比较.结果:房颤患者在复律成功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由复律前(69.2±17.8)pg/mL降至(27.8±15.2)pg/mL,2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由复律前(74.6±19.5)pg/mL降至(28.9±17.3)pg/mL.结论:血浆BNP水平可预测房颤的发生和终止.

    作者:郭益红;陈丽玉;罗增辉;李福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高渗盐复合液对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渗盐复合液在犬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模型中恢复循环血容量、降低颅内压(ICP)的作用以及对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20只,分为乳酸盐林格液组(RL组)、高渗盐复合液组(HSH组),其中HSH组按剂量不同分为HSH4组、HSH8组和HSH12组.采用硬膜外球囊扩张和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体克模型.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ICP,并对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复苏后备组液体均能有效提高MAP,RL组的ICP呈上升趋势,HSH4组、HSH8组和HSHl2组的ICP迅速降低,但HSH4组维持时间短,1 h后缓慢上升.至复苏后4 h,HSH8和HSH12组能维持理想的MAP及较低的ICP.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示HSH组脑组织损伤较RL组轻.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有效地复苏失血性休克,提高MAP,降低ICP,减轻脑组织损伤.

    作者:徐翔;古妙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全静脉麻醉及手术对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静脉麻醉对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红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力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64例全静脉麻醉手术患者(全麻手术组),病发前无糖尿病痛史.正常时照组来自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员,血压、血脂正常,无特殊服药史.两组性别构成比、年龄和体重指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组内年龄、体重及手术前处理、麻醉时间、术中处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全麻手术患者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空腹血糖的变化.放射受体分析测定红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力.结果:(1)全麻手术组患者HOMA-IR、胰岛素、空腹血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OMA-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全麻手术组患者红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常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全静脉麻醉手术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红细胞膜胰岛素高亲和力受体和亲和力降低可能是全麻手术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

    作者:张安传;杨友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护士与天使

    自从南丁格尔那盏小马灯照亮无数伤残战士生命的那一刻起,便有无数巾帼志士受到那生命光辉的感召,纷纷放弃优越的生活来到各个需要帮助的人们身边,承担起守护健康、守护生命的神圣使命.她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博大的爱心,将人类的至真、至善、至美发挥到了极至,一如春风吹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而我则有幸成为了这其中的一员.

    作者:不眠飞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脑出血患者42例在入院第1、2、3、5、7天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PCT值.以判断PCT水平变化与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并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相比各时段血清PCT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入院第10天为界将合并感染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其中存活组与死亡组各时段PCT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沈华;马明洲;秦海东;张铮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各期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CKD各期患者108例.对照组20例,用ELSA的方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的浓度,用99mTc-DTPA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并用简化MDRD和Cock-croft-Gault(CG)方程计算估计的GFR(eGFR).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cr在CKD3-5期有统计学差异,而Cys C、CG-GFR、简化MDRD-GFR与GFR在CKD2期起即有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体重均不是Cystatin C的影响因素;各期Cystatin C与GFR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在CKD5期Cystatin C和s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KD1~5期,Cystatin C均能很好反映GFR,但在肾功能后期.Cystafin C反映GFR并不比scr优越.

    作者:张晓光;俞岗;崔勇平;汪年松;刘华;王蕾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阿魏酸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患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抗氧化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SF组、GSH组,SF组每日静滴SF 0.3 g 2周,GSH组每日静滴GSH 1.8 g 2周,两组治疗前后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sCRP)、内皮素(ET)及血清抗氧化酶.结果:SF、GSH均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ET、sCRP的浓度(P<0.01,P<0.05),提高血液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P<0.05).结论:SF和GSH能改善乙型糖尿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CRP水平.

    作者:胡欣;张弘;陆新虹;郝丽莉;刘革莉;温玉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伴轻度认知损害的青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损伤特点

    目的:通过时青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认知功能的筛查,探讨伴轻度认知损害(MCI)的OSAS患者临床记忆障碍的特点.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就诊的主诉失眠入选的289例青中年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和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结果:(1)本课题观察患者年龄18~64岁,其中确诊MCI占10.7%;(2)OSAS组MC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S组;(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OSAS史与MCI发生可能有关;(4)OSAS合并MCI以及MCI患者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以及人像特点回忆5项分数与非MCI患者的5项分数相比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OSAS非MCI患者记忆5项分数较OSAS患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S合并MCI患者与非OSA并MCI患者记忆5项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中年失眠人群中MCI的发生率为10.7%.而且男性患者居多.性别存在差异.其中OSAS患者MC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S患者.OSAS合并MCI患者存在显著的记忆功能的损害.

    作者:高金颖;沈扬;樊东升;古雅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及联合皮下注射生长激素对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对比分析,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外用及联合皮下注射生长激素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188例分为A、B、C3组,A组整个疗程仅外用1%SD-Ag冷霜治疗,涂抹覆盖于新鲜创面,0.165 g/cm2,隔天换药;B组外用1%SD-Ag冷霜治疗,伤后1周开始联合使用bFGF治疗;C组整个疗程均采用1%SD-Ag冷霜和bFGF联合治疗且1周后皮下注射生长激素(早晨8∶00皮下注射,0.2 IU/kg).结果:C组与A、B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外用bFGF及皮下注射生长激素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徐建军;林才;罗旭;张鹏;陈更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