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国;李玉云
目的: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对82例70~85岁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心律失常24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12例,室性心律失常4例,有5例表现为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混合发作.合并心功能不全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心脏功能储备差,术后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但充分术前准备,围手术期适当的处理仍能使高龄食管癌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庄聪文;张哲明;杨胜生;曾志勇;程先进;张哲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对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影像学评估,了解听觉系统的畸形或异常表现.方法:采用PHILIP 64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来自听力筛查转诊和专科门诊的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对内耳、听神经以及大脑皮层、脑白质的评估.结果:164例受检听力障碍婴幼儿中早产儿12例,足月新生儿152例.检查发现:外耳道闭锁2例,前庭水管扩大12例,耳蜗畸形3例,耳蜗未发育2例,共同腔畸形2例,外半规管发育异常2例.内听道狭窄2例,脑白质发育不良2例.影像学异常占17.1%.结论:影像学评估是对听力障碍婴幼儿筛查的重要项目,这对需要日后行人工耳蜗植入的病例尤为重要.
作者:张宏征;周晓琴;陈浩;万良财;郭梦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满足条件的成年根管治疗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在进行根管治疗前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常规组只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治疗后两组分别测量根管治疗牙科畏惧症量表(root canal theraply dental fear survey,RCT-DFS),比较畏惧程度的变化.结果:无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高,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低.结论:在本临床条件下,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畏惧型成年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有辅助作用;对无畏惧型患者则会引起暂时的刺激反应.
作者:庄最新;何振锋;任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指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征,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一组疾病.其病理基础以肺动脉和肺静脉中层肥厚、内膜增生、原位血栓形成和血管丛状改变为特征病变.其临床定义为肺动脉平均压在静息状态下≥25 mmHg,或者在运动时≥30mmHg.近几年众多学者对PAH发生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2003年第三次世界肺动脉高压会议又对PAH重新进行了临床分类:(1)原发性PAH;(2)与左心疾病有关的PAH:(3)与肺呼吸道疾病和(或)缺氧有关的PAH;(4)由于慢性血栓形成和(或)栓塞性疾病引起的PAH;(5)其他,组织细胞增多症、淋巴管瘤病、肺血管浓缩(结节痛、肿瘤、纤维性纵隔炎等).我国
作者:陈海燕;白元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6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时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脑血管痛治疗原则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都进行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测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运动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邹立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这是一件在瑞金医院心电图室实习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却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症.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再障和获得性再障,一般所说的再障指获得性再障.当前治疗再障公认疗法是骨髓移植和以抗胸腺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加环孢霉素A(eyclosporine,CsA)联合用药的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therapy,IST),并取得明显的有效率<'[1]>.这就是再障患者存在免疫机制异常直接的证明,近年来试验研究成果也证明再障患者有异常的免疫应答,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卫国;李玉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异舒吉和酚妥拉明在高血压急症中的短期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异舒吉2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中,以1~15 mg/h的速度降压,对照组30例,应用酚妥拉明静脉3~30 mg/h控制血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用药5 min后,治疗组收缩压与对照组收缩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30min和60min时,治疗组舒张压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舒吉降压起效迅速,疗效明确.
作者:陈海襄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对比分析,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外用及联合皮下注射生长激素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188例分为A、B、C3组,A组整个疗程仅外用1%SD-Ag冷霜治疗,涂抹覆盖于新鲜创面,0.165 g/cm2,隔天换药;B组外用1%SD-Ag冷霜治疗,伤后1周开始联合使用bFGF治疗;C组整个疗程均采用1%SD-Ag冷霜和bFGF联合治疗且1周后皮下注射生长激素(早晨8∶00皮下注射,0.2 IU/kg).结果:C组与A、B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外用bFGF及皮下注射生长激素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徐建军;林才;罗旭;张鹏;陈更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工频脉冲电磁场对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大鼠前软骨干细胞,置于50 Hz脉冲电磁场中辐射处理(每天2次,每次45 min),根据不同场强(0.1、0.5、1.0和1.5mT)分为4组,同时设1个对照组(无电磁场干预).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分析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48 h内细胞增殖水平无明显变化.电磁场干预96 h后细胞的增殖水平提高显著(P<0.05).不同强度工频电磁场均明显促进前软骨干细胞增殖.但其促增殖效果不同,其中1.0 mT组效果为显著.同时,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工频脉冲电磁场能显著促进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均与磁感应强度及作用时间相关,1.0mT为促进细胞增殖的佳磁场强度.
作者:黄志刚;李锋;游洪波;陈安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确诊为早期POCD患者20倒进行观察.年龄65~88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单独用银杏叶注射液10mL+5%GS 250mL静脉滴注;B组(10例).空白对照(单独注射生理盐水10mL).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0%;B组总有效率为30%.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发热、皮疹,无诉不适.无心慌、胸闷、血压升高等短暂反应表现.结论:银杏叶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人POCD安全、有效、可行,但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吴涯雯;曾静贤;詹鸿;陈浩文;张双全;陈郡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评估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组)rHuEPO治疗前后3个月CD3、CD4、CD8、CDl9、CD25、CD56变化,对照组为未使用rHuEPO患者10例.结果:治疗组rHuEPO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CD25、CD56差异有显著性(P<0.01),CD8、CD1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HuEPO治疗可影响患者免疫功能,主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升高NK细胞活性,降低白介素-2受体亲和力,对体液免疫影响不大.
作者:陈学波;朱水娣;胡玉纹;吴广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用于气胸的治疗.方法:42例气胸患者.均采用改良的闭式引流装置,经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入胸腔行引流术.结果:本组病例留管时间为(4.8±3.5)d.治愈39例,有效3例.结论:该套改良的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具备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穿刺局部炎症反应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道明;陈龙;张玉虎;陈锦华;张哲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以外周胰岛素抵抗、肝葡萄糖输出增加和胰岛素分泌减少为表现<'[1]>.核转录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关键性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F-kB的过度表达可引起多种疾病.如炎症性疾病、哮喘、肺纤维化、肿瘤和艾滋病等.IKB激酶(IkBkinase,IKK)作为NF-kB通路中重要的激酶,其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方丹;刘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接受LC的5 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28例,其余的4 872例均成功施行LC.胆管损伤12例,胆管横断2例,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LC手术时间是15-125(28±17)min.结论:胆管损伤是LC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时应根据部位、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LC并发症重在预防,细致合理的操作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吴品飞;陈汝岱;顾勇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应用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促使创面愈合、预防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LEEP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局部用药者50例作为治疗组,LEEP术后自然修复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及阴道流液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局部用药具有减少创面感染、渗出、出血和促进LEEP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李海洋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慢性荨麻疹常反复发作,可迁延数月或更久,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但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我科对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斯奇康注射液联合H1、H2受体拮抗剂治疗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施广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53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手术,总结手术中的配合经验及护理体会.方法:护理重点是术前肠道清洁、心理护理、合理术前用药、术中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等.结果:99%的患者内镜下治疗均获得成功,只有1例有残留,术中出血5例,术后出血3例,采取氩气刀喷射氩气止血或用钛夹,高渗盐水注射等方法止血,均成功.结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切除手术中,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莉慧;蔡文智;智发朝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儿童创伤性渍疡的临床特点,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在分析儿童创伤性溃疡的原因及患儿的年龄、性别特点等基础上,去除刺激因素,纠正咬唇、咬舌、咬颊等不良习惯.配合口服抗菌消炎药、蒙脱散涂布与含漱剂进行治疗,疗程1个月.以病损区自觉症状和愈合情况来判断疗效.结果:治愈率为73%,有效率为95%.结论:去除刺激因素和纠正不良习惯后,联合运用抗生素和蒙脱散与含漱剂是治疗创伤性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沈永琴;赵艳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寻找矫正臀位更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产检并经B超诊断为臀位的孕妇604例,对340例指导采用托臀法,对264例指导采用胸膝卧位法,对两组矫正胎住的成功率、所需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托臀法的成功率为93.8%,所需时间3~5 d,胸膝卧位法的成功率为76.9%.所需时间6~14 d,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托臀法矫正胎位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动作简单,易被接受,无不良反应,效果优于胸膝卧位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素英;文细娇;王金英;唐桂春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