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强度工频电磁场对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黄志刚;李锋;游洪波;陈安民

关键词:干细胞, 电磁场,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工频脉冲电磁场对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大鼠前软骨干细胞,置于50 Hz脉冲电磁场中辐射处理(每天2次,每次45 min),根据不同场强(0.1、0.5、1.0和1.5mT)分为4组,同时设1个对照组(无电磁场干预).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分析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48 h内细胞增殖水平无明显变化.电磁场干预96 h后细胞的增殖水平提高显著(P<0.05).不同强度工频电磁场均明显促进前软骨干细胞增殖.但其促增殖效果不同,其中1.0 mT组效果为显著.同时,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工频脉冲电磁场能显著促进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均与磁感应强度及作用时间相关,1.0mT为促进细胞增殖的佳磁场强度.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 0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接受LC的5 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28例,其余的4 872例均成功施行LC.胆管损伤12例,胆管横断2例,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LC手术时间是15-125(28±17)min.结论:胆管损伤是LC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时应根据部位、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LC并发症重在预防,细致合理的操作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吴品飞;陈汝岱;顾勇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斯奇康联合H1、H2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常反复发作,可迁延数月或更久,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但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我科对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斯奇康注射液联合H1、H2受体拮抗剂治疗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施广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来氟米特联用甲氨蝶呤治疗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特别是关节损害的作用.方法:108例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前作相应的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检查,以来氟米特30 mg/d,连续2 d后改为20 mg/d,甲氨蝶呤每周10 mg.羟氯喹400 mg/d治疗12个月后,再评价患者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的改变.结果: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12个月后,关节疼痛数明显减少,关节肿胀亦得到明显改善,晨僵时间显著缩短,其中尤以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效果明显.关节侵蚀及Larsen-Dale积分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改善亦较其他两组显著.但血沉及C反应蛋白改变不显著.结论: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关节损害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黄胜;罗福漳;曾健;邓雪强;邓洁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妇科外科联合腹腔镜切除胆囊及子宫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妇外科联合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及子宫等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重点为术前的整体评估、心理护理、阴道及肠道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中.结果:54例患者经精心的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住院5~8 d均痊愈出院.结论:两种手术同时施行,在各环节中护理到位,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顺利痊愈出院,一次性成功医治妇外科的疾病,免除了分次手术带来的痛苦.

    作者:赵礼香;吕巧丽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缝合及重建喙锁韧带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比较肩锁关节脱位LINK钩钢板内固定术中缝合与不缝合喙锁韧带及喙锁韧带重建3种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应用肩锁钩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9例(A组),应用肩锁钩内固定并同时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5例(B组),应用肩锁钩内固定+改良Weaver法重建喙锁韧带组均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0例(C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比较3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74例患者获得随访,按照Karlsson疗效标准,A组优23例(79%).良6例(21%);B组优20例(80%),良5例(20%);C组优16例(80%),良4例(20%).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肩锁关节脱位的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喙锁韧带的缝合或重建不是必要的.

    作者:陈临炜;余可和;吴剑彬;陈龙;柏晓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应用扩增的Treg预防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扩增后的小鼠CD4+CD25+T细胞(Treg)输注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Treg细胞;以羊抗鼠CD3ε单抗、羊抗鼠CD28单抗、鼠重组IL-2及辐射过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为共刺激因子,扩增Treg细胞;建立C57BL/6→BALB/c小鼠allo-BMT模型,移植受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后6~8 h后分别予尾静脉输注扩增的Treg细胞、CD4+cD25-T细胞和RPMI1640培养液.以移植后GVHD表现,肝、脾、小肠组织病理形态、生存期为观察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经免疫磁珠法分选可获得高纯度(91.80±2.15)%及具较强活力(97.58±1.23)%的Treg细胞;移植后(4周左右)的扩增后Treg细胞移植组小鼠肝、脾、小肠GVHD病理损害较同期cD4+CD25-T细胞移植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有一定程度的减轻.3组小鼠移植后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61.45±27.88)d、(18.58±12.39)d和(26.37±15.65)d,扩增后Treg细胞移植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CD4+CD25-T细胞、空白对照组小鼠延长(JP<0.05).结论:allo-BMT后输注扩增的Treg细胞可以减轻移植后GVHD程度,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作者:曹东林;陈伟;王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非永久性房颤患者复律前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心功能正常的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BNP水平在控制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测定74例心功能正常的非永久性房颤患者转律前后的血浆BNP变化,并与30例窦性心律患者作比较.结果:房颤患者在复律成功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由复律前(69.2±17.8)pg/mL降至(27.8±15.2)pg/mL,2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由复律前(74.6±19.5)pg/mL降至(28.9±17.3)pg/mL.结论:血浆BNP水平可预测房颤的发生和终止.

    作者:郭益红;陈丽玉;罗增辉;李福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卒中后抑郁早期药物干预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6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时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脑血管痛治疗原则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都进行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测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运动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邹立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促进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宫颈创面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应用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促使创面愈合、预防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LEEP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局部用药者50例作为治疗组,LEEP术后自然修复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及阴道流液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局部用药具有减少创面感染、渗出、出血和促进LEEP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李海洋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面罩通气结合温水浴抢救新生儿窒息26例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胎儿官内窘迫、娩出期延长或颅内出血致呼吸中枢受到抑制或损害、羊水或胎粪所致的呼吸道阻塞、心脏发育畸形、膈疝、肺发育不良、宫内肺炎等都是新生儿窒息的病因.重度窒息可造成重要器官的永久性损害.积极进行临床防治,对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减低新生儿病死率和伤残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无创性人工通气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咏梅;陈爱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金标法快速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

    目的:评价金标法快速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时金标法定量检测CRP进行了评价,内容包括重复性、线性、可比性、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结果:批内重复测定高、中、低值,CV≤5.5%,日间重复测定质控血清结果(23.55±0.83)mg/L,CV 3.5%;线性回归方程Y=0.995X+0.172,r=0.999;甘油三酯和胆红素对试验结果无干扰;与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的相关性分析.r值为0.995;全血与血清结果比值0.85-1.15;全血标本在缓冲液中保存60 min内结果均无多大变化.结论:金标法快速定量检测CRP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线性和方法学的相关性,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应用于临床常规工作.

    作者:陈晓晴;张阳;陈新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脑膜炎奈瑟菌的候选蛋白质疫苗

    脑膜炎奈瑟菌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等侵袭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可以无症状的鼻咽部带菌状态存在.分为13个血清群.但只有6个群(A,B,C,W-135,Y和X)与其致病性有关.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是荚膜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两者本质上都属荚膜多糖抗原,覆盖的血清群有限,无法做到对B群脑膜炎奈瑟菌的预防,因此发展通用蛋白质疫苗势在必行.能作为候选疫苗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需具备以下特点:在大多数菌株中都表达且结构保守;可诱生杀菌抗体或保护性抗体.现就有希望成为候选疫苗的蛋白质综述如下……

    作者:付广林;马筱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头皮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神经外科手术中头皮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成4组.采用1%利多卡因16mL含不同剂量肾上腺素进行头皮下多点浸润注射,Ⅰ组40μg肾上腺素(2.5μg/mL),Ⅱ组80μg肾上腺素(5μg/mL),Ⅲ组160μg肾上腺素(10μg/mL),Ⅳ组(对照组)不舍肾上腺素.记录注射前(基础值)和注射后0.5、1、1.5、2、2.5、3、3.5、4、4.5、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根据该时段内MAP的低值,计算各组MAP下降程度大于10%、20%、30%的例数.结果:与基础值比.Ⅰ、Ⅱ和Ⅲ组均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1、1.5、2min出现明显的MAP下降(P<0.05)伴HR增快(P<0.05),Ⅳ组则无此变化.Ⅰ、Ⅱ和Ⅲ组所有患者MAP下降均大于10%,与Ⅳ组相比MAP下降的患者数明显增多(P<0.01).结论:全身麻醉下头皮切开术中局部浸润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尤其是在1.5 min左右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增快.

    作者:杨建军;赵新民;胡益凤;曾琼;周志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瘢痕子宫人工流产289例临床分析

    子宫瘢痕的形成常见的原因是剖宫产术,较少见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畸形子宫成形术后.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行人工流产的比例也随之增加.瘢痕子宫是人工流产手术的高危因素,手术难度大,容易出现手术并发症.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我院施行人工流产术1 021例,其中瘢痕子宫289例,占28.3%,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徐雨婷;章蓉;袁盈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外源性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转染对肝癌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外源性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 gene,mfn2)对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基因重组构建并鉴定mfn2真核表达质粒pEGFPmfn2,用脂质体将质粒转染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fn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m-blot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mfn2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mfn2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电泳后显示约2 300 bp的mfn2片段和4 700 bp的pEGFP-N2栽体片段.RT-PCR及Western-blot显示转染pEGFPmfn2组有nffn2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MTT实验提示转染mfn2基因后,HepG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转染pEGFPmfn2组与转染pEGFP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可促进细胞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mfn2真核表达质粒,外源性mfn2基因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尧;郑启昌;胡文君;张景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养儿育女为防老?悲哉!

    人们都说多子多福,养儿育女为防老.中国是以孝道著称的文明古国,可是现如今,人们那起码的孝敬之心哪里去了?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连续遇到几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不由得心里有阴闷,为那些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成人的父母们悲哀,为那些连起码的孝敬之心都没有了的子女们悲哀.

    作者:姜惠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行骨科内植入材料手术围手术期安全使用胰岛素的临床探讨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与关节损伤或患有骨病,需要行骨科内植入材料手术时,由于患者的特殊体质,抗感染能力低下、血糖不稳定,容易导致手术后切口感染.一旦感染往往切口难以愈合,甚至需要取除内固定创口才可能闭合;同时,手术应激会加重糖代谢紊乱,增加围手术期病死率.因此患者能否平安施行手术和顺利恢复,良好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是关键.如何安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骨科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对81例合并糖尿病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黄院英;袁鹏;周悦;杨玉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功夫不负有心人

    病房里收治了一位胫骨骨折的病人,因为手术前紧张,排尿困难,于手术室里给予导尿,手术后4天,拔尿管后,病人仍旧无法自行排尿,下腹胀痛难忍,重新给予导尿.对于这个病人,松一直很奇怪:其排尿困难的原因是什么?3天后,也就是昨天,医嘱停持续导尿,因为松并不是专业护士,而且下午不上班,所以,松只能给那护士建议使用开塞露诱导排尿.

    作者:姜惠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前列腺炎症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男性的常见疾病,虽然两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但却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由于前列腺炎好发年龄早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标本常常有炎症表现,人们一直在怀疑前列腺炎是不是前列腺增生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和争论都比较多,其中以支持两者有关的报道较多,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揭晓;莫曾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糖尿病足(DF)是导致糖尿病(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有资料显示约15%DM患者发生DF,约80%的DF患者可能导致截肢,随着DM人数的不断增加,预防和治疗DF越来越显得重要.我们自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采用控制血糖、抗炎以及伤口换药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PGE1),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朱新建;李明;戴静;董月华;徐凤华;曹朝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