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外科联合腹腔镜切除胆囊及子宫围手术期护理

赵礼香;吕巧丽

关键词: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胆道疾病, 腹腔镜检查,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妇外科联合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及子宫等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重点为术前的整体评估、心理护理、阴道及肠道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中.结果:54例患者经精心的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住院5~8 d均痊愈出院.结论:两种手术同时施行,在各环节中护理到位,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顺利痊愈出院,一次性成功医治妇外科的疾病,免除了分次手术带来的痛苦.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促进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宫颈创面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应用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促使创面愈合、预防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LEEP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局部用药者50例作为治疗组,LEEP术后自然修复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及阴道流液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局部用药具有减少创面感染、渗出、出血和促进LEEP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李海洋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在慢性肺病患者中.不动杆菌所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28例发生不动杆茵性VAP慢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动杆茵药敏情况.结果:此类患者不动杆菌性VAP均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发病前曾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46%有混合感染,药敏结果显示不动杆茵有多重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吡肟、加酶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结论:慢性肺病患者不动杆菌性VAP的耐药性强、病死率高,应加强预防手段,抗感染治疗应该根据细菌耐药性分析,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李鸿雁;夏前明;全燕;张彦;连亨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及单用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布托啡诺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丙泊酚组(BP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SpO2变化、丙泊酚用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术中及术后镇痛情况,记录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术中体动反应、术后宫缩痛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P组术中MAP显著低于BP组(P<0.01).BP组丙泊酚用量与P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诱导时间显著短于P组(P<0.01).BP组苏醒时间及恢复正常行走时间较P组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P组(P<0.05),丙泊酚注射痛、体动、宫缩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两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的优点,可安全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旭彤;孟志艳;叶丽莎;秦培顺;李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氯胺酮麻醉下犬不同脑区神经递质的变化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时犬脑内皮层区和丘脑多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揭示氯胺酮麻醉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渡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3次MRS扫描.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2、3次分别通过静脉输入氯胺酮1 mg/kg和2 mg/kg后进行,采集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皮层运动区和丘脑内波谱.分析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状态相比,氯胺酮镇静状态下,NAA、Gh、Cho在丘脑、皮层呈下降趋势(P<0.05);GABA、Cr在上述2个区域均无显著变化.与清醒状态相比,氯胺酮麻醉状态下,NAA、Glu、Cho在皮层和丘脑显著下降(P<0.01);Cr、GABA在皮层和丘脑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皮层和丘脑内多种递质代谢的变化与氯胺酮的麻醉作用密切相关,氯胺酮的麻醉作用主要是对NAA、Glu、Cho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绪德;郭峥嵘;高昌俊;张贵和;张惠;韩丽春;柴伟;徐礼鲜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抑制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合适靶控浓度.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病例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倒.Ⅰ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4 ng/mL,Ⅱ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6 ng/mL.Ⅲ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8 ng/mL;3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为3 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诱导时相同.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1)、插管后l min(T2)、气腹后20 min(T3)、术毕解除气腹后20 min(T4)时的血压、心率、血糖和皮质醇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气腹时间.术后24 h随访恶心、呕吐、头痛、躁动、术中知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T2、T3、T4时点3组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MAP在12时点同Tl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HR在HR在T2、T3时点较T1时点均下降(P<0.01);Ⅱ、Ⅲ组在,13及T4时点与Ⅰ组比较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下降(P<0.01).组内比较Ⅰ组血浆皮质醇在T4时点较T1时点增高(P<0.05),Ⅱ、Ⅲ组在13、T4时点同T1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血糖较麻醉前均增高,但Ⅰ组同T1时点相比血糖升高显著(P<0.01).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稍高.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4-8 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3 μg/mL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6~8 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更有效抑制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且以瑞芬太尼6ng/mL复合丙泊酚3μg/mL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李偲;张旭宇;许淼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脑出血患者42例在入院第1、2、3、5、7天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PCT值.以判断PCT水平变化与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并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相比各时段血清PCT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入院第10天为界将合并感染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其中存活组与死亡组各时段PCT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沈华;马明洲;秦海东;张铮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标准的120例混合痔住院病例,其中试验组60例采用PPH加外痔切除术,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PPH.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试验组能降低单纯PPH术后复发率,使肛管修复美观,减轻术后不适.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术疗效优于单纯PPH,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燕辉;黄丽霞;颜景颖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计算机控制快速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现代人久坐办公室,运动量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征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综合症.80%~85%患者用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或暂时缓解<'[1]>,其中牵引手法是重要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6年采用计算机控制快速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陈来来;徐卫国;陈圣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醒脑静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促苏醒作用的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两组在促醒后1个月内对意识好转率作比较.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1个月内清醒40例,对照组25例(P<0.01).结论:醒脑静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时,能加速促醒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靳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不同肝癌治疗中超声引导微波热凝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经皮微波凝固疗法(PMCT)对肝癌结节(<5.0 cm)的疗效,以及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大肝癌(>5.0 cm)的效果.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76例肝癌结节患者共135个肿瘤灶行PMCT.48例大肝癌患者59个肿瘤灶采用PMCT联合TACE治疗.结果:术后肝癌结节的完全消融率达91.9%,94.1%的瘤体内血流信号消失,其余均减少,无明显肝功能异常.钾例AFP阳性患者中24例降至正常,14例明显下降.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1%、75.0%、51.3%,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2.4%、48.7%、59.2%.大肝癌经PMCT联合TACE治疗后,所有瘤内血流均呈消失或减少,71.2%的肿瘤缩小,缩小中位值2.7 cm.42例AFP阳性患者中27例降至正常,6例明显下降.缓解率89.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56.2%、29.2%.结论:PMCT治疗<5.0 cm的肝癌结节,可以达到原住灭活作用,效果理想;PMCT联合TACE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大肝癌(>5.0 cm)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磊;卞建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阿魏酸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患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抗氧化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SF组、GSH组,SF组每日静滴SF 0.3 g 2周,GSH组每日静滴GSH 1.8 g 2周,两组治疗前后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sCRP)、内皮素(ET)及血清抗氧化酶.结果:SF、GSH均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ET、sCRP的浓度(P<0.01,P<0.05),提高血液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P<0.05).结论:SF和GSH能改善乙型糖尿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CRP水平.

    作者:胡欣;张弘;陆新虹;郝丽莉;刘革莉;温玉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两种不同方法矫正臀位的效果比较

    目的:寻找矫正臀位更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产检并经B超诊断为臀位的孕妇604例,对340例指导采用托臀法,对264例指导采用胸膝卧位法,对两组矫正胎住的成功率、所需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托臀法的成功率为93.8%,所需时间3~5 d,胸膝卧位法的成功率为76.9%.所需时间6~14 d,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托臀法矫正胎位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动作简单,易被接受,无不良反应,效果优于胸膝卧位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素英;文细娇;王金英;唐桂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10多年来心血管药物学领域的一大进步,众多临床试验已证实ARB显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JNC7、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07年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均将其列为高血压治疗起始药物和维持药物.

    作者:刘立新;周书明;姚依群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通道形成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37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通道形成术(transurethral tunnel reseeetion of prostate,TUT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TUTRP治疗高危BPH患者37例.结果:手术时间10~35 min,切除腺体质量10~40 g,术后排尿困难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死亡.结论:TUTRP对于高危BPH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吴小伟;莫鉴锋;潘桂常;曾鹏;曾健文;陈润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前列腺炎症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男性的常见疾病,虽然两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但却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由于前列腺炎好发年龄早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标本常常有炎症表现,人们一直在怀疑前列腺炎是不是前列腺增生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和争论都比较多,其中以支持两者有关的报道较多,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揭晓;莫曾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护士与天使

    自从南丁格尔那盏小马灯照亮无数伤残战士生命的那一刻起,便有无数巾帼志士受到那生命光辉的感召,纷纷放弃优越的生活来到各个需要帮助的人们身边,承担起守护健康、守护生命的神圣使命.她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博大的爱心,将人类的至真、至善、至美发挥到了极至,一如春风吹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而我则有幸成为了这其中的一员.

    作者:不眠飞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高渗盐复合液对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渗盐复合液在犬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模型中恢复循环血容量、降低颅内压(ICP)的作用以及对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20只,分为乳酸盐林格液组(RL组)、高渗盐复合液组(HSH组),其中HSH组按剂量不同分为HSH4组、HSH8组和HSH12组.采用硬膜外球囊扩张和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体克模型.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ICP,并对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复苏后备组液体均能有效提高MAP,RL组的ICP呈上升趋势,HSH4组、HSH8组和HSHl2组的ICP迅速降低,但HSH4组维持时间短,1 h后缓慢上升.至复苏后4 h,HSH8和HSH12组能维持理想的MAP及较低的ICP.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示HSH组脑组织损伤较RL组轻.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有效地复苏失血性休克,提高MAP,降低ICP,减轻脑组织损伤.

    作者:徐翔;古妙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支气管哮喘中支气管扩张的伴发情况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的发病情况、支气管阻塞的可逆性变化以及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疗效.方法:对256例门诊哮喘患者及110例住院哮喘患者进行CT或高分辨率CT检查,观察哮喘合并支扩的发病情况:对门诊哮喘患者合并支扩者(合并组)及同期门诊哮喘患者无合并支扩也无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单纯哮喘患者(对照组)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并予ICS治疗,观察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和ICS治疗前后FEV1的变化.结果:(1)256例门诊哮喘患者中,合并支扩者共18例(7.0%),110例住院哮喘患者中,合并支扩者共10例(9.1%),支扩部位以两下肺为多;(2)合并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为61%(11/18),对照组阳性率为100%(18/18);(3)ICS治疗4周和8周后,两组FEV1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后对照组FEV1明显高于合并组.结论:哮喘合并支扩较常见,其中又以隐性支扩为多;ICS对哮喘合并支扩有一定疗效,但不及单纯哮喘患者,哮喘合并支扩是哮喘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戴元荣;丁敏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异舒吉和酚妥拉明在高血压急症中的降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异舒吉和酚妥拉明在高血压急症中的短期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异舒吉2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中,以1~15 mg/h的速度降压,对照组30例,应用酚妥拉明静脉3~30 mg/h控制血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用药5 min后,治疗组收缩压与对照组收缩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30min和60min时,治疗组舒张压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舒吉降压起效迅速,疗效明确.

    作者:陈海襄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功夫不负有心人

    病房里收治了一位胫骨骨折的病人,因为手术前紧张,排尿困难,于手术室里给予导尿,手术后4天,拔尿管后,病人仍旧无法自行排尿,下腹胀痛难忍,重新给予导尿.对于这个病人,松一直很奇怪:其排尿困难的原因是什么?3天后,也就是昨天,医嘱停持续导尿,因为松并不是专业护士,而且下午不上班,所以,松只能给那护士建议使用开塞露诱导排尿.

    作者:姜惠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