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扩增的Treg预防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

曹东林;陈伟;王玲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 T淋巴细胞, 骨髓移植
摘要:目的:探讨扩增后的小鼠CD4+CD25+T细胞(Treg)输注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Treg细胞;以羊抗鼠CD3ε单抗、羊抗鼠CD28单抗、鼠重组IL-2及辐射过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为共刺激因子,扩增Treg细胞;建立C57BL/6→BALB/c小鼠allo-BMT模型,移植受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后6~8 h后分别予尾静脉输注扩增的Treg细胞、CD4+cD25-T细胞和RPMI1640培养液.以移植后GVHD表现,肝、脾、小肠组织病理形态、生存期为观察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经免疫磁珠法分选可获得高纯度(91.80±2.15)%及具较强活力(97.58±1.23)%的Treg细胞;移植后(4周左右)的扩增后Treg细胞移植组小鼠肝、脾、小肠GVHD病理损害较同期cD4+CD25-T细胞移植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有一定程度的减轻.3组小鼠移植后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61.45±27.88)d、(18.58±12.39)d和(26.37±15.65)d,扩增后Treg细胞移植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CD4+CD25-T细胞、空白对照组小鼠延长(JP<0.05).结论:allo-BMT后输注扩增的Treg细胞可以减轻移植后GVHD程度,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急性心力衰竭11例

    急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水肿是临床急危重症,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临床上,大部分此类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获得缓解,但少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甚至无效.我们通过血液净化超滤治疗顽固性急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水肿<'[1]>,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钟春;林晓明;陈生晓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重度听力障碍婴幼儿影像学评估

    目的:对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影像学评估,了解听觉系统的畸形或异常表现.方法:采用PHILIP 64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来自听力筛查转诊和专科门诊的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对内耳、听神经以及大脑皮层、脑白质的评估.结果:164例受检听力障碍婴幼儿中早产儿12例,足月新生儿152例.检查发现:外耳道闭锁2例,前庭水管扩大12例,耳蜗畸形3例,耳蜗未发育2例,共同腔畸形2例,外半规管发育异常2例.内听道狭窄2例,脑白质发育不良2例.影像学异常占17.1%.结论:影像学评估是对听力障碍婴幼儿筛查的重要项目,这对需要日后行人工耳蜗植入的病例尤为重要.

    作者:张宏征;周晓琴;陈浩;万良财;郭梦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来氟米特联用甲氨蝶呤治疗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特别是关节损害的作用.方法:108例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前作相应的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检查,以来氟米特30 mg/d,连续2 d后改为20 mg/d,甲氨蝶呤每周10 mg.羟氯喹400 mg/d治疗12个月后,再评价患者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的改变.结果: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12个月后,关节疼痛数明显减少,关节肿胀亦得到明显改善,晨僵时间显著缩短,其中尤以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效果明显.关节侵蚀及Larsen-Dale积分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改善亦较其他两组显著.但血沉及C反应蛋白改变不显著.结论: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关节损害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黄胜;罗福漳;曾健;邓雪强;邓洁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内镜下切除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护理配合

    目的:通过对我院53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手术,总结手术中的配合经验及护理体会.方法:护理重点是术前肠道清洁、心理护理、合理术前用药、术中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等.结果:99%的患者内镜下治疗均获得成功,只有1例有残留,术中出血5例,术后出血3例,采取氩气刀喷射氩气止血或用钛夹,高渗盐水注射等方法止血,均成功.结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切除手术中,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莉慧;蔡文智;智发朝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齿槽裂修复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比较

    目的:比较齿槽裂修复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择期行齿槽裂修复术患者3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R组为瑞芬太尼组,B组为丙泊酚组.术中R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0~0.30μg/(kg·min),B组静脉泵入1%丙泊酚2.0~5.0 mg/(kg·h)进行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在控制性降压前(TO).降压后5 min(T1)、10min(T2)及停止降压后10 min(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降压起效时间(自降压开始至MAP达目标值55~65 mmHg所需的时间)、降压停止后血压恢复时间,并进行Fromme术野质量评分(scores of Burgical field quality,SSFQ).结果:与降压前比较,降压时两组的HR、MAP、SSFQ均有明显改变(P<0.05).其中R组的HR、MAP等变化较B组显著.且R组的降压起效时间及降压后血压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P<0.05).降压停止后,两组均未发生血压反跳现象.结论:在短小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能安全、有效、迅速、稳定地控制性降压,为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术野条件.

    作者:仇琳;姜虹;朱也森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伴轻度认知损害的青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损伤特点

    目的:通过时青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认知功能的筛查,探讨伴轻度认知损害(MCI)的OSAS患者临床记忆障碍的特点.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就诊的主诉失眠入选的289例青中年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和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结果:(1)本课题观察患者年龄18~64岁,其中确诊MCI占10.7%;(2)OSAS组MC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S组;(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OSAS史与MCI发生可能有关;(4)OSAS合并MCI以及MCI患者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以及人像特点回忆5项分数与非MCI患者的5项分数相比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OSAS非MCI患者记忆5项分数较OSAS患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S合并MCI患者与非OSA并MCI患者记忆5项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中年失眠人群中MCI的发生率为10.7%.而且男性患者居多.性别存在差异.其中OSAS患者MC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S患者.OSAS合并MCI患者存在显著的记忆功能的损害.

    作者:高金颖;沈扬;樊东升;古雅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应用扩增的Treg预防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扩增后的小鼠CD4+CD25+T细胞(Treg)输注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Treg细胞;以羊抗鼠CD3ε单抗、羊抗鼠CD28单抗、鼠重组IL-2及辐射过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为共刺激因子,扩增Treg细胞;建立C57BL/6→BALB/c小鼠allo-BMT模型,移植受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后6~8 h后分别予尾静脉输注扩增的Treg细胞、CD4+cD25-T细胞和RPMI1640培养液.以移植后GVHD表现,肝、脾、小肠组织病理形态、生存期为观察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经免疫磁珠法分选可获得高纯度(91.80±2.15)%及具较强活力(97.58±1.23)%的Treg细胞;移植后(4周左右)的扩增后Treg细胞移植组小鼠肝、脾、小肠GVHD病理损害较同期cD4+CD25-T细胞移植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有一定程度的减轻.3组小鼠移植后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61.45±27.88)d、(18.58±12.39)d和(26.37±15.65)d,扩增后Treg细胞移植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CD4+CD25-T细胞、空白对照组小鼠延长(JP<0.05).结论:allo-BMT后输注扩增的Treg细胞可以减轻移植后GVHD程度,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作者:曹东林;陈伟;王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阿魏酸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患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抗氧化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SF组、GSH组,SF组每日静滴SF 0.3 g 2周,GSH组每日静滴GSH 1.8 g 2周,两组治疗前后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sCRP)、内皮素(ET)及血清抗氧化酶.结果:SF、GSH均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ET、sCRP的浓度(P<0.01,P<0.05),提高血液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P<0.05).结论:SF和GSH能改善乙型糖尿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CRP水平.

    作者:胡欣;张弘;陆新虹;郝丽莉;刘革莉;温玉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及单用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布托啡诺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丙泊酚组(BP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SpO2变化、丙泊酚用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术中及术后镇痛情况,记录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术中体动反应、术后宫缩痛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P组术中MAP显著低于BP组(P<0.01).BP组丙泊酚用量与P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诱导时间显著短于P组(P<0.01).BP组苏醒时间及恢复正常行走时间较P组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P组(P<0.05),丙泊酚注射痛、体动、宫缩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两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的优点,可安全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旭彤;孟志艳;叶丽莎;秦培顺;李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雌二醇对大鼠实验性急性鼻炎鼻黏膜的影响

    目的:研究雌二醇对SD大鼠急性鼻炎模型鼻腔黏膜上皮的影响.方法:用物理方法制作SD大鼠急性鼻炎模型.分别以雌二醇和生理盐水滴鼻4 d后取鼻腔黏膜作病理学检查.结果:(1)用雌二醇滴鼻的SD大鼠鼻腔黏膜上皮纤毛破坏减少,腺体功能活跃;(2)用生理盐水滴鼻的SD大鼠鼻腔黏膜上皮纤毛倒伏,上皮结构散乱.结论:雌二醇时SD大鼠急性鼻炎模型鼻腔黏膜上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腺体分泌增加.

    作者:麦艾;文卫平;钟刚毅;胡羽舟;张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血浆置换成功救治儿童百草枯中毒1例

    患儿男,5岁,因误服百草枯35 h人院.患儿于35 h前误服百草枯,量不详,即出现恶心、呕吐蓝色胃内容物多次,无含咖啡渣样物,无抽搐,当时神志清楚,急送当地医院予洗胃,硫酸镁导泻,呋噻米利尿等治疗,通过快速测定法检出尿中含百草枯成分.查体:T 37.5℃,R 25次/min,P 110次/min,BP 90/60 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稍红,舌苔蓝色,呼吸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音有力,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颈软无抵抗,病理性反射未引出.

    作者:戴文军;高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糖尿病足(DF)是导致糖尿病(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有资料显示约15%DM患者发生DF,约80%的DF患者可能导致截肢,随着DM人数的不断增加,预防和治疗DF越来越显得重要.我们自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采用控制血糖、抗炎以及伤口换药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PGE1),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朱新建;李明;戴静;董月华;徐凤华;曹朝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3例分析

    目的:提高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3例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治疗,术后10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随访24个月病情无进展.结论: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患者在无症状期,应严格观察,手术治疗应慎重,在症状进展较快时,选择性动脉栓塞为首选.

    作者:刘尚文;周大庆;李文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高位脊髓损伤血压、心率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高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方法:将临床25例高位SEI患者作为试验组,25例其他部位SCI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1周内,持续心电监护,每2 h测血压、心率1次,血压及心率平稳后改每4 h测1次,分别取7 d中血压、心率低状态时连续3 d的平均值作为统计参数.结果:试验组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病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位SCI后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发生心血管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缓.

    作者:胡家关;乐敏莉;段宜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IκB激酶在炎症与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以外周胰岛素抵抗、肝葡萄糖输出增加和胰岛素分泌减少为表现<'[1]>.核转录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关键性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F-kB的过度表达可引起多种疾病.如炎症性疾病、哮喘、肺纤维化、肿瘤和艾滋病等.IKB激酶(IkBkinase,IKK)作为NF-kB通路中重要的激酶,其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方丹;刘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外源性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转染对肝癌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外源性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 gene,mfn2)对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基因重组构建并鉴定mfn2真核表达质粒pEGFPmfn2,用脂质体将质粒转染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fn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m-blot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mfn2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mfn2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电泳后显示约2 300 bp的mfn2片段和4 700 bp的pEGFP-N2栽体片段.RT-PCR及Western-blot显示转染pEGFPmfn2组有nffn2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MTT实验提示转染mfn2基因后,HepG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转染pEGFPmfn2组与转染pEGFP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可促进细胞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mfn2真核表达质粒,外源性mfn2基因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尧;郑启昌;胡文君;张景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前列腺炎症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男性的常见疾病,虽然两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但却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由于前列腺炎好发年龄早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标本常常有炎症表现,人们一直在怀疑前列腺炎是不是前列腺增生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和争论都比较多,其中以支持两者有关的报道较多,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揭晓;莫曾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头皮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神经外科手术中头皮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成4组.采用1%利多卡因16mL含不同剂量肾上腺素进行头皮下多点浸润注射,Ⅰ组40μg肾上腺素(2.5μg/mL),Ⅱ组80μg肾上腺素(5μg/mL),Ⅲ组160μg肾上腺素(10μg/mL),Ⅳ组(对照组)不舍肾上腺素.记录注射前(基础值)和注射后0.5、1、1.5、2、2.5、3、3.5、4、4.5、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根据该时段内MAP的低值,计算各组MAP下降程度大于10%、20%、30%的例数.结果:与基础值比.Ⅰ、Ⅱ和Ⅲ组均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1、1.5、2min出现明显的MAP下降(P<0.05)伴HR增快(P<0.05),Ⅳ组则无此变化.Ⅰ、Ⅱ和Ⅲ组所有患者MAP下降均大于10%,与Ⅳ组相比MAP下降的患者数明显增多(P<0.01).结论:全身麻醉下头皮切开术中局部浸润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尤其是在1.5 min左右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增快.

    作者:杨建军;赵新民;胡益凤;曾琼;周志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内科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2例内科胸腔镜手术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实施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152例患者无因并发症死亡或引起严重后果,其中131例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17例转胸外科行外科手术,4例病情未好转自动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处理并发症在降低手术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柯彩霞;刘晓华;刘琼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抑制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合适靶控浓度.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病例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倒.Ⅰ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4 ng/mL,Ⅱ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6 ng/mL.Ⅲ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8 ng/mL;3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为3 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诱导时相同.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1)、插管后l min(T2)、气腹后20 min(T3)、术毕解除气腹后20 min(T4)时的血压、心率、血糖和皮质醇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气腹时间.术后24 h随访恶心、呕吐、头痛、躁动、术中知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T2、T3、T4时点3组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MAP在12时点同Tl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HR在HR在T2、T3时点较T1时点均下降(P<0.01);Ⅱ、Ⅲ组在,13及T4时点与Ⅰ组比较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下降(P<0.01).组内比较Ⅰ组血浆皮质醇在T4时点较T1时点增高(P<0.05),Ⅱ、Ⅲ组在13、T4时点同T1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血糖较麻醉前均增高,但Ⅰ组同T1时点相比血糖升高显著(P<0.01).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稍高.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4-8 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3 μg/mL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6~8 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更有效抑制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且以瑞芬太尼6ng/mL复合丙泊酚3μg/mL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李偲;张旭宇;许淼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