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粉防己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ERK/NF-kB通路的影响

冯幼平

关键词:瘢痕, 粉防已碱,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NF-kB
摘要: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ERK/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3H]-TdR掺入率测定不同浓度Tet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ERK<,1/2>试剂盒测定ERK活性;Western-blot测定P-ERK<,1/2>、NF-kB(p65)及NF-kB抑制物(I-kBα)的表达.结果:Tet作用下,细胞胞体收缩、变圆,间隙增宽,药物浓度高时,细胞碎裂、浮起.MTT实验、[3H]-TdR掺入率均显示Tet明显抑制细胞增殖,Western-blot显示Tet明显抑制p-ERK<,1/2>及NF-kB(p65)表达及增强I-KBα表达.结论:Tet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途径与下调ERK/NF-kB信号通路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方法矫正臀位的效果比较

    目的:寻找矫正臀位更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产检并经B超诊断为臀位的孕妇604例,对340例指导采用托臀法,对264例指导采用胸膝卧位法,对两组矫正胎住的成功率、所需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托臀法的成功率为93.8%,所需时间3~5 d,胸膝卧位法的成功率为76.9%.所需时间6~14 d,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托臀法矫正胎位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动作简单,易被接受,无不良反应,效果优于胸膝卧位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素英;文细娇;王金英;唐桂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IκB激酶在炎症与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以外周胰岛素抵抗、肝葡萄糖输出增加和胰岛素分泌减少为表现<'[1]>.核转录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关键性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F-kB的过度表达可引起多种疾病.如炎症性疾病、哮喘、肺纤维化、肿瘤和艾滋病等.IKB激酶(IkBkinase,IKK)作为NF-kB通路中重要的激酶,其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方丹;刘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高渗盐复合液对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渗盐复合液在犬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模型中恢复循环血容量、降低颅内压(ICP)的作用以及对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20只,分为乳酸盐林格液组(RL组)、高渗盐复合液组(HSH组),其中HSH组按剂量不同分为HSH4组、HSH8组和HSH12组.采用硬膜外球囊扩张和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体克模型.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ICP,并对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复苏后备组液体均能有效提高MAP,RL组的ICP呈上升趋势,HSH4组、HSH8组和HSHl2组的ICP迅速降低,但HSH4组维持时间短,1 h后缓慢上升.至复苏后4 h,HSH8和HSH12组能维持理想的MAP及较低的ICP.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示HSH组脑组织损伤较RL组轻.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有效地复苏失血性休克,提高MAP,降低ICP,减轻脑组织损伤.

    作者:徐翔;古妙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通道形成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37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通道形成术(transurethral tunnel reseeetion of prostate,TUT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TUTRP治疗高危BPH患者37例.结果:手术时间10~35 min,切除腺体质量10~40 g,术后排尿困难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死亡.结论:TUTRP对于高危BPH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吴小伟;莫鉴锋;潘桂常;曾鹏;曾健文;陈润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骨髓病理特点及JAK2突变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痘(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的骨髓病理特点并且检测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分析骨髓中纤维增生程度以及JAK2V617F突变对PV、ET患者白细胞数的影响.方法:69例初诊患者的骨髓切片经HGF染色以及Gomori染色后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利用real-time PCR法测38例患者的骨髓或者外周血的JAK2V617F突变;分析骨髓切片中纤维组织增生程度以及JAK2突变对患者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15例PV和15例ET患者的骨髓切片中可以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所有PV、ET、IMF患者骨髓中可见到巨核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多形性改变以及巨核细胞定位于骨小梁旁;12例PV、4例ET、4例IMF中检测到JAK2V617F突变;有突变和无突变患者发病时白细胞教均值分别为20.4×1099/L和11.4×109/L,不同纤维增生程度的PV、ET患者的白细胞数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367).结论:69例PV、ET、IMF患者骨髓切片中均有巨核细胞的形态以及定位变化,PV、ET、I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80%、27%、50%;有突变患者的白细胞数均值高于无突变患者,初诊的PV、ET患者骨髓中不同纤维增生程度患者的白细胞均值无明显差异.

    作者:徐祖琼;孙雪梅;欧阳建;谢品浩;杨建刚;杨永公;许景艳;袁翠英;张启国;陈兵;周荣富;张谦;周祀侨;张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非永久性房颤患者复律前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心功能正常的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BNP水平在控制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测定74例心功能正常的非永久性房颤患者转律前后的血浆BNP变化,并与30例窦性心律患者作比较.结果:房颤患者在复律成功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由复律前(69.2±17.8)pg/mL降至(27.8±15.2)pg/mL,2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由复律前(74.6±19.5)pg/mL降至(28.9±17.3)pg/mL.结论:血浆BNP水平可预测房颤的发生和终止.

    作者:郭益红;陈丽玉;罗增辉;李福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益血生胶囊联合利血生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益血生胶囊联合利血生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正在进行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5例口服益血生胶囊1.0 g,每日3次,利血生片40mg,每日3次;B组25例口服利血生片4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变化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疗效对比.结果:A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B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A组优于B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益血生胶囊和利血生片联用有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益血生胶囊联合利血生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好,尤其对于肝病患者.

    作者:丁美燕;马军;江聪法;秦新茂;黄立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内科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2例内科胸腔镜手术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实施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152例患者无因并发症死亡或引起严重后果,其中131例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17例转胸外科行外科手术,4例病情未好转自动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处理并发症在降低手术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柯彩霞;刘晓华;刘琼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先天性右心室梗阻性疾病超声诊断特点

    目的:探讨先天性右心室梗阻性疾病漏诊和误诊的原因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总结39例先天性右心室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室腔梗阻14例,右室漏斗部梗阻25例,分析其超声诊断的特点,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右室腔梗阻的病理改变基础为右心室腔内室上嵴或嵴下水平至右室游离壁的异常肌束横跨,超声表现为右室壁局部肥厚呈楔形向右室腔凸起,室间隔呈舌形凸向右室腔,两者相对,中间形成狭窄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经狭窄处的五彩镶嵌血流信号,连续多普勒检测跨狭窄处压力阶差高低可反映梗阻的程度.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相符者有11例,误诊2例,漏诊1例.右室漏斗部梗阻的病理改变可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肺动脉瓣下出现一纤维隔膜,血流通过隔膜时发生梗阻,本组有1例为此类型,一种是漏斗部心肌异常肥厚,漏斗部内径变小,右室收缩时漏斗部进一步变窄.常合并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单纯的右室漏斗部梗阻十分少见,手术治疗7例,提示法洛四联症漏诊伴有漏斗部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误诊合并漏斗部狭窄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成为诊断和评价先天性右心室梗阻性疾病重要的无创手段.

    作者:管丽洁;倪显达;谷笑蓉;胡元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认知疗法辅助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满足条件的成年根管治疗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在进行根管治疗前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常规组只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治疗后两组分别测量根管治疗牙科畏惧症量表(root canal theraply dental fear survey,RCT-DFS),比较畏惧程度的变化.结果:无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高,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低.结论:在本临床条件下,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畏惧型成年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有辅助作用;对无畏惧型患者则会引起暂时的刺激反应.

    作者:庄最新;何振锋;任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血浆置换成功救治儿童百草枯中毒1例

    患儿男,5岁,因误服百草枯35 h人院.患儿于35 h前误服百草枯,量不详,即出现恶心、呕吐蓝色胃内容物多次,无含咖啡渣样物,无抽搐,当时神志清楚,急送当地医院予洗胃,硫酸镁导泻,呋噻米利尿等治疗,通过快速测定法检出尿中含百草枯成分.查体:T 37.5℃,R 25次/min,P 110次/min,BP 90/60 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稍红,舌苔蓝色,呼吸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音有力,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颈软无抵抗,病理性反射未引出.

    作者:戴文军;高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胎儿畸形182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了解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检出情况、漏诊情况及胎儿畸形与孕周和羊水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 328例孕妇孕期超声检查时的胎儿发育情况并与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 328例胎儿中,后临床确诊胎儿畸形182例,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为1.95%.182例畸形儿中,超声检出胎儿畸形152例,检出率为83.5%;漏诊30例,漏诊率为16.5%.检出胎儿畸形的孕妇42.8%伴随羊水异常,40.8%在孕21~28周之间被检出.结论: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来本院孕检的孕妇胎儿畸形的发生率较高,时孕检孕妇,尤其是羊水异常孕妇,在行常规超声检查的同时.尽量在孕21~28周之间对胎儿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减少畸形儿的出生,达到优生的目的.

    作者:曾家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确诊为早期POCD患者20倒进行观察.年龄65~88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单独用银杏叶注射液10mL+5%GS 250mL静脉滴注;B组(10例).空白对照(单独注射生理盐水10mL).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0%;B组总有效率为30%.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发热、皮疹,无诉不适.无心慌、胸闷、血压升高等短暂反应表现.结论:银杏叶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人POCD安全、有效、可行,但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吴涯雯;曾静贤;詹鸿;陈浩文;张双全;陈郡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腹部术后胃瘫施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患者有效施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1)对15例施行肠内营养的胃瘫患者给予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耐心、持续的心理支持;鼻肠管的前端要放置在屈氏韧带后30 cm以远;肠内营养液的配置要在低脂、低盐原则下兼顾营养素均衡:营养液的输注要持续、均匀、低流量,同时要重视咽部不适的评估及护理干预,减轻长期置胃管的不舒适感,增进遵医行为.(2)将上述胃瘫患者施行肠内营养前后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施行肠内营养支持前后各营养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即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在疾病恢复全过程中情绪稳定,并发症少.结论:恰当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了肠内营养的有效实施.

    作者:张洁;王守军;李德春;李瑞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妇科外科联合腹腔镜切除胆囊及子宫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妇外科联合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及子宫等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重点为术前的整体评估、心理护理、阴道及肠道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中.结果:54例患者经精心的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住院5~8 d均痊愈出院.结论:两种手术同时施行,在各环节中护理到位,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顺利痊愈出院,一次性成功医治妇外科的疾病,免除了分次手术带来的痛苦.

    作者:赵礼香;吕巧丽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金标法快速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

    目的:评价金标法快速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时金标法定量检测CRP进行了评价,内容包括重复性、线性、可比性、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结果:批内重复测定高、中、低值,CV≤5.5%,日间重复测定质控血清结果(23.55±0.83)mg/L,CV 3.5%;线性回归方程Y=0.995X+0.172,r=0.999;甘油三酯和胆红素对试验结果无干扰;与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的相关性分析.r值为0.995;全血与血清结果比值0.85-1.15;全血标本在缓冲液中保存60 min内结果均无多大变化.结论:金标法快速定量检测CRP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线性和方法学的相关性,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应用于临床常规工作.

    作者:陈晓晴;张阳;陈新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基层医院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选择

    目的:观察硬通道微创技术以及结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本组共85例患者,均采取硬通道微创技术,其中12例结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本组患者病死率为14.1%.3个月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其中37例恢复良好,17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再死亡4例.结论:硬通道微创技术结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有望成为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抢救的主要干预手段.

    作者:相久大;孙起军;张永强;霍铁军;王尚武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寰椎先天性裂缝畸形误诊为骨折1例

    患者女,37岁,2005年5月6日因与他人纠纷致使砖块伤及自己颈部.伤后颈部疼痛并颈部活动受限.当日行颈部CT扫描,报告显示:寰枢关节间隙尚可,寰椎右侧前弓与右侧块连接处有低密度裂隙.诊断:寰椎前弓右侧骨折.随收住院给予对症等治疗至出院,出院后继续用颈托外固定.2005年9月6日患者复查颈椎CT显示寰椎右侧前弓与右侧块连接处低密度裂隙形态同2005年5月6日,未见骨痂及骨性融合征象,该次CT报告考虑为寰椎右侧前弓裂缝系先天发育所致.

    作者:马秀梅;孙圣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及单用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布托啡诺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丙泊酚组(BP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SpO2变化、丙泊酚用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术中及术后镇痛情况,记录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术中体动反应、术后宫缩痛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P组术中MAP显著低于BP组(P<0.01).BP组丙泊酚用量与P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诱导时间显著短于P组(P<0.01).BP组苏醒时间及恢复正常行走时间较P组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P组(P<0.05),丙泊酚注射痛、体动、宫缩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两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的优点,可安全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旭彤;孟志艳;叶丽莎;秦培顺;李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孕产妇的性格类型与焦虑、抑郁发生关系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孕产妇的性格类型与焦虑、抑郁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2月在产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孕妇510例,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性格、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别于产后5 d和42 d跟踪调查.结果:将孕产妇的性格分为外向稳定、外向不稳定、内向稳定和内向不稳定四种类型,孕期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3.1%,15.3%,产褥后期无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7.6%,10.4%,外向稳定性格发生焦虑、抑郁者较少,内向不稳定性格发生焦虑、抑郁者较多.结论:孕产妇性格的稳定性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性格的孕产妇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几率不同,对高危孕产妇实行重点干预可以减少围产期焦虑和抑郁的发生.

    作者:蔡东红;程兰君;曾三梅;周梅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