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彩霞;刘晓华;刘琼慧
目的:对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影像学评估,了解听觉系统的畸形或异常表现.方法:采用PHILIP 64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来自听力筛查转诊和专科门诊的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对内耳、听神经以及大脑皮层、脑白质的评估.结果:164例受检听力障碍婴幼儿中早产儿12例,足月新生儿152例.检查发现:外耳道闭锁2例,前庭水管扩大12例,耳蜗畸形3例,耳蜗未发育2例,共同腔畸形2例,外半规管发育异常2例.内听道狭窄2例,脑白质发育不良2例.影像学异常占17.1%.结论:影像学评估是对听力障碍婴幼儿筛查的重要项目,这对需要日后行人工耳蜗植入的病例尤为重要.
作者:张宏征;周晓琴;陈浩;万良财;郭梦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高渗盐复合液在犬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模型中恢复循环血容量、降低颅内压(ICP)的作用以及对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20只,分为乳酸盐林格液组(RL组)、高渗盐复合液组(HSH组),其中HSH组按剂量不同分为HSH4组、HSH8组和HSH12组.采用硬膜外球囊扩张和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体克模型.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ICP,并对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复苏后备组液体均能有效提高MAP,RL组的ICP呈上升趋势,HSH4组、HSH8组和HSHl2组的ICP迅速降低,但HSH4组维持时间短,1 h后缓慢上升.至复苏后4 h,HSH8和HSH12组能维持理想的MAP及较低的ICP.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示HSH组脑组织损伤较RL组轻.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有效地复苏失血性休克,提高MAP,降低ICP,减轻脑组织损伤.
作者:徐翔;古妙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痛患者心功能状况并探讨其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连续21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和E/A比值将所有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舒张功能不全组、收缩功能不全组及舒缩功能不全组,从而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谱.并比较不同心功能状态血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在所有入选病例中,心功能正常者共67例(30.7%),舒张功能不全者共98例(45.0%),收缩功能不全者共35例(16.1%),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障碍者共18例(8.2%).与心功能正常组相比,心功能不全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舒张功能不全组比较,收缩功能不全及舒缩功能不全组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较常见,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并且在心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中,患者血尿酸水平对应性地升高.
作者:刘挺松;陈一天;江时森;黄承;宫剑滨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症.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再障和获得性再障,一般所说的再障指获得性再障.当前治疗再障公认疗法是骨髓移植和以抗胸腺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加环孢霉素A(eyclosporine,CsA)联合用药的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therapy,IST),并取得明显的有效率<'[1]>.这就是再障患者存在免疫机制异常直接的证明,近年来试验研究成果也证明再障患者有异常的免疫应答,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卫国;李玉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抑制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合适靶控浓度.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病例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倒.Ⅰ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4 ng/mL,Ⅱ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6 ng/mL.Ⅲ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8 ng/mL;3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为3 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诱导时相同.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1)、插管后l min(T2)、气腹后20 min(T3)、术毕解除气腹后20 min(T4)时的血压、心率、血糖和皮质醇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气腹时间.术后24 h随访恶心、呕吐、头痛、躁动、术中知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T2、T3、T4时点3组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MAP在12时点同Tl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HR在HR在T2、T3时点较T1时点均下降(P<0.01);Ⅱ、Ⅲ组在,13及T4时点与Ⅰ组比较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下降(P<0.01).组内比较Ⅰ组血浆皮质醇在T4时点较T1时点增高(P<0.05),Ⅱ、Ⅲ组在13、T4时点同T1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血糖较麻醉前均增高,但Ⅰ组同T1时点相比血糖升高显著(P<0.01).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稍高.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4-8 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3 μg/mL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6~8 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更有效抑制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且以瑞芬太尼6ng/mL复合丙泊酚3μg/mL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李偲;张旭宇;许淼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通道形成术(transurethral tunnel reseeetion of prostate,TUT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TUTRP治疗高危BPH患者37例.结果:手术时间10~35 min,切除腺体质量10~40 g,术后排尿困难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死亡.结论:TUTRP对于高危BPH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吴小伟;莫鉴锋;潘桂常;曾鹏;曾健文;陈润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确诊为早期POCD患者20倒进行观察.年龄65~88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单独用银杏叶注射液10mL+5%GS 250mL静脉滴注;B组(10例).空白对照(单独注射生理盐水10mL).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0%;B组总有效率为30%.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发热、皮疹,无诉不适.无心慌、胸闷、血压升高等短暂反应表现.结论:银杏叶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人POCD安全、有效、可行,但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吴涯雯;曾静贤;詹鸿;陈浩文;张双全;陈郡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近年来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迄今为止,抗菌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尿路感染的主要方法,不断涌现的各种抗菌药物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1].但是,并非所有的病例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些病例存在复杂因素,反复感染,令患者十分痛苦.近3年我们应用知柏地黄汤加减配合抗生素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法东;潘光强;薛增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以外周胰岛素抵抗、肝葡萄糖输出增加和胰岛素分泌减少为表现<'[1]>.核转录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关键性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F-kB的过度表达可引起多种疾病.如炎症性疾病、哮喘、肺纤维化、肿瘤和艾滋病等.IKB激酶(IkBkinase,IKK)作为NF-kB通路中重要的激酶,其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方丹;刘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及病毒DNA载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EB病毒与SLE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和EB病毒DNA载量.同时分析EB病毒VCA-IgA抗体与SLE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的相关性.结果:248例SLE患者中,49例EBV-VCA-IgA抗体阳性,167例健康对照者中12例阳性,SLE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19.8%vs 7.2%;P<0.001);SLE患者EB病毒载量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与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不相关.结论:EB病毒感染与SLE相关,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者有较高的DNA载量,SLE的发病危险性亦高,EB病毒重新活化与SLE活动有关.
作者:叶志中;尹志华;陈杰;罗秀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它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困难和固定、刻板的行为和(或)兴趣为主要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在出生后2~3岁发现异常,部分病例有一段正常的发育过程.其具体的发病原因不清,推测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理、生化、免疫、营养等因素有关.
作者:陈卓铭;吕新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提高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3例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治疗,术后10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随访24个月病情无进展.结论: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患者在无症状期,应严格观察,手术治疗应慎重,在症状进展较快时,选择性动脉栓塞为首选.
作者:刘尚文;周大庆;李文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ion)是一种有效治疗恶性肿瘤及非恶性疾病的方法,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仍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是移植相关死亡及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笔者就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诊断、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分级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方圆;张宏;葛林阜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科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分为M组和B组.每组30例,术毕前10 min经硬膜外分别给予负荷量镇痛药,M组给予吗啡1 mg,B组给予布托啡诺1 mg;然后连接镇痛泵行硬膜外自控镇痛,M组泵内药液为吗啡2 mg加罗哌卡因90mg,B组泵内药液为布托啡诺2mg加罗哌卡因90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60mL,输注速度为2mL/h,观察记录术后5、10、20、30 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 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镇痛效果满意,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科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但应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作者:秦钟;高宏;孙国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Reaven在1988年首先提出了MS的概念,初的描述是包括高血压、肥胖、脂质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空腹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并指出IR是MS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引起MS中其他异常改变的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MS的发病率日渐增高.MS是环境与遗传共同导致的复杂疾病,有关于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是近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篇就近几年来研究较多的与MS有关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姚春莉;刘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痘(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的骨髓病理特点并且检测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分析骨髓中纤维增生程度以及JAK2V617F突变对PV、ET患者白细胞数的影响.方法:69例初诊患者的骨髓切片经HGF染色以及Gomori染色后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利用real-time PCR法测38例患者的骨髓或者外周血的JAK2V617F突变;分析骨髓切片中纤维组织增生程度以及JAK2突变对患者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15例PV和15例ET患者的骨髓切片中可以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所有PV、ET、IMF患者骨髓中可见到巨核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多形性改变以及巨核细胞定位于骨小梁旁;12例PV、4例ET、4例IMF中检测到JAK2V617F突变;有突变和无突变患者发病时白细胞教均值分别为20.4×1099/L和11.4×109/L,不同纤维增生程度的PV、ET患者的白细胞数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367).结论:69例PV、ET、IMF患者骨髓切片中均有巨核细胞的形态以及定位变化,PV、ET、I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80%、27%、50%;有突变患者的白细胞数均值高于无突变患者,初诊的PV、ET患者骨髓中不同纤维增生程度患者的白细胞均值无明显差异.
作者:徐祖琼;孙雪梅;欧阳建;谢品浩;杨建刚;杨永公;许景艳;袁翠英;张启国;陈兵;周荣富;张谦;周祀侨;张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满足条件的成年根管治疗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在进行根管治疗前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常规组只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治疗后两组分别测量根管治疗牙科畏惧症量表(root canal theraply dental fear survey,RCT-DFS),比较畏惧程度的变化.结果:无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高,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低.结论:在本临床条件下,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畏惧型成年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有辅助作用;对无畏惧型患者则会引起暂时的刺激反应.
作者:庄最新;何振锋;任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子宫瘢痕的形成常见的原因是剖宫产术,较少见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畸形子宫成形术后.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行人工流产的比例也随之增加.瘢痕子宫是人工流产手术的高危因素,手术难度大,容易出现手术并发症.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我院施行人工流产术1 021例,其中瘢痕子宫289例,占28.3%,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徐雨婷;章蓉;袁盈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10多年来心血管药物学领域的一大进步,众多临床试验已证实ARB显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JNC7、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07年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均将其列为高血压治疗起始药物和维持药物.
作者:刘立新;周书明;姚依群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5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有肝损害患者与无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52例SLE患者中有肝损害53例(11.7%),有肝损害组与无肝损害组比较,两组临床和免疫学特点等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LE疾病活动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患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1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48例,出现黄疸6例(11.3%).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予护肝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于SLE肝损害.结论:SLE本身所致的肝损害发生率并不低,与病情活动有关,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敏感,预后较好.
作者:洪小平;肖学吕;谭艳红;孙保东;蔡文虹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