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ero 642机用镍钛根备系统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效果

邱敏坚;余梓东;廖军晖;郑美华

关键词:牙髓炎, 根管治疗, 镍钛器械, 弯曲根管, 根管预备
摘要:目的:观察Hero 642机用镍钛根备系统对弯曲根管预备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135例患者共205个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弯曲根管,分为两组,实验组103个采用Hero 642镍钛根备系统,对照组102个采用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两组均采用常规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后的X线片比较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的效果,术后随访半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135个患牙根管充填后拍摄牙片及观察术后反应,实验组根管成形及充填满意率91.2%,术后急性反应率为1.5%.对照组满意率65.7%,术后急性反应率为11.9%.经X<'2>检验进行分析,两组根管成形及充填满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急性反应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镍钛器械Hero 642根备系统预备弯曲根管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腔支气管定位技巧及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通过对120例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介绍一种快速的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方法及围术期低氧血症的应时处理方法.方法:120例需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下行胸科手术的患者,在插管及放置手术位后、术中,使用常用3种方法判断双腔管位置,无法明确低氧血症原因的使用纤支镜检查.结果:诱导插管一次成功者68例;卧位后,需要重新对肺者78例,围术期SpO<,2><92%者22例.结论:本法定位步骤简单、快速,减少肺隔离时的重复动作,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肺时间和气管的摩擦损伤.

    作者:何卓文;谭花;黄敏贞;田丰;张坤全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36例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作为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占据重要地位,可使患儿避免手术治疗.低能量ESWL治疗可以减轻肾损伤,减少副作用产生.我院应用德国DomierCompact Delta碎石机进行低能量ESWL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军;阮仙利;柯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早期持续血液净化对猪创伤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细胞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血液净化(CBP)对猪创伤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细胞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小型猪13只,分为对照组(n=7)和实验组(n=6).实施二次打击建立MODS模型,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CBP治疗,监测实验动物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实验组动物CBP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和氧合指教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TNF-α、IL-6水平分别为(173.37±15.64)pg/mL、(146.46±79.64)Pg/mL,较对照组的(198.81±17.07)pg/mL、(183.38±103.47)pg/mL降低(P<0.05),而VEGF水平为(29.66±2.26)pg/mL,较对照组的(18.55±3.53)pg/mL升高(P<0.05);实验组动物生存率(83%)高于对照组(29%)(P<0.05).结论:早期应用CBP技术,可以降低血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弱炎症反应,有利于VEGF的表达,降低创伤引起MODS的病死率.

    作者:周飞虎;王秀英;宋青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急诊冠脉搭桥初步经验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8例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入选病例均符合ACC/AHA有关冠心病手术指南中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应证.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失败2例.结果:16例恢复出院,2例术后死亡,病死率11%.5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占28%.结论: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陈光献;张希;熊迈;王治平;吴钟凯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长期双腔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长期双腔留置导管(permanent dual lumen catjeter,PDLC)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作为血管通路的效果及常见并发症.方法:我科白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共行PDLC留置术13例,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63.31±12.26)岁,均通过颈内静脉留置,术后拍摄胸片确定导管位置.以尿素氮清除指数Kt/V为透析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结果:使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带涤纶套双腔留置导管经颈内静脉入路,12例经右侧,1例经左侧,平均使用7.8(2~14)个月.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内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2例14次,发生率4.58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1例2次,发生率0.65例次/1000导管日;出血1例3次.13例患者的平均Kt/V值1.27±0.22.结论: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的患者和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内瘘手术的患者来说,PDLC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透析效果.如果处理得当,并发症也比较少.

    作者:肖龙;古英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组(治疗组)38例和口服强的松标准疗法组(对照组)50例,观察疗效及有关指标.结果: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分别短12.7 d、17.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达到缓解所需平均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短19.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治疗方案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强的松序贯疗法能快速诱导缓解,缩短尿蛋白的转阴时间,有一定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陈义杰;林林辉;黄小涛;肖韩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日本学者Kitamura等[1]于1993年4月从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出的一种新的肽类物质,其广泛分布在体内并有多种生物学效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陆晖;黄格朗;覃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致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PT)阳性率、致敏原分布特点及SP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0例拟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采用13组标准化致敏原(Alutard<'A> SQ)进行SPT.结果:1000例患者中有836例对致敏原中至少一组呈阳性反应(83.6%).SPT阳性率粉尘螨(77.6%)、屋尘螨(73.1%)、热带螨(55.6%)等,低的为花粉Ⅰ组(1.3%).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年组、青年组及中老年组SPT阳性率分别为94.3%、85.1%和68.8%,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SPT阳性率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男女之间SPT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螨是致敏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勇;李泽卿;江满杰;季俊峰;陈伟;王秋萍;卢青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穴位注射联用TDP辅助治疗咳喘病175例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咳喘病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功能.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穴位注射与TDP应用于咳喘病症的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辉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酪氨酸激酶ETK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ETK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技术对196例肺组织标本(包括鳞状细胞癌44例、腺癌56例、小细胞肺癌71例、正常肺组织25例)ETK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ETK阳性表达率为54.4%,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4.1%和44.6%,小细胞肺癌为74.6%,ETK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NSCLC(P<0.05),鳞癌和腺癌细胞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ETK为阴性.结论:ETK可能参与肺癌特别是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可作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分子标记物,ETK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分级可能无相关性.

    作者:陈平莲;郭琳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记录MB-MCA位置,测量心肌桥(MB)厚度、壁冠状动脉(MCA)长度、心肌包绕情况以及MCA两端成角情况,计算MCA狭窄率,分析MB厚度、MCA长度、狭窄率间相关性.结果:114例患者中诊断33例、36处MB-MCA,位于左冠状前降支25例,MCA平均长度为(20.0±12.3)mm,MB平均厚度为(2.1±0.7)mm,MCA平均狭窄率为(19.7±12.1)%,MCA长度、狭窄率、MB厚度间没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CTA可以准确显示MB-MCA,并可测量其长度,厚度,并评价MB-MCA冠脉的形态.

    作者:梁坚豪;陈燕萍;赵继泉;朱新进;曾惠良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234例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总结种类,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3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起搏器囊袋出血(血肿)3例,起搏器切口裂开1例,电极脱位或微脱位3例,电极断裂2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源性晕厥1例,电池耗竭导致心室停搏2例.结论:提高对心脏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种类的认识,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仔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定期随访,友时发现与处理并发症,可避免引起不良后果及医患纠纷.

    作者:陈霞;刘加麟;李正茂;李凯;娄金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局限于全程输尿管的移行细胞癌1例

    患者男,70岁.因间歇性肉眼血尿10个月收入院.查体: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CT报告:右输尿管占位性病变并右肾积水.膀胱镜检查:见右输尿管壁内段明显隆起,管口有1 cm新生物坠出,菜花状,余未见异常.

    作者:孔繁山;范勇;高保华;蔡伟力;丁志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过熟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5例临床分析

    笔者在2005-2007年间共对5例6眼过熟期白内障施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较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6眼,其中男2例3眼,女3例3眼.年龄78-85岁,平均82.2岁,晶体呈乳白色混浊,坐位或站位时可见棕黄色的晶体核沉于囊袋下方,随体位变化而移动,有3例可见前房闪辉呈五彩颜色,前房较深.

    作者:毛肖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及压迫止血时间的探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时间的卧床给所有经股动脉穿刺行PCI的患者带来了不便和痛苦.尽早拔除股动脉鞘管能够缩短卧床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然而各种文献对此并无统一记载.为此本院在过去的3年里,对此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许浩;何培根;赵黎丙;杨汉东;闵新文;陈欣;李东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儿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加深对儿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对9例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多表现为肾炎性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血尿常见,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和肾小管间质受损程度是影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的重要因素.口服常规激素无效,采用甲基泼尼松龙配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总有效缓解率78%,完全缓解4例(44%),部分缓解3例(33%),无效2例(22%).结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预后差,危险性高,早期开展和重视肾活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病情、延缓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红;高岩;熊小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单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痛

    目的:总结钉棒系统、单cage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复杂下腰椎疾病的临床经验和效果.方法:从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时4例腰椎滑脱、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4例椎管狭窄患者采用腰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阃单cage植骨融合手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植骨融合程度,7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仍然有下肢麻木感,优良率为90%.9例患者术后6个月后椎间骨性融合.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固定加椎间单cage植骨融合治疗下腰痛效果良好.

    作者:赵春明;张文捷;蔡斌;朱礼贤;朱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异丙基肾上腺素诱导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环核苷酸的改变

    目的:建立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并探讨其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改变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的关系.方法:用ISO 170 mg/kg对sD大鼠皮下注射2次,建立大鼠CHF模型,在造模后18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取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取心肌观察病理形态学特征,心肌匀浆检测一氧化氮(NO)、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FS下降,LVEDD、LVESD扩大(P<0.01),左心室重/体重比值明显增加(P<0.01),血浆NE、TNF-α显著升高(P<0.01),心肌NO升高(P<0.01).cAMP、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ISO诱导大鼠CHF,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同时心脏cAMP、cGMP降低,cAMP/cGMP比值增加.

    作者:陈向民;赵凌杰;沈思钰;蔡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三种孕激素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应用不同浓度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后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情况,并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成功进行子宫肌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加入浓度为10、1000 ng/mL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促进细胞增殖.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浓度为0.1 ng/mL时轻度促进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加入浓度为1000 ng/mL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促进胞核内PCNA的表达(P<0.05).结论: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可刺激体外培养肌瘤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倪一青;孔娜;韩素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压力超负荷大鼠左室肥厚中解耦连蛋白-2的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心肌解耦连蛋白-2(UCP2)对压力超负荷致左室肥厚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压力超负荷模型(手术组),等数量的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观察周期为30 d,UCP2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术后4 dUCP2表达上调,并持续增高至30 d.(2)手术组细胞凋亡在术后1 d升高,4~7 d时进入高峰,其后低水平持续存在,而对照组未发现凋亡存在.结论:UCP2参与了压力超负荷左室肥厚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并可能成为干预这一过程的靶基因.

    作者:杭涛;江时森;宫剑滨;张启高;汪春晖;谢渡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