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潘明政;李玲;庄晓明;范虹

关键词:糖尿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并与健康人作对照,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多种生化检查结果及糖尿病相关问题.结果: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有的与多种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137例尿蛋白三项结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三项结果,探讨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IgG、ALB、β2-MG水平,并同时检测尿常规及血清肌酐水平.结果:在尿蛋白正常组中,尿IgG和β2-MG的阳性率分别为2.8%和28.2%;在尿白蛋白升高组中,上述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2.1%和71.2%;同时,血清肌酐值在两组中不同,尿白蛋白升高组高于尿蛋白正常组;此外,在尿白蛋白升高组中,随着尿中IgG的出现,血清肌酐值相应地升高.结论:尿蛋白三项能弥补单纯尿蛋白定量检测的局限性,更准确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本来面貌,当尿中ALB处于正常范围时,β2-MG检测能反映肾小管损伤情况;当尿中ALB升高时,IgG检测能反映肾小球损伤的程度,并对肾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唐晓虹;尹良红;聂立红;蔡启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结合复习文献资料,总结分析11例IPF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IPF患者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杵状指及Velcro 罗音为突出表现,高分辨率CT对诊断IPF具有特殊价值,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确诊IPF的主要手段和好依据,目前治疗IPF的药物仍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结论: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误诊误治率高,尚无特效疗法,抗纤维化药物成为当今研究肺纤维化治疗的热点.

    作者:张宏美;张宁新;郭奕鸿;王黎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0.2%5-氟尿嘧啶热溶液外泡治疗多发性跖疣

    笔者于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对47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采用0.2%5-氟尿嘧啶热溶液外泡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霞;赵洪波;鲁英;任海燕;翁燕荣;陈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吸气肺活量对肺气肿评级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吸气肺活量对肺气肿病例重新进行评级的影响.方法:对68例初步诊断为肺气肿的病例进行吸气肺活量测定,计算其组成部分深吸气量(IC)和补呼气量(ERV)值.利用已测的功能残气量(FRC)值,计算出残总比(RV/TLC)值,重新进行肺气肿评级.结果:68例拟诊肺气肿病例,经吸气肺活量重新评级后,原重度肺气肿的有4例转为中度肺气肿;原中度肺气肿的有6例转为轻度肺气肿;原轻度肺气肿的有6例转为正常.共有16例发生级别改变,占24%.结论:使用吸气肺活量进行肺气肿评级,虽然对肺总量影响不大(P>0.05),但是由其计算出来的残气量值却明显偏低(P<0.01),从而使RV/TLC值较呼气肺活量计算出的要低,避免了RV/TLC的假性升高,能更准确地作出肺气肿的评级.究其原因,与吸气肺活量得出较低的ERV值、患者操作方便等因素有关.

    作者:严英硕;周燕斌;郭禹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胸腔镜治疗胸科疾病的手术配合

    目前,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已经可以用于胸外科大部分手术的治疗,并取得相同疗效,成为胸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1].较传统的开放手术,VATS具有微创、出血量少、切口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我院共为510例患者实施VATS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雅琴;牟月燕;王美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中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及电泳分型等方法对45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45例非高血压妊娠妇女(对照组)的AGT基因M235T多态、ACE基因I/D多态、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AGT M235T多态的TT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ACE基因DD、ID、Ⅱ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3)AT1R基因A1166C AA、AC、CC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4)子痫前期组具备TY基因型者,其合并DD基因型的95%CI为1.473~31.919,合并1166C等位基因C的95%CI为1.316~18.991.结论:AGT变异基因235T与子痫前期发生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子痫前期的易感基因.ACE基因DD型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限于携带有M235T等位基因的患者.携带有AT1R基因C等位基因和AGT基因TT型的妇女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升高.

    作者:宋成文;谢守珍;唐瑛;王晶;连俊红;杨李;陈枝岚;吴超英;王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及必要时予糖皮质激素和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好转,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时间为(5±2)d,住院时间为(10±2)d,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时间为(8±4)d,住院时间为(15±6)d.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使患者红细胞比容降低,降低血液黏稠度,Pa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降低,症状改善的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娟;吴耀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氦浓度氦氧混合气体对某些呼吸道疾病患者缺氧症状改善的机制初探

    80%的氦和20%的氧组成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其作用机制虽有文献作过阐述,但未明之处颇多,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李志平;郭禹标;黄建强;罗益锋;钟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东不同经济地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征的差异

    目的:探讨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急性胰腺炎(AP)病因和发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2 386例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P占住院总数构成比、性别、分型、病因、预后、住院费用等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沿海地区AP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0.33%,山区地区占0.18%(P<0.05);在2 386例AP患者中,病因构成比为胆石症49.0%,酗酒10.1%,高脂血症5.2%.沿海地区胆石症比例明显高于山区地区(P<0.05),山区地区高脂血症、酒精相关AP比例高于沿海地区(P<0.05);两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比例及病死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沿海地区AP的发病率较高,病因以胆囊炎胆石症为主,山区高脂血症、酒精占病因比重高,但两组预后无显著差异.

    作者:黄耀星;贾林;杨琪玫;杨壁辉;王胜炳;王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丙泊酚静脉麻醉于无痛胃镜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82例患者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处理并发症.结果:182例患者中有176例顺利完成胃镜检查,完成时间为3~8 min.镜检中及镜检后,有2例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加大吸入氧气量等处理后迅速缓解;1例血压迅速下降,3例心率低于60 次/min,经给予静注麻黄碱10 mg或阿托品1 mg后即恢复正常;8例恶心呕吐经观察30 min后缓解.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作者:黄增相;吴建胜;付美英;陈先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内耳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 1,HMGB-1)在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导致听力损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生小鼠颅内注射病毒法建立MCMV感染动物模型,测定2周龄小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采用RT-PCR检测耳蜗组织HMGB-1 mRNA表达,均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较.结果:ABR,病毒组(28.42±3.03)dB,对照组(15.66±0.38)dB(t=3.042,P<0.01).HMGB-1 mRNA,病毒组2.372±0.193,对照组0.754±0.322(t=7.537,P<0.01).结论:HMGB-1可能通过维持并加重内耳的迟发性炎症,成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听力损失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

    作者:程苾恒;闻良珍;张英;李丹;王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后空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变化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FFA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T2DM合并MS组较对照组FFA明显升高[(0.60±0.26)mmol/L vs (0.45±0.22)mmol/L,P<0.01],较T2DM不合并MS组FFA也升高[(0.60±0.26)mmol/L vs (0.51±0.22)mmol/L,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浆FFA水平.结论:T2DM合并MS人群空腹循环FFA水平明显升高,FFA水平受TG、BMI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卢玉;王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检测次序对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肺容量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次序检测肺活量对有不同阻塞程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肺容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先吸气后呼气和先呼气后吸气两种不同次序检测肺活量方法,对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A组(轻度阻塞)、B组(中度阻塞)各30例进行观察.然后,每例患者均进行功能残气量测定(氮冲洗法),通过计算得出两种不同次序下的肺活量(VC)、深吸气量(IC)、补呼气量(ERV)、残气量(RV)、肺总量(TLC)、残总百分比(RV/TLC)值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先吸气后呼气测得的呼气肺活量(EVC)、ERV值较先呼气后吸气测得的吸气肺活量(IVC)、ERV值低(P<0.01);采用IVC换算出的IC、RV、RV/TLC值均比EVC换算出的低(P<0.01);而两者测得的TL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无论是轻度阻塞或是中度阻塞,IVC及其组成部分ERV值均较EVC及其组成部分ERV值高.而IVC中的IC值较EVC中的IC值低.

    作者:严英硕;周燕斌;郭禹标;黄建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掌握小儿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状况.方法:对住院化疗的99例肿瘤患儿的449例次疗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发生率为42.42%,疗程的感染率为11.80%;73.81%的感染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有感染者人均住院日比无感染者长11 d.结论:对粒细胞减少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及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易文华;钱蔚珍;张柔玲;林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湛江地区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的城乡差异

    目的:分析广东省湛江地区城乡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按城乡分层,在广东省湛江地区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40岁以上居民3 051人,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并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1)2 435人完成肺功能检测,应答率79.8%,城市l 126人,农村1 309人;男939人,女1 496人;(2)COPD总患病率为6.0%(145/2 435),农村患病率为7.0%(92/1 309),显著高于城市的4.7%(53/1 126),P<0.05;男性患病率为8.9%(84/939),显著高于女性的4.1%(61/1 496),P<0.001.(3)危险因素调查发现,农村的吸烟、吸旱烟、现吸烟、有呼吸病家族史、使用柴草烹饪、有儿童时期呼吸病感染和文化程度低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P<0.05),是农村COPD患病率高于城市的重要原因.结论:COPD正成为重要的疾病负担,应多方位加强COPD的人群防治,尤其在农村.

    作者:苏伟强;周玉民;陈虹;陈秀桃;刘升明;林辉斌;莫俊德;刘宇晖;黄耀光;李帝吟;郑劲平;吕嘉春;钟南山;冉丕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剂量甲氨喋呤加AP方案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喋呤加AP方案治疗骨肉瘤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心理护理、保护性隔离、基础护理、血小板减少护理、饮食等护理措施及按医嘱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抗生素、输注成份血等,治疗大剂量甲氨蝶呤+AP方案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结果:32例通过加强护理无一例患者因为骨髓抑制出现感染性发热和出血.结论:通过本护理措施及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抗生素、输注成份血等综合处理,可以大大减少Ⅳ度骨髓抑制的并发症.

    作者:史阳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普通裸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近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Cypher和普通裸支架对冠心病(CHD)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接受Cypher治疗的CHD住院患者83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接受普通裸支架治疗的CHD患者85例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相近;两组皆在术后9个月内接受电话或门诊随访及冠脉造影或冠脉螺旋CT扫描,了解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再狭窄率;并评价合并糖尿病及其他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组83例共植入支架112枚,植入成功率为98.8%,其中29例(34.9%)接受冠脉造影,1例接受冠脉螺旋CT扫描检查.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2.0%(10/83),其中猝死1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再次血运重建8例(1例为新的病变),与Cypher支架相关的再狭窄及血栓事件发生率为10.8%(9/83);对照组85例共植入支架117枚,成功率100%,接受冠脉造影的有27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7.6%(15/85),再狭窄率为21.2%(18/85).两组在总再狭窄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两组近期血栓事件发生率为2.4%和3.5%,差异无显著性.亚组分析,两组在糖尿病、弥漫病变、重叠支架、长支架时的再狭窄率分别为11.1%和20%,11.8%和27.8%,12.5%和18.2%,12.5%和18.9%,差异有显著性;高血脂因素在两组为7.8%和8.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CHD患者,Cypher较普通支架有较低的再狭窄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近远期疗效是安全、可靠的,尤其对于弥漫较长病变需要安放长支架或重叠支架以及患者合并糖尿病时.

    作者:刘怀昌;刘映峰;熊华峰;李公信;简勋;魏向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单极和双极心内电图的比较

    目的:比较心脏标测中单极和双极心内电图的异同.方法:12例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接受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和冠状静脉窦(CS)单极、双极心内电图(分别为CS1、CS2和CS12、CS223),比较振幅、时限和局部激动时间的异同.结果:单极电图和双极电图的心房A波振幅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单极电图的心室(V)波振幅高于双极电图的V波振幅(P<0.05).单极电图的A波和V波的时限均明显大于双极电图的A波时限(P<0.05).单极电图和双极电图中局部激动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脏标测中双极和单极电图的振幅和时限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的联合应用能够提供关于局部激动和远场电位的互相补充的信息.

    作者:周益锋;郭继鸿;许原;李学斌;张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比较galectin-3(Ga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214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Gal-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Gal-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2.6%,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28.1%)、腺瘤(41.8%)及甲状腺炎(12.9%).结论:Gal-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特异指标.

    作者:吴文君;许岚;刘晓;朱圣炜;刘国萍;孙荣超;杨树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恶性胸腔积液导管引流并胸腔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恶性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胸腔化疗的疗效.方法: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尽胸腔积液后注入卡铂联合四环素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另一组采用引流并注入四环素的方法治疗(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33,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胸腔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高、简单、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善福;张惠光;易娇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