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细胞存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被其他细胞吞噬.细胞凋亡与增殖是一对并存的矛盾,正常状况是二者维持动态平衡,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增殖与死亡的速度平衡失调有关.目前,许多抗肿瘤药物就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生长、代谢、增殖等过程,终触发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来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一条很有希望的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作者:李红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由于发现时多为中晚期,且多伴有肝硬化肝炎以及由此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因此,对于肝癌强调进行综合治疗.中医的全身扶正治疗与西医的局部驱邪治疗相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它能取得单一手段无法代替的临床疗效,其目的在于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对维护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已渗入综合治疗中的每一环节,包括与手术、放、化疗以及肝癌的介入治疗中.
作者:林丽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国虽属乳腺癌的低发国家,但乳腺癌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近20年来,城市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乳腺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作者:狄根红;沈镇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手术与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大多采用放射治疗.然而,尽管手术技巧、放疗设备和技术在不断改进,但40年来宫颈癌治疗效果并无根本提高,总5年生存率仍在50%左右徘徊.
作者:章文华;吴令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前一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内瓦总部的工作人员已通过四条途径(具体的基础工作,提供必要的补给,特别是针对医院传染的控制以及专家组成员奔赴请求协助的主要受感染国家)开始了同SARS威胁展开斗争的计划.在虚拟的网络中,互联的电子网络专家将集中全球范围内好的专家,在以下三个问题上进行全方位的通力合作:未知的致病因素和尚未成形的诊断测试,令人迷惑的传播方式及其在医务人员中引起令人恐慌的高密度高危传播,目前人们对这一新的疾病尚无更多的认识.
作者:韩秀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饮食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很少,但天天接触,积少成多,也足以损害健康,甚至导致癌症.当然不是指所有的癌症都是由饮食引起,但专家们估计,人类癌症中的30%~35%都要归咎于饮食不当.医学专家已经观察并证实了饮食的确与人体各个不同部位的癌症息息相关.
作者:秦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一位步入花甲之年的高级工程师,业务上乘,衣冠楚楚,但主观、自信.他办什么事都自成一套,对自己的生活起居,营养健康,也不容别人,包括妻子儿女提半点意见.他一向人为自己百病不生,不找大夫,也从不接受单位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健康检查.
作者:朱世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癌前期病变表现形式,据研究显示,无论是机械性或是生物性的慢性刺激,只要持续作用于人体某一部位,而且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引起肿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因自身免疫导致胃粘膜萎缩,发生肠腺异型增生,进而形成肿瘤;子宫颈癌多见于宫颈撕裂而兼有慢性宫颈炎的妇女;舌癌常由于龋齿、假牙托长期摩擦之处反复炎症所致;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可合并胆囊癌;还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因长期肝细胞炎症导致肝癌等.
作者:陈维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大型海洋软骨鱼——角燕角燕,又名蝠鲼,角彭,黑彭,彭鱼,角鱼,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深海大型软骨鱼类,体重可达2吨以上,体盘宽逾6米,在海面下悠闲地游水时,其特有的大鳍,像蝙蝠展开翅膀般地慢慢飞翔.
作者:蒋定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进入新世己以来,肿瘤研究在世界各地掀起高潮,步入一个新阶段.美国哈佛大学福克曼教授的血管新理论的证实及肿瘤放、化疗手段的不断改进,都说明着肿瘤治疗正向无创、绿色治疗上发展.
作者:段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过程中及之后,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系列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对于这些反应,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也可以采用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饮食来调理,患者不妨一试.倦怠乏力:几乎所有的放疗.化疗患者都有此症,由放射线或化学药物损伤人体正气使然.可以白参6~10克或西洋参5克切片煎汤或泡茶饮,或口含咽津,待参片浸软后嚼烂咽下.或取黄芪250克,红枣500克,加水适量,共煎煮,待枣烂熟后吃枣喝汤,分10天服完.亦可以山药30克,大枣30克,襦米60克,共煮稀饭吃,每日1剂,分2次服完.
作者:张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1世纪是医学及医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伴随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促进了现代医患关系的改变,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确立双向作用,扩大医学服务的范围.也就是由单一、固定的模式,发展为具有多样性、随机性和易变性的模式.
作者:顾晋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