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细胞转移之谜

杨锋

关键词:癌细胞, 远处转移, 器官和组织, 繁殖速度快, 恶性肿瘤, 脏器, 扩充, 局部, 浸润, 癌症, 癌灶
摘要:恶性肿瘤的致命之处,是容易发生转移.我们知道,癌细胞极其狡猾,它会从癌灶中逃逸出去,流窜到其他器官和组织继续兴风作浪,致人于死地.癌细胞为什么会发生转移癌细胞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称为癌症的扩散.由于癌细胞的秉性是横行无法,不安本分,加上癌细胞繁殖速度快,数量急剧地增加,为了扩充地盘,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其他脏器和组织转移.
抗癌杂志相关文献
  • 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肿瘤临床

    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已经历了40多年的历程.在新的世纪中,随着现代医学对肿瘤发生、发展的机理以及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领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及挑战.

    作者:郁仁存;王笑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亦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化疗病人的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跃;丁桂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走出抗癌的误区》;《餐桌上的抗癌食品》;《肿瘤预防(抗癌)杂志》精装合订本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直肠癌易误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生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误诊病例也屡见不鲜.据报道某省肿瘤医院近年来共做直肠癌手术486例,其中340例在外院曾被误诊为良性疾病,误诊率高达70%,这一数字让医生、患者震憾.

    作者:张秋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性激素与乳腺癌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查乳房永葆安康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乳腺癌的新发病例140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半个多世纪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是不断上升.乳腺癌高发地区,如北欧、西欧、北美,始终维持在高发病状态;原属低发地区的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发病率也快速上升.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同样如此,如上海、北京、天津,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或第二位,以上海市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变化为例,每年以2.7%的速度递增.1980年发病率21.3/10万,2000年发病率56.2/10万,20年增长了164%.据预测,到2015年,上海市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人将超过6000例,将是2000年发病数的3.4倍.

    作者:高道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癌细胞转移之谜

    恶性肿瘤的致命之处,是容易发生转移.我们知道,癌细胞极其狡猾,它会从癌灶中逃逸出去,流窜到其他器官和组织继续兴风作浪,致人于死地.癌细胞为什么会发生转移癌细胞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称为癌症的扩散.由于癌细胞的秉性是横行无法,不安本分,加上癌细胞繁殖速度快,数量急剧地增加,为了扩充地盘,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其他脏器和组织转移.

    作者:杨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妇科肿瘤患者更需精心呵护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其治疗手段往往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女性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需更多的关怀与支持,使患者能以平稳的心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使晚期恶性妇瘤患者在尽可能少的痛苦中走完人生旅程.

    作者:谭敏;李桂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循环与肿瘤转移

    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是肿瘤治疗中困难的问题,尤其是肿瘤细胞的全身或重要脏器的远处转移.肿瘤的转移机制复杂,涉及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诸多领域.机体微循环状况则是其中重要方面之一.

    作者:虞喜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韩国发现对癌症治疗的酶基因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专家门诊一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怪异之极的生命现象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癌症的出现是一种十分怪异的生命现象.从小小细胞,原始的草履虫单细胞开始,进化到今天高级的人体细胞,它的微观世界,特别是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基因,以及由基因突变引发癌症这一怪异的特殊生命现象,使科学家们对细胞、对基因这一微观世界的研究前赴后继,死而后己.全世界对癌症防治的研究,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重视.

    作者:郁汉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癌症发生、转移的元凶--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它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和肿瘤不断扩大的源泉.人们对肿瘤干细胞的认识开始于研究肿瘤组织的克隆起源,通过镶嵌性联同工酶标记,已证实了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源性,进而逐渐形成肿瘤干细胞的概念.髓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知识的不断积累,又为肿瘤干细胞理论注八了很多新的观念.目前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越来越热,很多实验证实肿瘤干细胞的存在,人们也在不断探索肿瘤干细胞的起源.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将产生深远影响,将为战胜这一顽疾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任乐荣;刘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苯氧胺利耶弊耶

    三苯氧胺是一种抗雌激素非甾体激素,于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合成,当时把它作为避孕药物在临床使用,但同时也发现其可以恢复不排卵妇女的排卯功能.几年以后又发现它能减少小鼠因致癌因素引起的乳腺癌,这一实验在临床上得以证实,并于1977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委员会批准用于绝经后妇女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经过15年的临床验证发现,三苯氧胺还可以抑制绝经前妇女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延长无病生存期,减少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现在三苯氧胺作为绝经前后妇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不考虑其分期因素.另外,在美国国家乳腺及大肠肿瘤外科辅助治疗项目中也把三苯氧胺作为预防乳腺癌的手段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其结果是在健康妇女人群中使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降低了45%.

    作者:张培宇;张代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颈癌,发现越早疗效越好

    宫颈癌是妇女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妇女,近几年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对于广大女性朋友了解此病的临床特征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病因病理

    作者:陶昌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欢迎订阅《民族医药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

    作者:张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癌症,首诊治疗是关键

    病急不能乱投医癌症是种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扩散、转移,危及生命.因此,一旦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总是非常紧张,家属也跟着着急,周围许多热心人又会帮忙出主意,常弄得病家六神无主,无所适从.那么,一旦得了癌症,病家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呢?如何进行首诊治疗呢?

    作者:周小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癌痛治疗,吗啡毒副反应的对策

    吗啡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以往由于恐惧成瘾及用药管制过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对其毒副作用认识亦不足.随着对控制癌痛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及三阶梯止痛方案的推广,吗啡特别是吗啡控释片因使用方便,止痛效果良好受到广大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充分了解并识别吗啡与镇痛目的无关的毒副作用,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沈吉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社区肿瘤防治任重而道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余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卫生战线取得了巨大成绩,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由解放前2万/10万下降到1998年的203.4/10万,传染病在死因顺位中从首位下降到第10位.我国消灭天花比全世界提早1 6年;随后又基本消灭了丝虫病;麻风病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基本消灭标准;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控制了鼠疫、黑热病、伤寒等重大疾病流行;克山病、大骨节病、血吸虫病的患病率已大大下降.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口腔疾患的防治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者:万德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抗癌杂志

抗癌杂志

主管: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上海市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