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肉瘤10例临床诊治分析

马日海;汪建初;浦涧

关键词:乳腺癌肉瘤, 临床, 乳腺恶性肿瘤, 特殊类型,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构成, 报告
摘要:乳腺癌肉瘤是由恶性上皮组织和恶性间叶组织两种成分同时混合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临床甚为少见.杜向慧报道约占0.118%[1].本院自1980-2003年间共收治10例,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102%.现总结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髂骨移植术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3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42例牙槽突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骨质外露,搔刮冲洗后愈合,其余愈合良好.结论:目前自体髂骨移植仍是治疗牙槽突裂的首选.

    作者:田军;杜平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接受手术方法治疗的甲亢合并甲状腺癌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合并甲状腺癌21例,发病率为13.3%(21/158).其中19例为乳头状癌,发病率为12.0%,滤泡状癌2例,发病率为1.3%.全组病人均出现甲状腺结节.全部21例平均随访5.5年,1例滤泡状癌患者死亡,2例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复发,其中1例转移到肺,其他18例甲状腺癌患者随访无一例死亡及复发.结论:甲亢合并甲状腺癌临床上诊断较困难.对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甲亢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有利于术前、术中确诊及正确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赵臣银;蒋家繁;袁仁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术前肥皂水灌肠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21岁,因反复便血6+个月,加重伴肛周疼痛10+d,于2006年5月29日入院.病人属过敏体质,对青霉素过敏,对海虾等过敏.体检:T 36.5 ℃,P 82次/min,R 20次/min,BP 130/70 mmHg,一般情况好,肛门指检:截石位2~3、5~7、9~11点位,在肛门齿状线上下,可扪及直径约2~5 cm大小之痔核,伴出血.

    作者:马昌义;赵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57例临床分析

    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有增多趋势.我院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57例重度OHSS患者,现就其治疗情况作如下总结.

    作者:苏春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左旋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手术证实为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0)和精氨酸治疗组(n=20),精氨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左旋精氨酸0.3 g/(kg·d)静脉滴注,连续5 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 d抽取两组静脉血栓测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水平和血清C反应蛋白,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后4 d精氨酸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浆内毒素[(0.27±0.11)EU/Lvs(0.39±0.13)EU/L]、血浆D-乳酸水平[(2.47±0.57)μg/L vs (3.87±0.98)μg/L)]、C反应蛋白水平[(23.12±16.33)mg/L vs (39.30±17.45)mg/L)]、SIRS评分(0.76±0.89 vs 1.41±0.94)均显著减轻(P<0.05);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左旋精氨酸可减轻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维护肠屏障功能.

    作者:任永锋;吴承堂;刘晋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肩关节镜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肩关节镜手术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观察21例在关节镜下行肩关节手术患者的效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手术.结果:延长关节镜的使用寿命,提高手术效果,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手术期护理工作任务.

    作者:王美珍;赖晓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异丙酚引起支气管痉挛2例

    病例1,女性,42岁,身高156 cm,体重51 kg,无吸烟史,患过敏性鼻炎5年,只在春季应用抗组胺药,无其他并发症,术前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术前诊断:乳腺肿瘤,于2001年9月份择期行乳腺肿瘤切除术.麻醉诱导前30 min,应用阿托品0.5 mg,咪唑安定5 mg肌注.血压145/87 mmHg,心率91次/min,诱导用异丙酚(1% Diprivan,AstraZeneca)120 mg静注,同时面罩吸氧3 L/min,2 min后突然出现气道阻力升高,气道压>60 cmH2O,面罩通气几乎不可能实现,听诊双肺无呼吸音.

    作者:叶沈平;刁玉刚;赫凌峰;张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难治性ITP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ITP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5.2%,2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术中失血平均40 mL.全组均于术后12~24 h内恢复胃肠蠕动,术后6 h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l周内血小板很快上升,治疗有效率95.2%.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1例膈下积液,2例皮下气肿.38例得到随访,4例失访,3例复发,总有效率88.1%.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ITP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邵子力;彭和平;汪普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子宫动脉分次栓塞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自的:探讨分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治疗前观察其子宫肌瘤血供特点、瘤体大小;其中10例栓塞材料用自制真丝线段颗粒(7号手术缝线),8例用聚乙烯醇微粒(PVA,300~500 μm)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造影证实子宫动脉栓塞的变化情况并随访.结果:血管造影显示子宫肌瘤血液供应丰富,主要由子宫动脉供血,左侧为主的7例(约占39%),右侧为主的10例(约占56%),双侧接近相同供血的1例(约占5%).随访18例患者,随诊5年超声检查结果,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子宫体积缩小33.7%~51.6%,肌瘤体积缩小48.3%~75.8%(P<0.01),5年内未发现术后再发肌瘤.结论:采用两次子宫动脉栓塞,使用普通导管、真丝线段栓塞经济有效;使用微导管采用远端聚乙烯微球近端加明胶海绵颗粒确切安全,疼痛等症状明显较一次栓塞轻,疗效好.

    作者:屈国林;陈学忠;徐晓明;唐晖;强民;张志虎;腾树春;吕春燕;周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男性不育患者200例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培养,G带分析(必要时加做C带).结果:20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41例(包括Y染色体多态性),占20.5%,主要涉及到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性反转及多态性等.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徐淑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氟脲嘧啶脱氧核苷为主联合治疗食管癌60例

    目的:观察氟脲嘧啶脱氧核苷(FUDR)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探索化疗的佳方案,提高其远期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168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试验组(n=60),手术后给予以FUDR为主的化疗;对照组(n=60),手术后给予以5-氟脲嘧啶(5-FU)为主的化疗;单纯手术组(n=48),术后未经过化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5年,5年生存率对照组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试验组高于单纯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化疗副作用、生存质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以FUDR为主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效果良好,而副作用较以5-FU为主的化疗明显减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曹宇;刘长江;于海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长托宁与东莨菪碱用于颈丛阻滞麻醉术前用药的比较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东莨菪碱分别用于颈丛阻滞麻醉术前用药时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需颈丛阻滞麻醉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分别在颈丛阻滞麻醉前30 min静注长托宁0.01 mg/kg和东莨菪碱0.006 mg/kg,记录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0 min、麻醉前即刻、麻醉后20 min的BP、HR和SpO2.结果:A组用药后SBP、DBP、HR有下降趋势,麻醉后虽有增高,但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用药后SBP、DBP、HR有上升趋势,以麻醉后20 min明显(P<0.05).用药后两组间各时点的SBP、DBP、HR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托宁比东莨菪碱更适合用于颈丛阻滞麻醉术前用药.

    作者:周朴;尧新华;王保;卿朝辉;陈陈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应用MRI行苍白球腹后部定位.以微电极进行功能定位后,应用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前后进行UPDRS计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42例均有显著疗效,术后5例出现轻微并发症.症状改善率,开状态(71.1±8.2)%、关状态(86.1±9.2)%(P<0.001).平均随访34个月,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作者:廖宇钦;高永中;成良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手指末节指骨骨折120例

    目的:探讨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末节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0例168手指末节指骨骨折患者用12号针头由远端顺行穿入骨折的末节指骨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5年,112例160指末节指骨骨折愈合,8例8指末节皮肤严重挤压伤缺血坏死截指.结论:12号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手指末节指骨骨折,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取材方便,为治疗末节指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平安;古安武;余松;徐彦钦;成钊敏;彭虎子;匡魏;方楚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

    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增多,而且感染一旦发生,发展多较迅速,病情急剧恶化,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统计和分析297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心电图、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情况,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宋于康;姜爱国;董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软产道损伤误诊、漏诊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造成软产道损伤误诊、漏诊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对我院1996-2006年发生软产道损伤误诊、漏诊的11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3例,钳产2例,平产6例.子宫下段内膜面撕裂2例,系在子宫次切术中发现,同时行撕裂处缝合;宫颈裂伤3例,其中2例为取宫腔纱条后再次出血,均行介入治疗,另1例行裂伤修补;阴道壁裂伤2例,1例子宫次切术后发现,裂伤达穹窿,行缝合及血管钳钳夹出血点24 h后血止,1例剖宫产术后发现,行缝合止血;阴道壁血肿4例,均行血肿清除缝合术.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软产道损伤,防止误诊、漏诊,及时诊断,正确处理.

    作者:袁爱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无环鸟苷-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6例

    自2000年以来,笔者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重组人α-干扰素(冻干粉剂)制成的混合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泽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妇科腹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处理探讨

    在剖宫产和子宫切除等腹壁切口手术中,术后常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油性液体渗出,其中除切口感染和其他渗液现象外,很大一部分是脂肪液化渗出,尤其是肥胖型患者做腹壁手术更易出现这种现象,传统的处理方法绝大多数是拆除缝线,敞开引流[1].这样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患者对再次手术在心理上也难以接受.

    作者:吴述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体肾移植治疗腹膜后纤维化引起肾积水1例

    我院于2005年8月收治1例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左输尿管上段长段狭窄的患者,采用自体肾移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凌峰;谭建明;林文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的研究进展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是门静脉高压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国内一般采用脾切除加断流和(或)分流术.近20年来,通过对脾脏生理功能及脾脏与多种疾病关系的逐渐深入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认为脾脏是一个无用器官,可以随便加以切除的错误观念,确定了脾脏是一个有着多种重要功能的器官,有着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

    作者:胡晓东;王济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