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肩关节镜术的手术配合

王美珍;赖晓萍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肩关节,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肩关节镜手术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观察21例在关节镜下行肩关节手术患者的效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手术.结果:延长关节镜的使用寿命,提高手术效果,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手术期护理工作任务.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吸入用于钳刮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吸入在钳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中加笑气吸入;B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C组术中笑气吸入.结果:宫口扩张情况及手术时间A、B两组均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C两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吸入用于钳刮术扩宫效果好,镇痛效果显著,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洁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红霉素干预对体外培养人鼻息肉上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霉素对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上皮细胞凋亡在鼻息肉组织形成中的意义.方法:将30例鼻息肉组织及6例下鼻甲组织的上皮细胞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加红霉素(红霉素组),进行原代上皮细胞的培养,另一组加蒸馏水(对照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基因Bax、抑凋亡基因Bcl-2.结果:鼻息肉上皮细胞Bcl-2和Bax表达均显著强于下鼻甲(均P<0.01);培养3 d后鼻息肉上皮细胞红霉素组Bax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Bcl-2表达虽强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下鼻甲上皮细胞红霉素组与对照组的Bcl-2与Bax阳性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红霉素干预5 d后鼻息肉上皮细胞显示明显的促凋亡趋势(P<0.05).结论:红霉素能显著提高Bax蛋白的表达,有显著的促鼻息肉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徐赛男;杨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Line自动回归模式指数分析对意识状态的监测作用

    听觉诱发电位(AEP)分析用于监测病人麻醉术中的意识水平是近年来有关麻醉深度方面研究的焦点.近几年有关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AEP)的研究尤为突出[1-2].MLAEP的A-Line自动回归模式(ARX)指数(AAI)是一种AEP的自动回归分析模式计算得出的指数[3-5].

    作者:陈仲清;陈辉;傅卫军;杨翃;王瑞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的临床分析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晶状体后囊破裂,一旦发生后果往往不同,轻者只是圆形裂孔,较大者可能伴有玻璃体脱出,严重者可能会引起晶状体核或核碎块沉人玻璃体内,处理不当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为防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现对后囊破裂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办法.

    作者:姚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体会

    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椎骨折较多,以T12、L1多.治疗胸腰椎骨折,恢复椎体的高度和椎管容积是关键.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楚才;杨新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腮腺恶性肿瘤12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肿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12例腮腺恶性肿瘤的误诊原因.结果:在误诊的12例腮腺恶性肿瘤中,误诊为腮腺炎4例,淋巴结结核2例,良性肿瘤5例,面神经炎1例.原因主要是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结论:通过对腮腺恶性肿瘤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认识,降低误诊率.

    作者:文乾钧;陈祖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手术后脑矛盾性梗死1例

    患者,男,40岁.因右耳听力下降4年来院就诊.诊断为:右桥小脑角区听神经鞘瘤.取左侧俯卧位,在全麻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术.因肿瘤巨大(5 cm×5 cm×4 cm),血供丰富,手术时间长达12 h.术后发现左下肢青紫肿胀,考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抬高患肢,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因担心术腔再出血,未予抗凝、溶栓治疗.半小时后,左下肢青紫肿胀好转,随即出现咳嗽、胸闷、胸痛以及呼吸困难,SaO2降至85%左右.

    作者:刘斌;梅牧;陈劲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治疗鼻息肉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明确,鼻息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有着共同的特征,例如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局部产生IgE.近的研究发现,应用GC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数量减少有几种机制:例如,改变了人类的2种GC受体之间的平衡(glucocorticoid receptors,GRα和GRβ),另一种解释可能是CD4+细胞的抑制作用,组织中抗炎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表达增加也有关系.

    作者:刘冰;吴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胸腰椎骨折的术后护理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患者也随之增多.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方法,它具有内固定力强、固定节段短、复位效果好等优点.要达到良好康复,其术后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我院骨科于2002年7月至2006年2月采用此法治疗胸腰椎骨折1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月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8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68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术后再出血治疗.结果:68例均获得随访,近期死亡4例,其余64例随访1~7年,死亡10例,余54例疗效满意.结论:急诊手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手术主张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作者:邹云东;徐汉平;林叶;刁秀莲;陈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术前肥皂水灌肠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21岁,因反复便血6+个月,加重伴肛周疼痛10+d,于2006年5月29日入院.病人属过敏体质,对青霉素过敏,对海虾等过敏.体检:T 36.5 ℃,P 82次/min,R 20次/min,BP 130/70 mmHg,一般情况好,肛门指检:截石位2~3、5~7、9~11点位,在肛门齿状线上下,可扪及直径约2~5 cm大小之痔核,伴出血.

    作者:马昌义;赵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氟脲嘧啶脱氧核苷为主联合治疗食管癌60例

    目的:观察氟脲嘧啶脱氧核苷(FUDR)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探索化疗的佳方案,提高其远期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168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试验组(n=60),手术后给予以FUDR为主的化疗;对照组(n=60),手术后给予以5-氟脲嘧啶(5-FU)为主的化疗;单纯手术组(n=48),术后未经过化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5年,5年生存率对照组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试验组高于单纯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化疗副作用、生存质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以FUDR为主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效果良好,而副作用较以5-FU为主的化疗明显减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曹宇;刘长江;于海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抗坏血酸增强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抗坏血酸(AA)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四甲基噻唑氮蓝比色法检测As2O3联合AA对U26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s2O3联合AA对U266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单用AA对U266细胞生长无影响,单用5 μmol/L As2O3对U266细胞生长有一定影响,As2O3联合AA较单用As2O3对U26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显著(P<0.05).与单用As2O3相比,As2O3联合AA作用于U266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减少.结论:AA可以增强As2O3对U266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郝艳梅;张林杰;李玉云;吴俊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严重颅脑外伤病人机械通气管道细菌污染的研究

    对于严重颅脑损伤并呼吸衰竭及手术后病人,机械通气是维持呼吸和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1],而该类病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肺部并发症多,呼吸道分泌物多,故对这类病人在进入ICU行机械通气开始时就要注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其中气路管道的污染检测及更换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预防手段,但现在临床对于气路管道的更换时间各不相同,本研究对每日、每3 d及每周更换1次呼吸机通气管道作对比,以选择佳的更换时机.

    作者:姜东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颈部囊性畸胎瘤超声误诊1例跟踪报告

    患者男,21岁,2003年11月因左甲状腺囊实性包块在当地医院第一次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做第二次清除术.2004年3-8月在本院就诊,因局部肿胀,并形成窦道,而曾被误诊为颈淋巴结核形成的寒性脓疡及腮裂瘘.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APOFIX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滑脱5例

    目的:探讨APOFIX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下颈椎滑脱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外伤性下颈椎滑脱患者行APOFIX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颈椎的稳定性、融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5例均获得良好复位及骨性愈合,内固定物固定稳定,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外伤性下颈椎滑脱患者,在颈椎椎板完整的前提下,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APOFIX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仁;李玉虹;禹晓东;周凤金;陈戎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脑胶质细胞增生症45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脑胶质细胞增生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5例脑胶质细胞增生症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5例中术前诊断15例为胶质增生,30例为其他疾病.45例病人中31例恢复正常,偏瘫3例,失语3例,6例术后因颅内高压和(或)反复癫痫发作再次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误诊率67%,治愈率69%,死亡率4%.结论:脑胶质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其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CT或MRI),终靠病理学确诊,并应注意随访.

    作者:郑安锡;霍钢;肖文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男性不育患者200例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培养,G带分析(必要时加做C带).结果:20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41例(包括Y染色体多态性),占20.5%,主要涉及到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性反转及多态性等.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徐淑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为基础治疗耐药Hp感染的临床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1],其相关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胃癌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检测方法的普及以及多种指南形成,人们对Hp的认识达到了统一[2],治疗上也形成了共识,但近年来药物根除Hp的成功率明显下降,Hp耐药问题越来越突出[3],我们在临床上使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补救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夏军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应用MRI行苍白球腹后部定位.以微电极进行功能定位后,应用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前后进行UPDRS计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42例均有显著疗效,术后5例出现轻微并发症.症状改善率,开状态(71.1±8.2)%、关状态(86.1±9.2)%(P<0.001).平均随访34个月,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作者:廖宇钦;高永中;成良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