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曦;刘红
吉姆单抗/奥佐米星(GO)由人源化IgG4抗CD33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药物刺孢霉素的衍生物结合形成,为美国Wyeth公司生产.
作者:刘兵;陈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1-2],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不仅表现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因为各种具有活性的胰酶作用导致全身多个脏器损伤,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致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却很少见.笔者于临床工作中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8例确诊为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试验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变化,并与15例未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用力肺活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均有明显增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也明显增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用力肺活量、弥散量和动脉血氧分压也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后虽有所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反复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王新卫;杨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性别与血流动力学模式分布的相关性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114例老年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安静环境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114例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阳性反应69例(男36例,女33例),其中血管抑制型34例(男女各17例)、心脏抑制型8例(男女各4例)、混合型27例(男15例,女12例).血管抑制型患者晕厥时与晕厥前相比,血压从(120.86±13.02)/(67.71±13.59)mmHg下降到(79.36±12.59)/(45.86±7.51)mmHg(P<0.01);心脏抑制型患者晕厥前心率为(93.80±11.99)次/min,晕厥时下降至(52.40±7.47)次/min(P<0.01);混合型患者晕厥前心率为(102.83±15.70)次/min,晕厥时下降至(61.91±14.21)次/min(P<0.01),血压从(112.17±14.81)/(69.08±10.29)mmHg下降到(79.25±6.00)/(46.00±6.32)mmHg(P<0.01).结论:老年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直立倾斜试验的血流动力学模式分布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老年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伟;唐其柱;周纪宁;杨剑雪;王芳;梁锦军;黄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2005年在市妇婴医院出生的婴儿脐血铅水平≥0.48 μmol/L的婴儿42例为研究组,选择同一时期在市妇婴医院出生的婴儿脐血铅水平<0.48 μmol/L的婴儿31例为对照组,在3、12月龄时进行盖泽儿测试.结果:研究组婴儿发育商分值在3、12月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胎儿期铅暴露对婴儿智能发育有不良影响,要从胎儿期预防铅过量.
作者:谭美珍;林岚;彭静宜;曾超宜;白丽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误诊为肺部感染,接受抗感染治疗;1例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给予抑酸止血治疗.2例因急进性肾功能不全而明确诊断.结论: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数器官,肺和肾脏为易受累的脏器,严重的肺部血管炎可导致肺出血并危及生命;肾脏受累常进展迅速,表现为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如不及时诊断、合理治疗,病人常可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而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则多可逆转病程.
作者:杨伟;冯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6例临床诊断为癫痫的患者分别行2、6、12、24 h视频脑电监测,分析临床发作率与痫样放电率、痫样放电与睡眠时相的关系,监测时程与临床发作率、痫样放电率的关系.结果:596例中监测到临床发作98例,其中有同步、痫样放电88例;共记录到痫样放电507例,其中睡眠期461例,仅在Ⅰ、Ⅱ期睡眠期者432例.88例确诊癫痫部分性发作者50例,全面性发作18例,其他发作类型或癫痫综合征20例.6 h脑电监测临床发作检出率低(8.4%),2、24 h脑电监测临床发作检出率高(35.7%,19.6%).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提高痫样放电检出率和临床发作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分型诊断,除发作频率高者外,一般应行至少12 h监测以提高痫样放电检出率和临床发作检出率.
作者:周铨;章成国;侯小兵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近年来肾间质损害在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常常伴随小管间质的损伤,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所有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形态学特点[1].
作者:林智峰;杨晓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损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盆腔肿瘤致梗阻性重度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先行血液透析治疗,待病情稳定后首选膀胱镜检查,并逆行插输尿管导管,或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或输尿管造瘘术.结果:12例病人经上述处理后即进入多尿期,5 d内8例肾功能完全恢复,1周内10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明显好转(肾功能代偿期),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少尿或无尿时间长短与肾功能恢复有密切关系.结论:恶性盆腔肿瘤并发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若及时解除梗阻可取得显著疗效,不仅能减轻病痛,还能大大延长存活期.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经皮肾穿刺造瘘和输尿管造瘘术是解除梗阻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王湘川;杨德辉;左菊英;朱新林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通过检测复方冬虫夏草制剂(复方CS)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观察复方CS对小鼠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用同种异体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作MLC,培养3 d后,加入复方CS,设立未加药物组和环孢素A(CsA)组为对照,6 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2、IL-10的表达,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复方CS组中IL-2的表达明显低于未加药物组(P<0.01),而IL-10的表达则显著升高(P<0.01).复方CS组IL-2的表达高于CsA组(P<0.05),而IL-10的表达则较之为低(P<0.05).结论:复方CS有较好的免疫抑制作用,但较CsA弱.复方CS中昆明山海棠的使用量可低于单味药以减轻毒副作用.
作者:罗志军;程代薇;连丽虹;陈杏绮;王和庚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峰浓度与心电图(ECG)ST段抬高、病理性Q波对早期估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对120例AMI患者在来急诊24 h内不同时间段采血测定cTnI峰浓度,同时检查标准18导联ECG,分别统计出不同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之间血清cTnI峰浓度的变化.结果:ST段抬高数目中A(2~3个)、B(4~5个)、C(≥6个)3组血清cTnI峰浓度组间比较,分别计算q=3.590、7.572和5.236,P<0.05或<0.01;病理性Q波数目中D(0~3个)、E(4~5个)、F(≥6个)3组血清cTnI峰浓度组间比较,分别计算q=5.361、4.392和4.573,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TnI峰浓度与ECG出现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有密切关系,对早期判断AM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靖麟;卢建华;黄国孟;朱明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回顾分析异常心电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门诊异常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6例,急性左心衰并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病3例,其他9例,均在住院后经检查给予排除.结论:不能仅凭异常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尚需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明确.
作者:廉洁;朱红;李丹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乙型肝炎是一种高发性传染病,我国约有1亿人口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它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HBV感染与否,对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胡纪文;冯春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氧氟沙星作为螺旋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菌原核细胞DNA旋转酶和DNA复制而发挥作用,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度、加速红细胞流速作用.我科在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在输液管内出现不同反应絮状沉淀,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霞;邓小枫;乔少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大鼠心肌梗死并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治疗后B超及心电图的变化.方法:1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重450~550 g,先开胸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4周后再次开胸随机接受PKH26荧光标记的悬浮在磷酸缓冲液中的5×106/0.1 mL MSCs或仅用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梗死部位注射治疗.结扎前、注射前、注射后2周及4周B超测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左心室收缩期末前壁厚度(LVSAW),注射后2周及4周时记录心电图并与结扎前、注射前进行对比.结果:与注射PBS相比,注射MSCs 2周及4周后EF明显提高,LVSAW明显变厚.注射MSCs后4周的心电图与结扎后相比,ST段明显改善.结论:心肌梗死后MSCs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及心电图表现.
作者:王彤;何志捷;符岳;方向韶;黄子通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学校恐怖症儿童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32例学校恐怖症儿童进行评定,并与53例正常学生(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学校恐怖症儿童在E、N、P、L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行为、焦虑、合群等问题较对照组显著,自信心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学校恐怖症儿童的心理特点,可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预防.
作者:欧婉杏;汪玲华;查彩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患者男,67岁,农民,因下肢水肿半年,加重1个月,黏液血便20 d,于2006年10月8日入院.半年来无诱因反复下肢水肿,午后明显,晨起眼睑水肿,休息减轻,未诊治.
作者:范洪波;路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舒必利组(30例)治疗6个月.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认知功能,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阿立哌唑组患者PANSS、WMS-RC各项目的改善均明显优于舒必利组.阿立哌唑组WHO·QOL-100各领域均明显改善,在生活质量总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的改善优于舒必利组.阿立哌唑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舒必利组.结论:阿立哌唑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舒必利,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作者:孙全新;段武钢;曾德志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排卵周期卵泡发育数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表达的关系.方法:根据取卵时卵泡发育数不同,将卵巢对超排卵药物的反应分为低反应型(卵泡数≤3个)、中反应型(卵泡数4~13个)和高反应型(卵泡数≥14个),分别为3、14、11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分别测定3种反应类型的卵泡颗粒细胞PAPP-A mRNA的表达量及其蛋白含量.结果:低反应型PAPP-A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中、高反应型(P<0.05和P<0.01).低反应型与中反应型及高反应型相比,PAPP-A的蛋白含量也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颗粒细胞中的PAPP-A含量可能影响超排卵周期卵泡发育数.
作者:章晓梅;刘蓓;李永刚;邓波;郭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十二指肠球部炎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两者鉴别较为困难.我们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发现因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手术的21例中,3例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炎症.为总结经验教训,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金山;李海宁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