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龙;屠伟峰
目的:评价单纯介入治疗与介入加放疗结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胰腺癌患者中26例伴有肝转移,对全部患者进行了3~4次经导管动脉化疗,对其中19例患者同时进行胰腺癌原发灶放疗.结果:介入治疗组中原发灶未增大的比率为62.5%,但无一例缩小.介入加放疗结合治疗组原发灶未增大的比率为84.2%,其中缩小比率为15.8%.经介入治疗后肝转移灶减少或缩小比率为69.2%,增加的比率为30.8%.疼痛缓解的占74.3%,食欲增加、体力状况改善的占83.7%.介入治疗组生存期为6~8个月的占37.5%,生存期为1年的占16.6%.介入加放疗结合治疗组生存期为6~8个月的占42%,生存期为1年的占21%.结论:胰腺癌单纯介入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转移病灶的发展,但对原发病灶的控制及延长生存期不如介入加放疗结合组.
作者:尹华;贾广志;王学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桡动脉分类穿刺置管的方法,观察其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方法:128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将桡动脉分为Ⅰ、Ⅱ型,Ⅰ型选择小角度穿刺置管法,Ⅱ型选择大角度穿刺置管法.结果: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0.6%,Ⅰ型桡动脉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0.1%,Ⅱ型桡动脉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1.2%.结论:桡动脉分类穿刺置管法可获得满意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
作者:陈开文;程磊;李建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激光椎间盘纤维环成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月至2005年5月,包容的较小和中等大小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1 259例,全部为局麻经皮后外侧入路内窥镜激光椎间盘纤维环成型术患者,男772例,女487例,年龄17~88岁,平均39.8岁.结果:随访6~71个月,平均44.4个月,住院时间平均1.1 d.临床结果以MacNab标准评定,优542例(43.1%),良625例(49.6%),可14例(1.1%),差78例(6.2%),成功率(优+良)92.7%.并发症73例:一过性感觉减退49例(3.9%),一过性感觉麻木13例(1.0%),一过性肌力降低11例(0.9%).差的病例全部作了翻修手术.结论:包容的较小和中等大小的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采用经皮内窥镜激光椎间盘纤维环成型术微创的方法有效治疗.
作者:杨波;金大地;LEE Sang-ho;王吉兴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联合腰麻硬膜外阻滞自控镇痛应用于产科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75例产科单胎头位要求镇痛分娩的初产妇为A组,将同期条件相近,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的初产妇75例为B组作对照.结果:镇痛效果A组优于对照组B组,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对产妇循环、呼吸的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活跃期及第二、三产程时间比较,A组活跃期时间较B组缩短(P<0.05),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平均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腰麻硬膜外阻滞自控镇痛能给产妇分娩带来满意效果,适宜产科分娩应用.
作者:温金胜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构建人胰腺α-淀粉酶(HPA)真核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方法:从人胰腺组织中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RT-PCR法扩增HPA基因,将其插入到酵母分泌性表达质粒pPIC9中,筛选得到正确序列的重组质粒pPIC9-HPA,用该质粒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PCR方法筛选阳性克隆,摇瓶培养、0.5%甲醇诱导重组HPA分泌性表达,测定培养上清中的淀粉酶活力;重组HPA用冷乙醇-糖原亲和沉淀、疏水层析纯化并以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HPA真核酵母表达载体,重组质粒酶切和核酸测序结果与预期-致,显示HPA基因正确插入质粒pPIC9中;以pPIC9-HPA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实现了重组HPA在毕赤酵母菌分泌性表达;重组HPA经纯化后鉴定具天然HPA相同的免疫原性,其对可溶性淀粉酶的水解产物和酶动力学分析与天然HPA相近.结论:成功实现了HPA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中的分泌性表达,重组HPA与天然HPA具有相似的催化和酶动力学性质.本实验为下一步作为临床HPA测定标准品的研制准备了实验基础.
作者:王天成;徐国宾;夏铁安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终末期肝病肝肺综合征(HPS)患者肝移植术中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26例HPS患者为HPS组;20例无低氧血症、无原发心肺疾病的原位肝移植术患者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接受改良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术,观察术中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转归.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HPS组术前心排量(CO)较高,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体循环阻力(SVR)及肺循环阻力(PVR)均较低;术中SVR、PVR均较低,而PAWP在新肝期较低.(2)与术前相比,HPS组CO在新肝15min时较低,新肝30min后无差异;对照组在新肝15min时差异无显著性,新肝30min后上升.(3)与术前相比,HPS组PVR在新肝30min后差异无显著性,SVR下降;对照组在新肝30 min后PVR、SVR均下降.(4)HPS组患者围术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23.1%,对照组全部存活.结论:HPS患者肝移植围术期表现为高心排量、低体及肺循环阻力的状态,其围术期死亡率高.
作者:罗刚健;黎尚荣;易慧敏;甘小亮;黑子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比较腹部与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均行腹部和阴道B超检查,并与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腹部B超诊断符合率为79%,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为9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诊断的灵敏度为81.92%,特异度为64.71%;阴道B超的灵敏度为95.18%,特异度为82.35%.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高于腹部B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伍啟杨;张筱辉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阿片类药物用于缓解焦虑,降低手术相关疼痛已有及近百年的历史,目前主要用于术前用药、围术期镇痛[1].芬太尼属于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持续时间较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组胺释放作用较弱等特点,是目前临床麻醉中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但是在临床麻醉中,静脉注射芬太尼常会诱发呛咳反应[1],而且并没有引起临床麻醉医生的足够重视[2].芬太尼诱发呛咳大多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轻,但有时呈爆发性发作,需要我们紧急干预,如不及时处理,常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尽量预防及减少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对提高病人麻醉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一些颅脑、眼球手术.
作者:梁鹏;刘斌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颈椎管减压术后神经根病发生的病理机制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4例该病患者进行随访、JOA评分和回顾性分析.其中颈前路手术后4例,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6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后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1例.除药物治疗、功能康复训练外,辅以高压氧治疗.结果:JOA评分改善率为76%.所有患者运动、感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9例三角肌、肱二头肌恢复至3~4级,生活可自理,11例感觉恢复正常.结论:颈椎管减压术后神经根病的发生机制有多种可能,减压后脊髓漂移导致神经根牵拉或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主要的病理机制.应以预防为主,经过功能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后肌力、感觉均可获得一定恢复.高压氧治疗可能缩短其康复时间.
作者:肖延河;陈峰;姜永涛;李昊;姜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钻在拔除上颌埋伏牙的应用优点.方法:将符合上颌埋伏牙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用高速涡轮钻辅助拔除,对照组为用一般凿骨法拔除,观察两种拔牙法对机体的创伤大小和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拔牙创伤小,创口愈合情况佳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与一般凿骨拔除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速涡轮钻拔除上颌埋伏牙能明显减少拔牙对机体的创伤,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拔牙创口的愈合.
作者:江穗;郭泽鸿;陈仲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MSK)儿童期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1例儿童期起病MSK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MSK中,影像学诊断9例,病理学诊断2例:表现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泌尿道感染和肾结石各3例,另有2例表现为梗阻性肾积水;就诊时已有体格发育迟缓4例,严重肾功能损害4例,包括肾衰竭2例,单侧肾脏无功能2例.结论:MSK儿童期起病的表现形式多样,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并发症可减少体格发育迟缓和严重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刘美娜;蒋小云;庄思齐;李易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喉罩在乳腺外科手术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乳腺外科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均分为气管插管(TT)组和喉罩(LMA)组.入室后开放静脉,监测生命体征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观察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即刻和苏醒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PETCO2值,记录拔管时及苏醒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TT组插管及拔管即刻的MAP、HR明显高于置管前及LMA组(均P<0.05).结论:喉罩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下乳腺外科手术,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用药量少,复苏快,气道并发症少.
作者:罗中华;王晓亮;邢素珍;徐晨婕;徐磊;史宏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梗阻患者血清人β-防御素2(HβD-2)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的关系,阐明HβD-2在输卵管梗阻性不孕中的抗感染免疫机制,从而为临床IVF-ET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因输卵管梗阻性不孕在我院行IVF-ET的20例患者为IVF-ET组,15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月经第2天、围排卵期空腹晨血,RIA法测定FSH、LH、E2基础水平,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HβD-2水平,并B超监测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结果:IVF-ET组血清HβD-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IVF-ET未妊娠组血清HβD-2平均水平已超过正常上限,较妊娠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HβD-2在感染微生物等抗原刺激下表达增加,可通过测量血清HβD-2水平预测体内感染情况及其严重程度,当HβD-2异常增高时,应给予预防性用药,以提高输卵管梗阻性不孕临床妊娠率.
作者:吕淑兰;郭小燕;曹缵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80例ⅣP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康复出院,无输血病例.结论:加强对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获得良好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作者:金菊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初产妇一般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若初产妇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分娩期的并发症就会增多.现就我院48例胎头未衔接的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住院分娩中妊娠39周后胎头未衔接48例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胎头衔接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无明显差异,符合单胎头位、初产妇、活胎,均无妊娠并发症、羊水量异常、胎盘因素及妊娠高血压等.
作者:吴熊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12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76例跟骨骨折采用切复AO跟骨解剖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76例术后均获随访,76例93侧跟骨骨折,按疗效评定标准,优51侧,良40侧,可1侧,差1侧.结论: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前正确的评估,术后对常见并发症有针对性观察及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陆群央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摆型矫治器远移第二磨牙矫治牙列拥挤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1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上牙弓Ⅰ~Ⅱ度拥挤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采用摆型矫治器实施上颌第二磨牙向远中移动,同时配合J型钩和Ⅱ类牵引,以矫治牙列拥挤.结果:上颌第二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距离为(4.12±1.62)mm,大为6.85 mm,小为3.28 mm.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基本不变.结论:摆型矫治器是一种简便,对患者依赖少的上磨牙远移装置,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谷永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应用氯普鲁卡因后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剖宫产病人5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以3%氯普鲁卡因作为局麻药,对照组以2%利多卡因作为局麻药,记录术后1、2、4、8、12、24 h病人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需要增加应用其他镇痛药物的病例,观察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个时点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需应用其他镇痛药的病例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普鲁卡因能降低硬膜外吗啡镇痛效果,应用氯普鲁卡因的剖宫产病人术后不宜做硬膜外吗啡镇痛.
作者:黄新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及时进行疾病知识传递与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乳腺癌根治术/保乳术后需行放疗患者19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分别在入院时、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对患者进行调查.两组患者都接受护士提供的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同时接受与疾病有关的治疗、护理、心理等,以患者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测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疾病不确定感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接受放疗患者,适时、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画华;庄丽华;高月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从1994年1月至2007年3月我院共收治食管破裂患者26例,18例是60岁以上老年人,占同期发病的69.2%,现就这18例老年患者诊治过程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年龄60~86岁,平均73岁.男14例,女4例,汉族12例,蒙古族3例,满族1例,回族1例,鄂伦春族1例;城镇居民10例,农民6例,牧民2例.有饮酒和喜食辛辣食物嗜好的7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2 h~5 d.同时患有其他系统疾病的15例,不能提供既往史的有3例,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良性增生症、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居多.
作者:周建华;张志忠;刘景平;张海亭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