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强;任凌云;翁浩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与抑郁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住我院的445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30d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挑选符合匹配条件的患者(立体定向技术组57例和传统的开颅手组35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立体定向技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患者的HAMD总分及5个因子评分均较传统的开颅手术显著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立体定向技术颅内血肿清除有明显减轻脑出血后抑郁的发生作用.
作者:颜文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外伤性肠道破裂157例外科临床分析,以提高对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本组收集1995年5月至2007年6月157例外伤性肠破裂,男134例,女23例.伤因有交通事故伤、坠落伤、刀刺伤、钝物击伤、子弹击伤.腹开放性损伤72例.腹闭合性损伤8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 h内105例.4~8 h内50例,2周手术1例,3周手术1例.本组病例根据病史、体征及腹腔穿刺、腹透、CT或MRI等检查综合分析确立早期诊断,合并腹内出血者于剖腹探查得以早期确诊.根据肠道损伤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术式.结果:治愈152例,合并严重多发伤死亡5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提高外伤性肠道破裂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连愿;单仁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床出血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中因剥离胆囊床时损伤肝包膜及肝实质7例(38.9%),胆囊床渗血5例(27.8%),胆囊变异血管出血3例(16.7%),分离胆囊床时损伤胆囊穿支血管出血2例(11.1%),肝中静脉损伤出血1例(5.6%).采用明胶海绵及纱布压迫、钛夹钳夹、电凝止血等止血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全组病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手术率为11.1%.术后来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床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丹峰;孙礼侠;陈玉银;孙荣能;徐庆春;刘昌阔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降低复发率的技术改进.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单测为8~20 min,平均14 min,双侧为18~35 min,平均28 min,术后住院1~2 d,无并发症,随访3~3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操作者学习曲线期疝术后复发率较高,通过技术改进可以降低复发率;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伍溢文;张志勇;徐家朴;张建军;侯东旭;李慎惠;江尚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患者男,67岁,用中药蒸脚时因癫痫发作致意识丧失,左足伸入中药液体中(水温约100℃) 约数分钟,当时无人在家,1 h后家人发现其右足肿胀、脱皮、麻木,对当时经过不能完整记忆,自行在家中涂药,4 h后送入我院.查体:左足肿胀,腐皮脱落,基底苍白,质韧,触痛减退,诊断:左足、左小腿4%Ⅲ度烫伤.
作者:叶小莉;魏平;冯凯;游小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护理工作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对23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腔分流、脾-肾分流、肠-腔侧侧分流,手术前后测量自由门静脉压(FPP),观察术后肝功能、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门静脉血流,胃镜了解曲张静脉缓解情况.围手术期予以恰当的专科护理措施,落实护理工作重点.结果:手术前后比较,术后FPP有明显下降(P<0.01),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较术前下降,尽管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门静脉仍然维持有效向肝血供,术后胃镜提示曲张静脉消失情况满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肝功能稳定,无再出血病例.围手术期细致的护理工作提高了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促进了患者的近远期康复.结论:该术式具有良好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对于肝功能分级为Child A、B级的患者可以考虑行联合手术.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成功功率和近远期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严锦;刘育蕾;褚静茹;赵妮娜;吴建中;杨晓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胃癌中p16基因的失活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和4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研究40例胃癌组织和3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结果:23例胃癌组织的p16基因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发生率为58%,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1例胃癌组织中的p16蛋白表达阴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6例表达阴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中,MSP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p16基因失活关系密切,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抑制了蛋白的表达,这种途径可能是胃癌中p16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铁臣;蒋大平;卢林明;赵国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手术(TVH)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对活动无粘连的子宫肌瘤、腺肌瘤、功血而无生殖器脱垂及恶性病变的30例患者行TVH.子宫6~14孕周大小,平均10孕周,重70~675 g,平均392 g.术中对手术方式略加改进,大子宫行对半切开,肌瘤剔除,遇前腹粘连患者采用侧入式.结果:平滑肌瘤22例,腺肌瘤4例,子宫功能性出血4例,30例均TVH成功.手术时间40~210min,平均73min,出血估计50~260 mL,平均150 mL,住院时间4~8 d,平均5.5 d,术后止痛药使用0~2次,平均0.3次.术后24~48h体温平均37.5~38.2℃12例.48h后无发热.结论:对子宫中等大小,活动,阴道宽松行TVH是安全可行的,而手术成功与术前状态,术者阴式切除的经验和技巧有关,TVH更适合基层应用.
作者:吴芙蓉;王正如;詹永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18条)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分别采用自体大隐静脉(11条)和人工血管(7条)移植进行治疗.结果:死亡1例,其余移植血管均通畅.远端肢体血液循环良好,肢体无肿胀.随访5~24个月,血管通畅率100%.结论:掌握好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和熟练的血管外科吻合技术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是成功救治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于晋;黄保堂;窦云轲;李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本院2006年共收治2例腹部创伤后急性阑尾炎患者,现将其病因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浩;吴良平;张玉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优势.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声带小结、小型息肉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组(治疗组),桃红四物汤每天1剂口服,强的松10 mg,1日3次,1周后减半,2周后停药;单纯强的松治疗组(对照组),强的松10 mg,1日3次,1周后减半,2周后停药.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和失访率比较.结果:经等级资料的Ridit分析发现,治疗组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019 8,P<0.05);治疗组失访5例,对照组失访14例,两组失访率比较,治疗组失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69 8,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疗效确切,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优势,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文凤妮;陈舒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常规酶解法获得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用氰化钠/乳酸钠灌注造成细胞化学缺氧以模拟缺血.缺血15min后以台氏液或台氏液加rHuEPO复氧模拟再灌注,用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同步检测rHuEPO对单个I/R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和钙瞬变的影响.结果:发现rHuEPO(10~10 000IU/L)浓度依赖性地使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肌小节收缩幅度、收缩/舒张速度以及钙瞬变增大(P<0.05,n=10,来自8个心脏).结论:rHuEPO可促进I/R心室肌细胞收缩及钙瞬变的恢复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作者:魏来;谢念林;张海峰;王俊玲;易定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胆囊的先天性畸形较多,包括位置、形态和数量的异常,后者包括缺如或双胆囊、三胆囊,术前充分认分这些变异很有价值,但较困难.因此,我们报道一例腹腔镜双胆囊切除术,并讨论双胆囊的病因及诊治特点.
作者:秦红波;曹浩强;倪全法;俞清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热应激预处理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胆总管结扎组开腹分离并结扎大鼠的胆总管,假手术组只开腹分离但不结扎大鼠的胆总管,热应激预处理组在胆总管结扎手术前12h对大鼠行热应激预处理.术后1周处死大鼠穿刺心脏取血,检测各份血液标本的肝功能及胆红素含量.结果:胆总管结扎后1周,大鼠血胆红素明显升高,AST与ALT也随之明显升高,但热应激预处理组的AST与ALT升高幅度较小,与胆总管结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应激预处理可减轻梗阻性黄疸对大鼠肝脏的损害.
作者:毛盛名;张百萌;关晓东;李坚;贾英斌;潘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晚期大肠癌应用多通道编程泵时辰化疗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为时辰化疗应用于晚期大肠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分为时辰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两组的化疗药物剂量均为5-氟尿嘧啶(5-Fu)500 mg/(m2·d),醛氢叶酸(CF)60 mg/(m2·d),草酸铂(L-OHP)30 mg/(m2·d).时辰组予输液泵控制L-OHP、5-Fu/CF大速度和给药浓度高峰时间为16:00、04:00,采用正弦曲线给药.连用4d为1个周期,间隔28d进行下一个周期化疗.常规组予每日静脉滴入,连用4 d为1个周期.间隔28 d进行下一个周期化疗.两组均在连续4次化疗结束后4周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疗效评价标准和不良反应评价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与不良反应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时辰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时辰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除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之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Ⅲ~Ⅳ度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于晚期大肠癌时,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方式比较能增加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可以普及推广,能为广大晚期大肠癌患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作者:李文志;冯汝就;林大任;陈文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血清CRP及血尿酸等生化指标,并与30例健康患者(对照组)比较,分析CRP及血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级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级高血压组CRP浓度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5),3级高血压组也明显高于1级、2级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检出血尿酸增高69例,占44.2%,对照组检出血尿酸增高4例,占1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组中血尿酸随血压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结论:CRP及血尿酸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炎症反应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宋燕;贺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负荷对烧伤血清复合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p38表达、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给予正常血清(SN组)、烧伤血清+缺氧(SH组)、烧伤血清+缺氧+10%轴向静态牵张(SHS组)3种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p38(p-p38)于心肌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SHS组较SH组p38表达、磷酸化增强,且磷酸化高峰提前,免疫荧光分析证实SH组、SHS组心肌细胞内p-p38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高牵张上调烧伤血清复合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p38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后者可能是高负荷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作者:范鹏举;黄跃生;黄晓元;郑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腰麻的影响,确定能否改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45例,分为B组、S组、G组3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在L2-3处穿刺行布比卡因15mg腰麻(B组为对照组、S组腰麻液中加舒芬太尼5μg、G组病人腰麻15min后行气管插管全麻).若术中血压高于麻醉诱导前的20%或心率快于100次/min、患者自诉不适及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记录基础值,注腰麻药后5、15min,切皮时,气腹后0、10、20、30min,放气时,术毕各时点的SBP、DBP、HR;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静脉追加丙泊酚的总用量、镇静评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3组患者在腰麻后15min内SBP下降,气腹后回升并高于基础值,放气后可回至近基础值;S组、G组HR在气腹后比较平稳,B组患者HR在气腹后增快,放气后下降并回复至原基础水平.S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高阻滞平面的时间比B组和G组短(P<0.05):S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B组少(P<0.05).结论: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可增强布比卡因腰麻阻滞效应,减少术中丙泊酚静脉用量.
作者:王琼;佘守章;张永福;李煜;金宇林;肖丽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患者男,17岁.无任何症状因健康体检发现左肺块状影半个月余入院.查体:胸廓无畸形,第5、6肋间隙增宽,第7肋间隙变窄,无压痛,未触及明显的肿块,余无异常.实验室和B超检查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左第6肋骨见一大小约6.0cm×4.0cm卵圆形块影,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边缘光整略呈分叶状.其内散在较多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钙化灶,挤压第5、7肋骨并使其移位.与右侧对比,左侧第4肋骨有轻度的变形.侧位胸片肿块位于后方与脊柱相重(图1).术前诊断:左侧肋骨包块性质待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我院自1987年1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剪除疣体加疣体根部注射聚肌胞配合局部涂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1 0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巨大型湿疣患者避免了手术植皮的痛苦,节约了治疗费用,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巨大型尖锐湿疣18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唐云志;彭学标;李军;刘学军;肖春明;张慧芳;刘际虎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