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连愿;单仁勇
患者男,17岁.无任何症状因健康体检发现左肺块状影半个月余入院.查体:胸廓无畸形,第5、6肋间隙增宽,第7肋间隙变窄,无压痛,未触及明显的肿块,余无异常.实验室和B超检查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左第6肋骨见一大小约6.0cm×4.0cm卵圆形块影,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边缘光整略呈分叶状.其内散在较多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钙化灶,挤压第5、7肋骨并使其移位.与右侧对比,左侧第4肋骨有轻度的变形.侧位胸片肿块位于后方与脊柱相重(图1).术前诊断:左侧肋骨包块性质待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负荷对烧伤血清复合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p38表达、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给予正常血清(SN组)、烧伤血清+缺氧(SH组)、烧伤血清+缺氧+10%轴向静态牵张(SHS组)3种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p38(p-p38)于心肌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SHS组较SH组p38表达、磷酸化增强,且磷酸化高峰提前,免疫荧光分析证实SH组、SHS组心肌细胞内p-p38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高牵张上调烧伤血清复合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p38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后者可能是高负荷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作者:范鹏举;黄跃生;黄晓元;郑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是尿毒症的一个急危重并发症,若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得力,病死率很高.及早血液透析和超滤是抢救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有效方法[1].肾移植手术围术期和术后患者发生心衰的报告有很多.我院开展肾移植手术已有多年,但亲属肾移植患者在手术之前突发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病例仅见1例,给手术和麻醉的抉择带来极大的困难.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文强;任凌云;翁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有产时高危因素(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窒息)的新生儿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必要性及合理方法.方法:将连续两年两个时间段出生的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分为普遍预防组(1 127例)及选择预防组(1 237例),对普遍预防组新生儿生后均给予抗生素3d以预防可能发生的细菌感染,对选择预防组必须有C-反应蛋白(CRP)≥4 mg/L的条件才预防应用抗生素,统计两组的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时间,并作统计检验.结果:普遍预防组的感染率为12.33%,选择预防组的感染率为11.88%(χ2=0.074 0,P>0.05).选择预防组的抗生素使用率(23.69%)及平均使用时间[(1.21±0.47)d]均小于普遍预防组[99.56%,(2.96±0.27)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1).结论:推荐仅对CRP≥4mg/L的易感高危新生儿预防应用抗生素,因为此方法优于普遍预防法,其不增加感染的发生率,确保了医疗安全,又可明显降低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及用药时间,避免了滥用抗生素.
作者:倪岫云;阮芳菁;田媛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枢性眩晕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发作时间较持续,可达数周、数月甚至与原发病同始终.我们采用葛根素联合小剂量纳洛酮治疗34例中枢性眩晕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松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经阴道检查在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经阴道对3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并与经腹超声进行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经阴道检查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显示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检查.结论: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经阴道检查明显提高了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显示率、诊断率,是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旭;赛西亚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常规酶解法获得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用氰化钠/乳酸钠灌注造成细胞化学缺氧以模拟缺血.缺血15min后以台氏液或台氏液加rHuEPO复氧模拟再灌注,用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同步检测rHuEPO对单个I/R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和钙瞬变的影响.结果:发现rHuEPO(10~10 000IU/L)浓度依赖性地使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肌小节收缩幅度、收缩/舒张速度以及钙瞬变增大(P<0.05,n=10,来自8个心脏).结论:rHuEPO可促进I/R心室肌细胞收缩及钙瞬变的恢复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作者:魏来;谢念林;张海峰;王俊玲;易定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尼关舒利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退热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个月~12岁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儿童120例,分为3组,尼美舒利组,口服尼美舒利;赖氨匹林组,静脉滴注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4 h体温,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尼美舒利组在治疗后1 h体温下降幅度较赖氨匹林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大,且维持时间长,三药不良反应均小.结论:尼美舒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起效快、疗效高、维持时间长,且口感好,使用安全,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作者:魏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原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状况,并分析其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6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42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采用单克隆抗体生物素-亲和素夹心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胰岛素原及血清真胰岛素水平,并计算HOMA指数来评价胰岛素抵抗状态.两组间胰岛素原水平、HOMA指数的比较应用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作为控制变量的协方差分析,血清胰岛素原、HOMA指数与血脂和载脂蛋白的相关性比较应用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并进一步进行校正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的偏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胰岛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HOMA指数亦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冠心病组中胰岛素原水平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呈负相关.HOMA指数则与载脂蛋白B、Lp(α)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呈负相关.经校正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后,HOMA指数载脂蛋白的相关性消失,与高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减弱.而胰岛素原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相关仍存在,但亦有所减弱.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原血症,且后者更为显著.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胰岛素原水平与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代谢紊乱相关,其中胰岛素原水平与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谢勇;贾恩志;杨志健;曹克将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身热疗的麻醉处理.方法: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0例,ASA Ⅱ或Ⅲ级,在静吸复合麻醉下采用红外线辐射体表加热实施全身热疗(WBH),包括升温期(食管下段温度达41.5℃),恒温期(维持41.5℃1h)及降温期(开舱自然降温,体温降至38.5℃)、有创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肺氧合指标,并测定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升温期和降温期心率、中心静脉压和气道峰压升高,平均动脉压和Bis下降,降温期逐渐恢复,恒温期和降温期低血压和肺水肿发生率较高.结论:采用对循环干扰较小的静吸复合全麻,有创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根据热疗过程调节全麻深度,降低代谢,及时纠正内环境失衡,维持心肺功能稳定,保护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是WBH麻醉处理关键.
作者:楼京;孙倩;胡壮文;陈本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间192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的CIN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13种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并经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确诊.比较不同级别的CIN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及各级间的差异.结果:192例CIN(CIN Ⅰ级46例,CINⅡ级75例,CINⅢ级71例)患者中,感染13种高危型HPV的患者分别为32例、71例、70例,感染率依次为69.6%、94.7%、98.6%,高度CIN的高危型HP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度CIN(P<0.05).结论:13种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高危型HPV的感染率增高.
作者:张金玲;杨菊芳;黄思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索急性四肢创伤早期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60例早期急性四肢创伤病人按入院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在相同治疗条件下对照组用普通冰袋,观察组用自制10%芒硝冰袋局部外敷,持续72 h,观察肿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肿胀、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10%芒硝冰袋制作简便,止血、消肿、消炎、止痛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10%芒硝冰袋冷敷
作者:倪冬梅;柏亚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对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2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末血清催乳素(PRL)、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差异,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抑郁症组男性LH、E2和女性PRL、FSH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后1、6周末男性患者PRL、T、E2和女性PRL、T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内分泌异常,安非他酮可引起抑郁症患者性激素分泌变异.
作者:胡敏优;隋爱民;姜义彬;张卫华;颜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中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管通透性和死腔/潮气容积比(VD/VT)的变化及原因.方法:对15例晚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行全身麻醉,术中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药维持,气管插管后经右颈内静脉和右股动脉放置PiCCO导管,通过PiCCO监护仪测定EVLW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左桡动脉穿刺行动脉压监测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手术开始30 min(T1)、无肝期前15min(T2)、无肝期15 min(T3)、无肝期45 min(T4)、新肝期15 min(T5)、新肝期60 min(T6)、关腹(T7)时的EVLW、PVPI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结果:T4的EVLW明显低于T5,T3、T4的PVPI明显高于T5、T6和T7,T3、T4的VD/VT明显高于其他5个时刻.结论:非转流肝移植手术无肝期应当控制补液和EVLW,新肝期血管开放后可适当应用降低EVLW的药物,避免新肝期血管开放后引起肺水肿,无肝期的肺增血管通透性明显增高,有隐性肺损伤的可能,要注意采取适当的肺保护措施,无肝期的VD/VT高于其他两期,应当适当地减少通气量,以保持肺通气和血流的匹配.
作者:郭锐;施冲;盛恒炜;曾因明;吴群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留取49例TCC患者、10例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成人的新鲜尿液,离心收集脱落细胞,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CC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有41例检测出survivin表达,而10例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成人的尿脱落细胞中均未检测出survivin的表达.以RT-PCR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方法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100%.结论: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RT-PCR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膀胱癌的无创性方法.
作者:黄力;陈立新;张孝斌;姚启盛;王晓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定量分析rubratoxin B(RB)在体外诱导人绒癌细胞株(BeWo)发生凋亡,并探讨其与抑制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MTT、HE染色、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技术定性及定量分析经RB处理后BeWo细胞活细胞及凋亡细胞的变化情况;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抑制凋亡基因Bcl-2与RB诱导的BeWo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RB诱导BeWo细胞凋亡的数量与药物浓度及用药时间明显相关.RT-PCR结果显示Bcl-2 mRNA的表达随着凋亡细胞的增加而减少.结论:RB能够诱导BeWo细胞发生凋亡,Bcl-2 mRNA表达的下调是RB诱导BeWo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巨;胡煜;鲁海鸥;王喜良;孙晓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高血糖和高血脂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在D-葡萄糖25mmol/L和软脂酸250μmol/L的刺激下,分别用氯化血红素和锌原卟啉-9诱导和阻断HO-1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并检测内皮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结果:D-葡萄糖25mmol/L和软脂酸250μmol/L条件下,氯化血红素可以促使HO-1的表达,培养上清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并且显著地提高内皮细胞的存活率(P<0.05),乳酸脱氢酶的释放率和细胞内丙二醛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而应用锌原卟啉-9后,HO-1的保护性作用消失.结论:在高血糖和高血脂条件下HO-1可以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起到明显的保护性作用.
作者:张艳;陈栋;贡福盛;刘健;刘晓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床出血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中因剥离胆囊床时损伤肝包膜及肝实质7例(38.9%),胆囊床渗血5例(27.8%),胆囊变异血管出血3例(16.7%),分离胆囊床时损伤胆囊穿支血管出血2例(11.1%),肝中静脉损伤出血1例(5.6%).采用明胶海绵及纱布压迫、钛夹钳夹、电凝止血等止血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全组病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手术率为11.1%.术后来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床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丹峰;孙礼侠;陈玉银;孙荣能;徐庆春;刘昌阔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36例SA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死亡原因,对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先前组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大于现在组,SAP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均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结论:对SAP强调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严密监测和评估重要脏器功能.
作者:陈善正;任学群;魏伟;李宜雄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血液系统,其中血小板减少多见,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发生率为5%~10%,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的重要原因.Feinglass等[1]曾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应用白介素11(IL-11)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曾将IL-11应用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有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朱宝玲;夏轶姿;金栗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