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恩达;牛占杰;李振中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生期的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郧阳医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 1990- 2005年 83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单纯由妊娠引起的 39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 32例,重度先兆子痫引起的 9例,再障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2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1例.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血小板 < 50× 109/L的孕妇终止妊娠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83例中剖宫产 73例,阴道分娩 10例, 7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终止妊娠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青;黄光荣;胡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雷米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 100例要求行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0例.A组,丙泊酚配伍芬太尼; B组,丙泊酚配伍雷米芬太尼.观察并记录 SpO2、MAP、HR、丙泊酚用量.评定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记录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记录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术后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 B组均短于 A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雷米芬太尼伍用丙泊酚比芬太尼伍用丙泊酚更适合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作者:章妙青;邱原升;叶琦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通过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 45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结果:45例中 40例一期愈合出院, 1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2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肠粘连,经保守治疗均治愈 ,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否采用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术 ,应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和癌肿的实际情况综合判定.只要适应证掌握得当和手术准备充分,一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较传统的分期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李焕雄;周雄清;张红红;吴云祥;叶运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在女性不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用化学发光仪和随机配发的试剂测得泌乳素(PRL)≥45ng/mL者,经核磁共振(MRI)检查并用轧喷葡胺增强确诊为垂体微腺瘤,应用溴隐停进行治疗.结果:在 PRL值≥45 ng/mL的380例中,诊为垂体微腺瘤32例.年龄小25岁,大42岁,平均28.8岁,婚龄短1年,长 11年.原发不孕 19例,占 59.4%,继发不孕 13例,占 40.6%.在 32例中,随访 28例,连续治疗 24例,其中 18例已受孕,占治疗对象的 75.0%(9例在服药后的半年内受孕,其余在半年后受孕 ).结论:MRI增强检查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可靠方法.对 PRL≥ 45 ng/mL以上应作常规 MRI检查以确诊垂体微腺瘤.溴隐停是治疗垂体微腺瘤和高 PRL血症致不孕的好药物之一,用法妥当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郑亚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涂片为性质未定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的处理方法.方法:对 2003年 12月至 2004年 10月在我院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结果为 ASCUS的 203例患者行高危乳头状瘤病毒 DNA(HPV-DNA)检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患者 33例( 16.3%),宫颈癌患者 4例( 2.0%).高危 HPV阳性患者 107例行宫颈活检,病理为 CIN以上的 35例,其 CIN检出率( 32.7%)明显高于高危 HPV阴性患者( P< 0.005).35岁以上患者 87例, CIN检出率( 28.7%)明显大于 35岁以下患者( P< 0.01).结论:应加强对宫颈涂片为 ASCUS的重视,尤其是对高危 HPV阳性、年龄大于 35岁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是佳处理方法.
作者:谢红;杨菊芳;谢懿;王莉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桥式椎管减压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横突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采用桥式椎管减压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横突植骨的方法治疗的 16例退变性椎管狭窄病例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全部随访 2个月以上, 其中 14例随访 12个月, 9例行 CT复查, 4例行 MRI复查.术后症状基本消失.12个月后全部骨性融合.CT、MRI示未见椎管狭窄.结论:桥式椎管减压加椎弓根钉固定横突植骨治疗腰椎管狭窄,效果确定,有利于减少腰椎管狭窄术后的复发.
作者:丘宏伟;郭杰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α-干扰素与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22例,随机分为 4组,干扰素组 32例,予重组α-2b干扰素 3 mU,肌肉注射, 1次 /d;苦参素组 30例,苦参素注射液 0.4 g肌注, 1次/ d;联用组 30例,给药方式同单用组 ,各治疗组均给予基础护肝治疗;对照组 30例,仅给予基础护肝治疗.疗程均为 60 d.观察肝功能 (ALT、TBIL、A/ G)、乙肝病毒指标 (HBsAg、HBeAg、HBV DNA)及肝纤维化指标 (HA、LN、Ⅳ C)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乙肝病毒指标、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 0.01),且联用组在乙肝病毒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各单用组( P< 0.01).结论:α-干扰素与苦参素合用有协同抗肝纤维化作用,为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曾佑祥;杨伟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及鉴定的方法 ,为自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促进血管新生提供一条治疗新途径.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经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在加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 M199培养基中培养和扩增,培养第 7天,免疫组化 (SABC法 )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阳性率.结果: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分化,表达内皮祖细胞的表面标志 KDR、CD133和 CD34,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 75%、21%和 69%.结论: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能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分化为内皮祖细胞.
作者:孙宝华;王岭;易军;王辉;王新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2年 1月至 2005年 3月,我科采用自制输尿管镜针状电刀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UPJO)肾盂成形术后再狭窄病例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朝;胡卫列;王元利;曹启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伍用小剂量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隙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的下腹部、下肢手术 90例,随机分为 3组,每组 30例 ,手术结束后连接上海怡新硬膜外镇痛泵容量 100 mL,流速 2 mL/h.组 1,高乌甲素 8 mg+吗啡 5 mg+左旋布匹卡因 150 mg+氟哌啶 5 mg+ 0.9%盐水至 100 mL;组 2,高乌甲素 8 mg+左旋布匹卡因 150 mg+氟哌啶 5 mg+ 0.9%盐水至 100 mL;组 3,吗啡 10 mg+左旋布匹卡因 150 mg+氟哌啶 5 mg+ 0.9%盐水至 100 mL.末次硬膜外隙给药 60 min开启镇痛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镇痛效果,观察记录患者启用镇痛泵后 6、12、24、50 h视觉模拟评分及恶心、呕吐、眩晕、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效果 VAS评分组 1与组 3差异无显著性,组 2在各观察时间点 VAS评分均高于组 1、组 3,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在 6、12 h观察点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 组 1、组 2 VAS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3组副作用 (恶心、呕吐、眩晕、皮肤瘙痒 )发生率,组 3均高于组 1、组 2,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高乌甲素伍用小剂量吗啡用于硬膜外隙镇痛效果理想,副作用轻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配方.
作者:于宝金;张丽;王业贵;孟照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重症脑室内出血 (severe intraven tricular hemorrhage)是指双侧侧脑室及第三、四脑室积血扩张,脑室内铸型, 是一种较为多见的急症 ,其病死率高达 80% [1].对于重症脑室内出血目前常常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纤溶治疗术 [2].
作者:王晓民;杨冬梅;赵江;付振宇;王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细胞因子及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褪黑素高、低剂量组,测定大鼠的血清 TNF-α、IL-6、IL-8及脾脏 NK细胞活性.结果:褪黑素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 TNF-α、IL-6、IL-8活性明显降低,脾脏 NK细胞活性显著增高.结论:褪黑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 TNF-α、IL-6、IL-8以及增强脾脏 NK细胞活性有关.
作者:邓云;陈惠祯;齐海英;李光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 Bcl-2在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A组 0.1%利血平 1 mL/(kg· d)皮下注射 6周诱导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 15只, B组正常大鼠 15只作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Bcl-2在大鼠增生肾上腺及正常大鼠肾上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Bcl-2在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中表达阳性染色分光密度值( OD值)为 0.30± 0.03,对照组 Bcl-2 OD值为 0.18± 0.02,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05) ,且 Bcl-2在大鼠肾上腺髓质中的表达与髓质增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Bcl-2基因的凋亡抑制作用在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饶婷;张孝斌;吴飞;杨吉伟;董万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近 10年收治肝破裂缝合术后发生肝囊肿病人 12例,其中 10例为外院病人,本院 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良学;唐永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应用肱骨髁上钢板治疗成年人肱骨远端 1/3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并评价应用肱骨髁上钢板治疗肱骨远端 1/3骨折的特点及效果.结果:手术过程简捷,内植物安置容易;手术创伤小,所有骨折均解剖复位.术后随访 4~ 13个月,平均 7.7个月,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术后未见内固定物松动及骨折移位;术后未见创口深部感染, 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无其他神经血管并发症.参照 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 54.5%( 12/22),好 27.3% (6/22),可 13.6%( 3/22),差 4.5%( 1/22).优良率 81.8%( 18/22).结论 :应用肱骨髁上钢板治疗肱骨远端 1/3骨折简单实用,安全有效.
作者:张文捷;周跃;王建忠;王敏;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新型局麻药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同剂量盐酸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选择 ASA Ⅰ~Ⅱ级下肢手术病人 8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 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 L2~ 3间隙穿刺成功后,布比卡因( B)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 0.5%的布比卡因 2 mL加生理盐水 1 mL,左旋布比卡因 (LB)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 0.5%的左旋布比卡因 2 mL加生理盐水 1 mL,注药速度为 0.2 mL/s.结果:(1) 两组患者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感觉高平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两组病例阻滞完善,麻醉质量均为 I级.(2) 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无低血压、心率减慢、呼吸抑制、ECG异常改变.术后随访膀胱恢复排尿功能时间, LB组与 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手术安全且完善,有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单仁勇;余清河;曹自华;刘平;王兴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U100双频双脉冲掺钕钇铝石榴石 (Nd:YAG)激光 (FREDDY技术 )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 U100双频双脉冲 Nd:YAG激光经内腔镜治疗泌尿系结石 210例,其中肾结石 59例,输尿管结石 108例,膀胱结石 39例,后尿道结石 4例,其中 58例伴有前列腺增生症,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者 61例.结果:肾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96.6% (57/59),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95.4% (103/108),膀胱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92.3% (36/39),后尿道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100% (4/4).平均手术时间 35( 11~ 45) min,平均激光工作时间 (6.5± 3.2)min.肾结石碎石后平均 14(4~ 23)d排净结石,输尿管结石碎石后平均 16(2~ 25)d排净结石,膀胱结石术中均使用 Ellik冲洗器将结石吸出,术后住院 1~ 6 d,平均 2.5 d.所有病人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对症处理后 2~ 4 d消失.无输尿管穿孔、撕裂、感染、脓肾等并发症.结论:FREDDY激光碎石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腔内泌尿外科碎石方法.
作者:郁兆存;谭万龙;郑少斌;齐桓;陈彤;彭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狼疮样肾炎小鼠脾细胞中钙调磷酸酶( CaN)活性,探讨 CaN与肾炎小鼠脾细胞 IL-6、IL-10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小鼠( GVHD)模型, CaN活性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1)模型组血清抗 ds-DNA抗体 BI值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差异有显著性 ( P< 0.05); FK506组 BI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狼疮样肾炎小鼠脾脏中 CaN活性与血清中抗 ds-DNA抗体呈正相关关系 (r=0.925, P< 0.01).(3)脾细胞自身增殖反应性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 ( P< 0.05), FK506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FK506显著抑制刀豆蛋白 (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0.05).(4)模型组脾细胞中 CaN活性显著增强,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FK506组脾细胞 CaN活性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0.05).(5)模型组小鼠脾细胞 ConA诱导分泌 Th2细胞因子 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 FK506组.结论:狼疮样小鼠脾细胞存在 CaN过度活化, Th2细胞因子高表达与其 CaN过度活化密切相关,通过阻断 CaN活性可调控狼疮样小鼠脾细胞的活化.
作者:顾海峪;梁鸣;卢建华;傅君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足细胞是肾小球内高度分化和特异化的细胞,位于滤过屏障的外层,由它发出许多长的足突并进一步分成大量二级足突,覆盖在肾小球基底膜(GBM)的外侧.
作者:张少宁;庄永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中皮层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下治疗继发性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3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通过皮层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定位癫痫灶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病变后,再根据皮层脑电图进行扩大切除或热灼,术后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结果:全部患者切除病变前均可记录到癫痫波,病变及癫痫灶完全切除后, 30例均未再发现癫痫波, 3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虽经多次皮层热灼,仍可见有偶发棘波, 3例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未加海马及杏仁核切除,病变切除后反复热灼仍可见少量棘波.术后疗效评价,Ⅰ级 27例,Ⅱ级 3例, Ⅲ级 3例,Ⅳ级 3例,总有效者 33例,有效率达 91.67%.结论:应用术中皮层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下切除引起癫痫的病变并同期切除和(或)热灼癫痫灶是一种治疗继发性癫痫极为有效的方法,对于颞叶继发性癫痫应考虑同时进行前颞叶切除.
作者:李天栋;王伟民;蒋晓星;任晓琳;王国良;白红民;李建亭;高寒 刊期: 2006年第06期